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王家卫的电影是什么风格?

  王家卫无疑是80年代末期以来香港乃至华人影视最成功的导演之一,王家卫电影的视听语汇总给人以期许与意外,从而带来莫名的观影满足。本文试图解读王家卫电影的视听策略,以期为已步入市场的大陆影视提供借鉴。

  明星:无法抗拒的引诱

  王家卫的所有影片都启用了大明星,在王家卫的调理下,明星更能彰显其被压抑、被忽略、或者根本不被预期的韵致。如王家卫对张曼玉的改造,完全回避了其花瓶靓女明星的范式,而是把她设计粼旺角卡门冲戴一个大口罩掩病的乡下妹玉袱阿飞正传冲默默无言在底层生存的店女,她们都是作为一个等待者和被选择被忽略的客体,《东邪西毒》中被忽视在家的大嫂、《花样年华》中花样旗袍包裹的丽珍也不例外。张曼玉往日形象所具有的优越性和装饰感在这儿全然消失角色的生命也由此诞生,明星可能具有的潜质被挖掘出来,给被泛滥的明星套路充塞的港台片的观众带来一种新的刺激。

  王家卫还不时对明星进行一种另类的包装与重塑,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素有“东方美女”之称的林青霞在《重庆森林》中面目全非:金发、太阳镜和雨衣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毒袅,怪异的造型却收到了意想不同的效果。类似的角色形象还有《阿飞正传》中的刘德华,《堕落天使》中李嘉欣饰演的杀手经纪人和金城武饰演的哑巴。这些在类型电影的陈规滥套中被模式化的“俊男美女”突然以这样一些另类的面目出现,给了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王家卫的系列电影中,虽然明星角色气质被王家卫改造,但几乎每个明星与他们饰演的角色间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相似和对位。如张国荣演的飞仔(《阿飞正传》)、杀手经纪人(《东邪西毒》)都是既傲气(拒绝别人)又失意(被别人拒绝和伤害);沉默温和的巡警663(《(重庆森林》)、盲剑客(《东邪西毒》)和周慕云(《花样年华》)颇似梁朝伟个人内敛谦和的性格。这种与明星本身性格和气质有共振性的角色设置和安排使演员在表演中显得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

  影迷进戏院找寻自己偶像在片中的表现,想要得到的是满足,但不一定得到、却得到期许中满满的惊喜,又绝对不是彻底的幻灭与颠覆!让明星在底片上闪闪发光,并且继续被影迷们认同满足观众的视听期待是王家卫最大的本事之一。

  时空:主观的投影

  艺术家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创造一个经典,而且要敢于打破和违反这个经典。王家卫影片主观尝试各种表现手法,总能给观众视听上的惊奇。

  形象元素在王家卫作品中的表意性、引申意味大大加强了。无论是人物的神态,支离的语言片段,亦或阴晦而缺少阳光的陋室,不附座位的快餐店等等空镜,甚而即将过期的凤梨罐头,都在与观者进行一种内在的思想层面的对话。在王家卫看来,用形象元素去意会的目的远胜于言传了。不能言传只能意会的形象元素正好和观众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从而得到视听上的愉悦与快感。

  位置、面积、角度是摄影构图的三大要素。导演们往往煞费苦心地在面积、位置、视线、朝向等诸多方面设计出种种的愉悦。但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为特定的目的,突出一方,打破均衡屡见不鲜。

  王家卫的时空观更体现了一种主观化时空特征,时空有时成为作品中的参与元素,有时却根本不与人物发生联系,其功能在于使影片呈现一种个人风格的呼吸与律动,也可以说是作者与观众的一种交流,让观众在交流中得到视听上的享受。如《堕落天使》的超广角镜头,给观众绝对新奇的视觉冲击。画面效果的一反常态适时地渲染了主题偏执、矛盾、无奈的心态。

  《堕落天使》中摄影作了极端大胆的尝试,整部片子几乎完全用短焦广角镜头拍成,势必造成变形的效果;近景扭曲失真,远景又虚化遥远。这种新颖的镜头语言的特点正是现代城市的缩影—孤独而渴求,压抑而无奈的心情在超广角的中近景和特写中表露无遗,无家可归,动荡不安的生存状态在极度的夸张中又依稀饱含着最动情的诉说。无意回避现代都市大众文化的俗气和凌乱,而且把这艳俗的世界点化出浓浓的诗意,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色彩:心理的印象

  色彩在电影的发展史上曾有过不同的见解。现在的导演们认为色彩的真实与否倒在次,最重要的是先根据色调的价值(黑白)和心理含义(冷暖)去运用色彩,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我们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非色彩本身。这种夸张的趋势使电影向绘画靠拢,既有象征主义又有戏剧效果,这一点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扬。

  以《春光乍泄》为例。黑白片占据了片中的前三分之一,光与影的运用,强烈的明暗反差将人物内心的炽热与外表的冷漠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彩色片部分,影片共有蓝、红两种基调,以及二者的混合色调。蓝色的街道、湖水渗透着一种沉寂、冷静的感觉,而红色的居室、酒吧则洋溢着激进、热烈和不安。男主角们在一站又一站的旅程里分合,相遇与别离,而这兴奋的红色的火焰和冷凄蓝色的世界也随之交替反复。黎耀辉永远缩在浓重的黑大衣里,而何宝容则满身的靓丽。二者截然不同的色彩是其性格、命运特点所决定的。

  剧情发展到何受伤,黎全心照顾这段高潮戏时,两人感情出现转机,黎换上了亮调的红色衣服。但好景不长。随着隔阂的产生,黎又恢复了以往的冷色调服装。斯坦利•考夫曼曾言:“色彩成为剧中的一个人物”。

  纵观王家卫作品中的色彩,亦是与人物心理、性格、命运紧密相连,富有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手法的重要角色。在充斥着媚俗于模仿的当今影坛。王家卫为我们描绘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从而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独语∕旁白

  王家卫电影的心灵之匙

  人物独语/旁白的数量之多,分量之重,不仅成了王家卫电影的一种标志性元素或者说是其风格化特征,也是进入王家卫电影世界的最重要的通道。王家卫极大地发掘了电影的视听艺术功能,使得电影的影像与声音的艺术比重更加对称,艺术情致更加饱满,艺术氛围更加独特。

  在一些新锐电影中,人物对话被压缩到最少限度,心理独语/旁白更是几近于无,王家卫电影似乎故意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是有目共睹,不仅大大丰富了电影语言,而且也使得电影艺术手段变得灵活多样。王家卫电影的人物独语/旁白,使得以往在电影声音元素中被相对忽视的独白/画外音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展现,这种画外心声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元素,与人物对白,电影音乐,电影音响等三大声音元素相提并论,进而这种人物独语/旁白形式兼具叙事描写结构以及抒情写意和象征等诸多功能,可以说大多得益于王家卫的独家发掘及其创造性的运用。与此同时大量人物独语/旁白的使用,也使得电影难以描绘无形的心灵之局限获得重大突破。

  在王家卫电影中,人物心理感受及其精神隐秘能够通过其自由心语而得到直接的呈现。王家卫完全没有把有关电影画外音处理的清规戒律或约定俗成放在眼里,从没有将画外音当成一种固定单一的叙事手段,从不规定画外音的单一叙事视点,而是有意打破成规,解放电影的话语霸权,让人物自由表达,让众声喧哗。王家卫将人物旁白的使用,当成了一种特殊的叙事修饰手段和影片的连接方式,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王家卫电影的技巧常规。

  王家卫电影中这种旁白形式的大量运用,实际上还有更重要的功能意义,那就是直接展示人物心灵感受,传达人物精神信息,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主人公的自由心语/画外之音,其实并非仅是王家卫电影的一种辅助手段,恰恰相反,王家卫电影常常是以这些心声为导向,最后将作品结构成篇,从而使得王家卫电影真正与众不同。在这一意义上王家卫电影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心理电影:一种心理状态及其心灵奥妙的艺术展示。明乎此,才能真正理解《阿飞正传》中的无脚鸟的故事,才能理解其主人公旭仔,何以如此渴望飞翔,至死不悔。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白《重庆森林》中人物的神神叨叨,《东邪西毒》中欧阳锋的喋喋不休,才能明白《堕落天使》中人物的那些怪癖夸张的言行举止,与其说那是一种现实人生的模仿,不如说是人物心灵的一种欲望、想象及其伤痛的感应。

  此外,音乐也是王家卫作品魅力感人不可或缺的因素。音乐所执行的是诉说情感的功能,使得王家卫的电影变得异常独特。王家卫的视听阴谋还来源于他对后现代媒介文化特征的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化处于一种混杂,快速消费,影像画面代替文字信息的视觉文化时代,因此王家卫的影片在影像风格上类似MTV的多变和剪接风格,而现代音乐又辅助着剧情的现代特征:《堕落天使》中拼贴式的人物情节;《春光乍泄》中快速闪动的车流,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影片基调上的现代文化气息,摄影风格的花哨多变,光怪陆离的影调又在视听上呈现出奇特的不同于传统观影经验的吸引。

  总之,王家卫的随意、缀断的时空、主观的影象和以独白做骨干的讲述,往往将正常的叙事进程分解得支离破碎,形成一种强烈的疏离感和失落感。对于那些习惯了传统电影结构的观众而言,看王家卫的电影不啻为一种挑战与引诱。

  “你知道喝水和喝酒的区别吗?水,会越喝越寒,酒,会越喝越暖。”

  王家卫的电影就像烈酒加水和可乐混合调制而成的长岛冰茶,融合了多种口味和色彩,给人一种微醺和迷醉的梦幻感觉。

  与许多情节至上的剧情片不一样,王家卫的电影更注重环境的渲染、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塑造。

  那拥挤的城市、昏暗的楼梯、老旧的便利店、喧嚣的酒吧构成了王家卫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时常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和永恒的魅力。清冷的色调,孤寂的音乐,悲怆凄凉的感觉油然而生,年代感、代入感极强,令人沉醉其中迷失自我。

  王家卫镜头下的人物大多孤独而自闭,世人不理解而沉醉于自己的世界。《重庆森林》中哼唱“California Dream”的快餐店员工阿菲,《花样年华》中旗袍加身、诱惑迷人的的苏丽珍,《阿飞正传》中潇洒多情、反叛不羁的旭仔,《春光乍泄》中爱得深沉、炽烈纯真的黎耀辉,甚至《一代宗师》中高傲情深、欲说还休的宫二,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感情充沛。

  性格发展到了最后,甚至成为了人物本身,而人物更自成格调,王家卫的电影其实是对人物状态的刻画,是人物独立于故事的存在,所以有人说王家卫的电影没有故事,就算有故事,也是零散的。电影中大量的特写镜头,着重于人物本身和内心世界,这种非情节化的叙述方式,更加突出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因为人物性格远比故事情节晦涩。

  特立独行,让人爱到骨子里,却又无法表达的喜欢。

他的电影并不多,不过十多部,但每一部几乎都是经典。1988年的《旺角卡门》,1990年的《阿飞正传》,1994年的《东邪西毒》、《重庆森林》,1995年的《堕落天使》,1997年的《春光乍泄》,2000年的《花样年华》,2004年的《2046》,2007年的《蓝莓之夜》,2021年的《一代宗师》,2021年的《繁花》。只看看这个片单,就能勾起很多人青春的回忆。那些年,我们爱过的影片竟然有那么多出自王家卫之手。

王家卫的电影几乎全是爱情片,或者就是在隐晦的讲述爱情。他对爱情有着极致的理解和体悟。所以在影片表达时,才有了独属于他的味道。看鲁豫《说出你的故事》,采访王家卫,忽然发现他是一个很真诚的人,真诚的让你有些不习惯,和他电影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他的电影,光影斑驳陆离,对白极致短促,人物内敛沉默,但内心却蕴藏着巨大的风暴。但是当他为我们讲述他的故事时,你只觉得这仅仅是一个热爱电影,用千分之一千的精力在拍电影的导演。或许,他把生活中不能表达的情感全部放进电影里了。所以,才有了张国荣和梁朝伟的《春光乍泄》,有了张曼玉风情万种又暗自悲苦的《花样年华》,有了王菲傲娇可爱的《重庆森林》,有了章子怡念念不忘必有回想的《一代宗师》。

一般的电影,刻画人物都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王家卫的电影,剧情是为人物服务的。这个人物的性格是这样的,剧情就应该跟着他走。因此,他的影像中的人物都是深刻的,让人过目不忘的,同样是忧郁的眼神,张国荣看着让人心碎、梁朝伟让人着迷,金城武则会隐隐的喜欢,同样的侧影,张曼玉妖娆妩媚,刘嘉玲孤独落寞,王菲俏皮性感。王家卫通过冰凉的机器把每个人的味道都发挥到极致。

电影是由无数个镜头组成的,如果仔细观看,你会发现,王家卫尤其会捕捉镜头。无论是人物,才是空镜头,都有他的情绪表达在里面。用晃动的镜头表现林青霞丢了毒品奔跑时的绝望,用长镜头表现金城武给所有人打电话时的孤独和渴望交流,用快镜头表现王菲偷偷暗恋梁朝伟的小女人心理。这些镜头的运用在王家卫手里,如同手术刀,一刀刀剖开人物的外边,把深深藏在最里面的心掏出来给大家看。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喜欢王家卫电影的原因吧!

当所有人争前恐后的用电影讲故事的时候,王家卫更愿意给我们讲述一个个独特的人。失恋的,迷失的,遭遇背叛的,得不到爱的,无论他们是男是女,身份背景如何,首先他们是人,就都有着人的情感和爱恨情仇。他更愿意用情绪和行为表达情感,因为情绪和行为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重庆森林》中金城武失恋后每天都买一罐五月一号到期的凤梨罐头,给阿MAY的家人挨个打电话;林青霞不愿意脱下来的雨衣和太阳镜;梁朝伟是空姐女朋友甩了之后每天和肥皂、毛巾说话;王菲偷偷去梁朝伟家里帮着打扫卫生,买金鱼,换毛绒玩具;这些都在表达着他们各自内心的情感。对爱的缺失,对爱的渴望,以及对爱的不安全感,这些不仅是影片中的他们所有的,也是我们所共有的情感问题。王家卫恰恰捕捉到了,也完全的表达了,这是他最敏感的地方。

好多人分析王家卫电影,说他喜欢用数字,比如时间,距离,日期等。这些又是敏感的证物。只有敏感的人,才会对日期、时间、距离等记得那么清楚,因为刻骨铭心,因为不能再轻易忘记。电影里一定有着编剧的态度和导演的态度,除非他不是个好编剧或好导演。王家卫的电影证明了他做导演是非常卓越的,因为他的电影无人可以模仿,即便《东成西就》致敬了《东邪西毒》,但《东邪西毒》就是《东邪西毒》,无片可超越。

这和他做电影的态度有关,和他的情感体验有关,和他对人的观察和了解有关。有时候,我们仅仅是在做一件事,但这件事的背后,往往映射着我们如何在做人。致敬王家卫,因为他满足了太多人无法轻易表达出的情感体验。王者家卫,无人可替。

  
 

  王晶说,只有他可以看得懂王家卫的电影,可惜,香港只能有一个王家卫,所以,他只能做王晶。王家卫的电影我很喜欢,最大的特点就是只看一次根本看不懂,而且,随着年龄和心态的变化,你对他的电影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觉悟。就像东邪西毒里说的,很多人想知道沙漠的另一边是什么,其实,沙漠的另一边只是另一片沙漠而已。

  香港电影圈流传着一句话:如果想当影帝,就去拍王家卫的电影。

  王家卫,香港电影的一面旗帜。他亲自执导的电影,带着迷醉虚幻的光线色彩,慵懒洒脱的人物造型,如痴如醉的经典独白,神秘感十足的画面情节,部部堪称精品之作。

  《旺角卡门》

  台词:厨房里有煮好的饭,另外我还买了几个杯子,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就都会被打破,所以我偷偷藏起了一个,到有一天你需要那个杯子的时候,就打一个电话给我,我会告诉你放在什么地方。

  这是王家卫的电影处女作,讲述了快速发展的香港城市生活,贫富差距不断增大,民众对上层社会的渴求愈渐强烈。电影中呈现的香港底层小人物,面临希望破灭后的无助,只能走向极端。在充满悲情的情节中,唯有刘德华和张曼玉的爱情能燃起一丝希望,但这微弱希望的破灭加剧了整部电影的悲剧色彩。

  《阿飞正传》

  台词:十六号,四月十六号。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这部电影为王家卫拿到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奠定了他香港文艺电影大师的地位。被双亲抛弃的阿飞就像那只没有脚的鸟,不停地飞来飞去,即使没有结果,他也义无反顾地去寻找自己的归属。

  《重庆森林》

  台词: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这部电影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讲述的两段故事都是有关于都市小人物的情感生活。经历过失恋的人,方能体会到影片中金城武的颓废和梁朝伟的孤独。不过,时间包治百病,忘记上一段感情的良药便是开展另一段新恋情。

  《东邪西毒》

  台词:我曾经问过自己,你最喜欢的女人是不是我,现在我已经不想再知道啦。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起,你一定要骗我,就算你心里有多么不愿意,也不要告诉我你最喜欢的人不是我。

  这部影片以古装武侠为背景,本质上还是在描写都市男女的情情爱爱。相比于《重庆森林》,它对失恋和痴情的表达、背叛与宽恕的描写更加耐人寻味。忘记该忘记的,放弃该放弃的,像洪七公一样直截了当,方能解脱自我。

  《堕落天使》

  台词:走的时候,我叫他送我回家。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摩托车了,也很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个人了,虽然我知道这条路不是很远。我知道不久我就会下车。可是,这一分钟,我觉得好暖。

  这部电影再次着眼于社会边缘人物,如失语的无业游民、杀手及从不见面的女拍档。影片中人物光怪陆离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挣脱孤独寂寞的渴望,虽然社会环境对他们如此冷漠,他们依然向往自由而温暖的生活。

  《花样年华》

  台词:如果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走?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

  樱花只开一季,真爱只有一次。如果只是寂寞,请不要爱我。

  《2046》

  台词:一个人要离开2046,需要多长的时间?没有人知道。有人可以毫不费力地离开,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却需要花很长时间,付出很多的努力,甚至遍体鳞伤。我已想不起我在这列车上待了多久,我开始深深地感到寂寞。

  其实爱情是有时间性的,认识得太早或太晚都是不行的,如果我在另一个时间或空间认识她,这个结局也许会不一样。

  《春光乍泄》

  台词:有时候,耳朵比眼睛还重要,很多东西用耳朵听比用眼睛看好,一个人假装开心,但声音就装不了。细心一听就知道了。

  一直以为我跟何宝荣不一样,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

  关灯拆电影 北影节评委会主席怎么是这个骚货?

  一冰

  大噶吼,我就是第八届北影节评委会主席!

  王家卫!!!(请为我疯狂打Call!!!)

  前阵子北京电影节抢票的朋友们,

  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不知道你们看出来没有,自从北影节片单发布,我就嗅到了王家卫的骚操作。

  今年多了一个“评委会主席单元”,放的全是王家卫的片子……

  真是蛮会给自己加戏的。(科科)

  那我们今个儿就来聊聊王家卫为什么这么骚。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文/一冰

  他不是一个人在骚!

  首先,他的骚气我想多少和他的墨镜有点关系。

  但凡出现在公开场合里老王总是镜不离身,

  以至于我上百度搜王家卫的照片,

  跳出来几张他没戴墨镜的脸,

  我都没法百分百确定是老王↓↓↓

  大哥你谁???

  传闻这副墨镜是妻子陈以靳婚前买给他的,

  “你总是熬夜,眼睛会不适合白天的光线。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先生疲惫的样子。”

  老王大为感动,发誓:

  “阿靳,我会一辈子带着它。它是我们爱情的信物!”

  王家卫携妻子陈以靳

  虽然隐隐感觉传闻不可靠,但这则小八卦之所以传了这么多年,也正因为它极符合墨镜王的骚气。

  这种骚,也可以理解成是“腔调”。

  就是那种有点装逼,但更多的是牛逼。

  都想抄,但谁也抄不像。

  骚到极点,就如隔靴搔痒,

  痒,又挠不痛快,最骚。

  好比王家卫的台词,讲来讲去就是那么几件事,但讲法居然有一百种。

  网上那个关于“王家卫翻译爱情”的段子你应该很熟悉了↓↓↓

  王家卫有一次让他的演员翻译 I love you,有的演员翻译成我爱你。

  王说,怎么可以讲这样的话,应该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摩托车了,也很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个人,虽然我知道这条路不是很远。我知道不久我就会下车。可是,这一分钟,我觉得好暖。”

  他描述一个抽象物体时,总是和当下的某个具体物件联系在一起。

  不是把浮在空中的云朵扯到地面来,而是变戏法似的把地上的东西吹到天上。

  墨镜王可能是个放风筝的人吧,总给我们仰视一些平凡事物的机会。

  譬如快过保质期的凤梨罐头↓↓↓

  譬如水漫金山的破公寓↓↓↓

  有时候他也把物理的变成化学的。

  譬如每天和一万个陌生人擦肩的我们,总该有那么一次侧身是命中注定吧?

  譬如分针一天要走24圈,总会有那么一圈让你记了一辈子吧?

  我想他也是非洲草原上煽动翅膀掀起飓风的那只蝴蝶,把某种期待种进住在凡尘里的我们的心里。

  看过王家卫的人易恋,不易爱;

  易谈,不易婚。

  王家卫的骚还在于他的电影像液体,总是没有固定形态。

  你说他有风格,

  是的。

  但你又说不出哪种风格。

  还是隔靴搔痒,说不到点上。

  因为他从来都没有分镜剧本,从来都是到了现场伊势而拍。

  这一点经常被人诟病,但也为老王的片子增加了太多可能性。

  说到伊势而拍,也多亏他身边有个也很骚的杜可风。

  杜可风有多骚?

  拍《堕落天使》的时候,剧组成员爆料他酒不离手,“压根没见过他清醒”。

  放在正经点的剧组,老杜老早就该领盒饭走人了,鸡腿也不会给一个。

  你还嘚瑟呢???

  老王老杜是老搭档,合作的理念相当默契。

  比如《堕落天使》里拍香港的小餐厅,过道很窄,座位很近,他们决定拿超广角来拍。

  结果就把李嘉欣的脸畸变成了一个“香蕉”。

  然后他们换了好几个别的镜头,但感觉都不对。

  他们要的正是那种,物理距离上很近,却因为镜头畸变而分隔得很远的状态。

  如两个主人公的心境,如同床异梦。

  香蕉脸又如何?对故事有效的视觉表达才真正重要。

  这就是骚。

  在王家卫早期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剧烈摇晃的镜头,一度也成为他的标志。

  这也和杜可风坚持手持拍摄是离不开的。

  当年哥俩闯进重庆大厦拍《重庆森林》并没跟大厦物业报备。

  导致现场一边拍,保安在一边驱赶摄制组。

  杜可风一只手扛机器拍(他有一只自制的橡胶单手托架专门用来帮他单手持镜),另一只手在和保安搏斗。

  还有《堕落天使》里枪一响,镜头往后一缩的妙用,杜可风承认说是因为自己吓了一跳…

  晃到看不见人都不剪掉,骚不骚?

  无心之举造就的影像风格,骚不骚?

  so,“王家卫”之所以这么骚,是因为他整个团队都骚。

  他对艺术有着开放的态度,才留给其他人共同创作者更大的挥洒空间,收获的可能性也就越多。

  这个团队里,杜可风是明着骚,还有张叔平闷着骚。

  阿叔有两个身份,一是剪辑师。

  他和王家卫约定好,在阿叔剪完之前,老王是不许看成片的。

  为了保持某种“创作自由感”,阿叔在开剪之前尽量都保持不去看老王拍的母带。

  任不任性?骚不骚?

  三个男人,

  一个不画分镜随心所欲拍,

  一个喝饱老酒随心所欲摄,

  一个不看母带随心所欲剪。

  便有了王家卫早期骚到骨子里的影像风格。

  前期筹划一重天,

  中期拍摄一重天,

  后期剪辑又是一重天,

  三重天下,怪不得我们看王家卫的作品像雾里看花,老花眼翻辞海,看也看不清。

  但他们又是一体的,三个人创作的精神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所以才会创作出像散文一般的影片,形散神聚。

  所以我说,“王家卫”的标志性影像,不属于王家卫一人,而是他的铁三角团队。

  老杜和阿叔像是躲在老王墨镜后的两只眼,老王则是他那副墨镜片,撑起门面。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王家卫电影之所以能成功,多半是个奇迹吧。

  那么多不确定因素组合在一起,居然能拼出好几部佳作,真是走了狗X运。

  其实也不然。

  古人的智慧: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乍一看他们好像随随便便,其实在各自的那一块都已经钻到了极点。

  拿《花样年华》来举例:

  张叔平的另一个身份是美术指导,给《花样年华》里张曼玉亲手做了23件不重样的旗袍,连布都是阿叔亲自上布料市场扯的。

  不是怎么好看怎么来,而是既要是80年代有的料子,又要做出稍稍超前点的新潮。

  每件衣服的格局还不能相同,毕竟女人爱买各式各样的花头,更何况是苏丽珍这种到街角买碗面都要打扮打扮的女子。

  当年为了让张曼玉把旗袍穿出极致韵味来,阿叔还专门给她安排餐食,制定瘦身计划。

  腰要极瘦,瘦到不许有一点肥,屁股又必须翘,绝不能和腰一起掉肉。

  得到添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的地步。

  前凸后翘,中间细,

  才是穿旗袍最佳的身材。

  潘迪华说阿叔是个比较固执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丝不苟。

  不仅衣服全部自己做,脸桌上摆放的上海家常菜都专门请上海师傅来烧;

  包租太太的头发也得请正宗上海理发师来做。

  阿叔觉得唯有上海人的手艺做出来才是上海对的味道。

  苏丽珍和周慕云在房里的几场戏有意思。

  把前景门帘一块拍了进去,模拟的是王家卫小时候看母亲和姐姐穿旗袍的角度。

  他觉得穿旗袍的女人应该是要仰视的。

  一个摇镜头从狭小房间里的一面镜子开始拍,周慕云被夹在苏丽珍和她的镜像中间,难以分辨究竟是爱情,还是同情。

  妙不妙?

  同时把香港那种蜗居式住宅拍出纵深感,有景别变化,有调度,老王真的会玩。

  还有俩人在馄饨摊前的相遇,非得通过一段没有灯的窄巷。

  两人面对面侧身通过,中间夹着不可言语的暧昧。

  杜可风把光源布在前景和后景,走远了才把刚刚那暧昧不清的气息冲淡。

  真是骚到极点。

  “王家卫电影”这块招牌之所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真离不开老王、老杜、阿叔的铁三角关系。

  虽然他们单干也能做出各具风味的作品来,但无论缺哪一味都不再是那股骚劲。

  我期待未来有一天,

  铁三角能够重组再回银幕,

  让我们这批饥渴的都市迷影好好骚个痛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王家卫的电影是什么风格?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