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和氏璧是什么玉,典故是?

  和氏璧的典故出自《韩非子.和氏篇》。大意是说楚人卞和山中得玉璞,献给楚厉王。王派玉工去看,说是石。王以为他诈骗,截去他的左足。武王继位后,他又去献璞,玉工又说是石,再截去他的右足。文王继位后,卞和抱着璞在山中哭。王使玉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曰和氏璧。

  后来,秦国和赵国因争和氏璧,曾上演了一出“完璧归赵\的故事。因这个典故为大家所熟知,不必细说。下面介绍流传在当地的民间传说。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一带,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金厢坪育印岩山角下住着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发现对面山上有一对凤凰,每日早早外出,晚上衔砂而归,

  飞进岩洞内哺育一块石头。日子久了,卞和才弄清楚,原来凤凰是每天从城北一个叫朱砂的地方衔回朱砂育璞,因路途遥远,中间歇息时把甘溪河的水都喝干了,因此他认定凤凰哺育的那块璞是宝贝,于是就把璞取了回来,三番两次地献给楚王,留下了“有眼不识金厢玉\的典故。

  至于和氏璧是什么玉?说法也不一致。前些年,有人曾考证说,和氏璧可能属绿松石玉。近几年,听说有人还在作地质调查,大概会很快出结果的。

  谢谢邀请,原创手打。这次会从什么是和氏璧和和氏璧的典故这两点去解答。

  在古代玉分很多种,其中有几种非常像,都是一块圆圆的玉中间有个圆圆的洞,不过名字和含义却大不相同。

  在号称辞书之祖的《尔雅》第六篇《释器》篇中有解释,其中圆形玉器周边一圈叫做“肉”,中间的孔洞叫做“好”,里面还有介绍,原文如下“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什么意思呢?这里描述了三种玉器,璧,瑗,环,在这里只说和主题有关的璧,就是圆形玉器的边是孔大小的两倍,就叫做璧。

  上面这张图片就是璧。

  另外关于和氏璧的典故,应该是初中课文讲过“完璧归赵”的故事。另外关于和氏璧发现的故事大家估计也比较熟,大磊子在这和大家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上图为课文“完璧归赵”插图

  和氏璧这个词最早出自《韩非子》,大概意思就是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人叫卞和,这个人放到现在就是个赌石高手,都不需要用手电筒照石头看水头,也不需要给石头擦窗,人家玩的那都是蒙头料。这人我估计也是立功心切,就直接送到当时楚国君王楚厉王面前,你说你如果想让别人认可,你在石头上开个窗让人看一眼也行,人楚厉王又不懂赌石,看块破石头摆在面前,是你你也得急啊,你这逗我玩呢,把他左腿砍了。

  你说这要是正常人吧,也就自己把石头开了,这虽然是蒙头料,可在卞和眼里那就跟明料没区别啊,可是人卞和就是个拧种,等楚厉王去世后,他弟弟楚武王继位,人卞老先生又去了,没吸取教训,把看起来和破石头没区别的璞玉往楚武王面前一摆,楚武王眉头微微一皱,得,卞老先生右腿也没了。

  没多久,楚武王也死了,他儿子楚文王继位,人卞和老先生正在山上哭呢,哇哇的哭了三天三夜,我也不知道这没了双腿的人怎么爬上的楚山,咱也没法问啊。后来楚文王听说这事了,让人去问他,为啥哭那么伤心啊,卞和说,你两条腿没了肯定哭的比我还伤心。(误)我哭的不是我腿断了,而是宝物不被人认可啊,反而被当做欺君之罪啊。就这样,楚文王让别人剖开这块石头,果然切涨了,一块水头十足的美玉!果真是稀世珍宝,楚文王为了纪念这个叫卞和的人,就把这块美玉取名为和氏璧。意思就是以后警告后人把事情做合适了再汇报领导,不然就把你毙了(这句划掉,皮一下很开心)

  喜欢别忘了分享点赞哦

  和氏璧是什么玉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有说和氏璧是独山玉,有说是和田玉,有说是绿松石,也有考古学者认为是蓝田玉,还有一种说法是拉长石。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和氏璧是拉长石的可能性最大。原因是根据唐末道士杜光庭的记述“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符合拉长石的变色光学效应,且杜光庭曾随唐僖宗入蜀避乱,亲眼见过传国玉玺,他的描述应该可信度比较高。

  和氏璧的典故主要分为和氏璧的来历和完璧归赵,卞和获得了美丽的玉璧,先后把它献给历王,武王,被怀疑献上的是石头而被砍去左右脚,后文王剥开石衣,得到美玉,命名为和氏璧。完璧归赵则是讲蔺相如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的故事。

  和氏璧是我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初唐诗人杨炯《夜送赵纵》诗曰:“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喻其极为珍贵。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其何以弥足珍贵,令人费解,古往今来也为之倾倒。“金镶玉印岩,面对凤凰台。地灵人杰多,福自荆山来”。数千年来,这是南漳县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歌颂。南漳县民间也有“玉石不分”之说,概源于和氏璧的质地构成。

  据说,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斜长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来表示斜长石的成分,拉长石属中性斜长石,An含量50-70%,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可能就难以观察到。

  “璞”是未经加工琢磨的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玉石在变质交代时形成“包含结构”,将好玉包裹在里面,还有因成为漂砾存在水流中形外壳呈铁锈色包裹,为氧化或铁质所染。当代地质界和考古界也认为和氏璧有“变彩”的特征,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在《石雅》一书中,肯定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的月光石,即拉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有人说和氏璧是绿松石、蓝田玉或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较脆。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

  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完璧归赵的故事:赵国有一宝玉和氏璧,秦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王大喜,却全无换城给赵之意。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意思,假说玉上有一小疵点,拿回了宝玉。他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提出要秦王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答应。随后蔺相如便派随从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到了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之事告诉了秦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和氏璧刚开挖出来时的名称叫“玮”,此后将没有经过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称作“玮”。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50余年后的公元前283年,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惠文王得到信后,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为难,于是就把大将军廉颇和其他许多大臣召来,商量对策。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怕秦国不会真用十五座城来交换,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秦强赵弱,又怕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左右为难,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正在此时,宦官头目缪贤走出来说:“我有个家臣,叫蔺相如,此人智勇双全,不如派他到秦国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国呢?缪贤就告诉赵王说:“我以前曾经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国去。蔺相如知道后,劝阻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燕王相会。当时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决定到燕国去投靠燕王。’蔺相如听了说:‘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得罪了赵王,如果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赵国,决不敢收留你,只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到那时,你的性命就难保了。你不如脱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大王面前认罪请求处罚,大王宽厚仁慈,或许能得到大王的宽恕,’我听后照着做了,大王您果然宽恕了我。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够出使秦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赵王派人把蔺相如召来,问道:“现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可以答应吗?”蔺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不答应。”赵王又问:“要是秦王得了璧,却不肯把城交给赵国,又该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确实如此,但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是我们理亏,秦国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赵国;要是赵国把璧送到秦国,而秦国不肯把城交给赵国,那么就是秦国理亏。比较一下,我认为最好是答应秦国,把璧送去,让秦国负不讲道理的责任。”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想大王现在可能没有适当的人选吧,我倒愿意出使秦国,假如秦国真的把城邑交给赵国,我就把宝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宝玉完完整整地带回来。”

  于是,赵惠文王任命蔺相如做使臣,带着和氏璧西使秦国。秦昭王在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水)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璧。展开锦袱观看,果然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衣无缝,真不愧是稀世之宝,非常高兴,又依次递给妃嫔、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众人都啧啧称赞,欢呼“万岁”,向秦王表示祝贺。

  过了很久,秦王却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绝对不会以城换璧,心生一计,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听后,就把璧交给他,蔺相如接过璧,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愤怒得连头发都快竖起来;义正词严地对秦王大声说道:“大王想要这块美玉。写信给赵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时赵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势力强大,想用几句空话骗取赵国的宝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来。可我却认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骗,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采纳了我的意见,并且还斋戒了五天,写了国书,然后派我作使臣带着宝玉到秦国来。态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却在一般的离宫接见我,而且态度又这样傲慢。大王把这么贵重的宝玉,随便递给宫女侍从们观看,分明是在戏弄我,也是对赵国不尊敬。我看大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罢,举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势向柱子砸去。

  秦王怕蔺相如把璧砸坏,赶忙赔礼道歉,请他不要那样做;一面叫来掌管地图的官员送上地图,秦王摊开地图对蔺相如说,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准备划归赵国。蔺相如想到秦王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绝对不会把城给赵国,于是又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非常喜欢,可因为害怕秦国势力强大。不敢不献给秦王,在送走这块璧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该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九宾之礼,我才能把璧献给大王。”秦王想到璧在蔺相如手里,不好强取硬夺,便答应斋戒五天,然后,又派人送蔺相如到广城宾馆去休息。

  到了宾馆,蔺相如想到秦王虽然答应了斋戒五天,但一定不会真把城给赵国,于是就选了一名精干的随从,让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着和氏璧,悄悄地从小路连夜赶回赵国去了。”

  再说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两边文武大臣排立,传下命令,要蔺相如来献璧。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璧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璧,赵国不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现在要是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赵国哪敢要秦国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骗大王,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

  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卫士,有的建议把蔺相如杀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说:“现在即使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有损秦国的名声,倒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于是秦王依旧按九宾之礼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蔺相如;然后客气地送他回国。以后秦国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赵国自然也就没有把璧送给秦国。蔺相如当了臣相。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到底是什么材质的玉,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中的描述加以想象。和氏璧是什么玉”的说法出现了很多种:

  说法一:和氏璧是独山玉。和氏璧产于湖北襄阳,而河南南阳独山玉的产地与卞和所在的湖北襄阳最近,所以独山玉的可能性较大。然而独山玉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被开采利用,至卞和所处的春秋时期已普遍流传,楚国的玉石鉴定高手们没理由不识独山玉。

  说法二:和氏璧是和田玉。璞就是藏有玉的石头,外面是石头,美玉藏中间,璞玉在和田玉中有多种,有的外皮很厚,是糖色和石头,称石包玉。

  这种“石包玉”就是美玉被包在石头中,正符合和氏璧“玉璞”的特点。加之蔺相如提到和氏璧“有瑕”,这瑕就专指玉。那个时代的玉德说多次提到和田玉的“瑕”问题。因此,和氏璧有可能是和田玉。

  说法三:和氏璧是拉长石。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和氏璧为拉长石的可能性最大,原因是根据唐末道士杜光庭的记述“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符合拉长石的变色光学效应,且杜光庭曾随唐僖宗入蜀避乱,亲眼见过传国玉玺,其描述应该可信。但拉长石和玉石肉眼看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传说中的和氏璧是玉璞状,有较厚的皮壳,拉长石却未曾见到似有皮壳的形态出现过。

  说法四:和氏璧是绿松石。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

  和氏璧因《完璧归赵》故事而被世人所共知。

  因为和氏璧于唐后已经失传,后人无法一睹风采,只能从有限的古籍中探寻其蛛丝马迹了。

  五代杜光庭《录异记》记载:“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

  这里明确指出,和氏璧是一种玉,是一个叫”卞和“的人发现并献给楚王的,后来才引出《完璧归赵》的故事。

  根据“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我们姑且认为,和氏璧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绝无仅有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地球的产物。坠落的地点是荆山(今湖北襄阳市南漳县境内)。“化而为玉”是由天上掉下来的东西风华而成的。

  其实,和氏璧是不是天上之物呢?我看未必。

  因为古人为了神话某人或某物,经常借助神、上天或是先圣来加以标榜之。

  刘邦斩蛇以标榜自己是真命天子;陈胜吴广以“陈胜王”三字塞进鱼肚而号召农民起义;《奇门遁甲》标榜九天玄女所授等等。

  那么,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呢?今人作了不少的探索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1986年,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

  这个显然不是,和氏璧产自荆山,怎么又跑到神农架去了呢?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和氏璧是绿松石,产自湖北荆州地界。

  这个虽然地点和颜色相符,但证据乏力。

  大多数学者认为和氏璧为拉长石的可能性最大,依据是杜光庭的“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符合拉长石的变色光学效应,且杜光庭曾随唐僖宗入蜀避乱,亲眼见过传国玉玺,其描述应该可信。但拉长石和玉石肉眼看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传说中的和氏璧是玉璞状,有较厚的皮壳,拉长石却未曾见到似有皮壳的形态出现过。

  还有人认为,和氏璧的很大可能性就是中国西部的蛋白石。因为蛋白石幽蓝深奥,光幻变彩,质地纯净。

  诸如此类观点均未形成公认。

  我则倾向于蛋白石,这是个人观点,欢迎批评。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和氏璧刚开挖出来时的名称叫“玮”,此后将没有经过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称作“玮”。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

  
 

  
 

  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玉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西汉刘向《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

  习文昭手绘传国玉玺(据说是王莽时期的帝王玉印)

  秦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唐代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像。(以下部分文字译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话说东周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篇》。

  楚相国昭阳,败魏,威王将和氏璧赏赐昭阳。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有丈许长大鱼及无数小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睹奇迹,及至散席,发现和氏璧不翼而飞。当时未发迹的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众人怀疑“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后来张仪入秦为相后也还以报复。但和氏璧终无下落。此案至今无解。

  黄龙玉,来自完璧归赵的典故

  因为和氏璧失传很久了,真正的和氏璧究竟是啥模样,是什么材质的玉,现在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文字记载中的描述加以想象。

  一,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和氏璧产于湖北襄阳,而河南南阳独山玉的产地与卞和所在的湖北襄阳最近,所以独山玉的可能性较大。独山玉春秋时期已普遍流传,楚国的鉴定高手们必定认识独山玉。

  二,和氏璧可能是和田玉。璞就是藏有玉的石头,外面是石头,美玉藏中间,璞玉有的外皮很厚,称石包玉。这种“石包玉”就是美玉被包在石头中,正符合和氏璧“玉璞”的特点。加之蔺相如提到和氏璧“有瑕”,这瑕就专指玉。因此,和氏璧有可能是和田玉。

  三,和氏璧可能是拉长石。拉长石和玉石肉眼看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传说中的和氏璧是玉璞状,有较厚的皮壳,但拉长石却未曾见到有皮壳出现过,也只能作为参考。

  四,和氏璧可能是绿松石。因为绿松石是湖北特产的玉石,正是处于古代荆州地界之内,而且,绿松石通常有一层外皮。

  和氏璧刚开挖出来时名称叫“玮”,此后将没有经过加工的美玉的原石都称作“玮”。

  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观上应该很粗糙。但必定是纯度很高的玉石,要不然也不会有"完璧归赵"的故事流传至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和氏璧是什么玉,典故是?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