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楚国为什么不服周朝的统治呢?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虞舜向尧帝请示惩办四个罪人,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变北狄;把欢兜流放到崇山,以变南蛮;把三苗迁徙三危山,以变西戎;把鲧流放到羽山,以变东夷。狄、蛮、戎、夷也即后世称为野蛮荒凉之地方。

  楚国的祖先出自颛顼帝高阳。高阳是黄帝的孙子,高阳的孙子重黎、吴回成为帝喾(kù)高辛氏的火正,帝喾赐予他们祝融的称号。

  吴回的孙子叫季连,季连姓芈,这就是楚国王族的祖先。

  到周文王的时候,季连的后代有一支叫鬻熊。鬻熊侍奉文王,他的儿子叫熊丽。熊丽的孙子熊绎。 熊绎处在周成王时代,周成王把熊绎封到楚蛮之地,封给他子男爵位的田地,姓芈,住在丹阳。

  到周夷王的时候,周王室衰落,有的诸侯不肯朝觐天子,诸侯间互相攻伐。熊渠得到长江、汉水一带民众的拥戴,就出兵攻打别国,一直打到鄂地。熊渠说:“我们是蛮夷人,没有必要采用中原各国的谥号。”于是他就封自己的儿子为王,也即开始自立为王,都生活分布在长江沿岸楚蛮之地区。已经不服从周王室的统治。

  周幽王被杀,周都东迁,历史进入东周时期,秦襄公成为诸候,天下大乱,各诸候国背叛周王室,相互攻伐,相互争霸。楚王也四处征伐,蛮夷部族都顺服,楚王请求周王加封自己爵位不成,自称楚武王,建都郢,到楚庄王时,问鼎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平王时听信奸佞费无忌,父占子媳,还杀死太子老师伍奢父子,伍子胥逃到吴国,后与兵圣孙武伐楚,楚军溃散,伍子胥替父报仇,掘开楚平王墓而鞭尸行辱。

  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楚国恢复状大,又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楚地盛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来楚霸王项羽替祖复仇,率兵反扑,终于灭亡秦国。

  楚国为什么不服周朝的统治呢?

  这个问题,得从周天子分封列国说起。

  最初,周灭商后,将土地分封给周王室的子弟以及有功之臣。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四十八个封国。

  除了那些小国之外,大一点的封国就只有楚国跟宋国不是周王室的子弟。宋国是商朝的后裔。楚国是祝融的后代,周文王册封它主要是为了帮周天子守住南边的蛮夷。

  当然,在中原诸国眼里,楚国也是蛮夷。

  ▲周朝分封列国后,天下是这样的▲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楚国是在南方边缘地带。因为与南夷接壤,楚国一直被周天子视为“南夷小邦”。周王朝虽然承认楚国的存在,却不给相应的尊重和政治地位。在天子与诸侯国会盟的时候,楚国国君总是被喊去做些打杂的事情,无法列席诸侯。楚国对周王朝于是就心怀不满。

  楚国的不满,很快就被周王朝看在眼里,于是决定出兵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南夷之国。结果,楚国把周王朝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周王朝不但损失了“六师”,连天子周昭王都客死异乡。

  看到周王朝如此不堪一击,楚国就开始撒着欢不按规矩乱来了。反正你周天子也管不了。

  首先是四处征伐,管你是周王朝分封的还是自立的,楚国只要能打的就都打一遍。到熊渠掌权的时候,楚国已经把国土扩张到了江汉流域。占据了庸、杨粤、鄂等地。这些地方盛产粮食、铜矿,为楚国的经济发展、军事壮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春秋初期资源分布图▲

  与此同时,周王朝则越来越衰弱,根本无法控制诸侯国之间的征伐、吞并行为。熊渠看到这种情况,心底里就越发瞧不起周王朝了。于是,就做了第二件不合规矩的事情。

  这件事情就是自封为王。这明显就是要跟周王朝平起平坐。

  楚国就此落下了“不服周朝统治”的坏名声。

  周王朝面对这个不服气的“野”王,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把申伯迁到泄邑,建立申国,以防止楚国入侵。

  既然界限划分清楚了,楚国也就更发足狂奔起来了。到楚武王熊通的时候,楚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向南一直开疆扩土,从一个“南夷小邦”一跃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大国。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成为了大国,楚国就更不服周王朝的统治了。

  到楚文王熊赀的时候,楚国为了扫除挺进中原的道路,就把申国给灭了,接着再灭邓国、息国、蔡国。完全打通了进军中原之路。

  直面中原之后,楚国首先选择了郑国作为讨伐对象,原因是郑厉公复辟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楚国。

  楚伐郑,是楚国第一次跟中原诸侯正面交锋。从此拉开了齐、楚争霸中原的大幕。

  楚庄王即位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孙叔敖的辅助下,楚国健全了典章制度和法令法规,楚国国力再一次得到迅速发张展。

  ▲问鼎中原的楚庄王▲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讨伐陆浑之戎。为了向周王室炫耀兵力,他特意把部队开到周王朝都城洛邑,想去看看周王室的“九鼎”。虽然他最后被王孙满驳斥走了,但楚国从此更不服周朝的统治了。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不断蔑视周王朝,一直与中原大国长期抗争,最终顺利地走进了战国时代。而它最大的对手晋国,却被三个家族瓜分而亡。

  土地疆域辽阔,兵强马壮,经济繁荣的楚国,怎么会服周朝的统治呢?

  以上个人观点 欢迎留言探讨。

  感谢朋友阅读!

  楚国一直想融入中原文化,但中原不接受,视楚国为蛮夷。

  当今俄罗斯的境遇与楚国极其相像,一心想加入欧洲大家庭,但欧洲人不接纳他,认为他野蛮落后,带有蒙古人血缘,鄙视他。

  俄罗斯与楚国一样,很孤独,纳闷

  谢谢邀请!

  (1)楚国崛起强大的时候,周朝周天子已经衰落了。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开始起来争霸,冷落了周朝和周天子。

  (2)一方面,周朝建立的时候开始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分封天下分封有功之臣;另一方面,所分封楚国的地方(简称楚地)在当时还是蛮荒之地,还没有文明开化。楚国的文化还难以融入中原地区的文明去!

  (3)当时的楚国没落的贵族士大夫们,比较仇视中原地区的文化。譬如说楚人就比较排斥屈原,因为屈原喜欢并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而且屈原还励精图治想效仿中原各诸侯国实行改革。

  (4)楚国虽然地大物博,而且楚庄王的时候楚国也成为春秋霸主过。但是,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就灭掉了楚国,楚地的人民认为被秦国所灭亡是莫大的耻辱,始终不肯承认秦朝(秦国)的正统性!

  (5)当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一直都在北方黄河流域地区,其他地区(包括楚国)都被视为是落后的蛮夷之地!所谓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以及“蜀犬吠日”等等的典故,据说就是这么来的!

  因此,楚国不服周朝的统治!

  








 

  楚国位于我国的湖南和湖北省,距离中原的文化圈比较远。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周天子从骨子里看不起楚国,认为是蛮夷之地。

  其实在周朝建立之初,楚国人也是尊崇周朝的。楚人是在商朝被驱除中原的,在周伐纣的时候,楚国人也是积极响应的。可以说,楚国人在周朝建立上是立过大功的。可在周武王分封天下的时候,却有意无意地遗漏了楚国。这也许就是楚国藐视周朝的起因。

  后来,虽然追封了楚国,但是爵位却是最低的。被封了一个男爵,这明显有贬低楚地的意思。

  同为诸侯,楚国的地位最低,也最不受周天子的待见。后来周朝曾经三次大规模讨伐诸侯,就是楚国。所以楚国也开始不把周天子看成是天下共主。比如,不向周朝进贡等。而周天子也区别对待楚国,参加周天子的活动,地位最低,而且没有封赏。上行下效,其他诸侯国也看不起楚国。楚国人被逐渐激怒,不再听周朝的号令,成为最早的背叛者。

  屈原爱国,被秦国打败后,投河自尽,激励唤醒国人,到后来项羽灭秦,可见当时楚国人相当有血性,是人都会犯错,灭秦后最大败笔,不该分封天下

  中国有史以来,北方以黄河流域为纽带的中原大地,一直是正统和先进的华夏文明的代名词。

  楚国先辈作为祝融的后代,在上古冲突中,被商王朝驱逐到南蛮之地。一方面对于南蛮土著有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一方面对于被正统文明排除在外,有着巨大的落差自卑感。

  楚国先辈历代口耳相传,追忆着曾经的繁华,渴望被中原文明再次接受和承认。但是经过多年和当地土著融合,早已失去了往日极具中原文明的显性特征,一度被羞辱性的称为“蛮夷”。

  为了重回中原大地,楚国历代先辈,不惜卑躬屈膝,无私付出,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子爵”,但得来的结局却是周朝有选择性的忽视。

  这莫大的耻辱,各大诸侯国的嘲笑,三番五次的被忽视被凌辱,无疑深深刺激着楚国那根本就十分脆弱敏感的神经。

  于是乎,楚国军民群情激奋,楚君芈熊渠所幸一不做二不休,将三个儿子册封为王。

  “你周朝算个什么东西,你不就是个‘王’吗!?

  这么多年,我楚国先辈肝脑涂地,却受尽屈辱。

  今天,我芈熊渠势必要天下人对楚国刮目相看。”

  屈辱催人奋进,落后就要被挨揍,国家图强犹显迫切。

  而周朝,也早已不复当年。
 

  因为东周是个腐败无能的政权,周天子定迁都洛阳后己开始衰败,说话没有号召力各路诸侯己不服从管理,周王只是名义上的天子,自己的统领面积只有洛阳周边,像东周这种弱小的半朝王朝强盛的楚人反他也正常。

  楚国一直想融入中原文化,但中原不接受,视楚国为蛮夷。以后楚人励精图治,四处征伐,多次打败中原诸国,称霸天下。从此楚人对中原有了新看法,不服周就这样来了。《楚国八百年》值得观看。

  毫无疑问,起源于湖北的“楚”文化是最能代表、也是最中华的文化。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从规则的服从者到规则的制定者楚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自此之后,楚国把挑战周朝当作一种乐趣,直到今天,楚文化圈还用一句俗语来形容那些倔强不认输的人:“你不服周!”

  敢于挑战权威,又勇于向权威低头,这是楚人的一个特质。

  如果你了解了楚人的这些特质,你也可以像太史伯一样论断:楚必兴矣;如果你见过楚人的隐忍与奋起,见过楚怀王誓死不割地的气势,又见过这个有骨气的君王最后躺在一辆草车里被送了回来,你也可以像阴阳师楚南公一样做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

  强大的适应性,这是楚人的第一个特质。

  永不服老,勇于开拓,这是楚人的第二个特质。

  知耻后勇,奋发图强,这是楚人的又一个特质。

  筚路蓝缕,这正是楚国的立国精神。

  湖北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输出地!由武当传于世的道德经,爱国的屈原成就了端午龙舟和粽子,孝文化的董永、七仙女成就了七夕牛郎织女节,茶文化的陆羽,知音文化的俞伯牙,诗圣杜甫,医圣李时珍,活字毕昇,花木兰故事都远扬于好莱坞,还有戏曲形式造就的国粹,这些湖北人张扬过么?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文化、文明空虚、苍白之地心生妒忌、疯狂诋毁、中伤,充分发挥了古代状元“莫须有”的毒嘴之能事,以为杜十娘之繁华为中华文明,由此可见,武汉能与山东的大郎产生联系显现了多么“莫须有”的文化,这文化已经深入到某些地域的人的血液里。

  古有编钟、尊盘、冰鉴,今有大桥、军舰、北斗;更有屈原、陆羽、时珍,还有活字、京剧、黄梅之源;技艺加文明,这就是湖北的文化!

  正确认识湖北,神农、黄帝这是人祖;天下纷争、人心不定,只有屈原出现后方才知道国该怎么爱,这是国祖;吴兴于伍子胥,这是吴祖;楚之800年、谁能出其右?可以这么说,没有湖北、那来的中华!而且唯一的、只有湖北人被全体中国人拿来与天比,“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量化、权重值比较,有什么地方的文化能有如此灿烂和辉煌?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如此之大?低调、内敛、中庸,湖北文化几乎就概括了整个中华的文明,且、他只负责文明的产生和输出。

  仅仅就一个起源于湖北的“楚”字,为什么全国这么多地方都拼命争抢、不愿舍弃,生怕游离于“楚”光芒之外,这说明了什么?

  建议你看一下央视记录片《楚国八百年》,就清楚了,问题太大,一时说不明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楚国为什么不服周朝的统治呢?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