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英国人赫德垄断清朝海关权力,最大受益者是谁,清朝为何愿意?清朝海关 英国人

  

英国人赫德垄断清朝海关权力,最大受益者是谁,清朝为何愿意?

  

英国人赫德垄断清朝海关权力,最大受益者是谁,清朝为何愿意?

  

英国人赫德垄断清朝海关权力,最大受益者是谁,清朝为何愿意?

  

英国人赫德垄断清朝海关权力,最大受益者是谁,清朝为何愿意?

  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最为奇葩的一个朝代,特别是到了晚期。如中国的海关宁可让英国人赫德把持和管理,也不让中国人插手。用现在的观念来判断,就清政府而言是放弃自己的主权;就外国而言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清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又有何考量?

  1.动乱事件导致上海海关停摆,为外国势力插手海关提供了客观条件。

  1853年上海爆发了小刀会起义。在混乱期间,海关官员全部逃走,上海海关运转失灵,外国的商船只能在港口等待。海关长期停摆严重影响外国贸易活动,外商很是着急。这时,在中国贸易额最大的英、法、美三国公使就协商,决定英、法、美三国各派一人,成立税务司,代替中国政府管理上海海关。外国人管理后将所收税款如实交给了清政府。

  真是歪打正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感到外国人管理海关有方,而且能够及时将税款上缴,就全权委托让外国人负责管理海关事务,根本就没有把海关管理上升到国家主权层面去考虑。

  2.中国海关严重腐败,清政府无计可施,只能出此下策。

  中国海关的严重腐败不仅让外国商人头疼,也让历代皇帝头疼。虽然清政府对海关不断的整治,始终没有根本好转。如乾隆年间就有多位海关主要官员,因贪腐被革职、抄家、判处斩监候等,但都没有有效的遏制腐败。从海关的监督到最低的杂役都参与到了走私、鸦片贸易之中,从中获得巨额非法利益。1863年英国人赫德接任总税务司后,有效的遏制了海关腐败行为的滋生,提高了海关的行政效率。

  3.赫德对海关进行了大胆改革,成效显著,清政府税收收入增长较快。

  赫德为了彻底改变海关的腐败现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从会计制度上彻底更新,对腐败行为釜底抽薪,堵塞漏洞;二是加强对税务的稽查,一旦发现工作人员有不正当行为和违规行为,立即停止有关人员的职务,并给予处理;三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对海关人员进行大换血,重要岗位基本上都由外国人担任,海关进人实行公开选拔,进人必考;四是坚持执法必严,在处理违规行为上果断有力,从不搞下不为例。在赫德的管理下,清政府的关税收入迅速增长。1861年海关税收入490余万两;到1871年,十年间海关税收入达到了1100余万两,翻了一番;到1904年赫德离任时,海关税收入已经达到3000多万两,翻了六倍多,清政府对赫德管理海关也很满意。当下高效廉洁的海关与清政府管理时贪腐蔓延的海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赫德掌管海关期间,清政府税收增长迅猛,极大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压力,给清政府注入了新的力量和动力,延长了清政府的统治,“税收大增,政府善之”。因杜绝了清朝官吏税外费用的滥收,外国商人因实际征税率降低而获益,增加了利润。因对海关官员实行高薪养廉,工作人员获得了丰厚薪水,过上了优裕的生活。

  显然,赫德在管理期间也堵塞了旧海关那些靠贪腐吃饭、走私发财的旧官吏和依靠海关“增收”的各级官吏为主体的利益集团的财路。赫德管理海关期间,海关成为清政府最为高效廉洁的衙门。

  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英国人。1863年,赫德被任命为大清海关总税务师,在位48年。1869年1月清朝廷赏戴从二品布政使顶戴;去世后更被追授为太子太保这一人臣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誊。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辟,自然就设立了关卡。1843年签订的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中,英国人提出由他们管理约束来往商人,所得税金用来支付战争赔款。清朝政府认为这是收外国人的钱,收进来再付出去,无损帝国买卖,于是就有了让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的制度。分别于1846年和1859年先后在上海、广州设立了海关。赫德是第二任海关总税务师。

  赫德管理的海关是清帝国最重要的经济机构和财政来源之一。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海关总税务司署在所有重要通商城市都设有新关,雇佣洋员400人,华员约千人。税收在1861年达496万两,1871年达1121万两,到1912年达到3000万两(约占财政收入三分之一),一直是中央政府最稳定、可靠的财源。建关五年就偿还了《北京条约》规定的1600万两英法赔款,还为清政府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建立海军提供了巨额财政支持。

  海关主权旁落是清最突出的证明,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耻辱。但具有讽刺意味的却是:赫德做为清政府雇员管理的海关,在委靡腐败的清政府行政体系中却是最有秩序效率的机构。他将行政组织、人事管理、征税章程、财务制度都置于一个严格统一的管理体系之内,雇佣高文化水平人员,数十年很少发生舞弊行为。其管理制度一直被沿用至1949年。

  赫德一方面是英国等列强利益的捍卫者,竭力为它们在中国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另一方面他的管理也使清朝海关迅速现代化,使海关成为最有效率、最少贪污的清朝官僚机构,杜绝了清朝腐败制度下贪官对海关的扰乱,为清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税收,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赫德治下的清朝海关\r \r 清朝的旧海关制度,虽然独立自主,但架构落后,官员无能,很难管理两次鸦片战争以后日益增长的进出口贸易。李泰国创建的新式海关制度,在赫德手里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赫德治下的中国海关,采用当时先进的西方行政管理制度,对各地分关实行垂直统一领导。进出口货物按章征税,申报、查验、估税、审核、征税、交款,直至验放等各个环节,都有制度保障,严防舞弊。李泰国提出的“诚实、高效、热心公众服务”的海关行业道德,赫德继任以后得到广泛宣传。这个时期海关的高效廉洁,和清政府上下的颟顸腐败形成鲜明对比。\r \r 赫德非常重视海关人员的素质操行考核,健全了人事、财务、统计、审计、缉私、员工管理等多项制度。赫德专门在伦敦设立中国海关办事机构,为海关招聘洋员。赫德治下的海关,高级管理职位全部由洋人充任。1875年,海关的洋员为408人,华人职员为1417人,十年之后,分别增长为524人和2075人。聘用洋员较多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当时缺乏精通外语的华员,这也是赫德后来创办税务专门学堂的原因。但赫德对华员并不信任,直到安格联(F. A. Aglen 1869-1932)继任总税务司以后,华员才开始担任高级管理职位。赫德治下的海关由於制度健全,组织严密,经受住了国内政局的多次剧烈动荡。这套机构和制度被历届民国政府全盘继承,一直运行到1949年。\r \r 赫德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责任。赫德出任总税务司时,写下这样的信条:“不必用花言巧语,以中国的利益为重是必须遵守的正确原则。” 海关作为清朝的一个国家行政机构,在所有的通商口岸为中央政府征税,根据清政府承认的条约管理对外贸易。赫德作为总税务司,受聘于清政府,倘若有越权和失职,就要和李泰国一样被清政府解除职务。赫德及所有聘用洋员,都得遵守中国政府的法律规定。海关税收除行政管理费用以外,全部如数上交中央政府。\r \r 赫德治下海关总税收不断增加,从1865年的830万两增加到1875年的1200万两,而1885年增加到1450万两。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清朝的财政收入,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共计约六千万两。虽然最大部分的收入仍然来源于田赋,关税已经占到20%。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根据《北京条约》的规定向英、法两国各赔款800万两,用海关关税支付,到1866年1月赔款全部清偿,余款解交部库,增加了清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清政府对此大为赞赏,恭亲王奏称:“查数年以来,洋人充当中国司税,办理尚属认真\",于是上谕议准“令洋人仍帮同司税,厚以廪饩”。\r \r 清政府对海关关税的分配使用有如下安排:百分之六十的关税分拨给有关各省,用于中央直辖的地方事业,当时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学堂、天津机器局、天津武备学堂、长江口至南京下关等九处炮台,以及后来的京师同文馆、幼童赴美留学等洋务项目,经费均来自海关;余下的百分之四十首先用作对英法两国的赔款,赔款在1866年付清后,该款项就归户部掌管,动用这笔资金必须经特别申请,要得到皇帝的批准。1874年李鸿章就提出每年从这笔款项中拨出400万两作为海防经费,筹建北洋海军,得到批准。新疆局势吃紧以后,清政府又用这笔款项支付左宗棠在西北用兵的军费,这才有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左宗棠西征三年总共耗银3722万两,其中包括从几家英国银行借得的五笔总数为1470万两的贷款,由关税作担保,最后全部用关税偿还。\r \r 1885年,英国政府因为欣赏赫德调停中法战争的外交能力,打算请他出任英国驻中国、朝鲜全权大使。赫德经过深思熟虑,拒绝了这项任命。他在回复英国外交部的信中作出解释,认为自己的调任,会使“各种各样有益的结果,将由于海关落在别人手中而不幸崩溃,或者发生一种可怕的负面发展,从而使海关变得没有什么价值。”“我所掌握的这个机构虽然叫海关,但它的范围是广泛的,它的目的是在各个方面为中国做有益的工作。它确实是一个改革所有海关分支的行政管理和改进帝国行业应有的核心组织。因而首要的是,其领导权必须掌握在英国人手里。这种领导权已经由于谈论我的告退所引起的种种建议而受到危害。” 赫德这一席话,反映出他对总税务司位置的战略意义,理解非常透彻。\r 望采纳

  哈哈哈哈,这话题得抢答,因为实在太好玩了[捂脸][捂脸][捂脸]

  其实英国人赫徳就任海关司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清政府,讽刺不?[捂脸][捂脸]

  清末时期官员贪腐之严重,那是能让现代人惊掉下巴的!!偌大的中国,海关每年税收只有屈屈四百万两!!。

  从赫徳就第二任海关司开始,情况就变了,他先是严厉打击官员腐败问题,再改变落后管理模式。1865年,就任一年,海关税收就翻了一倍,是白银830万两。到了1875年十年税收翻三倍,是1200万两白银。到赫徳离任时,清朝海关年税收已经达到了3000万两白银,占当时清政府财政总税收的三分之一。

  先介绍一下赫德,他出生于北爱尔兰。就读贝尔法斯特大学,1853年英国招募人才前往英国住中国领事馆工作,赫德就主动报名了,这一报名恐怕他根本想不到,他的大半生时间要在中国度过了。

  1863年清政府免掉了第一任海关司李泰国,任命28岁的赫德,成为新任海关总税务司。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十八年,同时清朝的海关税务司也成了清朝所有部门中最廉洁的衙门!。

  他是侵略者中的一员不假,但同时也是个尽职的海关司司长。

  赫徳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时刻都要牢记,海关是中国的衙门,非外国机关。既然如此,我们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围绕着中国的利益开展工作,避免得罪中国政府,或引起中国民众的反感。

  这事简直太特么奇葩了!清末绝大多数中国官员恐怕没有这个侵略者的思想觉悟!。

  清延为了表彰他的贡献,授予二等双龙宝星勋章,一品顶戴花翎,三代正一品封典。

  1909年,73岁的赫德在一曲《友谊天长地久》中,离开中国反回英国。4年后,77岁的赫德,寿终正寝。清延又追封赫德,太子太保。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国家海关主权旁落,是极大的国耻。但我们又不能恨赫德,因为人家的的确确比你做得更好,这才是国人最尴尬,又很讽刺的结果!!

  清朝真很牛B,中国历史上唯一被一家公司干翻的朝代,真是威武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英国人赫德垄断清朝海关权力,最大受益者是谁,清朝为何愿意?清朝海关 英国人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