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为什么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评价会这么高?

  芥川龙之介(1892~1927),被誉为日本文坛的“鬼才”,日本新思潮派短篇小说巨匠。但却在35岁的时候因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服毒自杀。 芥川龙之介擅长短篇创作,或从日本、中国的历史传说故事吸取灵感,不拘泥于时代,描绘武士、贵族、僧侣、匠人、盗贼、平民等等各色人等的离奇故事。

  纵观他的短篇,展现了一种对人间百态的坦露。他笔下的主人公几乎没有几个算得上是可爱的人,除开那些穷凶极恶之人,最平常的普通百姓也是怀着隐秘不足外道的心思。《罗生门》中充满了其对人心的剖析,对生存的不安与苦恼。

  罗生门下,竹林丛中。他们理直气壮,强取豪夺,他们为了私欲,编织谎言。披着生存的外衣,他们肆无忌惮。《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最广为人知的经典名篇,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展示了人性丑恶的无可回避。展示了芥川龙之介对人的无奈与绝望,探究了人性深处的真实。

  “罗生门”在日文汉字中写成“罗城门”,指设在外城的门,也有京城门之意。古代日本常年战乱,许多无名死尸被拖到城门丢弃,而城门又年久失修,久而久之,城门显得荒凉阴森。所以,在人们心中罗生门有通向地狱之门一说。

  小说中关于城门有这样一段描述:

  京城尚且如此,城门的修缮更是无人问津,任其荒废后,便成了狐狸栖息和盗贼蛰伏之地。久而久之,无主尸体便被遗弃至此。故日落黄昏之际,此处阴森恐怖,无人靠近。人迹罕至,乌鸦便集结成群,盘旋聒噪。日落时分,乌鸦就像撒了满天的黑芝麻清晰可见。毋庸置疑,它们是为了啄食尸体而来的。

  同名电影《罗生门》由黑泽明执导,其中电影背景取材于小说《罗生门》中《罗生门》一章,电影主要情节取材于小说《罗生门》中《竹林中》章节。

  雨将城门紧紧困住,哗哗的雨声从四面八方袭来。暮色沉沉,抬眼望去,门楼顶上斜刺的飞檐上挂着沉重的乌云。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罗生门(京都的南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

  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故事以在公堂上对嫌犯、证人和当事人的供词为背景展开,从七个不同人物格子角度的陈述还原事情的“真相”。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根据樵夫的描述,他是在上山砍柴时发现的尸体,尸体虽然只中了一刀,但正中要害。云游僧是在武士和妻子出事前一天,和他们有一面之缘,女施主骑着一匹被剪了鬃毛的桃花马。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武士佩戴着腰刀,黑漆漆的箭壶里插了二十多支箭。被害人的岳母说,武士性情温和,从不惹事生非。武士和妻子在出事前一天一起去若峡,怎想到飞来横祸。

  捕快抓住了臭名昭著的汪洋大盗多襄丸。据他描述,在他抓住多襄丸时,多襄久恰好从一匹被剪了鬃毛的桃花马,手持一把镂雕大刀,还带着弓箭。而多襄丸是京城大盗中出了名的好色之徒,他推断,多襄丸必定是凶手。

  多襄丸供认,昨日他碰见武士夫妇,觉得女人貌若天仙,便动了念头,一定要把那女人搞到手,就算杀了那个男人也值。他以从山里古墓挖出古铜镜和刀剑,可以便宜卖给武士夫妇为引诱将他们引到了竹林前。他将武士绑到一棵杉树上,搞定了那女人。他本没打算杀那男人,是那女人说了一句:“你们两个,谁活着,我就跟谁”,才让他起了杀意。他和男人大战二十三个回合后,他一刀刺穿了男人的前胸。此时,女人早已不见踪影。

  来自女人的忏悔之词,多襄丸把她糟蹋后,她看到武士的眼里充满着对奴家的鄙视。万念俱灰的她,昏死了过去。醒来后多襄丸已经离去,只留武士还绑在杉树上。武士的眼神鄙视中带着厌恶,无颜存活于她打算杀了武士后自尽。在杀了武士后,她却没了了断的勇气,以至于苟延残喘。

  武士的亡灵借巫婆之口叙述,多襄丸糟蹋了他的妻子后,对其妻子花言巧语,百般哄骗道,你已失身于我,再不能与你丈夫和好如初,与其过那种生活,不如嫁我如何?而妻子竟信了多襄丸的话,并且妻子竟让多襄丸杀了我。令我难以置信的是,多襄丸没听妻子的话,反而问我怎么处置妻子。在我踌躇不定之时,妻子逃跑了。多襄丸放了我,内心痛苦不堪的我一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

  一个案件,七篇供词,一篇忏悔。竹林中,罗生门被打开,罪恶横流。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竹林中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盗贼为了让人觉得他很英勇而掩盖自己的懦弱,女子为了让人觉得她忠贞不渝而掩盖自己的不贞,武士为了维护自己作为武士和丈夫的尊严而掩盖真相。盗贼的怯弱,妻子的不贞,丈夫的虚荣,一切都恰恰揭露了人性的自私和虚伪。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真的在想什么,在掩饰什么,为了自身利益会做什么举动。

  最早知道《罗生门》是在大二的一门课上,任课老师放映了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将近两个小时,放完还拖了一会儿下课时间,印象很是深刻,隐约感到其中呈现的人性的盘根繁复,谁在撒谎?都说的是事实,那么谁说的是真实?大三有“日本文学”课,较为系统地读过一些日本文学作品,三岛由纪夫作品的刚烈之美,让人动荡,还有夏目漱石,松本清张等的作品,都有深刻的阅读体验。读了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文字带来的感受与影像带来的冲击还是有不同,它有影像未能展现的文外之音,也有不能抵达影像展现的部分。总体来看,起码在华语圈,《罗生门》评价如此之高更多是因为黑泽明的电影,可能在西方也是如此。

  黑泽明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几座最高峰,塔可夫斯基,伯格曼,库布里克等几座最高峰的位置中有黑泽明的位置,可以说他是日本电影第一人,同时深深影响了华语电影导演,虽然芥川龙之介也是日本文学大师,但就传播影响来看,远不及黑泽明。

  再说《罗生门》,黑泽明电影主要改编的是芥川龙之介另一部作品《竹林中》,但内核还是“罗生门”。“罗生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展现这种人性复杂局面的专有词汇,也是客观呈现了人性复杂状况的现实,这种现实基础才是《罗生门》评价如此之高的根本所在。面对一个局面,涉及到各种层次的对人性的考验,这种考验又有各种利害关系的考量,而人在这种时候往往是脆弱的,经不起考验的,在这种局面中暴露的人性之负杂,很可能超出你我的想象,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与警醒的现状。

  《罗生门》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讲的是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农民破产了,只好拿起刀来,决心作强盗。在芥川龙之芥的原著小说里,罗生门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代表“人间地狱”。原来的京都(KYOTO)里面有这么一道真正的门,据说是魔鬼消失之门。毁于战乱。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风格纤细华丽,在创作中注重技巧,形式、结构完美,关心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之一,关于罗生门的研究有很多方面,日本方面的研究中有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将《罗生门》与教学相结合。

  至于“罗生门”的典故是否是教人作恶,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在民不聊生的社会形势下,对于“恶”的不同解释;二是,这只是一个关于“名词”的解释,而不是佛教奥义。

  《罗生门》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种浓重阴沉的气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最后竟将无人认领的死尸也搬了进来,且日久成俗。”这便是文章标题罗生门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将,骨瘦如柴的老妪,搭配着乌鸦死尸,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发着消极腐烂的气息,呈现着行将就木的可憎状态。这种笔法就像艾伦·坡那种无故产生裂缝的墙壁一样,给情节的发展作了一个危险的预兆。但就象征意义而言,两者却又是截然不同的。艾伦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在种植恐惧的种子,而芥川这样做,因为他就是以这样的姿态来写小说的。《罗生门》从头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风格,这也是背景部分简化的优点。家将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和最后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恶”的觉悟,完全感觉不到这些句子有任何对于人类生存哲理说教般的突兀与做作,有的只是关于良知与人性的专注思考。对于一篇将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时间空间加以剧烈地激化呈现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语气磨平了世俗思考问题时略带惯性的棱角;用简洁的文字把“恶”那光怪陆离的丑态直接暴露于作者面前进行审视与拷问。这种处理,无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将思想由此及彼的变化令读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阴森。那么结局中家将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则将这种恐惧推向了顶点。

  龙之介的创作生涯是在大正五年(1916年)前后,资本主义高速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开始的。这是一个天灾人祸横行的乱世,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就连京都都那么格外的荒凉。善、恶、虚、实等所有的一切都被绝对化、孤立化,人与人之间也相互疏远、陌生,看不到任何人性的真诚,丢弃的女尸生前“吃”官兵,老妪“吃”女尸,家奴“吃”老妪,人人都在“吃人”,人人又都在被“吃”,完全如同人与狼、生与死的关系。

  小说《罗生门》取材于日本古老的传说故事集《今昔物语集》,描写了一个在大荒灾年代走投无路的家仆徘徊于罗生门下,内心在“饥饿还是当强盗”之间挣扎动摇,突然发现城门上一个老妇正在拔死人的头发,听着老妇的诉说,家仆心中尚存的那一点嫉恶向善的念头渐渐消失,终于夺走老妇的衣服,走上了为盗之路。

  虽然《罗生门》如今被视为芥川龙之介的第一代表作,但由于发表在东大的内部刊物上,读者有限,当时并未引起多大反响。后来,他又陆续创作了很多作品,大获好评。

  本书中的短篇小说《鼻子》,描写了一个高僧禅智内供长着长鼻子,为此受尽众人的嘲笑,他深为苦恼,百般寻求将长鼻子缩短的办法,终于用一种奇妙的蒸煮踩踏之法如愿以偿。可是缩短了鼻子的内供却受到了更露骨的嘲笑,内心陷入了矛盾徘徊,终于有一天短鼻子重新变长,内供才重又安心。

  同样有名的还有《山药粥》,小说描写了一位处境堪怜的五品大夫,一直怀着一个卑微的愿望,那就是能饱饱的喝一顿山药粥。这一愿望虽然经年不能实现,却成为五品大夫活下去的希望和动力。后来机缘巧合,五品大夫终于有机会报餐一顿山药粥,但他在堆满食案,盆满钵满的山药粥面前,却没了胃口,而且失去了生命中的寄托和期待,体味到了难言的空虚。

  《竹林中》可以说具有很高的水准。围绕着一名武士被杀的事件,由樵夫、大盗、武士等七名当事人进行论述,众人的讲述各不相同,由此表现了人心的微妙和人生真相的难以把握。

  ……

  他借用历史题材来表达现代人的思想,用古人之杯酒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古典题材与他的近代思想相互为用,芥川的新阐释使古典焕发了生机,而古典的外衣又为芥川文学涂上了典雅瑰丽的色彩,形成了难以言喻的独特魅力。

  《罗生门》,是芥川二十三岁时的作品,《罗生门》发表之初,其实并未引起太大反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它的评价才越来越高。小说的背景是平安时代末期世态凋敝的京都黄昏,主人公是罗生门下避雨的仆人,已遭雇主解雇,在雨中走投无路,在无助的命运中茫然无措———或者饿死或者沦为盗贼,最好的选择是当盗贼,但却没有勇气认同。他为避雨爬上门楼,发现一个老太婆蹲在尸骸堆中,正在拔死人的头发,看着头发丝一根根拔落,仆人对老太婆的厌恶感一点点增加,老太婆在做死人头发的营生,用死人的头发做成假发出卖,如果这时候有人问仆人选择饿死还是当强盗,仆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饿死。老太婆却觉得她这样做是出于无奈,如果不这样做,她就会饿死。仆人听了老太婆的这番话,心中生出了勇气,三下两下剥下她的衣物,一脚将她踢在死人堆中,迅速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之中。这就是小说《罗生门》的基本线索。芥川的描写自然是十分生动、充满悬念的,但这里尤为重要的,却是芥川意欲在故事中探究的问题——— 选择饿死还是撇弃道德的生存?读完后会沉思,如果是自己会如何选择?在这里作者并未发表任何自己的想法,只是把故事娓娓道来,至于要表达的深意留给读者去思考

  不知道为什么故事这个电影会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大二到现在快十年过去了!可是故事的梗概和蕴涵的道理确实在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的,每每看到生活中发生火出现的现象我就会想到这部电影!其实在我看来并不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所编织了与事实相悖的谎言!而是每个人对一件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过是他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和学习所产生的一个image。前一阵看那个印度的教育家所讨论的人的本质的视频中看到了image这个概念!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意义是非常值得深思和探讨的!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事实?每个人理解的和认知的都不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为什么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评价会这么高?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