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四岁让梨的孔融,最后为什么因不孝而被杀?

  

四岁让梨的孔融,最后为什么因不孝而被杀?

  

四岁让梨的孔融,最后为什么因不孝而被杀?

  

四岁让梨的孔融,最后为什么因不孝而被杀?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孔融的“让梨”是某些人群“画大饼”式教育所塑造,步入成年生活,却与现实生活存在严重差距,让人产生强大的受欺骗感、落差感,耻辱心态产生逆向极端化。

  孔子之后人,必定会讲仁孝。曹操杀孔融,不仅要消灭其肉体,还要搞臭其名声,没有什么比不孝的罪名奏效。明眼人都知道,就算不孝也是伦理层面,不致死啊

  孔融让梨,人人皆知。孔融在三国时代任北海太守,人聪明正直善良,深得民心,因与曹操不合,被曹操抄家殊杀。时家人欲让其子逃走,融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句成语就是岀自孔融之口。

  孔融是孔子的后人,孔融4岁让梨的故事家户喻晓,孔融最后被杀,撇开政治上的目的不谈,他对于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的言论在当时也实在过于大胆出格,有大逆不道的嫌疑,所以才会被当时的曹操以不孝之名所杀。

  据《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记载孔融的言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用今天的话解释一下这个意思就是:父亲与儿子,有什么亲?父亲生儿子,无非是因为情欲,生自己的母亲,不过是一件容器,装的东西到日子出来后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曹操就是找这个借口以不孝的名义把他杀了。

  孔融四岁让梨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他哥孔褒还他一条命的故事。孔融十六时一个叫张俭的逃犯逃到了孔家,张俭是孔褒的朋友,但孔褒当时不在家,是孔融把这个叫张俭的被通缉的逃犯迎进了门。因为私藏逃犯是犯罪,被官府追究,最后由孔褒担罪被处死。所以后人才会说孔融让梨,他哥孔褒后来还一条命的说法。

  孔融让梨,一直是被做为典范来传颂的谦让美德。他后来的恃才傲物,以及关于父母子女间关系的出格言论,却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这说明小时非常聪明,非常具有美德的一个人,长大了未必就还是这样的人。所以对小孩子的赞誉一定要适度,不要让他养成恃才傲物的性格。

  孔融虽有才,然性格刚直,书生意气,常常得罪曹操,曹操使人诬陷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三国志中并没有孔融传,但三国志魏书篇裴松之倒是为孔融作注介绍的颇为详细。

  梨离同音[呲牙]

  去问曹操

  因为不孝敬曹操,所以莫须有

  知识改变命运

  让梨和孝顺有半毛钱关系吗?难道善人不做恶事,恶人就做善事?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恶,也没有绝对的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四岁让梨的孔融,最后为什么因不孝而被杀?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