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安排李逵碰上李鬼这出戏,老江湖的施耐庵想透露点什么?

  巜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径单身,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描写了真假李逵的故事。我认为作者安排这个情节所要透露的是:

  梁山好汉们的下场将会与李鬼是同样的。

  梁山好汉的作为是即受人羡慕又令人畏惧的职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在人鬼难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一些人挺走险也干起了杀人越货的勾当,假李逵李鬼就是这样的人。梁山好汉们打着杀富济贫的旗号,只不过给自己的强盗形象贴上了漂亮的标签而己。李鬼遇李逵是小巫见大巫,小鬼碰上了阎王。用李鬼的话说:“小人虽然姓李,不是真的黑旋风。为是爷爷江湖有名目,提起好汉大名,神鬼也怕,因此小人盗学爷爷名目,胡乱在此剪径。但有单身客人经过,听得黑旋风三个字,便撇了行李,逃奔而去。”

  梁山好汉们的作为不仅为朝庭这个大阎王制造了麻烦,更重要的在人们心理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不劳而获。它己经严重的扰乱了朝庭这个大阎王的统治秩序,动摇了统治地位的基础。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能充许的。作者透露出梁山好汉的下场最终会被朝庭剿灭,因为梁山好汉们在朝庭这个大阎王面前不知要弱多少倍。

  《水浒传》中,之所以安排李逵碰上李鬼的桥段,作者是想透露以下三点:一、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立体地认识李逵。

  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对李逵只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一身粗肉,面目狰狞,发如钢刷,脾气暴躁,说话粗鲁。但通过这一章节,我们又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李逵其人。

  1、有孝心,有常人的恻隐之心,豪侠,仗义——李鬼一说自己家有老母需要赡养,马上就又是讲道理,又是赠金银,又给人家指出路。这应该说,李逵骨子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并不是说,只会杀人,四六不懂。

  2,嫉恶如仇,不容欺骗——听说李鬼竟然欺骗了自己,立马就动了杀机。应该说,这是不对的,有违法度。可在李逵的世界观里,这种人就该杀。他没有文化,又生活在那样一个社会里,所以,他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在解决问题,对是不对,但也无可厚非。

  二、体现梁山集团的“义”。

  宋江在上任伊始,就把“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其实是想表明:我们个个是讲大义,通情理的。李逵杀李鬼,是因为李鬼背信弃义在先,欺骗好人,下场应得。我们梁山集团是想尽忠尽义的,只是没有门路,没有办法,大部分是被逼无奈,都才像李逵一样的。

  三、直指当时社会的黑暗。

  朝廷腐败,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没有出路,民不聊生,才导致盗匪横行,社会动荡。所以,李逵杀李鬼这个锅,不能只让我们来背;所以,我们才聚义梁山,自寻出路。其实,我们并无谋反之心,只是在等候为国尽忠的时机。

  以上,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李逵这个贼厮鸟,居然是个孝子,还对人愚忠。你李鬼岂上得了台面?还是早死早投胎吧。

  绰号黑旋风,施先生你想摧毁点啥?被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围困,还是免不了梦想破碎的下场。

  施先生,你去哭吧!

  李逵,有勇无谋,忠心侠义。在回家接母途中遇李鬼抢劫,还利用李逵名吓人。李逵捉住后李鬼说家有八十老娘,这句话激发了李逵孝心

  。李逵是好汉,也是抢劫贼。接母回山享福。李鬼是贼,家有老母,如真话,李逵企不错杀。就良心发现而放他回去。耐庵笔下好人有恶习,本质还是好的,良心永远不灭!

  在水浒传中,李逵碰到李鬼,看似顺理成章,细细品味,却另有一番深意。1,作者告诉读者,当时的梁山聚义,已经在全国各地有很大的影响,深入人心,连李逵在老百姓中就走山寨版,说明了梁山好汉在老百姓心中有了一定的地位。不下山走一趟,是不会有亲身体会的!就是说,梁山的事业,已经有了相当好的群众基础!如果不投降,和黄皇帝还是有一拼的;2,另一方面,也告诉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梁山聚义的负面影响:李鬼冒充李逵,不是学他的好,而是学他的恶,借助李逵的混名,拦路打劫,吓唬当地老百姓!这就告诉读者,梁山的威名,其实难负!农民起义,一味打家劫舍,没有目标,没有政治纲领,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真正敌人,遇谁杀谁,一路冲杀完毕自己却不知道了怎么办?杀完别人杀自己,怎么会取得最后胜利✌✌✌✌呢?

  

 

  李鬼冒名武艺高强的李逵之名截路抢劫,无非就是想少费事多得手,遇到真李逵就现了原形了。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但社会实事往往相反,不是有句话是“谣言千遍是真理吗。时间一长一部分人就忘了真理,而相信谣言了。这就需要真李逵揭穿李鬼了。

  李鬼是李逵人性中的恶的反映

  李逵回家接老娘,在沂水县城西门外近村朱福酒店里汇合朱贵。当夜住下,吃酒吃到四更天,到五更准备上路回家。本来,朱贵的意思是让他走大路,“只从大朴树转弯,投东大路,一直往百丈村去,便是董店东”李逵的家。李逵却嫌大路远,不耐烦,选择走小路。尽管朱贵劝他,小路上有老虎,还有劫路的强盗,李逵却满不在乎,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了小路。

  离县城十几里路,在一个树木丛杂的地方,李逵遇到了一个大汉,大喊一声:“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裹。”李逵见那人手里拿着两把板斧,用墨涂黑了脸,同样也是大喊一声:“你这厮是什么鸟人?敢在这儿剪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裹,便饶了你性命,容你过去。”李逵一听好笑,原来是一个冒充自己的家伙,于是一朴刀将那个家伙撂翻在地,一脚踏着他的胸脯,喝道:“认的老爷吗?”然后告诉他:“我正是江湖上的好汉黑旋风李逵。”那家伙一听,知道碰上了正牌硬茬,只得赶紧承认:“小人自己的贱名叫做李鬼。”从此,这“李鬼”就成了冒牌货的代名词。

  李鬼为什么会冒充李逵呢?梁山泊好汉一百多个,本事、名头比李逵大得多的人有很多,为什么没有“武鬼”、“鲁鬼”而偏偏有个李鬼呢?

   李鬼是李逵社会地位的反映,也是李逵性格当中恶的一面的反映。

  作者要设计李鬼这样一个人,当然有反衬李逵形象的需要。但为什么是用一个“鬼”来反衬李逵形象,而不是反衬其他人的形象?

  梁山泊虽然相互之间都是兄弟,但他们的出身、职业以及社会地位却是各式各样。大致有官员、文人、军官和社会士民等等。在这当中,官员不需要设计一个“鬼”,《水浒》里如鬼一样的官员比比皆是,朝廷都被大奸臣把持着,他们都是鬼官员,不用另出来一个“鬼”。文人不能冒充,要想冒充这些人,你就得行得正,至少要装一个一本正经。

   《水浒传》里没有这样的人,作者不容许这样的人出现,作者本人就是文人。当时那个社会,人们可以装神弄鬼,但不会冒充一个有文化的活人,哪怕他是一个名人。农业社会,官声文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利益,能带来利益的是官位和通过文章取得的官位,这和现代社会不同,知名度高可以给别人代言从而获得利益。文人们在没有进入官场之前,一般还都在正人之列,尽管他们“吴(无)用”,但还是胸怀天下,成了鬼那是进入官场以后的事情。

  梁山泊有很多将军,这些人武艺高强,名声响亮,倒是可以冒充,不过他们当中有些人不能冒充,有些人别人冒充不了。比如说林冲,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那大名真真是“如雷贯耳”,但林冲是逆来顺受的主儿,不是强人掠夺的角色,如果作者安排出来一个“林鬼”,那还是林冲吗?李逵的被冒充,内在的原因是他的不合“常理”,一个等级制度严格的军营里的林冲,受了委屈只能喊冤枉,他可以逃避,但不会反抗,这就是那个时代在林冲身上的“常理”。其他如公孙胜、花荣等人,都有绝技,别人冒充不了。

   李鬼冒充的人要武艺高、名声大,同时必须性格刚烈,其地位还要和自己接近,这样方能有效。时迁虽然在江湖上有一定的名气,但干得都是偷偷摸摸的勾当,报出名号来不但吓不住人,有可能还会让人捉了去追赃领赏。阮氏三雄是一个整体,一个人冒充不得。刘唐开始就上了梁山泊,有人要冒充他,梁山泊不会答应。要满足前三项条件有三个人:鲁智深、武松、李逵。鲁智深出身军官,三拳打死镇关西,武艺了得,名声响亮,但这个人很快当了和尚,是“活佛”。如果说恶由心魔生,那么佛会除心魔。鲁智深是除恶的,不可以设计有人冒充和尚作恶,何况鲁智深从来就不是恶和尚。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当了都头。都头是缉捕恶人的,不是剪径的。都头中肯定有人作恶,但他们作恶的方式不是剪径,而是枉法。在一个县里,县令三年一任期,到期走人,都头可以不走人,就因为这个职位是个惩恶的。

  李逵是天杀星,杀人似乎是他的“天职”。可以有这样的理解,对于一些恶人,道理和他们是讲不通的,除恶的最好办法就是将这些恶人杀掉,来个一了百了。但李逵的行为似乎有点儿太过,他在杀人的时候,经常是像一阵黑旋风似的刮过,在这股黑色的罡风吹过的地方,不可避免地会伤及无辜。就是在江州劫法场这次让他立功扬名的行动当中,李逵“抡起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晁盖叫他不应,只得让救援宋江的人跟着他走。等到来到江边,江州军民没有人敢靠得近前,也就是说,一行人相对安全了些,可是那李逵还在杀人。

   晁盖赶紧提醒他:“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李逵哪里肯听,“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像这种“一时杀得性起”之事,在李逵身上经常发生。诚然,李逵杀人的原因都是起于杀恶人,但这种波及无辜的行为是善行中夹杂的恶,是李逵人性中的恶,不是其他人身上的恶。李鬼冒充李逵,反映的正是李逵性格中这个“恶”的东西。

  这种抢劫掠夺行为,还真能在李逵自身找到例证。宋江发配江州,初次相遇就碰见李逵强行借钱,人家知道这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当然不会借给他,李逵就和人吵了起来。宋江问他为什么和人吵架?他又编了一套鬼话骗了宋江十两银子。拿着这银子,李逵就去赌博,结果赌输了。因为这是宋江的银子,李逵是不能舍去的,于是只有抢回来。如果只是抢回宋江的这十两银子,那还可以算作是李逵自家的“情理”,但他同时又抢了别人的十两银子,那就什么理也讲不通了。

  这就是作者让李鬼冒充李逵而不是“鬼”冒充其他人的原因。找到了这个主要原因,还有两个次要原因,或者说两个附加条件也需要顺便说一说。

  李鬼是当地人,口音和李逵一致,这样冒充起来更像,事后便于隐藏。

  李逵是沂水县人,这一点不仅是李鬼知道,关键是要过往的行人都知道。过往的行人知道不知道李逵是沂水县人呢?知道。李逵离开梁山泊,取路来到沂水县界,在县西门外,见一簇人围着看榜,自己也站在人从里听。只听有人读到:“第一名正贼宋江,系郓城县人;第二名从贼戴宗,系江州两院押狱;第三名从贼李逵,系沂州沂水县人。”

  这布告肯定不会只贴一张两张,李逵又是新犯事,肯定是新闻,街头巷尾都会在议论他。虽然他哥哥李达扛活家的财主说:“莫不是同名同姓的人冒供乡贯?”但那只不过是糊弄官府的。他哥哥都知道这个弟弟“和梁山泊贼人通同,劫了法场,闹了江州”,确确实实就是布告上的人,他人起码知道他就是沂水县人。

  李鬼武艺不行,所以只能在两方面多做些文章:形象上尽量靠近,李逵使板斧他也使两把板斧,脸不黑就涂上墨。如果有人认为碰见的是李逵正好,假如认不出来,那就主动报出黑旋风的名号。用李鬼的话说就是,李逵“江湖上有名目,提起好汉大名,神鬼也怕!”只对单个人下手,这个李鬼毕竟是知道自己武艺不济,所以只捡着单个客人下手,大概看到结伙而行的人,他是躲在林子里不出来的。既然靠报名号劫道,让人听了“黑旋风”三个字便撇了行李逃奔而去,这话就必须说沂水话,否则,人们听你说的不是沂水话,立刻就会断定这是个假的。

  李逵后来误打误撞进了李鬼的家,李鬼两口子想害死李逵,被李逵听到,杀了李鬼。从李逵在他家里搜出一些“碎银两并几件钗环”来看,这个李鬼已经得手了几次。李逵放过了李鬼,又走了一段山径小路才到了李鬼的家,说明李鬼虽然是在当地,却不是在自己门口作案。这一个原因是,李鬼剪径要在相对大一点的路上,这样才会有有点儿钱财的客人经过,过于宽阔的大路行人太多,李鬼不便于下手,太偏僻了没有“客人”经过,得不到买路钱。另一个原因就是,要便于隐蔽自己,万一官府缉拿,要能够迅速回到家中躲藏。

  李鬼要冒充的这个人必须是当下“名人”,名号响亮。

  为什么提起李逵的名字就会吓碎人的心胆?是因为李逵成了当下名人,这要归功于江州的“行移公文”。李逵听人念的缉捕榜文仅仅说了三人的籍贯,到了朱福的酒店里,朱贵说,“那榜文上明明写着赏一万贯钱捉拿宋江,五千钱捉戴宗,三千钱捉李逵”,说明榜文上有很多内容,相貌、行为特点应该都有。这从李鬼使用板斧和把脸涂黑也能得到证明。但让人畏惧的应该是李逵的行为震慑力,否则,参与江州劫法场的那么多人,为什么单单李逵进入了通缉榜单(宋江、戴宗是原有“罪犯”)?

   在江州法场,晁盖等十七位首领率领着一百多个弟兄要营救宋江,虽然做了周密的部署,但如果没有李逵,能不能救得宋江还很难说!毕竟他们都被士兵拦在四周。不管是刽子手还是维护法场的兵士,要是让处决的犯人逃走,他们都脱不了干系。只要犯人活着,救人者就会杀进来,维护场子的兵士和刽子手首先会成为劫法场的人击杀的目标。但如果犯人已被处决,救人者已经没有实现目的的可能,这时他们会选择保存自己,很可能会自行撤走。

  所以,无论是尽职还是保命,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把犯人处死,而这只不过是“手起刀落”的简单事情。正是李逵,从“十字路口茶坊楼上”直接跳到行刑台上,“却似半天起个霹雳”,“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手”,在第一时间保护了宋江,为梁山来的弟兄们赢得了时间,然后是一阵黑旋风杀将去。

   晁盖见这个人最卖力,杀人最多,在他身后是最安全的,于是就叫背着宋江戴宗的两个人跟在他的后边,顺利地到达江边白龙庙。劫法场成功。正因为李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又是江州狱卒,所以通缉令上才会有这个黑大汉。

  李逵的名气,是会随着江州移送的公文传响的。当一个“神鬼也怕”的人出现的时候,一个单身客人能不怕吗?李鬼只需要用一用这个名就可以了。

   李鬼这个人出场的时间很短,从李逵五更天启程,走了十几里山路遇见他,到巳牌时分后被李逵杀死,前后“活”了不过四五个小时,说明这种恶在李逵身上既非主流,也不长久。江州赌场的小张乙也说,李大哥“闲常最赌的直”。李鬼由李逵杀死,也昭示人们,人性中一些非善的东西,都要自己去纠正。

  要说明白施耐庵安排李鬼出场的原因,就得先从他为什么写《水浒传》这部小说说起。

  《水浒传》通过描写江湖好汉们因贪官污吏们的迫害而被逼上梁山起义,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昏暗,皇帝的昏庸,朝廷的腐败。再通过描写108位梁山好汉下山招安,为朝廷出征平定叛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好结果,再一次反应了皇帝的昏庸、无耻和残忍。

  作者希望农民被迫起义来提醒当时社会的统治者对内反思政策,减少对老百姓的压榨,加强政治贪官污吏的力度。但又通过起义最终的失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之情。

  在了解了作者书写《水浒传》的原因之后,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安排李鬼出场了。李鬼以强盗的身份出场,表达了老百姓对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不认可,甚至是害怕。在老百姓心中,梁山的好汉们依然是杀人放火的强盗,而昏庸腐败的朝廷才是他们可以指望的靠山。也暗示了起义的最终的失败。

  
 

  老施想说的是,自从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宋江正式上梁山,梁山好汉们就告别了拦路抢劫的勾当,开始冲州撞府,洗荡村坊,劫府库,征公粮了。对那些还喊着“”此山是我开,此路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初级流氓抢劫行为,要么兼并收编,要么就挤垮除掉。

  

 

  李逵除了杀李鬼,还杀了韩伯龙,不仅是因为他们冒充自己和梁山的名头,破坏自己的品牌形象,还因为已走向规模化,集团化的梁山泊,不容许其他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活动,影响自己的垄断地位。

  

 

  李逵杀李鬼,杀韩伯龙,以及扫荡祝家庄,灭掉曾头市,就是要一家独大,不允许有竞争。

  用意有三:

  其一,对“梁山集团”影响力的渲染。

  李鬼为什么选择了“李逵”之名行抢劫勾当?显然李逵杀人不眨眼的名声已然震慑了百姓,甚至包括一些绿林中人。而李逵背后是什么?正是拥有着雄厚实力的水泊梁山。那时梁山的影响力可以从其它众山头的评价看出,当桃花山李忠、周通听闻梁山名号后俱惊,都觉得那时的梁山无人敢惹,甚至可与北宋朝廷分庭抗礼,再后来也就有了“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其二,对梁山事业“正义性”欠缺的映射。

  怎么反而像李逵这样的杀人恶魔成了绿林好汉的偶像,为什么梁山好汉成功受招安?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分析一下,原因也很简单,像李逵、武松这种杀人效率高、速度快的好汉,他们的暴力恰好是北宋朝廷需要的,这种暴力色彩所产生的巨大渲染力,对普通百姓的震慑也是巨大的,这也是李鬼扮做“李逵”的原因;朝廷最终要从这些好汉里筛选出较为忠实的走狗,去对抗更加顽劣的江南方腊集团。梁山好汉聚义、招安、平寇,杀贪官不杀皇帝,反朝廷不反专制,没有一条统一的纲领,注定是失败的、非正义的。他们造反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专制,而是为了自己成为专制者,简而言之是‘以暴制暴’,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人心痉挛。

  

  其三,对“义”字主题的再次强化。

  假李逵遇到真李逵,露出李鬼原形。他谎称家中有九十几岁的老母,无人赡养,被李逵放走,并赠十两银子,让他改过自新。但李鬼不思悔改,又欲用麻药加害李逵,结果被李逵活捉杀死。各位且看,像李逵这样豪赌、贪财、嗜杀成性的好汉,不但放过李鬼而且还赠送钱财,可想而知李逵当时是被李鬼的“假孝”感动的,但当得知被骗后,李逵心中仅存的“仁义观”受到极度挑衅,于是乎“拔出腰刀,便去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来,把些水洗净了,灶里抓些炭火来便烧。一边烧,一面大吃”,尽管李逵吃人太过变态,但李鬼忘恩负义被杀也是死有余辜,这一情节再次诠释了水浒的“义”字主题。

  

  


 

  李鬼还是李鬼,李逵继续打鬼,去打王鬼张鬼,致于为什么,去问局长厅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安排李逵碰上李鬼这出戏,老江湖的施耐庵想透露点什么?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