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可《论语》中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怎么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就是说,你引领民众,只要让民众遵循,

  照办,就行了。不必使民众了解为什么

  要这样做。

  也就是说,让民众知其然,而不必让民

  众知其所以然。

  (那个“由”字,就是遵循,遵命,照办)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将教育平民化

  的开拓者

  其有教无类的论断

  至今仍是教育工作者所奉行的原则

  吾对提问者的句逗有异议

  若依孔子的一惯精神

  此句应这样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即:民众知事之原委,可放心让他们行事;民众不知事之原委,必须给他们讲清晰。

  谬之毫厘

  差之千里

  故,正本清源

  勿使谬论广布四海

  误及子孙

  #凌远长著#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关于这句话争议还是蛮大的,主要是出于断句上,不同的断句方式,就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意义。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为:让百姓按照指定的方式行事,不必要知道是为什么。这就典型愚民的意思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为:百姓赞同,那就这么去做;不赞同,那就讲明道理,去教化他们。这就是与上一种完全不同的目的和意义了,偏向于民为天。“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为:百姓可以驱使,那就让他们听命;不可以驱使,那就让他们明理。这又是与前两者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了,这一层的意思里,还是以统治者的意愿为第一位的,但是也有估计百姓的感受。
 

  此外还有另外的句读分法,我个人不是很赞同,也就不再一一例举了。以上三种,我倒是比较赞同第三。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还是从孔子思想的整体思路上来看的。

  孔子安民三步走

  孔子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相反他是一个很懂得变通的人。就是这种变通性,也注定孔子不会提出这样的愚民政策。在之前的文章我也分享过对于孔子的一些看法,这是一位入世高手,很懂得世俗法则,孔子本身是非常重视对于百姓的教化工作的。

  在《论语.子路》篇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意思是说冉有跟着孔子去魏国。孔子看着熙熙攘攘的百姓说:“人真多啊!”冉有说:”有了这么多人后,又要怎么做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富起来之后呢?“孔子说:”再教化他们。“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大概可以看得出孔子对于治理百姓的大概思路,生存延续——富裕生活——文化教育,这种思路即便是在现在也是很有可取之处的。所以说,孔子怎么会赞同愚民政策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孔子有如此的思路,也不排除有上文的第1种建议,因为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空谈精神文明建设,也可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说是基于这种前提,提出所谓的”愚民“政策,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道理。

  孔子的道之以德

  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德“的人,在孔子的相关典籍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论述多之又多,孔子是大力赞同君子之道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孔子提倡以德治国,主张为政要以道德教化为根本,由此可见,孔子就更不可能赞同愚民政策了。他恨不得全国上下,从君主统治者到平头百姓,都是君子。这样上下同德齐心,自然也就国泰民安了。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所以孔子又提出用”礼“来作为行为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前面我也说了,孔子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在倡导”德育“的同时,他可一点都没圣母心的反对刑法。孔子绝非是那种分不清轻重的人,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提倡用道德感化教育,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的人,绝不手软,这才是真正的孔老夫子。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政是以和。中国第一位私立学校创始人

  除了在思想上和政策上表达了对于百姓的态度之外,孔子还直接用实际行动打脸了”愚民“一说。孔子可是中国第一位私学老师!
 

  在春秋早期和更早的时候,文字书籍都是掌握在官方手里的。所以,中国最开始的知识分子都是有编制的。直到了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大批前朝没落贵族回归民间,融入百姓生活,曾经吃公家饭的知识分子们才开始凭借着之前的手艺生活,这就有了中国第一批私学老师,孔子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实说道”儒“,这个字最初本义就是知识分子的意思。

  孔子广受学生,因材施教,一生致力于培养”君子“,怎么会真正的提倡愚民政策呢?

  结语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都不可能是愚民的意思。当然,我也并不觉得孔子是一位以民意为主的人,个人感觉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本人还是赞同统治者,或者说以统治阶层的意愿为主的人。基于这个原因,关于文章最开始的第二种句读,就和孔子的思想相互违背了。

  最恰当的解释还是第三种,”民可使,由之;不可,知之“,百姓可以驱使,那就让他们听命;不可以驱使,那就让他们明理。

  有的儒粉为儒家辩护,改变断句就把儒家粉饰成开启民智了。从历史上看,儒家没能力开启民智,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历来都是文人相轻,儒家师爷一肚子坏水,对待草民攻讦,嘲讽和打压,会教也教一些繁文缛节,守旧反科技,根本没安好心,儒家什么时候开启民智了?

  这是对孔子教学的误解造成的。

  孔子讲“有教无类”,是说的招生不问出身。是和官学只招贵族相区别的。但是,孔子私塾中教授的内容是和官学大同小异,至少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培养“士”。

  简单来说,孔子就是在培养和平时期的文官,而“仁义礼智信”就是对文官的素质要求,绝不是对全中国人民的道德要求!

  仁、义、忠、孝,都是做好事。但是“仁”是居高临下实行的,“义”是同僚、平辈之间的事,“忠、孝”都是自下而上实行的。普通百姓在社会底层,如何向下施仁呢?但官员是有下属、子民的。“礼”是朝堂上的行为规范,老百姓懂礼干什么?所以“礼不下庶人”。

  由于汉武帝独尊儒术,所以“仁义礼智信”就逐步成为全体人民的道德要求了,现在我们一说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其实是以偏概全,也诱使中国人精神素质“偏科”。

  比如,孙子兵法第一篇就规定了武将的素质要包括“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由于儒家的一家独大,“智、勇、严”等素质要求,在和平时期,很少有人提到。

  总而言之,“仁义礼智信”是对士的要求,和庶民没有一毛钱关系。

  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向来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对于它的理解,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这句话存在句读上的问题使得理解出现偏差,主要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两种不同上。前者强调“民”的主观意识的重要性,而后者则似乎有“愚民政策”的意味。

  
 

  
 

  跳出这两种思维来看,事实上这是一个教育命题。就如同一些体育运动的教学(比如学习轮滑),教练只会告诉你标准是怎样的,你只需要照着做即可,往往并不会给你解释为什么标准会是这样的。事实上,给你讲了你也不会明白,只有你入了门,明白一些门道,懂得如何操作了,你才能理解标准为什么会这么制定。讲太多的为什么,只会在你练习与操作的时候无故平添许多不必要的顾虑,容易因为想太多而导致进退失据。所以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后人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理都是一样的。因此,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他们只能“知其然”,未必能明白“所以然”,也未必愿意去理解背后的高深道理。我们现在很多人很多时候,依然是这样的状态:你只要告诉我怎么做就得了,别那么多废话!

  
 

  
 

  这是教化民众的一种常态,而并没有“愚民”的意图。从这一点上讲,儒学对民众、自身和君主的要求并无二致,是一以贯之的。

  
 

  
 

  作者:赓瑜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儒家的诞生,正是为了“复礼”,于是孔子提出了“仁、义、礼”。

  什么意思呢,就是仁是爱人的核心、义是尊贤的核心、礼则是包括了仁、义在内的所有东西。这就好比说,你对别人有了爱心之后,才会懂得尊重贤人,当你做到了仁、义之后,你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道德的人了。

  后来,孟子又将其延伸为“仁、义、礼、智”,并对这四点做了更充分更具体的解释,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恭敬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并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生而有之,而且并非只有我有,天下人都有。

  是不是很熟悉?对了,这就是性善说。

  再到汉朝,董仲舒在孔孟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信”。什么叫信呢?简单来说就是信用、诚实,《论语》中就有与朋友叫要有信的记录,儒家认为,信是仁的条件,国家如果做到了信,那么阶级矛盾就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会减少,便会国泰民安。

  所以你看,“礼义仁智信”是经过儒家三代人总结出来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不论你对儒家学说是否认可,但必须承认礼义仁智信是做人的根本,至少说,如果一个人做到了这五常,或者这五常为本,就不会是个恶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怎么理解,就在于读者如何断句了,你断句的方法不同,意思云泥之别。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去执行就好了,不用知道为什么”。

  这是典型的愚民思想,对封建统治者来说,最方便的统治方式就是让百姓机械化地做事,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不用去想为什么。因为只要人的思想被禁锢了,人就不再是人,就不会发生祸患。

  封建朝代的统治者,几乎都是这个路数,唐宋相对开放,不是特别严重,清朝就是对这个政策执行最严苛的,写个清风明月都可能被诛九族。

  但是,这种理解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孔子提倡仁爱,还满世界办学,要知道,办学是为了开启民智,懂的越多、控制起来越难,这和愚民思想是相悖的。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认可,就让他们去做,不认可,就讲道理。”

  你看,就断句不一样,两句话的意思发生了天差地别的改编,这种断句,恰巧和“愚民”相反,正符合了孔子“有教无类”教学理念。
 

  其实,单独把这句话拎出来解释,是断章取义的,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在之前还有一句: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礼崩乐坏的时代,要恢复礼乐是孔子的责任,他认为要让老百姓精通诗、礼、越,这是恢复礼乐的基本点。然后再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说,如果老百姓不能精通诗、礼、乐,那我们就有责任去教化他们,帮助他们学习。

  当然了,古代统治者是不会照第二种理解的,他们巴不得曲解圣人的意图,让圣人为他们的愚民统治背书。如果统治阶级真用第二种理解去宣扬孔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皇帝下达命令时的场面。

  汉武帝:“霍去病,去打匈奴”。

  霍去病:“你先告诉我为什么?”

  汉武帝:“他先动手的”。

  霍去病:“我知道,可是为什么他先动手?”

  汉武帝:“他有病”。

  霍去病:“得了吧,一个巴掌拍不响”。

  古代帝王本来平均寿命就短……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所谓井水不犯河水,井水是用来喝的,人饮用的。河水主要用作灌溉,洗涮物品等。河水混了井水就会脏污了井水,不能饮用。井水水犯了河水,其阴寒就会坏了庄稼。如此,彼此相侵相害,不如泾渭分明,各行其事。

  自古对官和民的称谓区别很多,如:

  政治上常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江湖和庙堂

  草莽和朝廷

  民间和官服

  成语故事高山流水其实也有其中的意思,巍巍高山喻指高官伯牙,潺潺流水直说下民子期。我们现在看来伯牙子期@之交没什么,知音而已,那时候不见得不是惊骇之举,子期之殤亦是后果,真正的缘由却是不能而知。留下来的筝瑟之音,深悟的是远古清澈崚立的山水,久远而又尊微的古人。

  知音还是之音,让人闻之清净而又唏嘘。

  在古代这两者的关系还是分的比较清楚,有着明显的区别。

  用现代的观念和思维模式看古代,用社会的管理者和社会的生产者划分,比较好说明。

  民,多指农民,古代应该没有那么的职业细分。

  民可使由之,民的生活生产环境空间,运行方式,自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则,亦能自我把控调整,提供生产资料。

  那么官,官府应该如何待之,持什么态度呢?就是个“由”字。

  由,自由,由来,由于,缘由……这个由对民来说是动词,行为,作为等,对孔子这个学者,学术研究的文化人来说,是名词,是对行为规范的说明,这样做最好,最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规范,有利于各方面的利益。

  对官来说,只要创造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产资料,交足了公粮赋税。他也没那么多的精力去干涉小民的生活。需要官府忙活的事情更多。

  孔子是把这种合理的规范,认为正确的准则,付诸文字,就和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一样,谨记,时时监察矫正。

  由字的含义就是这种行为的最直接明确的显示,由字的含义是什么呢?是字面的意思,更有不能言道的理解,不同的人,人群也会有不同的认识,代表着一些更深的道义,但是你又不能离开它的真义,基本的代表含义,否则,就是另外的汉字,踏入另外的飘渺河流。这也是中国汉字的强大之处。

  同理,不可使知之,知。

  知,并不全指知识,事物的本质全部,而是事物的形象,表面,是知道的开始,就像现在的公共信息,消息。并不是事情的全部,本身,不是事情的内外规律规则由来缘由。古代来说,就是官府或者统治阶级,在民众面前展示或者流露出的各种细节,能够为民众察觉和监督。

  让这种知停留在一定的范围,他的认为是越少越好,毕竟不能双方完全闭塞,这种不知对于双方的社会责任是有益的,就和井水和河水一样,一样的道理。

  礼义仁智信,作为人基本的要素,道德规范,喜怒哀乐,穷苦富贵,烦恼衰逼,大题上都是一样的,民,自由自在,地位低,缺少责任,官,权利大,担当多,虽富足,受的约束也是层层与身。说到财富,官有钱财,民有食粮,有钱3天买不到粮食,也是麻烦事。没钱买不到官盐,那也太没劲了,当然可以用谷子换,换来换去,不回到原始社会了。

  这两层的意思说,合理涉足其他,各有各的烦恼和快乐。不必相互羡慕,怨恨。人的一生轨迹,从很多方面都是一样的。

  所遭遇的外部环境本质也是一样的,只是跟人一样,它的外表时有差异罢了。

  历史上的陈胜吴广,不就是,大野的农民,在大城市混久了,觉得将相王侯就那么回事,手段学的差不多了,开始犯事,结果是闹大了。又怎么样。

  之间如果失去平衡,失去公平平等。想要互相转换,也可以。但要有一个共同对等的起点,就像天地一年年,四季轮换。自然界一代代从蹒跚学步开始一样,共同的起点,才能有共同承认的结果,否则,从一开始就错,做的再多,也是孽果,而不是业果功果。

  中原逐鹿,天下无主,谁取的天子之位,这大家都无话可说。

  天下有主,代天狩猎,不管是好皇帝还是孬皇帝,对自己有利无利,你去办他,算计挑战他,不只是挑衅政权,更是挑战天地规则,不由自主的你套上了篡谋的阵营绳子上。

  碰上了暴君行货,那也是自己造的果,之前干什么啦,让他成了事,谁酿的苦酒谁喝!!

  孔子这个观点,和道德不道德关系不大,任何一个思想体系,都会有它的宗旨,儒家的宗旨是让社会恢复应有的秩序,所以他们的一切观点,自然会围绕这一宗旨展开。

  “仁、义、礼、智、信”是社会秩序的必需

  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社会秩序存在的基础,其中“仁”所侧重的是内在的修养,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行为。所以内心的和谐,是个人行为规范的前提保证,而规范的个人行为,则又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每当有人向孔子问“仁”的时候,他的回答总是那么慎重了。

  对于“义”来讲,儒家与墨家的诠释是不同的,儒家所谓的“义”,是指做事的方式和技巧,曾子在《大学》里讲“义者,宜也!”“宜”就是适宜,只有“仁”的内在修养还不行,具体去做事的时候,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否则可能就人好心办坏事。

  “义”与“礼”相比,“义”要灵活一些,可以见机而行,而“礼”不一样,它属于大原则,是不能变的,比如女子和父母之间,怎么对父母尽孝,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并没有说必须要让父母每天吃什么,穿什么等等,才可以称得上是孝,每个人情况不同,所以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标准。

  但内心对父母的尊重,这个是原则,不能变,否则的话,用孔子的话讲,就是“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没有内心对父母的尊重,只是让父母有吃有穿,那就和养阿猫阿狗没什么区别了,这个“孝”就体现不出来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倡导,是有利于建立社会秩序的,这和他们的宗旨相互随顺,所以他们的倡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有些事情,不知道更好。

  为什么孔子要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呢?这是因为有些事情,根本说不清楚,这个时候,你不说还好,一旦说了,又说不清楚,很可能会对固有的秩序造成负面的影响。
 

  我们前面讲了,儒家的宗旨是让社会恢复秩序,有利于这个宗旨的,他们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去做,相反,不利于这个宗旨的,他们也一定会极力的避免。

  那么“不可使知之”的这部分,肯定就是对秩序不利的部分,比如对“怪、力、乱、神”这部分,孔子就是“不语”,不去说它,要注意,“怪、力、乱、神”并不是没有,而是孔子不去说,不做过多的阐述,为什么?就因为用语言说不清楚,所以干脆就不说。

  但不说并不等于就是否定,这是两个概念,对于“怪、力、乱、神”孔子也有相应的态度,比如对于鬼神,他就主张要“敬鬼神而远之”,内心要敬它们,但行为上要远离,这就是他对鬼神的态度。

  我们可以想象,鬼神的事情,一直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最先进的科学都解释不清楚,又何况孔子所处的当时呢?现在我们是暂时用唯物观把这部分给屏蔽了,以待科学的进一步探索,这其实和孔子当时所采取的方法,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都是暂时回避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目的也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和道德不道德没有关系,主要是与儒家恢复社会秩序的宗旨有关,对于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东西,自然也就回避了。

  这和我们教育孩子是一样的,孩子小从就爱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试问有几个父母真正告诉过孩子他们真正的来历呢?别说讲不出口,即使讲出口了,孩子也未必理解。
 

  我们只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们的爱,让他们知道父母持家的不容易,让孩子从小学会懂事,学会尊重父母,这样就行了,这就是“民可使由之”的道理,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就行了,有很多事情,因为年龄问题,不必让他们知道原因。

  圣人对普通民众也是这样,我们的智慧,和圣人自然没法比,所以有些事情,并非都来源于书本,而是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品,去雕琢,去体验,然后才能明白原委,圣人有这个体验,我们没有,所以讲了我们也未必理解,只要知道该怎么做就行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古人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句读很重要。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句读有很多种,题主的句读方式不符合孔子的思想。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前面还有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结合上下文,按照我说的句读方式,这句话的意思:民众掌握了诗礼乐,就由着他们发展。如果掌握不了,就教会他们。

  结合上下文才是通顺的。《论语·第八章·泰伯篇》讲的是孔子的为政思想,前篇讲教化,如果按题主的句读的方式,那教化就白讲了。

  孔子收徒三千,非常提倡教化,愚民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是抵触的。孟子后来提出“民贵君轻”,如果孔子真有愚民思想,孟子不会不提的。

  已经给出一个答案,只要遵循,遵守,照办就行了,不必怀疑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可《论语》中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怎么看?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