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淹没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作常有的现象、看成是一种必然规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据和十分轻率的。一个人如果那样去看问题,就会做出像这个宋国人一样的蠢事来。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自相矛盾
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
传说很久以前,楚国有个卖兵器的人,在市场上卖矛和盾。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货,他先举起盾向人们夸口道:“你们看,我的盾是世上最坚固的盾,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它。”接着又举起他的矛,向人吹嘘说:“你们再看看我的矛,它锋利无比,无坚不摧,无论多么坚硬的盾,都挡不住它,一刺就穿!”
围观的人听了他的话都觉得很好笑,人群中有人问道:“依你的说法,你的矛无论怎样坚硬的盾都能刺穿,而你的盾又是无论多么锋利的矛也不能把它刺穿。那就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吧,看看结果怎么样?”
卖兵器的人听了张口结舌,无从回答,只好拿着矛和盾走了。
“自相矛盾”就是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做事、说话前后自相抵触。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人在地里干活时,跑过来一只兔子。也不知什么原因,跑得很快,也许去送快递吧。不小心一头撞到了一棵树上,当然就结束了活蹦乱跳的小生命。
这个人一看大喜,夭上掉下虽不是林妹妹,但是天天有只肥兔也不错。于是他就天天守在树边等有兔子撞过来,但再也没有撞得那么准的了。
守株待兔说的是一天一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受惊了的兔子飞奔过去,撞到旁边一株枯树桩上死了,农夫把兔子拿回家美餐一顿。第二天起,农夫就不干活了,每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兔子来撞。结果兔子没有等到,田地都荒芜了。
自相矛盾,说的是一个卖武器的夸口,他的矛非常锋利,任何东西都能刺穿;又说他的盾非常坚固,任何东西都刺不穿。围观的人就问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那人顿时无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守株待兔里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热门信息
阅读 (8432)
1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2061)
2 源于神话故事的科学探索装备或工程命名的有哪些?阅读 (2037)
3 《燃烧》中吴贵祥死时与他开房的情 人到底是谁?致命的壮阳药又是怎么回事?阅读 (2008)
4 歪脑袋木头桩好词好句摘抄二年级?阅读 (1954)
5 如何用图片讲好故事,有固定的格式没?用图片讲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