乐乐故事网

为什么有谣言说《红楼梦》后80回不是曹公所写的?

  传统说法是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究竟是不是,我们普通读者确实不知。不如去问一下高鹗吧。

  谢谢小秘书的邀请!

  凭什么说是谣言?而且题目还错得那么离谱,居然说是后80回不是曹公所写。即使是,也应该是后40回啊。小秘书是得好好审审题了。

  最早考证出《红楼梦》前80与后40回不是同一作者,是出自于胡适先生的推断。后来,这个论点很快为大众所接受,因为,在很多章节和很多人物上,前80回的人物态度和后40回的差别太大了。

  比如说关于贾母,在我们前面看到的书里面,她一直是那位慈爱的外祖母,她对黛玉的爱都是不张扬也不动声色的。可以说林黛玉在贾府,在贾母的呵护下,用的是最好的东西,钱也不缺。比贾家的三位姑娘还要好。从丫头到贾母那儿领银子就可以看出来,还有黛玉平时对待下人在用钱方面的大方也可以看出来。而贾家的三位姑娘,即使像探春那样能干的,还要通过自己理财增值的方法来增进收入项。而黛玉在这一块显然是过得很慈润的。贾母对黛玉的好,是润物细无声的,不张扬不为外人道的。但是,到了后来,贾母却成了狼外婆,当着众人面说黛玉的不是,支持调包计,这都不是一位慈善的外祖母所为,即使是,贾母也不会做得那样明显。后续书的作者显然没有曹雪芹更懂得人性,写不出人性最真的那一面。

  再举例说,香菱的结局在第五回的判词里就写得很清楚“菱花空对雪澌澌”,她这样的一位苦命的女子,不会时来运转重新再走上好运,她的命运,在她被拐卖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的。

  再比如说,巧姐儿与板儿一起厮玩时巧姐的柚子与板儿的佛手,就已经很明白交待他们之间的一段缘,后来作者可能是为了显得刘姥姥的高尚,虽然救出了巧姐,但是不会沾她的便宜,让巧姐嫁给了周财主家。这看起来的好意,也违背了原书的意思。

  还有贾家被抄家了,荣国府的东西居然又返还了,宝玉这个一向不爱读书的家伙,居然去赶考了,还比平时一向读书用功的贾兰考得好得多。这一点也不符合常理。

  诸如此类的事,在《红楼梦》中的后40回,随便找找都可以找出一大堆来,倘若全书是同一人所为,为什么作者写着写着就会改变初衷?要知道,曹公在前文的时候行文是极度慎密的,而后面的部分背离太大了。

  再次强烈提议,小秘书应尽快增加审核功能,不能让这样错误百出的题目赫然在列。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谢邀。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续作为后四十回。后四十回续作者现在有两种说法:一、高鹗、程伟元续;二、无名氏续。

  估计这个谣言就是题主散布的吧,我们一干红迷们可不答应这一说法,后四十回为高鄂所续,这是经众多学者和红楼梦探究人等证明出来的,也请题主提问题时能慎重些,以防被一些不明真相之人相信,尊重这部奇书,曹公可是为著此书呕心沥血,耗了十年的光阴,最后泪尽而逝,未完成整部书稿,可惜,可叹!

  “一语未了”在前八十回共出现40多次,而在后四十回出现的次数竟然是0次。某些词汇或者是“口头语”在不同的作品中出现次数明显差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在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中某些词汇的使用是可以有非常大的区别,就像汉代的建筑是总体上有固定的规制,可是小的细节上是有变化的,可是总体上是没有大的区别的。可是如果建筑的整体格局发生变化,那时代特征就发生了变化,唐代建筑有唐代建筑的整体风格,与汉代建筑的整体风格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你非的认为一个唐代建筑风格的房子是汉代所建,那你就会闹笑话的。其实《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八十回《石头记》这两个“建筑”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张爱玲女士对这个问题是非常的有感触,因此才有了“附骨之痈”这个狠呆呆的说法!我们有了电脑,其实《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八十回《石头记》这两个“建筑”的不属于同时代这个“结论”是非常非常容易得到的!语气词“哉”这个词在《石头记》前八十回中出现一百三十八次,可是在后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的四十回中,只有一次出现,是用在句中“诚哉莫大之功”,因此后四十回的作者与“曹雪芹”之间不是是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是不是同一个时代的问题了。同样的,古文经常应用的用于语气词的“之”、“乎”、“者”,“也”这四个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也是“试金石”,检验的方法很简单,从网上分别下载《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和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然后打开各自的“word”文档,用“编辑”下拉菜单的“查找”键,出来一个“查找与替换”对话框,点击“替换”菜单,“查找内容”后面键入比如“哉”,然后在下面的“替换为”后面键入“哉”,然后点击下面的“全部替换”键,马上就会出现“word已经完成对文档的搜索并已经替换138处(八十回《石头记》(或者“替换1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后四十回】)。这种方法不改变文章的任何部分。注意用以上方法查“之”、“乎”、“者”,“也”这四个字不能简单的用“之、乎、者、也”,要用“之,”和“之。”,当然加上“之?”和“之!”更准确,总之是比较用在句尾。再比如“乎”字,如果你单纯的查“乎”字,两部作品里面差距并不大,因为“乎”字在“几乎”、“似乎”、“在乎”等等都是可用的,可是如果你查两部作品中“乎”用在句尾,那差距就非常非常的巨大了,后面把统计数字公布一下大家就会一目了然了。“之”、“乎”、“者”、“也”、“哉”五个用在句尾作为语气词在《石头记》前八十回及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应用统计数字表:之 乎 者 也 哉前八十回 147 87 300 799 138后四十回 9 2 15 10 1 如果您不相信,您自己试一试就知道了,所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有人说说话要讲证据,我认为,不管是我的“之、乎、者、也、哉”还是网上的“一语未了”难道不是“铁证”!

  关注我哦亲亲

  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悼明之亡,揭清之失。80回后影射的太明显了。在那个年代根本保存不下来。高鹗续的后40回是在原作者的原稿的基础上经过结构性的删改增补之后写成的。导致整本书的立意,主题思想,情节走向都完全发生了变化。但是后40回当中的一些具体故事情节参考了原作者。红楼梦这样的伟大作品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凭空的续出来。高鹗的续书之所以比别人的都好,就是因为他参考了原著。

  首先指出你提问的错误,通行本共120回,后面只有40回。

  而后40回不是前80回作者所写,这绝不是谣言,只要你读过通行的程高本《红楼梦》,就可以轻意发现前80回和后40回根本不是一人所写!理由如下:

  1、前80回展开的多条故事主线或埋下的伏笔,在后四十回里要么不见了,要么变味了!

  2、相比前80回,后40回文笔要逊色很多!前80回诗词歌赋量很大,后40回却相对很少,而且明显没前80回写的精彩!

  3、前80回里的许多习惯用词和造句手法到后40回里不明显了;而后40回里的习惯用词和造句手法又是前80回里少用少见的。

  4、立意和主题前80回和后40回是矛盾的,如被前80回看轻的仕途经济和孔孟之道,到后40回里却被重视和强调了!

  红楼梦中有过这样的描写:贾政问这贾琏关于东西的数量的事情,贾琏说,妆蟒撒堆,各色绸缎,共120架,得了80架,还剩40架。再无下文,实在是令人细思极恐。难道,草灰蛇线,伏延千里,也不小心预言了书的结局?

  我巳看到八十五回,有一种感觉,高鹗只是增删了部分内容,主要增加了宝玉备战科考的内容,其他内容似乎又与前面差不多。特别是看病吃药什么的,入宫去看望元妃的情节像是曹雪芹写的。为什么说宝玉读书是增加的呢?七十八回有几下内容:

  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况母亲溺爱,遂也不强以举业逼他了。所以近日是这等待他。又要环兰二人举业之余,怎得亦同宝玉才好。

  【庚辰双行夹批:妙!世事皆不可无足餍,只有“读书”二字是万不可足餍的。父母之心可不甚哉!近之父母只怕儿子不能名利,岂不可叹乎?】

  贾政既然名利大灰,八十回后有几个情节不该有的,一是贾政亲送贾宝玉去私塾学八股文,以前贾政热衷功名尚没如此上心,这必是高鹗的生活写照。

  二是元妃问及宝玉,贾母以读书精进作答。北静王做寿,也问到了宝玉读之事。更有趣的是,贾政还亲自考核了三篇八股文。为何有趣?因为贾政不是进士及第,也不大可能去主持学政和科考,这样会揭了自己的短。左宗棠一生之撼,是非进士及第,请朝廷赐一功名,以慰平生之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为什么有谣言说《红楼梦》后80回不是曹公所写的?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