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道德经》是怎么写出的?

  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道德经》是怎样写出来的?回答这个问题,应按照《史记.老子列传》的记载来解答更为准确。

  《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周藏室之史”

  由此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现在的安微涡阳)。《史记》记载老子做过“周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周朝国家守藏室的官员(现为图书馆长)。能胜任这一工作来看,说明老子很有学问并精通“周礼”。

  在此时期,周朝封建宗教等级制度“周礼”,已完全不适应诸候国的统一管理制度,使东周朝统治日渐衰落。周天子已经不能统治各国诸候,正处于战国争霸乱局中。而老子是道教思想者,更是看不得这样的乱局社会。所以决定离开首都洛阳,另寻途径,骑着一头青牛往西去了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市)。这也就形成老子在函谷关,并留下了一个著书《道德经》原由故事。

  《史记》记载“结草为楼,夜观天象。”,“子将隐居,强为我著书。”

  由此记载:老子来到函谷关结识了一个很崇道的关令,在当地奉为著名道教真人,名叫伊真人,伊真人也是一个周朝学者,并力邀老子一起去了他的隐居之地“结草为楼,夜观天象”的草楼上。这就是史称为道教第一道观的“楼观台”(现在陕西省周至县)。在此伊真人十分诚恳地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意思是你现在隐居了,应该把你的伟大思想著成书传承下来。否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真可惜啊!老子深思考虑之,才写下了寥寥数语几千个字的《道德经》著作。

  综上所述,老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把《道德经》写出来的,我认为:老子著书《道德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东周朝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周礼”,己不能挽救周文王的败局。各阶级知识分子异常活跃,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形成了诸子百家争呜局面。老子的道教也不例外,希望自己的道教思想有一席之地,为此而著书。

  (2)老子作为一个周朝官员,而且很有道德思想的学问者,对周朝诸国争霸乱局不会袖手旁观。希望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思想促进统一理念,缓解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国争霸乱局,这也促使老子为此而著书。

  (3)老子是一个很有道教思想学问的形成者,身旁结识弟子伊真人也是一个祟道教者,觉得传教给弟子伊真人很合情理。于是也听劝了伊真人的话“不留下只言片语,你的伟大思想不就要埋没了吗!”觉得伊真人的话很有道理。所以著书《道德经》传承下来,也在情理之中。

  老子名叫李耳,是太上老君转世。

  那是神人,无所不能,出神入化。写本书算什么。

  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关于他的姓氏、身世有很多争议,主要是因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没有弄明白,所以在《老子韩非子列传》中就说的模棱两可,不甚了了。我认同老子姓老,名聃,别名李耳的说法。至于唐朝皇家认祖归宗,认为老子是他们的先人,姓李的说法,也不能完全否定,因为“李”可能是老子的氏,毕竟一个堂堂皇家是不大可能胡乱认祖宗的。

  因此,老子的父亲极可能是唐朝皇帝考证的李乾,为周朝御史大夫。正因为这层关系,老子在年轻时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才可能在成年后轻而易举地就担任了当时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也才可能有机会遍览国家藏书,成就了一代鸿儒。

  老子是一个熟知周礼的大文化家,所以,孔子才有数次向他请教周礼的记载。但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却是周朝没落,礼坏乐崩的时期,所以,他才看破红尘,感觉到周室是扶不起来的“刘阿斗”,也才有了后来的弃官而别,骑牛西行的说法了。

  《道德经》是怎么写出的?

  现在普遍流行的说法是,函谷关的守吏尹喜会看风水,有一天他看天象有紫气东来,便认定有圣人要从关中经过,便一直守在关门,最终等到了骑牛而来的老子。于是他便半拜师半要挟的留下老子,直到老子给他写出《道德经》后,才放老子西行。

  这当然带有一些传奇色彩,但事实上应该不是这么简单的过程。老子水平再高,那《道德经》洋洋洒洒5000多字,而且里边的哲学理论又是那么深奥、那么全面,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写出来的。

  所以,比较客观的说法应该是,老子在任职国家图书馆期间,他有机会阅读了大师的国家收藏的典籍、史料,《道德经》实际是一部古典文献的集大成典籍,里边很多内容是同其他一些史料相同或相仿的,这部经典是老子早就编撰好的,不大可能是被尹喜挽留期间草就的。

  东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老子入夷狄为

  浮屠”(化胡成佛)之说。宣扬佛、道同源同理。

  广为流传。

  至于你问《道德经》是怎么写出来的?

  你知道“紫气东来”吗?

  说的正是老子出关,一股紫气从东而涌,

  紫气就是祥瑞之气。关令(驻守关卡的官吏)

  尹喜,知道紫气东来,必有贵人至。

  果见老子童颜鹤发,仪态庄严,潇洒自如!

  他喜出望外,想挽留老子,不愿放关(放行)。

  老子执意要走,他便恳求老子为世人留下

  一点东西。于是老子便挥笔写下五千多言的

  《道德经》。流传至今。

  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以及《道德经》是怎么写出的,这个问题可以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并综合其他史料来说,老子曾受周都太学博士教授天文地理三年,博览《易经》、《诗经》、《尚书》,各种史书、典籍与先哲遗著;并经周都太学博士推荐,在周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担任东周藏书室(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管理典籍史官多年(包括最后担任馆长),阅尽周朝藏书室所有藏书,掌握了政治、历史、礼乐、天文、地理、人伦等等知识。这就是老子的经历(包括学历、阅历),为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撰写《道德经》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问世的内因。

  其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其中提到三个问题:

  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这句话如果联系《道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即我“道”的言论很容易理解,很容易践行。但是天下没人能理解,没人能践行),那就说明老子在撰写《道德经》之前,“道”的学说已经研习形成,并“以自隐无名为务”。这也是老子的经历和《道德经》问世的内因。修,这里当指学习,研习(《辞海》)。

  ⑵“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其中“居周久之”(即在周室从职很久),使老子对周朝的兴衰成败历史(包括统治阶级腐败、战争频繁、田园荒芜、社会治安混乱、人民生活饥饿等等),有个全面的了解。而“见周之衰,乃遂去”(即见周室衰乱,辞职而去),则使老子西遊或从离开周都洛阳回到家乡等等的过程中,目睹民间田园荒芜、战马奔驰不息、百姓生活困苦,对如何治理社会,如何对待战争与和平等问题,更有深刻的体会。这其中也包括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

  ⑶老子到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的请求,逗留了下来。盖尹喜者,自幼好学,知书达理,修身深厚,能说会道。又“善内学星宿”(《史记·集解》)、懂得如何请求、说服老子这位不争名利的圣人能留下杰作,传给后世。于是老子这位身穿粗布衣,胸怀伟大抱负的“大道”创立者,受尹喜的言行所感动,撰写了这部《道德经》,仅五千多言,却涵盖了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治国、用兵和修身处世之道等等内容,这是《道德经》撰写、问世的外因。(注:关,《史记·索隐》:一说函谷关,在陕州桃林县西南十二里;一说散关,在岐州陈仓县东南五十二里)

  以上就是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以及《道德经》怎么写出的(包括内外因辩证关系)。谢谢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老子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陈国苦县(河南鹿邑县太清宫),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尊称他为始祖,“太上老君”。

  

 

  老子的思想朴素辩证,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物极必反。他一生的著作就是《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曾做过周朝的藏书管理员,他曾跟随常枞学习。周朝在春秋时期越来越衰败,老子觉得周朝无望了,于是决定离开,出函谷关云游世界。周敬王时期,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军攻打刘公,周敬王受压迫,晋国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战败,逃亡楚国。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辞职了。

  

 

  当时的函谷关一片荒凉,守关的官员尹喜,从小就喜欢读书,很有修养。有一天他突然看见关下有一老人倒骑青牛,然后尹喜很高兴地说:“我很有幸,见到圣人了”。然后尹喜就快速走上前,来拜见老子。然后称老子为圣人,老子却大笑说:“过奖,过奖。”老夫也久仰你的大名,特来拜会。

  

 

  尹喜非常高兴,然后将老子请进官舍,请他上座,并恳请老子留一本著作,并愿意将他的著作传世后世,造福后代。于是老子就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福祸为鉴,写了上下两篇,共五千多字,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起来称为《道德经》。上篇讲述天地变化的规律,下篇讲述处世之道。

  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道德经》是怎么写出的?我的回答是:

  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说到老子写《道德经》还有一个“老子出关”的故事: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

  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

  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

  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

  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

  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

  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

  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

  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的历史的一宗迷案,巨大的迷案。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和他的身世,今已无法确考。老子一生的简历大约是这样子的:

  老子,亦称老聃,与孔子同时代。据司马迁说,孔子还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出生在楚国,由于特别好学与天资聪颖,母亲为他请的老师根本教不了他,于是便指引他去了周天子的国都(今河南洛阳)继续求学。老子不仅求学成功,还求职成功,做过周王朝的史官,当上首都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后来,老子因其母过世,回到楚国,守孝完毕后再回国都不久便离职,去了秦国,在函谷关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老子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这应该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司马迁的《史记》上有记载。

  在政治上,老子对日渐衰败的奴隶主阶级的典章制度,也失去信心,主张干脆废弃。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制度和新兴事物,他更是深恶痛绝,加以攻击,谴责封建统治者奢侈挥霍,指责他们对人民繁重的租税和发动残酷的战争造成田地荒芜,百姓饿死,骂他们是强盗。那末,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呢?他主张“无为而治”。即他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因此就要“绝圣弃智”,一切循其自然,回到“结绳”的蒙味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小国寡民”,但鸡啼狗叫,人们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

  老子提出了“道”为世界万物的根本。但是老子提出的“道”,不是物质性的实体,而是一种虚无恍惚的东西,它超越时间和空间,也超越人们的认识,人们对它是听不见,看不到,摸不着,是无形无声无物、静止不动的绝对精神。这个精神性的“道”,在《老子》中,也称之为“无”、“大”、“一”等等。

  那末,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又是如何从无到有?老子说,这个变化过程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道”本身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由它产生的世界万物,它也不去“主宰”它,这叫自然无为。

  谢邀。老子经历十分简单,做过小官,隐形乡间。他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战乱频繁,伏尸遍野,血流成河。当时的意识主流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是伟大的革命。而老子对于这种进步与革命深恶痛疾,他坚决要当而且也当了反动分子(反革命分子),坚持反动立场而写出了反动言论集《道德经》。

  历史记载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吏,没有记载老子有什么太多的活动轨迹,说明老子大多数时间是呆在他的办公区域。那么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应该是做守藏吏期间潜心学习,观察,思考的结果。从老子道德经内容看,老子观察的大都是他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如天地,山水等等,也佐证了老子活动范围较小。但另一方面佐证了老子是极其好思考的人,由此来说《道德经》是老子长期思考的结果。如此来说思考是最重要,不管是看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不仔细的思考也是不行的。只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居斗室也可察宇宙。

  又说老子要出函谷关,被守关的官员拦住,非得说点什么才肯放行。从守藏吏到老子要出关这中间,老似乎也没去别的什么地方。而且守关的官员非要老子说点什么才放行,这说明老子当时已是个知名人士,同时也佐证了老子是在作守藏吏时候就出名了。老子也确实名实相符,笔一挥就成就了《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开创的道家学派思想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再伟大的思想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特定时代和环境的产物,老子的思想也不例外。

  因此,若能结合老子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则可以跳出读者自己主观臆断的局限性,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哲学思想。

  
 

  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

  据《史记·老子传》记载,老子出生于春秋时期,也就是周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的时代,确切的生卒年不详,《史记》中说老子活了160岁左右,近代思想家胡适认为他只活了90多岁,这样的年龄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可谓高寿。

  在老子漫长的人生中,最令世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做官和归隐两件大事。

  老子做过什么官呢?对此《史记·老子传》曾做出回答:“周守藏室之史也。”这是说老子的职位是周朝的藏室史官,工作职责就是典掌周王朝的藏书,相当于现今在国家图书馆上班。

  虽然这份工作表面上看起来一片岁月静好的样子,但老子在其中亦经历了宦海浮沉。

  
 

  先是在周景王十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免去藏室史官,之后去了鲁国;几年之后(即周景王十五年)老子又被返聘回周王朝仍然担任藏室史官的岗位;又过了十几年,在周敬王四年时老子又被罢黜,也有人说是老子主动请辞,这丢官是因为周王室之争所受到的牵连。

  话说周景王驾崩后众皇子开始争夺王位,王子朝就是参与争斗的皇子之一,在他夺位失败后便带着周王室的典籍逃奔楚国。

  被王子朝带走的周室典籍中有非常宝贵的前朝图册,亦有本王朝历代皇帝诰命文件,以及地方诸侯的档案等。这些典籍的流失对周王朝来说是种巨大损失,还可能威胁到新天子的王位,而当时掌管周朝藏书的史官正是老子。

  老子因此丢了藏室史官一职,这件事在老子的人生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正是在这件事之后,老子过上了归隐的生活,成了后人口中仙人般存在的传说。

  
 

  《道德经》是怎么写出来的

  《道德经》问世那也是老子告别宦海之后的事情了,《道德经》的作者是谁历来充满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虽然《道德经》不一定是老子亲笔撰写,但其中的哲学思想却来自老子,而且跟一个叫尹喜的人密切关联。

  《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眼见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萌生“此地不宜久留”的念头,并出走到“关”,这里的关历来有不同说法,有人说此关指位于河南灵宝东北方向的函谷关,亦有人说此关指陕西宝鸡西南方向的大散关。

  不管是那个关,老子在此处遇到了一个叫尹喜的人。这个尹喜是掌管边关、稽查行人通行的官员,尹喜拦住了老子的去路,并提出一个要求,即“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作为放行老子出关的交换条件。

  
 

  尹喜要求老子为他著书方可放老子通关,《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是这样回应尹喜的要求的,即“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这是说老子用5000个字解释了道和德的哲学内涵后便离开了,没人知道他后来去了哪里。

  老子虽然不知去向,但他的名字却被世人传颂,其无为而治、柔弱不争的哲学理念正是老子人生经历的缩影,其智慧精髓仍是今人津津乐道的。

  作者:高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道德经》是怎么写出的?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