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割席而坐”的故事,为什么华歆做了大官,而管宁什么也做不了呢?

  管宁割席的故事出自刘义庆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原文很短,兹录于下——

  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既然是“笔记小说”,也就是非正史,记录的事情很多都是传闻,未必属实。也就是说,历史上有没有真的发生过管宁和华歆绝交的事情都很难说。

  从历史记载来看,华歆在担任高官后多次向皇帝举荐管宁,如果早年管宁真的像世说新语里说的用这么激烈的方式来对待过华歆,那么说明华歆也是一个有德行和肚量的人,同时也说明,按照当时的社会标准,管宁是绝对的人才。

  这则提问本身就有逻辑缺陷,它默认了一条,就是做了大官才是才能,做不成大官就是“什么也做不了”,这是非常可笑的评价标准。

  事实上,管宁并不是做不上大官,而是根本不屑于做大官,从曹操、曹丕到曹睿,三代君主都曾经下令征召管宁出来做官,但人家根本看不上,这才是高人。就像很多人说诺贝尔奖有什么了不起,这都是泛酸,等诺贝奖真的颁发给你的时候,你压根就不屑去领奖的时候,再说这话不迟。

  管宁的爱好是儒学,喜欢传授讲解诗经等儒家经典,喜欢做的是教化人心的工作。某种程度上,他就是当时的孔子化身。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他的记载是——

  每所居姻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担石,必分以赡救之。与人子言,教以孝;与人弟言,训以悌;言及人臣,诲以忠。貌甚恭,言甚顺,观其行,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然,甚柔而温,因其事而导之于善,是以渐之者无不化焉。宁之亡,天下知与不知,闻之无不嗟叹。醇德之所感若此,不亦至乎!

  可以看出,管宁是一个清贫好礼,温柔善良,乐于助人的道德楷模。在他死后,天下人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为他感到痛惜。

  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是“什么也做不了”呢?

  管宁当不了官是性格使然,性格有缺陷

  首先小陈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割席而座这个典故。管宁和华歆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一起锄地。看到一块金子管宁视若无睹,挥锄如旧。而华歆捡起金子扔了,第二次两人一起看书,外边路过高大的轿子,热热闹闹,管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华歆好奇心强。跑出去观看,回来之后席子被割开。管宁说你不是我朋友。



 

  虽然好多人后管宁而薄华歆,小陈认为华歆也无错。当普通人和当官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管宁就是死读书,清高的有点过头。连自己好盆友都没办法宽容,你说你要是当官会成什么样子,在现在也一样。管宁这种性格的人在职场是吃不开的。所以他当不了官。反观华歆则不然,华歆很圆滑但也不是贪财好利之人。华歆举孝廉出身可想而知,品德没问题,后面我们说一个故事也可以看出华歆和王朗坐船避难,遇到一个人要搭他们船,华歆不让,则王朗说没关系。最后贼兵来了王朗要丢下所救之人。华歆说当初我不愿意,现在危难时刻怎么丢下!所以华歆相比于王朗哪种廉价的仁义已经算是品德高尚了。而且华歆很清廉受老百姓爱戴!这就是华歆能当官管宁不能当官的原因

  
关注小陈,和你一起聊聊历史。

  生活中管宁这样的人物也不少,自命不凡,实际上还是心胸不够宽广,容不下别人,所以造就了把自己置身事外。问题看得很清楚,但是做起来就不是那回事,有才而无能。社会需要的是做事的人,而不是说事的人。我们都知道社会上有有才有德的人,有才无德的人,有德无才的人,无才,无德的人,我们都想遇到有才有德的人,但是首先你要成为有才有德的人,或者你能驾驭这样的人。

  割席分坐,是指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以下为翻译:

  意思是说,管宁与华歆,都是汉末时期的人。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文章概括出来:

  共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两人看到金子时的不同态度。

  第二件:两人在高贵的人经过时的不同反应。

  用两个成语概括管宁和华歆的学习态度的不同。

  管宁:一心一意,华歆:三心二意

  这其中启示我们从择友的角度来看: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对于不同志,三心二意者要及时远离,交友应慎重。

  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有机会成才。

  从学习环境的角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志不同道不合便难以成为朋友。所以华歆能成为大官,是因为他的志向就是做官,喜欢荣华富贵的生活,而管宁则对华歆的追求不以为然,甚至是厌恶的,所以华歆为追求他的志向成为了大官,而管宁则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华歆对生活还是有适当的向往,有向往也许就有更多的进取心,看的东西多了也许就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潜在办事能力,而管宁也许是过分的讲究修炼心性,不理世事,所以也许可能是不通俗务。或许管宁不懂什么叫做循序渐进的累官之道。就像现在的公考一样,公考不但要考常识性的基础知识,还要考一些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把握见解(即申论)。20210401。

  管宁之所以要与他的好友华歆「割席绝交」,不是因为有甚么大的政治矛盾或观点歧异,而仅仅是因为结伴读书时的两个细微末节引起的「分歧」。

  
 

  一、是在园中锄地时,他俩同时发现「地有片金」,管宁看都不看,视为瓦石,而华歆却拾起察看之后才甩掉。这被管宁视之为见利而动心,非君子之举。

  
 

  二、是门外有官员的轿舆前呼后拥而过,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出去看了一下热闹。这被管宁视之为「心慕官绅」,亦非君子之举。

  
 

  于是,管宁毅然对华歆说:「看来你不是我的朋友」,并割断坐席,与之断了交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割席而坐”的故事,为什么华歆做了大官,而管宁什么也做不了呢?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