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除了林徽因,民国时期还有什么玛丽苏的爱情故事?

  谢敬!

  民国时期,除了才女林徽因,还有玛丽苏似的爱情故事?这不仅让我突然想起了民国时期的四大才女之一!……………张爱玲!!

  张爱玲是始于民国作家,逝去90年代!当我这一提,可能大家就都会自然的想起!那么今天若谈起张爱玲的爱情故事!个人愚见,张爱玲是追求了并且是做了一生的爱情梦!这场梦,让她输的干干净净!包括精神、尊严、财富!准确的说,她为爱情卑躬屈膝!献出了痴情的一生!

  张爱玲是赫赫有名的作家,人生语录经典无数,却为别人做了嫁衣,可以这么说吧,张爱玲在爱情婚姻里亡命逃窜!爱的是那么的辛苦,最后以不耻的身份草草的收场了,这给爱的山崩地裂,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开了个滑稽的玩笑!胡兰成以一个有妇之夫的身份出现了,

  这无疑就对张爱玲是个伤害,可是张爱玲舔舔伤口,为了所谓的爱情!不顾一切,激情过后,却是飞蛾扑火!几近燃烧殆尽!还好,她在写作里寻找?!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语录和小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让我们能够窥探到人生的多舛多患!是那么的悲怆!

  张爱玲家族显赫,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她妈的姥爷,还有她张家的地位在晚清时期也都是赫赫有名,在这里不必赘述!可能谁都比我清楚,而我们主要谈的是张爱玲的婚恋史,张爱玲有三段恋情,第二段忽略不计,

  而让我第一次认识张爱玲的是她伺候一个比她年龄还大的一个外国籍老公,震撼到我的是她伺候一个瘫子,是她的第三次婚恋,当时看完后,眼泪已打湿了我的眼睛,同情之余,让我走进了她的世界,看到了胡兰成!??!而更可悲的是,张爱玲跟这个瘫痪丈夫的生活是窘迫的!又是治病、又是吃药,又是吃饭,几乎是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这!??

  张爱玲这是为了爱!这样不为金钱所腐蚀的爱情!这样纯粹的爱情!是可贵的,是伟大的!我无不感动!!!????!

  ……………!可叹的是!张爱玲那颗流浪的心,一生都在漂泊!!!????!

  (谢悟空!谢阅)!

  (原创于3、15)!完稿!(仅此一例!敬请指正)!

  文坛大师钱钟书与夫人杨绛的爱情是既属于经得起爱情的绚烂,又守得住流年平淡的那种。他们都拥有倾世的才华,在精神和情感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默契,在为人方面又都给后世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钱钟书出于无锡名门世家,他的父亲曾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南京大学教授、苏州大学校务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等职。他的叔父钱孙卿曾经是江苏省的议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新中国第一届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钱氏家族素有“两浙第一世家”之称。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出身于无锡书香门第,他曾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等,还曾任上海《申报》副总编兼主笔,后来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诗经》。

  钱钟书和杨绛的家世背景实在是太般配了。都是无锡人,一样的书香门第,一样的生活环境,没有丝毫的违和感。更重要的一点是两个有共同的爱好——读书。

  钱钟书第一次见到杨绛就急切地澄清道:“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绛也趁机说明:“坊间传闻追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如此这般,双方已然会意,他们坠入爱河,成双入对地在花前月下倾诉衷肠。“如此良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正是当年钱钟书写给杨绛的情诗之一,也佐证了他们爱情的美好。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很多的经典桥段,他本人也披露多数来自他和杨绛的恋爱经历。

  为了钱钟书,杨绛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当然钱钟书对他的妻子也是最好的,虽然他平时不太会“生活”,但是依然坚持给妻子做早餐。关于他们的幸福生活,在杨绛的回忆录《我们仨》中有详细的记录。

  晚年的钱钟书夫妇有个默契的约定,出版的东西都是对方给写题目,这对文学史上情深意浓的夫妇,为我们唱出了最动人的爱情赞歌。

  朱安是鲁迅先生的原配夫人,却也是一位为了包办婚姻付出一生时光的悲苦女人。

  鲁迅当年因为一封来自老家的电报:母病速归,匆匆赶回老家,无奈之下按母亲的安排,与从未谋面的朱安在老家完婚。

  鲁迅事后这样讲道:“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注定这终将是一场无情无爱、有名无实的婚姻,也造就了朱安这一生的悲情岁月。

  朱安来自于旧社会的家庭,在她的世界里没有民主,没有女性独立。她只知道“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不管鲁迅如何冷落她,她依然小心翼翼的照顾着他,就这样綑挷了自己的一生,直至孤独的老去。

  朱安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鲁迅与她不好,她想好好地服待他,一切顺着他,将来总会好的。”只可惜她并未等来这一天,反而和鲁迅越走越远。

  当鲁迅决定和女子许广平离开北京南下到上海定居时,朱安默许了。她们虽然终未结婚,但是许广平为鲁迅产下一子。

  朱安明白自己这一生的命运,明白她追随鲁迅的一辈子,与他也只能是两条平行线,此生没有相交的可能。她终其一生都不会是那个与鲁迅温馨相伴的女子。

  作家亦舒说过:自爱,沉稳,而后爱人。

  朱安的经历告诉我们,女人在婚姻中的卑微得不到你想要的婚姻,女人要先学会爱自己才会有能力爱别人。

  张幼仪的经历和朱安很相似,她和徐志摩的婚约也是由双方父母指定,但是张幼仪身上独立女性的气质和勇敢选择,却让她拥有了和朱安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作为徐志摩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在徐志摩的世界里是个悲情的角色。

  她善良贤惠徐志摩从来都没有看在眼里。无论是徐志摩去追求林徽因,还是最终和陆小曼结婚,张幼仪都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只留得一个孤独落寞的背影。

  但是她并没有选择像张爱玲一样在爱情中将自己萎谢,而是冲动一切的阻碍蜕变成新时代独立女性。

  张幼仪曾说:“我一直把我这一生看成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

  去德国前,徐志摩用沉默反抗着这场包办婚姻,而张幼仪却在家苦读诗书,希望用学识拉近她和徐志摩之间的距离。但是,她的努力和奋进,徐志摩却完全无感。

  直到后来徐志摩和张幼仪在柏林签署了离婚协议,才让这场父母之命的悲剧婚姻画上了句号。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依据《民法》办理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离婚后张幼仪重新活出了自我,驰骋商界,独立自我的她终于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和尊重。

  虽然她朱安的婚姻都是民国包办婚姻的悲剧,但是她没有选择顾影自怜,孤独老去,而是靠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她是新时代女性勇于走出包办婚姻悲剧的典范。

  顽强的张幼仪晚年时,面对种种往事却没有抱怨,她说:“旧式婚姻未必就一定多么的坏,其中就未必没有爱情,只不过这种爱情总得婚后才能产生,不像新式婚姻,是先产生爱情后才是结婚。但是话说回来,谁又能保证结过婚后当初的爱情就不会消退呢?因此,婚姻说到底还是责任多一些。”

  03.勇敢去爱,也勇敢放手

  民国时期有无数个朱安为了一纸婚约过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宁愿让自己卑微着孤独老去,却不敢迈出重新生活的那一步。

  也正是有了像张幼仪这样的新时代女性代表的出现,让我们看到面对不幸福的婚姻,勇敢走出来,这样的结束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里已经基本没有包办婚姻,但是两个走入婚姻后,很多人明明知道对方已经不爱自己了,却依然要固执的坚守着那一纸婚约,这和生活在包办婚姻中的朱安如出一辙,卑微了自己还葬送了一生的幸福时光。

  爱已经不在了,就需要勇敢的放手,转角遇到爱。

  放过自己的执念,你也会迎来自己更广阔的天地。感情中从来都不存在卑微这个词语,你一味的让步并不能换来你想要的初见时美好。

  爱情永远是两个人的舞台,一个人穷其一生不停的表演,也注定只能让自己蹉跎一生。

  林语堂和廖翠凤

  结婚的时候,林语堂做了一件奇事,他把结婚证书一把火烧掉了。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把婚书烧了吧,因为争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

  这件事已经成为现在广为流传的美谈,因为林语堂不会忘记眼前的这位女子不顾自己的家庭的清贫而义无反顾嫁给他。这样的勇敢,这样的爱,此生此世又怎能辜负。

  有人说林语堂一生中遇到的两个人女人,就像张爱玲笔下的白玫瑰和红玫瑰之说。但是林语堂和廖翠凤的故事却没有延续这种说法,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刻。

  虽然廖翠凤不是林语堂最初的爱,但是她用传统女性的温良恭俭,容纳了林语堂所有的放肆和不安份。他们婚后相伴的这五十年里,足以用时光把爱化成深入骨髓的日常。

  他们之间的幸福就是简单的陪伴,没有轰轰烈烈,只有柔情似水。林语堂回家时,她端上的一杯热茶,做好的一桌饭菜,仅此而已。

  巴金和萧珊

  巴金和萧珊在那个社会剧变、思想解放的时代,收获这么圆满的爱情实属难得。

  冰心曾说:“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

  萧珊与巴金厮守了28年,55岁时生病逝世。对于她来说,此生对巴金的陪伴便是最大的幸福。萧珊去世后,巴金把对她的怀念跃然纸上,用温暖的文字来怀念他此生的挚爱。

  巴金后来一直没有再寻找伴侣,因为他此生的爱已经全部给了萧珊,没有能够替代。

  巴金写道:“这并不是萧珊最后的归宿,在我死了以后,将俩的骨灰合在一起,那才是她的归宿。”

  守着你的骨灰过余生的感动,让几代人为这样专一的爱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生选一人,择一城,生同眠,死同穴,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

  都是才女麻,像胡蝶,周旋宋美龄等

  哎呀妈呀,太多了

  高君宇石评梅,陈源夫妇,沈从文夫妇等

  陆小曼,周璇,阮玲玉都有自己的爱情故事。其中陆小曼和徐智摩的爱情故事更浪漫。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别名小眉、小龙,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她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2岁。

  1903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市孔家弄。

  1909年,随母亲赴北京依父度日。

  1910年,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1918年,入北京圣心学堂读书。同年,陆定专门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英文。

  1920年,被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聘用兼职担任外交翻译,逐渐名闻北京社交界。

  1922年,离开圣心学堂,与王赓结婚。

  1924年,出演《春香闹学》,结识徐志摩,并与之恋爱;年底翻译意大利戏剧《海市蜃楼》。

  1925年,年初与徐志摩进入热恋。8月拜刘海粟为师学画。年底与王赓离婚。离婚时陆小曼年仅23岁。

  1926年8月14日,与徐志摩订婚;10月与徐志摩结婚。

  1926年10月(农历九月九日),新婚后的陆小曼[3] 依公公之命随徐志摩离开北京南下。

  1927年,徐志摩夫妇从北京回到上海不久,就与翁瑞午相识。

  1928年,7月与徐志摩合著的《卞昆冈》发行。同年夏,与徐志摩、叶恭绰共游西湖。

  1929年,参与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成立筹备工作;5月接待泰戈尔;6月与翁瑞午等人游“西湖博览会”。

  1931年11月19日,丈夫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罹难去世。12月,陆小曼应邵洵美相邀,为徐志摩遗作《云游》作序。

  1933年,整理徐志摩写的《眉轩琐语》,在《时代画报》第三卷第六期上发表,后来《眉轩琐语》收在陆小曼1947年所编的《志摩日记》里。

  1934年,在第38期《论语》刊上初次对《爱眉小札》作序。

  陆小曼成为慰劳会戏剧骨干时的照片

  1936年,经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图书《爱眉小札》。同年,加入中国女子书画会。

  1941年,在上海大新公司开个人画展。

  1943年2月,在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出版再次为《爱眉小札》作序。

  1947年3月,由晨光图书出版公司出版陆小曼后整理的徐志摩1918年的《西湖记》,1926年至1927年《眉轩琐语》,以及同志摩亲笔题名的《一本没有颜色的书》,和已出的《爱眉小札》和《小曼日记》,共五个部分,总题为《志摩日记》

  1956年4月,受到陈毅市长的关怀,被安排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同年,入农工,担任上海徐汇区支部委员。

  1958年,成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并参加上海美术家协会。

  1959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同年,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

  1965年4月3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个人生活

  与王赓

  1922年,19岁的陆小曼离开学校,奉父母之命与王庚结婚。[6] 但在这桩婚事她完全是被动的。当蜜月的激动渐趋平静后,她渐渐发觉自己并不快乐,结婚第三年,王赓被任命哈尔滨警察局局长,王赓要小曼随同前往,陆小曼就到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但是陆小曼在哈尔滨住不习惯,不多时,与王赓两地分居,因此与丈夫在感情上更加淡漠了。

  徐志摩与陆小曼

  由于王赓专注于工作和前途,陆小曼想去玩时,他就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王赓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样处理会产生婚姻危机。就这样,徐志摩与陆小曼在王赓首肯的大好形势下一起玩耍。朝夕相处,日久生情。王赓调任哈尔滨警察局长后,徐志摩与小曼接触机会更多,使他们感情越陷越深。可是,“我们相识在不该相识的时候”,陆小曼陷入无限的伤感。

  不久,陆小曼和王赓又发生了一次大的争执。陆小曼在众人面前,受到王赓的辱骂,声称今后再不回王家,陆定听后此事也非常气愤,表示支持女儿的行动。最终,于1925年与王赓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

  然而,她和徐志摩的再婚遭受到两方面的强大压力。一是陆小曼母亲的反对,二是与王赓签离婚协议。事后吴曼华十分生气。当时要办成这两件事都有相当的难度,但胡适最终都办妥了。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的一个富绅,他认为儿子离婚已是大逆不道,再娶一个有夫之妇更是有辱门风。过后不久,徐志摩只得亲自南下,跟父亲商量自己的第二次婚姻大事。

  徐申如说,徐志摩要再婚,必须征得张幼仪的同意。然而妻子张幼仪答应之后,其父徐申如还是不肯痛快地答应,经胡适、刘海粟等人出面周旋,徐申如最后勉强答应,徐志摩也同时应允父亲三个条件。

  婚礼上证婚人是梁启超,梁启超对徐、陆二人进行了训斥。梁启超的“证婚词”虽然有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徐志摩这个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但很明显,梁启超是带有私心的,对徐、陆也不公平。梁启超在婚礼上大骂新人,至少对这对新人是不吉利的,赵清阁就在文章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为了争取有力的支持,他们请了维新派名流梁启超老夫子作他们的证婚人。原想借助着块盾牌抗衡一下封建势力,不期梁启超夫子也是一个以封建反封建的权威人物,他假惺惺同情徐志摩陆小曼的结缡,而又在大喜之日当众批评了他们的反封建行经,使得两位新人一时啼笑皆非,只好委屈地承受了批评。

  

除了林徽因,民国时期还有什么玛丽苏的爱情故事?

  

除了林徽因,民国时期还有什么玛丽苏的爱情故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除了林徽因,民国时期还有什么玛丽苏的爱情故事?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