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道德经》一字真言,如何才能体悟到“道”的状态?

  朋友邀请,回答一下老慢对“道”的理解。

  人的天性、本性、共性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往外看,但是,越是如此,越不容易活得好,自己生存的社会环境也越糟糕。为什么呢?因为主观自我的东西往往与客观实际的需求不匹配,不匹配当然容易倒霉不顺。

  所以,中华老祖宗就想了,怎么才能让每个人、让社会整体都活的好一些呢,答案就是: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往外看,必须从客观的天的角度往内看。

  天的角度,就是从客观整体公需、大趋势、客观发展规律的角度看问题。往内看,就是当前的客观时势需求是什么,你就该怎么做,如此,才能做到凡事与客观需求匹配,凡事做到了恰到好处,你和你生存的大环境才会好起来,中华智慧的核心原理正是如此。

  “道”字讲的就是这个中华智慧的根本原理。

  道,行为举止围绕“目”。古文字中,目:从客观角度看问题。所以,“道”就是:不能从个体自我的主观意愿角度看问题,必须从客观的天的角度看问题。天就是天意、天命、天理、老天爷,就是当前的环境需求、大趋势、客观发展规律。

  所以,“道”字的定义与中华文化的根本智慧是完全一致的。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人“悟道”的层次与程度呢?

  很简单,中华文化中有一个非常客观的衡量标准,这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看问题非常客观匹配。做到了凡事匹配并都产生了恰到好处的结果,这就是最佳的“悟道”层次。

  乙,比较客观匹配。自己与需求基本匹配,即85%的事情都能做到匹配和恰到好处,这是“悟道”的第二好的层次。

  丙:做不到,但努力追求客观匹配。自己虽然悟性不足,但在全力以赴去寻求客观匹配和恰到好处,这是第三好的“悟道”层次。

  丁:虽然做到了客观匹配,但觉得主要是自己主观能力的作用,这是“悟道”的第四好的层次。

  戊:知道该客观匹配,但不知道该怎么做,第五层。

  己:不知道该客观匹配,走一步说一步,但撞了南墙知道回头,第六层。

  庚:不仅不知道客观匹配最好,反而比较主观自我,第七层。

  辛:不仅不知道客观匹配最好,反而玩命追求主观自我的东西,第八层。

  壬:凡事都非常主观自我,寸步难行,事事倒霉不顺,第九层。

  癸:主观自我到了极点,不仅自己倒霉不顺,还非常具有破坏性,损人不利己,第十层。

  想要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欢迎关注老慢的。

  《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正”。得“一”至关重要。要想体悟到“道”的状态,道家其要在“虚极静笃”,佛家其要在“止观”,儒家其要在“忠恕”。

  “虚极静笃”是致“道”的必经之径。《老子》所说“寂兮寥兮”,是说虚无致极,方能感而遂通,静待一阳来复,太极开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虚无”。虚是空,但并非真空,因为它能感而遂通,无媒介岂能感而遂通?修炼时要把握“执”,不执便是顽空,妄执便会弄巧成拙,其要在于无为,在于顺其自然,在于尺度的把握。《悟真篇》中说:“道自虚无生一炁,又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阴”即真情,先天之水,“阳”即真性,先天之火,先天水火一升一沉,无法“交媾”,即易学上说的“火水未济”,要想使其“交媾”,必须真意主之,即“黄婆”(真意)做“媒”,方能“水火即济”。(并非个人杜撰,实乃修炼大家精髓)。

  佛家其要在“止观”。“止”就是静定,内景不出,外景不入;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即是静定。观就是观照、内观,观啥呢?观妙观徼也!无欲观妙,待至一阳来复,有欲则观徼也,观其冲破玄关。

  儒家其要在“忠恕”。“忠”:中正其心,诚其意也,中其心,诚其意其要是静定,没有思绪纷扰,并不是要心思紧盯着,紧盯着便落于有思,有思之执,便永远等不到“一阳来复”;恕就是如心,“心如死灰”待至“一阳来复”,方能“死灰复燃”,即方能观徼(观气冲破玄关)也。

  儒释道的玄妙之学,充满着思维的辨证,均是体悟中得出的至理,不从虚极静笃中來,是一辈子也体会不到的。

  道。醒悟人生,方能明白道是做人之本,以善修心,万物修灵,只为来世,为修阴骘,为子孙后代,为福禄寿,为来世容颜!人人心善,天下太平!世界和平,世界统一!想知更多,关注我,看我手机上的评论,点头标莲花,评论出现,慢慢看完便知!醒悟人生!

  这个世界是由不同的两面形成的,有清就有浊、有明就有暗,同样道理有愚痴就有智慧,有迷惘就有觉悟,觉悟的层次有高低不同,至高无上的觉悟用汉语形容就是圆满觉悟,用印度梵语形容就是\佛陀\,当然佛陀是汉语对梵语的音译,圆满觉悟是意译,佛陀就简称为“佛”,教是教育、教导的意思,佛教是圆满觉悟的教育,就是以圆满觉悟来教导众生走向成佛。当知佛不是神也不是人,即不是主宰者也不是创造者更不是审判者或惩罚者,如果一个宗教是以主宰、创造、审判、惩罚为理念,那么这个宗教就背离了教育的本义,因为若是主宰者、创造者、审判者、惩罚者就通通不是教育者。佛教是一个教育体系,和社会的学校教育是一个意思,佛教是中国儒释道文化之一,学儒可成儒,学佛可成佛,学道可成道,就像学某项专业知识就会成为专家一样。佛既然是圆满觉悟的意思,圆满觉悟是没有形象的,为什么又有一尊非常庄严的金身佛像呢?因为这尊佛像是悉达多成佛之后的形象,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悉达多王子证得了圆满的觉悟就是佛陀了,比如‘老师’只是个职称是没有形象的,但张三当了老师就是张三的形象,张三若得到圆满觉悟就是成佛了,因为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

  佛教是佛陀给予众生宇宙人生真理的圆满阐释,众生依不依佛陀的教导是众生的事,好比老师教导学生说:你的处境十分危险(六道轮回),你要赶快离开这里,遥远的地方有安乐,有直升机来接你(净土宗念佛法门)你要相信我,否则你会有生命危险。听话的学生就出离险地了,不听话的学生就不会离开,结果丢了性命,他的死不是老师给的惩罚,而是他不听老师的教导,自做自受,佛不会惩罚众生下地狱,只是把利害关系告诉众生。佛教除了老师教导学生的譬喻外,还可以譬喻为慈母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诲,还可以譬喻为引航的灯塔、破暗的明灯、迷路人的向导、航海的指南。佛教不是给人抽签算卦看相的,这些不是佛教的内容,这些不能使人成佛,不要抱有学神通的心走进佛教,这不是神通教,学佛不要首先想到吃素,因为本末倒置了。想了解佛教就上网看佛教纪录片《玄奘大师》《玄奘之路记录片》《佛国记》《从当下出发》《千年菩提路》《寻根探源话佛教》《佛教与科学》《中国名寺古刹》《世界佛教寺院圣地大观》《阿弥陀佛的故事》《阿弥陀佛的一封家书》《佛陀的一生》《佛典故事》《念佛感应故事》《因果故事》《法华经故事》《生死与轮回》《超越轮回》《为什么不能吃它们》《鉴真东渡》《百年虚云》,内容涉及到佛教的教理、历史、名山古寺的介绍、古时祖师作出的丰功伟绩和佛教对世界的重要影响,珍重收藏以免丢失,上网可以看。

  谢朋友相邀,我把我的体悟与大家分享:

  一并不是大道的本源状态,但这个一接近于大道境界。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道生一,不是道是一。一还是有迹可寻的,在佛称为一真法界,意思是无对立矛盾的存在,无分别。在道称为太极,是指绝对无二分的意思。

  大道无处不在遍一切处,却又不在一切处。大道指的是无极,在佛称自性本来,也叫佛性。六祖惠能讲本来无一物即指的道家的无极。无极无一,太极有一,无极生太极,所以无极是大道本源。不是太极为本源。

  世人的境界多在阴阳二元对立境,遇事分彼此对错。所以读道德经时心中早已有对错的考量取舍,哪能体悟到众生本一体的一元一真之境,更何说是大道无极的先天本源境界。

  真入道性是一无所得的,但凡有一得必不开悟。连一都不执,又何况执对执错放不下我对他错呢。真入道性是无善无恶无对无错的,这对与我们习惯的后天知识文化和后天思维逻辑来讲是难以理解的,所以讲是开悟大道,不是学习理解大道。
 

  这个状态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东西,如果用现代科技语言勉强比喻:好像电磁场之类的东西。这个东西人可以通过修炼觉察感知到,这个东西初始的原态可以变化衍生出万物大千世界。

  我最初对“道”的理解是“道”即是天地之间事,物运动规律,我们人做为其中的一员,如何占有利位置,故“道”即生,生即“如来”,“如来”者如生之来。是人的主观心理认识。

  最后发现《道德经》中的“道”,前提员《河图》《洛书》。是完全可量化,有其规律可寻的。《道德经》对道的认识是以客观量化和主观认识相结合的。

  《道德经》学习札记二:古文断句的讲究

  小学语文老师还教过:要想读懂一篇文章,我们还要会分段,总结中心思想,要会古文断句。

  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字,不分段,无标点,真正一气呵成。后被人分为“道”、“德”两篇共八十一章。这样分段似乎没有太大分歧,但再往下就出现不同的断句。比如,《道德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这里,道:名词,又作动词,娓娓道来、言说;可、非:互为反义词,可否、是非;常:形容词,通常、一般、普遍。

  常见断句“道可道,非常道”,释义:“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道”。另断“道可,道非,常道”,释义:“既可说又不可言说的道,既是又不是的道,才是普遍意义上的道”。

  如果仅就字面意思的理解,基本一致,但所传达的内涵却有区别。前者三字断句,似三字经,朗朗上口。但采用单一的否定句,表达不够完整。因为道德经处处闪耀着辩证法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矛盾概念和范畴,如大小、高下、智愚、巧掘、阴阳、损益……,对称地表达自然的二元对立性质,作为论证道的论据。而“道可,道非”的表述形式正好与之前后吻合,整体风格更工整。再者,作为论点陈述,这样的表述也与论点出处《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形而上相呼应。

  道·今天的宇宙是怎样生出来,是谁感悟宇宙,能感悟宇宙的是什么东西,这小到微尘·大到宇宙是由心生出,道能生心(心非肉团心是真心·即是性),心也能生道,心道不二,能生宇宙,能生万物万事(包括空·有·无),样样不离心,若离心(不能讲·不能说·不能见·不能想 ·不能知·不能有·不能无·不能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译文:道首先演化出广义阴阳,接着又演化出狭义阴阳,最后演化出个体阴阳,个体阴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质,这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解释,“器”就是具体物质,因此,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质,所以,凡是讲悟道的都是不懂道的,讲不好听一点,就是骗子!道是具体物质,你为什么要去悟?广义阴阳、狭义阴阳、个体阴阳就是道的三大要素,所以,孔子解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是很明白的,“一阴一阳”是广义阴阳,“继之者”是狭义阴阳,“成之者”是个体阴阳。“性也”: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有阴阳属性。这就是《中庸》的“天命之谓性”。

  谢谢邀请,“一”在《道德经》里出现三次,“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昔者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得一”,“抱一”,“生一”可见“一”在《道德经》里有着重要的位置。“一”实际上就是“道”,可以說道就是一,一就是道。“一”是“道”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易经》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又可以称之谓阳,那么阴又指的什么呢?阴即是空,即是无。可见“空”“无”是道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能真正体会“空”“无”和“一”的人,就是得道者。以上拙见,望有德之士斧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道德经》一字真言,如何才能体悟到“道”的状态?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