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大意失荆州,关羽的骄傲从那几点可以看出?

  从孙权派诸葛瑾到荆州找关羽提亲,关羽说了句:"吾虎女岂能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命令士兵把诸葛瑾给撵走了。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

  曹操在邺城听说刘备自立汉中王了,大怒说:"织席贩履的人,也敢称王,我发誓一定灭了他!"然后就传达命令,兴全部的兵力,要到两川与汉中王刘备决一死战。这时司马懿劝谏说:"江东的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又乘机把妹妹骗了回去;刘备占据了荆州不还给东吴:两家都心里恨死对手。今天派一个善辩的人,带着大王的书信到东吴,让东吴带兵攻打荆州,刘备必带领军队前去增援荆州。到时大王带领军队攻打汉中。刘备是首尾不能相顾,形势就危险了!"曹操一听高兴了,于是就写了一封亲笔信,派满宠为特使,是快马加鞭、马不停蹄的昼夜奔向东吴。

  孙权收到曹操的亲笔信后,就召集谋士们商议。顾雍说:"虽然是游说,也有道理。现在可以把满宠送回去;同时派人过江看看关羽有没有军事上的准备,才能行动。"这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说:"主公有一子,关羽有一个女儿尚未出嫁。我愿意去荆州替主公求亲,如果关羽同意了,咱们两家联手对抗曹操!"孙权听后同意了,就派诸葛瑾到荆州提亲。

  诸葛瑾到荆州见到关羽后说明了来意,关羽说出一句非常狂妄自大的话:"吾虎女岂能嫁犬子乎!"还把诸葛瑾给轰了出去。孙权听到后,是气得咬碎钢牙,发誓必除掉关羽。后来趁关羽率领大军攻打曹仁镇守的樊城时,偷袭了荆州,才有后来的关羽败走麦城,丢了性命。

  如果关羽不同意,可以委婉地拒绝,怎么能说出那样无理伤人的话!由于狂妄自大傲慢无礼,酿成大祸。

  关羽的骄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瞧不起孙权,孙权曾派诸葛瑾去荆州给自己的儿子提亲,关羽竟然以“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绝孙权,可见对这位东吴主多么的蔑视,一点颜面都不给。

  2: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后,关羽对自己的武力相当的自信,刘备占据西川后,听说刚刚归顺刘备的马超武艺高强,和张飞大战居然不分胜负,关羽写书信表示去西川和马超比武。自己一个阵营还要比武,诸葛亮深知关羽的意思,给关羽写了封信,给关羽戴了顶高帽,意思是马超虽然英勇,但还是不如你关羽。关羽这才打消了去西川比武的念头,还把诸葛亮的书信给荆州文武看,有点洋洋自得之意。

  汉中之战后,刘备封了五虎将,听说黄忠位列其中,非常生气,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可见关羽是多么的高傲。

  3:对江东文臣武将根本瞧不起,经常以江东鼠辈称呼。在取得水淹七军的胜利后,更不把江东诸将放在眼里。陆逊暂代吕蒙江东大都督之位的时候,陆逊知道关羽持勇自傲,给关羽写了封信,信中对关羽阿谀奉承,说关羽英勇无敌,当世没有敌手。自己一介书生,能和关羽做朋友很荣幸。这样居然麻痹了关羽,使关羽放松了对江东的防备,导致大意失荆州。

  与其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不如说其骄傲失荆州。关羽有国士之风,却败在了倔强固执、骄傲自矜的性格上。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一是轻视并想与马超争锋,只会使得大将不和、破坏派系和谐、影响战略布局。刘备听说马超要投靠自己,马上就发出“益州可下”的宣言,果然成都军民因马超的威名而惶恐,不出十日刘璋开门投降了。而关羽听了,认为马超不是自己的老朋友,就给诸葛亮写信,故意问马超的人品能力能够和谁相提并论。诸葛亮清楚关羽好强护短的性格,回复说,孟起文武双全,一代人杰,可比英布,可与翼徳争锋,却不如美髯公无与伦比超然出众。关羽看到后很高兴,把信件传阅宾客。

  刘备为什么重视马超?原因有三:一是马超能力强、威望高,发挥的作用就大,也能吸引更多人投靠;二是想要争夺天下,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笼络马超的凉州系,牢固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三是选马超为争夺凉州的代理人,为将来攻打凉州做准备。

  而关羽骄傲自大,想与马超争锋,又将信件传阅的做法,只会制造刘备集团高层矛盾,破坏派系和谐,影响集团战略布局。

  二是侮辱孙权,破坏孙刘联盟,致使荆州被袭。关羽镇守荆州时,孙权派使者联姻,想让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以结秦晋之好。关羽不答应的话,婉拒就行,冷拒也行,而他直接大骂孙权,并侮辱使者。孙权好歹也是一方霸主,你就算高傲看不起,放在心里就行,这样操作,不止狠狠打了孙权的脸,也狠狠打了东吴所有人的脸。孙权不光愤怒异常,这番羞辱肯定是要报复的。硬生生的把孙权推向了曹操。

  孙刘联盟是建立在对抗强曹的基础上,合作的同时双方谁也不愿意看到对方过于强大。所以关羽在襄樊出尽风头时,曹操稍微诱惑下,孙权新仇旧恨一起算,偷袭荆州。

  三是破坏阵营团结,向来轻视糜芳、傅士仁,致使二人投降孙权。关羽镇守荆州时,刘备的姻亲糜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两人一直嫌弃关羽轻视自己。后来两人与关羽矛盾渐大,在吕蒙诱惑下投降,使得吕蒙轻易攻取荆州核心区域,而关羽则失去退路,最终败走麦城。

  关羽过于刚而自矜,使得队友变敌人,盟友变仇人,致使自己兵败被杀,蜀汉失去荆州,间接导致张飞被杀,刘备夷陵大败,蜀汉由巅峰期衰败,失去夺取天下的可能。

  果然“满招损,谦受益”,于个人、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无论是史实还是民间传说都极度推崇关羽的历史成就, 且民间对这位“战神”之敬仰已远远超出一个凡人的范畴,乃至于现代社会无论商界、政界、甚至社团(黑社会)都供奉着关二爷像,南方尤其是广东一带还把他视为“武财神”,对其大加祭祀、供养,可见这位骁勇过人的三国名将在人们心目中亦人非人,亦神非神的独特地位。但关羽毕竟和孙、二郎神不一样,他不是虚幻神话人物,他是曾经活生生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因此人的喜、怒、哀、乐他都有,他的躯体与思维和你我并无不同 ,既然他是人不是神,人性的弱点也都有,自然其所为之事也跳脱不了现实客观的界限。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勇冠三军,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后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之首。由此可见,关羽应为蜀汉开国首功之臣,然而史上真实的关二爷战功并没有如此显赫,夺荆州立头功的并不是他,而是诸葛亮的妙计;而守荆州的是关羽,最终却兵败身死。当然,关羽毕竟是一员斩将擎旗的熊虎之将,他的战功除荆州战役外还有诸多小胜,但在与蜀汉有关的战功上论,有影响力的大片段也就只有上述几处了。而且关羽到死都没有到过西川一步,若论建蜀汉之功,他甚至不如魏延。

   再说过五关斩六将毕竟是小说杜撰,实为小说家罗贯中妙笔生花的夸张之举,若不是曹公气度恢廓,爱才惜才,只怕关二爷早就倒在半道上了。
 

  但关羽毕竟是三国英雄榜上有名的人物,其战功确实可颂,但绝不至于到小说中“五虎上将之首”的顶尖层次。

  其实,将关羽还原到一个凡人的形象,很多困惑就会迎刃而解。是人就有缺点,关二爷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关羽这位凡人最大的缺点是:傲世轻物加刚愎自用。也就是说他最显眼、最致命的弱点是为人张狂,自傲清高,听不进不同意见。而最终断送了自己那颗英雄头颅的,也是这些被他视若无睹的性格缺点。

  按《资治通鉴》所载,关羽的性格为人其实非常糟糕。和小说中知恩图报,义薄云天,谋勇兼具,颇识大体的伟岸形象不同的是,历史文献中的他却气量偏狭、傲慢不羁,除刘备、张飞外,眼里基本容不下其他人,甚至不识大体,还涉嫌年龄歧视...... 《资治通鉴》中就有如下记载,读后让人大跌眼镜:

  刘备自称汉中王......(备)还治成都,以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馀皆进位有差。遣益州前部司马犍为费诗即授关羽印绶,羽闻黄忠位与己并,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这是何等“气度”?堂堂伟丈夫关羽居然容不下黄忠黄老爷子,在大哥刘备最辉煌的时候兜头泼了他一桶冷水,还将老而弥坚、阵斩夏侯渊的黄忠骂作“老卒”,不愿与其同列,若不是诸葛亮居中调停,关羽恐怕连大哥刘备赐给他的前将军、假节钺印绶都不肯接受了。

  关羽兵败身死,就是他放任自我嚣狂,傲慢孤高的必然结果。《三国志 》、《资治通鉴》都记载了他的最终结局——在建安二十四年走完了其“傲慢自大”的一生:

  十二月,(潘)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于章乡斩之,遂定荆州。

  孙吴偷袭荆州,截杀关羽,其实是要下很大决心的,因为孙权很清楚:吴、蜀两国谁都无法凭一己之力阻抗强大的曹魏。

  自刘备“借荆州拒还” 以来,孙吴虽然有气,但一直未敢轻举妄动,因为用武力攻取荆州就意味着孙刘联盟立刻瓦解。而最终促使孙权做此决定的,恰恰是关羽本人 。从某种角度看,关羽是就是那个“递刀人”。

  《三国志》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关羽不仅拒绝了孙权与之结亲之请,还指桑骂槐羞辱孙权,其自傲清高和出言不逊,彻底惹怒了孙权,便最终下了全取荆州的决心。

  孙权撕毁了盟约,遣吕蒙偷袭荆州,但关羽毕竟是身经百战的悍将,是位极富经验的军事行家,虽有些猝不及防,倒也不至于兵败身死,还要搭上荆州这块战略要地,可他这时还没有收敛自己的嚣张劣行,帮助吕蒙又往自己身上插了一刀。《三国志》如此描述道:

  自羽之出军,(糜)芳、(傅士)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掳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关羽傲慢也便罢了,偏偏他还不顾大局不识大体,也许“还当治之(等我回去后再惩罚你俩)”只是一句略带威胁的气话,以上压下的官话,却因场合不对而害了自己,使自己雪上加霜,陷入绝境。

  是孙权气量狭窄、睚眦必报、有欠大度吗?非也!“生子当如孙仲谋”可不是一句空话,身为一代有为帝王,他是不会以损害自己的名誉为代价而留下千古骂名的。很明显,关羽不许婚并非孙权杀他的唯一理由,他斩关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理由如下:
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以不及除之,自取大忠,乃议徒都。今乞可生!《三国志》

  最后人头落地,便是关羽多年嚣张为人埋下的祸根,种下的恶果,这也说明他被吴人设伏生擒后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他必须死!关羽骄傲轻敌,不恤下属,不光害了自己,还害了大哥刘备苦心经营的蜀汉。因为他的死让大哥刘备方寸大乱,情绪激愤,遂祭出昏招,大举伐吴,指挥又频频失误,更打乱了一代谋略大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规划的战略计划,使立国不久的蜀汉迅速由盛转衰,使刘备底定中原、匡复汉室的宏大目标瞬间化为泡影,不能不叫人对这位纵横沙场的关二哥又是惋惜又是愤懑。

  关羽是千古罕见的良将,又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人们在赞颂他勇武过人、千秋大义的圣明之功时,也不要忘了他的性格软肋与凡人之缺。以上说的是他的缺点,以及他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的始末,但也不要忘了他的煊赫战果和绝世武功,如此才能还原汉寿亭侯关羽之本来面目。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关羽是骄傲的,这是肯定的,自从和两个兄弟起兵讨黄巾起,战场上从未遇过敌手(三英战吕布是虚构的,不可参考),诛颜良是《三国志》里有记载的,斩文丑虽然没有明确说是关羽干的,但也不排除不是,之后千里走单骑归刘备,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具有独挡一面的军事才能,连大权在握的曹丞相和刘备的首席顾问诸葛亮都十分给他面子,不可否认,他有骄傲的资本。

  我们从“大意失荆州”开始说起。
 

  先简单叙述这起历史事件的发生: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占据的襄阳和樊城,希望能扩大地盘,占有整个荆州。不料根据地江陵被东吴陆逊给偷袭了,这起事件直接导致了关羽被俘身死,荆州的丢失,也导致了诸葛亮“隆中对”战略无法顺利实施。

  我们复盘这起历史事件,确实可以看到关羽在性格上的缺陷,所表现出来的刚愎自用,傲慢自大和好大喜功等等,对这场战役的失败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他的身上还有着很多优点,为人们千古传颂,比如勇猛无敌,比如忠义无双!

  从以下几点来看关羽的性格缺陷:

  关羽出兵攻打襄樊是自己的决定
 

  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打败曹操,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于定军山,夺取了汉中,随即进位汉中王,一时声威大振,而此战关羽并未参加。同年7月关羽就提兵进攻曹军驻守的襄樊,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趁胜前进,军队士气好,另一方面,关羽被授予前将军之位,没能参加汉中战役,却位列诸将之首,他特别想证明自己。出兵攻打襄樊史书上并无记载刘备曾下过令,而且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荆州北伐是应该和益州出兵关中同时进行的才对,而此时益州方面并没有出兵的动作,因此,以一路荆州军队进攻襄樊应该就是关羽自己的决定,而这一决定充满了冒险主义的冲动,也体现了关羽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孙权向关羽提出儿女联姻时,遭到关羽无礼的拒绝

  史书记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孙权希望能加强两家的友好关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但这是两国之间的政治往来,而且还是两个盟国,起码的外交礼仪是必须有的,而关羽的作法是辱骂,这就很让孙权包括东吴诸将很没面子了,为他后续发生的失败也埋下了伏笔。缺少政治智慧也能体现关羽在性格上的冲动和傲慢。
 

  留守后方的两员将领糜芳、傅士仁对关羽的离心离德

  关羽一直看不起这两人。糜芳是谁?糜芳当时的官职是南郡太守,而且他还是刘备的小舅子,他的妹妹糜夫人嫁给了刘备,他的哥哥在益州身居高位。当年在徐州,糜家富甲天下,可是把所有家财都拿出来给刘备打天下的。即使对这样身份的人,关羽对糜芳的态度一直是“轻慢”。而且在关羽出征襄樊时,留守后方的糜芳和傅士仁由于军资供应不及时,遭到了关羽无情的责骂,威胁“还当治之”,于是这两人害怕了,在陆逊偷袭了江陵之后,马上投降了东吴,至此,关羽的退路尽失。
 

  关羽对同为高级将领的马超和黄忠的态度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进攻成都,这时候马超因为被曹操打败了,来投奔刘备。关羽在荆州听说了这件事,就写了封信给诸葛亮,问:马超这人能力怎么样啊?和我们这边谁可以比较?
 

  诸葛亮很了解关羽,知道他与生自来的骄傲,于是回信安抚说,马超虽然文武双全,雄烈过人,堪称“一世之杰”,可以和张飞并驾齐驱,但是没法和您比,您是美髯公可称是“绝伦逸群”啊!果然关羽看完非常高兴,还把这封信到处拿给别人秀。

  关羽对黄忠更是看不上了,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见到授印的使者时,很是生气,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对刚刚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的功臣黄忠嫌弃成这样。好在使者费诗说话有水平,劝说关羽,“王与君候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表达了刘备和关羽之间亲密无间的兄弟之情不是他人可以比拟的,这样关羽才“感悟,遂即受拜”。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关羽在处理内部同事之间的关系,外部盟友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敌形势的策略把握上都出现不小的问题,这和他刚愎自用,傲慢自大的性格缺陷有很直接的关系,也导致了他的败亡。

  关羽之所以会丢失荆州,与其过于自负有很大关系。

  首先,关羽的自负在与东吴的外交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关羽坐镇荆州后,孙权曾为拉拢关羽而提议两家结为姻亲,还特地派诸葛瑾前往荆州提亲,这本是一桩美事,虽然谁都知道,没有刘备的允许,关羽不可能与孙权结为亲家,但关羽的骄傲竟然让他连基本的礼节都丢失了,竟然用“虎女岂能嫁犬子乎”这样的话回应,这不等于说孙权是犬吗?要知道孙权毕竟也是与刘备地位相等的一方诸侯,而且当时两家尚处于结盟状态,此等言语明显失礼。

  
 

  
 

  其次,关羽北上伐曹时,曾公然藐视东吴,故意不留防备。

  当时刘备在荆州的军队多数已经随他入蜀,关羽手里的的不过数万人而已。为了击败曹操,威慑宛、洛,关羽带上了荆州大多数精锐人马,当起在樊城战事吃紧的时候,关羽一听说吕蒙病重,竟然不辨真伪直接将留在后方的所有精锐军队统统调到北方前线,纵然身份之人劝他不得不防东吴,但关羽却自信的认为,仅凭其威望就足以让东吴小儿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吕蒙白衣袭取了荆州。

  至此,关羽最终迎来了兵败麦城的宿命。

  
 

  谢谢“问答”的邀请。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引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例子,而不是《三国志》中的例子。

  从《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起,到第七十六回止,凡是提到关羽的地方,大多都与失荆州有关。大意失荆州的关羽的骄傲之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守荆策略失当。诸葛亮在进汉中之前,在关羽正式从自己手中接管、守护荆州的时候,诸葛亮与关羽有一番对话。从这段对话中,足见关羽守荆策略的错误。

  第六十三回中这样写道:“孔明曰:‘倘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云长曰:‘以力拒之。’孔明又曰:‘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云长曰:‘分兵拒之。’孔明曰:‘若如此,荆州危矣!吾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云长曰:‘哪八个字?’诸葛亮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云长曰:‘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从这段对话中,不难看出,云长的“以力拒之”和“分兵拒之”的策略,是完全错误的。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策略,关键就在于他的傲慢,自己根本就没有把曹操、孙权的兵力放在眼里:他们胆敢来攻打荆州,我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彻底消灭。用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策略来应对曹操、孙权,能不吃败仗吗?好在,在刚开始的时候,云长心中还记着诸葛亮的嘱托,没有吃到多少苦头。

  二、傲慢拒绝婚事。第七十三回中叙写,面对刘备“自立汉中王”的情势,曹操想与孙权联合起来,对抗刘备。孙权得知此讯息后,还拿不定主意。诸葛瑾也出主意,想用孙权儿子和关羽女儿成婚的办法,巩固孙刘联盟。这本是一件好事情,对东吴和蜀国都有利,结果却让关羽给彻底办砸了。

  第七十三回这样写道:“诸葛瑾曰:‘某闻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其女尚幼,未许于人。某愿往与主公世子求婚。若云长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取荆州。”“(诸葛瑾)入城见云长,礼毕。云长曰:‘子瑜此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

  送上门来的联吴抗曹的好事,被傲慢的关羽给搅黄了。如果事情不是这样,而是按照诸葛瑾设想的那样来做,那么结果定会完全不一样。

  三、胜利冲昏头脑。第七十三回后半部分,第七十四回整个章节,叙写了关羽大胜操兵的情形。对曹军的大胜,使关羽变得更加自负、傲慢起来。

  第七十三回后半部分,叙写关羽打败曹仁,攻下了襄阳;然后,又引兵攻打樊城。“云长混杀过来。曹兵大败,马步军折其大半,残败军奔入樊城。”

  第七十四回,叙写关羽打败曹兵,杀了庞德,俘虏了于禁,名声大震。书中写道:“(庞德)‘吾宁死于刀下,岂降汝耶!’骂不绝口。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公怜而葬之。”“关公自擒魏将于禁等,威震天下,无不惊骇。”

  这一切,使得关羽有些飘飘然起来,对荆州的守护有所松懈。

  四、轻视无名将帅。孙权在一开始,用的是名将吕蒙,关羽对他警惕有加,吕蒙久攻荆州不下,一筹莫展。后来,利用关羽看不起无名将帅的弱点,吕蒙装病退阵,让无名少将陆逊代替吕蒙之职。这一招果然奏效,将关羽一步步引向失败的深渊。

  第七十五回中这样写道:“关公召入,指来使而言曰:‘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来使伏地告曰:‘陆将军呈书备礼: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幸乞笑留。’公拆书视之,书词极其卑谨。关公览毕,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发付使者回去。使者回见陆逊曰:‘关公欣喜,无复有忧江东之意。’”

  关羽以这样的傲慢心态来看待东吴的孙权,以这样的傲慢心态来看待代替吕蒙的年轻将帅陆逊,以这样的毫无防范意识的做法来守护荆州,不失守才是怪事。

  上述四个方面的骄傲表现,是造成关羽失荆州的主要原因。

  看过《三国演义》的大都知道,关云长其实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以下面为证:当年刘关张结义出山,参与各路诸侯反权奸董卓,那时,刘备才是个小小县令,过着朝秦暮楚的日子,与那些诸侯州牧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袁术就很看不起他们。而关羽顶多是个不入流的马弓手,所以,在虎牢关被华雄震慑的诸侯们对于关羽的请战多有非议,而关羽也是依仗马快刀快,连名也不报,使华雄措不及防,关羽一战出名。按古时的打仗,两军开战,出马的将军是要互相通报名姓的,可关羽偏不。以致后来斩颜良、诛文丑,都是让对手死得不明不白。待到降汉不降曹被封为汉寿亭侯之后,再对阵出战,则非常自负地自称“某乃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然后要对方报上名来,以后的过五关斩六将、战长沙、水淹七军等等,驰骋沙场、身经百战,称得上是一位常胜将军。在一系列胜利中,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关羽被冲昏了头脑,变得愈来愈目空一切。

  诸葛亮还是洞察一切的,考虑到关羽性格上有“刚而自矜”的弱点,为他指出了镇守荆州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字方针,但最终,关羽还是为他自己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赔上了性命。

  (图片来自百度)

  
 

  关羽之所以骄傲也是因为他有为之骄傲的资本。试问整个三国演义里边哪个能做到关二爷的斩颜诛文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让于禁投降、差点逼曹操迁都等等杰作。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的绝世武功、独挡一面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定神闲不由得关羽不资生骄傲的思想。骄傲不要紧,关键是不能过头,过头了就是自负了,关羽的骄傲自负的成份就很大。当孙权为自己的女儿向关羽的儿子提亲的时候,关羽直接拒绝而且还羞辱了来使诸葛谨。这就是关羽的骄傲自负,他没有摆正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只不过是刘备集团一个震守一方的大将而已,而人家孙权是东吴之首,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孙权之所以和你联姻是出于政治目的,巩固孙刘联盟共同抗曹而已。关羽战略眼光的局限性限制了他的想象,导致孙曹夹击落得个走麦城的下场。还有非要和马超比武这一点也能看出关羽的自傲,作为震守一方的大元非要和同僚比个高下,证实一下自己的武艺如何了得,幸亏诸葛亮深解关羽,写了一封恭维他的信才算了事。让世人都承认他的武功最高,他才会沾沾自喜,关羽就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三国人物。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指出,荆州是战略要地,占据荆州,联吴抗曹,兵分两路,进击中原,一统天下。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而关羽却出兵攻打曹操,而孙权又趁机袭击荆州,导致荆州沦陷。关羽的骄傲有很多故事可以说明。

  1、关羽曾对他儿子说:“我可以在两军交战之际,在千军万马中,单骑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会担忧江东的那群老鼠。”而孙权为了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想将自己的小妹妹嫁给刘备,娶关羽的女儿作为儿媳妇,本来是巧妙的政治联姻,关羽应该以大局为重,全面权衡,他不同意也就罢了,但是他却还辱骂孙权的使者,并说:“吾虎女岂配犬子”。

  2、刘备占领益州,马超归顺蜀军,刘备自封益州牧,命马超担任平西将军,关羽与马超并不相识,但当他得知刘备非常欣赏马超时,就非常嫉恨马超,还命人给诸葛亮送去一封信,询问马超才能如何,谁人能比得了。诸葛亮很清楚关羽性格,就回信说:“马超文韬武略,骁勇刚毅,算是现在的豪杰之一,和英布、彭越差不多,可以和张翼德相提并论,可他绝对比不上美髯公您的出类拔萃。”见信,关羽大喜,还把此信传给客人们看,大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从这两个故事即可看出关羽的骄傲。

  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关注!

  大意失荆州,关羽的骄傲从这三点看出来,一是认为自己武功盖世,轻视对手,二是心中无他只有自己,视东吴孙权为幼儿,三是不把军师诸葛亮的话放在心上。以上三点导致关羽大意,产生了骄傲之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大意失荆州,关羽的骄傲从那几点可以看出?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