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讲的是什么,齐国真的完胜了吗?

  这是孙膑巧赢庞涓的经典战役。这种避实击虚的战法被历代军事家赏识,列为三十六计之一,至今仍有生命力。连主席也高度赞扬孙膑:千古奇谋,围魏救赵。

  一、魏国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

  当时正值战国中期,七雄并立,征战频繁。魏国是较强盛的大国,野心勃勃想称霸一方。于是兴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

  二、避实击虚、围魏救赵

  齐国派田忌和孙膑率军支援。田忌起兵,打算直奔赵国解围。

  孙膑劝阻道:“我们长途跋涉、将士疲惫,获胜机率小。现在魏国精锐之师已经出去攻打赵国,国内空虚。我们应该避实击虚、攻其必救、诱敌就范。”

  于是齐军挥师直捣魏国首都大梁。

  魏惠王十万火急命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赵国,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

  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当魏军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早已埋伏此地的齐军以逸待劳、突然出击。截击战打的很漂亮,魏军溃不成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

  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

  四、孙膑庞涓、故事多多

  狼狈不堪的庞涓逃回魏国后,得知跟自己打仗的是孙膑,一方面害怕的坐立不安,一方面又恨的咬牙切齿。他利用反间计使齐威王以为田忌孙膑企图谋反,削去了他们的军权。庞涓得知自己反间计成功,大喜道:“孙膑不在,我可以横行天下了!”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一起从师于鬼谷子。两人也是仇敌。因为庞涓的陷害,孙膑被剜去膝盖骨。俩人的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围魏救赵只是一小部分

  公元前354年,赵国向魏国进攻,迫使魏国臣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被赵国征服后,转而入朝赵国的。魏国讨伐赵国。不到一年,魏国的军队就红到了赵国都城邯郸。

  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军队前往去援救赵国。

  齐军主将田径本打算直驱邯郸与魏军对战,而军师孙膑认为,魏国的精兵都在攻打赵国,国内必然空虚,应当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去,造成兵临城下。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率领军队向卫国进发。

  果然魏军得知消息里急忙从赵国撤军返回卫国去抵挡齐国的进攻。齐军在孙膑的计策下,在魏国回国的必经之路桂陵设下了埋伏。当魏军应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的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这场战役称为“桂陵之战”,历史上把孙斌的这种作战方法叫做“”围魏救赵”。

  齐国大胜魏国。

  不能说完胜,只能够说是险胜。

  围魏救赵这条计策无论是在成语书里面还是大家学的历史书里面就是一句话,毕竟对于这个战斗经过没有太多的详述,但事实上看过我的《战国策》的话,大家都明白这其中的凶险一级,孙膑为了能够引诱庞涓上钩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手段。

  我们看一下双方之间究竟损失了多少东西,如果想了解这场战役的话可以去看一下我的专栏《战国策》,在这其中齐国损失了多少东西?魏国损失了多少东西?

  首先第一点魏国的军队在进攻的路上消灭了不少齐国的军队,都哪里开始的呢?从战役的第三阶段也就是齐国真正的踏足魏国的土地的时候,齐国派出自己的一部分部队去袭击魏国的粮草中转站。

  但是很快这一支部队就被打败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军队的人数究竟是多少?并没有明确的标明,但是击败这支齐国军队的魏国军队并不是庞涓手下的主力部队,而是待在这个粮草中转站守备的魏国部队,此时魏国的主力仍然集结在卫国(放心,这没写错别字,这句话。)

  被逼无奈之下,孙膑派出田忌率领一支轻型的战车部队去偷袭魏国的首都,而自己率领其他的大部分部队,作为伏击部队伏击增援过来的魏国军队。

  此时孙膑心里并没有准到底来增援魏国首都的,是在粮草中转站的魏国部队呢,还是在其他国家作战的魏国主力部队的,还是守备在其他魏国地区的守卫部队?

  

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讲的是什么,齐国真的完胜了吗?

  

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讲的是什么,齐国真的完胜了吗?

  最终增员过来的是庞涓亲自率领的一支轻装的骑兵部队,由此可见,这时候魏国并没有太把这一只轻型的战车部队当做主力,我已派过来增援魏国首都的部队,并没有太多魏王给庞涓的命令,只不过是击败这一只部队,当然魏王一开始还是有点脑子的,在清说齐国的部队要进攻魏国的时候,命令庞娟一定要拿下照顾到邯郸,然后再过来增援,结果照顾的邯郸被攻破了,齐国的军队还没有到魏国的土地上!

  从各种意义上来讲,这一次魏国的军队和齐国军队交战的时候,实际损失的,就是庞涓率领的这一只轻装骑兵,人数不多,而且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并不大,相反,齐国的军队已经验证了自己的战斗力不足,这也就是为什么赞,后来孙膑可以用减噪法引诱庞涓上当,齐国的军队分成两支主力部队,一只主力部队打人家的偏师,被人打了个大败,要是堂堂正正的砸账魏国的军队,还真不怕齐国的军队!唯一的问题是庞涓被抓了,然后魏国整条战线都陷于被动的地位。

  话说的好啊,千金之子不下垂唐,庞涓这么做也确实有点儿对不起魏国的国君,如果庞涓没有被抓住平价魏国的实力,仍然还是有办法解决深入到魏国国庆的齐国,不对,但偏偏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结果整个魏国战线就被动。

  我们仔细去想想的话,如果庞涓没有出现在这一支增援部队里面!这个战局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漆、富丘两地。因为卫国是魏国附属国,魏国无法坐视不理,于是魏惠王命庞涓率军八万,直扑邯郸,庞涓连战连胜,魏军将邯郸团团围住,赵国被逼闭门防守,并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得知赵国被围,本欲立即出兵,但将军段干朋主张延迟出兵,以“承魏之弊”为战略方针。即是先以少量的兵力向南攻击襄陵,以制造假像,可以表示助赵,又可以牵制和疲惫魏国。再待魏军攻陷邯郸,魏、赵双方均已无力再战之时,再给予正面的攻击。齐威王接受了这个提议,在赵魏两军相持一年多,邯郸城快要失陷之时,方才委任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主力驰援赵国。

  田忌计划奔赴邯郸,与魏军主力决战,解决邯郸之围。但孙膑认为这不利于齐国,魏国精锐都在邯郸,留守国内的都是老弱残兵。我若发兵邯郸,军未到达,邯郸可能已经被攻破,我军长途奔袭,人困马乏,处境危险。于是孙膑提出了更为创新和可行的方法,即“批亢捣虚”与“疾走大梁”。“批亢捣虚”即是避实击虚,攻其必救,使敌人出现后顾之忧,前线之围便会自动解开。“疾走大梁”即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魏国重城大梁进逼,以切断魏国的运输要道,并攻其所不备。这样一来,魏军定必回师自救,齐军则可乘其疲惫于路,一举击败魏军,而赵国之围则自动解除。

  于是齐军主力立即向大梁挺进。齐军先南攻平陵,平陵甲兵众多,易守难攻,孙膑攻打这里是要向敌人显示他“不智事”,没有谋略。孙膑让莽撞的齐城、高唐直奔平陵,在行进途中就被魏军杀得大败,更滋长了庞涓的轻敌心理。

  孙膑忽然调遣轻车,西进到魏都大梁的郊外,同时分出少量士卒跟随在战车之后,说明齐军力量单薄。

  大梁被围,在此危急存亡之际,虽然邯郸城已攻破,庞涓还是不得只以少数兵力留守邯郸,亲率主力回驰大梁。但同时间,齐军已于桂陵设伏,准备截击魏军。魏军长途跋涉、急速行军,士兵疲态毕露,战意大降。于是齐魏一交战,魏军战败。但此役魏国并未受到严重损失,且仍然实现了攻克赵国首都邯郸的战略目标。

  公元前352年,魏国联合韩国将齐国打败,齐楚求和。由此可见当时的齐国和魏国的实力差距太大!齐国赢了战役,输了战争。齐国没有完胜。

  公元前350年,魏反攻秦国,包围秦孝公于定阳,秦国战败乞和。至此大战以魏国胜利告终,魏国的霸业得到继续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讲的是什么,齐国真的完胜了吗?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