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老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关于老子的寓言故事和故事

  

老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老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老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紫气东来,一气呵成道德经。

  塞翁失马的故事

  紫气东来,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

  老子李耳给小乞丐送馍馍的故事

  ---自在堂 生春

  周灵王一十一年的冬天,一场大雪刚刚化尽,天地间充满着可怕的冰冷,苍凉的山野,苍褐的村庄,苍灰的树林,千树万树,几乎无一不是乱巴着冷硬的枝条。突然,一夜之间,情景大变,天明一看,千里江山一下子被琼花玉树点缀,山上无雪,河上无雪,地上无雪,房上也无雪,但是千树万树,全都开满了洁白的花朵,一簇簇,一朵朵,一条条,煞是好看!曲仁里村前,李耳家那片松树林上,更是别有一番景象。爱往不祥之处联想的人,把这花朵称之为树孝,喜爱闲情逸致者,把它称之为冬之梨花,殊不知这是天宫里那位关心人间疾苦的、同情心很重的爱神因不满冬天的残酷而特把这圣洁的花朵撒到这无数无数的树枝上来的。这花朵是伟大的,尽管它只能开上一时,但它毕竟是与不景气的冬之凄惨针锋相对而把温馨的春色带给了人间。这开得如此盛烈的花朵,如能久开不败,如能把这温馨意味久留人的心头,不也就是三冬春暖吗?可是,可是……,可怜的花朵啊,可惜你空有春心而无法改变这眼前的令时!

  挨吃早饭的时候,李家院里弥漫着一层轻淡的薄雾,袅袅的炊烟从厨屋山墙的小洞眼里冒出。李耳从堂屋里走出,那只卧在梧桐枝头的麻雀“扑棱”飞起,一串棉花瓤般的雪絮轻缓地飘落在青黑色带点霜花的房檐之上。此时李耳已经年长一十一岁,穿一身青色冬衣,身量比他的同龄伙伴略显长大,脸盘嫩俊,黑头发下那两道眉毛和那弯刚能显现的胡髭仍然是那样的如霜似银。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有时想得很多,很奇,有时竟也能象大人那样想得入理入情。

  一个讨饭的小孩,从大门外边走进这座院子。他又柴又瘦,脸抹得象个小灰鬼,赤身耍筒地穿一件烂得吓人的小袄,腰间束着一条土黄色的草绳;下身,那件单薄的夹裤,烂得还剩大半截。这小乞丐慢慢地踱到李家厨房的门口儿。他定定地站在那里,一副十分饥饿的样子,眼巴巴地往屋里看着。此时厨屋里没人。李耳的婶妈是出去抱柴禾去了。也是此时,站在厨屋门口的李莱,正赶上头晕心翻,身体不舒服,他看看那小乞丐,随口说了一句:“饭还没做好,没啥给你,先到别处要去吧。”说着,转身走到堂屋,眯着眼歪到床上。让小乞丐“先到别处去要”,这是他在心绪不好时说的一句无意之话。他心里想着:耳他婶抱柴禾回来,不会不给他拿点吃的。至于说“饭还没做好”,那是他不知道情况,其实,他家的饭已经做好,一锅子白蒸馍已经蒸好,从锅里拾出来放在馍筐里,上面用馏布盖了起来。他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平时吃不上蒸馍,因为这天家里将要来客,所以,不但做的是白蒸馍(馒头),而且是大号的。因他是刚从外边回来,这一点他是确确实实并不知道。这小乞丐见李莱难看着脸子,“不想打发”他这个讨饭的,并且直接“赶他出去”,一赌气,扭头走出去了。

  李耳很可怜这个讨饭的孩子,想给他拿个馍,又不敢,他心里说:“我大(叔父)平时心眼儿不错,这一回是咋啦?……是的,他很可能是心里舍不得,因没过过宽余日子,他小手小惯了,他自己都轻易没吃过好饭,才蒸出一筐子白蒸馍,他能舍得拿出来送给别人吗?”既然叔父不想给乞丐拿馍,他也就不好意思张口了。可是,他太可怜那前来要饭的小乞丐了,心想:“恁小个人,大冷天出来讨饭,谁家有一点办法能舍得叫小孩这样啊!想想,饿得瘦那个样子,一风能刮倒,那衣裳烂得麻嘎子(喜雀)都不敢往身上落,恁冷的天,从老远的地方跑到俺家来,一口馍没要到就走了,多可怜人哪!”

  他真想拿个馍给他送去,又一想,“不能,要是这样,我大心里会生气的!”他知道他的叔父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凡是他不顺心的事,你要是逆着他的心思去做,他会一声不响地生暗气,嘴上不说,心里光气,一气几天,越气越狠,直到气出病来。他不能惹他生气,但是他心里由不得非常同情那个小乞丐,“对苦人,心里头应该有个‘同情’,人没同情心,只能算木,不能算人,人来到世上,不算个人,就对不起自己的这一颗心!对这样的人,我情愿少吃,不吃,也得把馍省给他一个,我不能让他走,我要拿着馍给他送去,大不叫拿,我偷着拿,就说馍是我吃啦。明人不做暗事;若做善事,暗事也不能算是暗事。对,就这样办,这样办!”想到这,他轻手轻脚走进厨屋,伸出两只手,一下子拿起四个热蒸馍,偷偷地往衣襟底下一藏,又轻手轻脚地走出来,很快出了大门,追赶那讨饭的小孩去了。

  没想到,当他急急慌慌地走到村头,用目光寻找那小乞丐的时候,见他已经走远了。他站在那棵头戴银花的大树底下,直勾勾地往南瞅着,见那孩子正急急慌慌地往南边那个相距二里的村庄走。

  李耳心里有点踌蹰了:“他走了,馍还给他不给呢?”一手拨拉着头上那黑发扎成的“小牛角”,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嘿,算了吧,不给他罢。”他自己宽慰自己一般地小声说。

  “不行!”他又很快自己否定自己,“这样,我大要是知道了,他会吵我,笑我,得我的意。我既然已经下决心给他偷拿了这四个馍,就不应该再拿回去。用真心把东西给了人家,东西就应该归人家所有。人家的东西再往自己家拿,就是缺德。我不能做缺德的事,我非给他送去不中!我大是要着不给,我偏要来个不要也给!他是赌气走的,宁愿饿死也争一口气;我也要争一口气!,我别上了!我要追上他!非把我下决心给他的蒸馍送到他手里不中!”想到这,就拿着馍毅然决然地追上去了。

  老子留给后世五千言《道德经》,但关于老子的记述少之又少,就连司马迁写史记也没有多言,原因就是找不到记录老子的史料。

  老子的寓言故事也不多,我这里还是讲讲日军炮轰老君台吧,这个比较真实。

  在河南省鹿邑城东北的老君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君台原名升仙台,相传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

  始建于汉代,盛于唐代,传说是老子讲学研道的地方。老君台的台体呈二十五边形,台高两丈六尺五寸,老君台上建有大殿三间,东西偏殿各一间。要登上老君台,需爬三十三级台阶。

  老君台的正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巨大的老子塑像,象征着修“道”悟“德”达到了最高境界,也有世人称老子天下第一之说。

  1938年的6月1号,侵华日军第四骑兵旅团抵达鹿邑。鹿邑有两个很高的建筑,一是奎星楼,一个就是老君台。日军误以为这两座高楼是中方的军事瞭望台,于是下令用炮弹轰炸。最先轰炸的是左侧的奎星楼,仅一发炮弹,就被炸得粉碎。日军欢呼。他们接着就开始轰炸老君台,第一发炮弹射出去没有听到任何反应,接着就放第二发,第三发,一连打了十二发炮弹依旧没有任何动静。此时指挥官梅川太郎气急败坏,他以为是属下操作不当导致炮弹不响,于是亲自拿起炮筒,瞄准楼台,一发炮弹出打去后,依旧没有任何动静,这让日军十分震惊。

  在踌躇一阵之后,决定登楼查看究竟。这队日军爬上老君台,看到台上大殿里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一个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继而便不约而同,齐刷刷地跪倒在大殿门前,并口中念念有词,请求老君爷宽恕自己,向老君台开炮的罪行谢罪,并祈求保佑自己能平安回国。

  日军炮击鹿邑老君台,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消息不胫而走,远近皆知。

  据当地的知情人说,当年日军打向老君台而未能爆炸的炮弹,有三颗分别被卡在老君雕像的腋下、大殿的梁架上和一棵柏树的树杈上,它们都保存了很久很久,其中被卡在树杈上的一发炮弹,直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方才被人取了下来。如今,老君台上的大殿东山墙和那颗柏树杈上,还留有清晰的弹孔印痕和依稀可见的弹洞痕迹。

  如果是炮弹问题,当天日军发射了接近一百发炮弹,将鹿邑炸得满目疮痍,只有打在老君台上的这十三发炮弹没响,要说是巧合未免太牵强。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友人来中国拜访,其中一位坚决要到老君台,他虔诚的磕头并道歉,希望可以宽恕他当年犯下的罪行,原来,这位老人就是当年向老君台发射迫击炮弹的日军炮手梅川太郎。

  炮手梅川太郎打了十二发炮弹,他的指挥官打了一发炮弹,一共是十三发。可是在日军成立的维持会人员捡炮弹的时候只发现了十二发,参与这个工作的鹿邑人罗永年记得十分清楚,当看到梅川太郎在回忆录里写到是十三发时,罗永年感到很蹊跷,那一发炮弹到底哪去了?

  终于在2002年,由于数日阴雨连绵,老君台西南角被雨水泡塌了,河南省文物局所属的古建筑施工队应邀对老君台进行修缮。他们在清理废墟的时候,从里面又发现了一颗锈迹斑斑的炮弹,原来这枚炮弹钻进了台体的泥土里,一藏就是六十多年。由于腐蚀严重,不便保管,便移交给县武装部引爆了,谁也没有想到,一枚七十年前的炮弹,爆炸威力依然强劲,至今仍留有引爆这枚炸弹的录像资料。这一发现,正应了梅川太郎所说的十三发之数。

  据《鹿邑县志》记载,当年守城官兵的弹药库就设在老君台上,如果十三发炮弹有一发爆炸,触发了弹药库,整个鹿邑东城就会被夷为平地、变成焦土,老百姓死伤就会十分惨重。

  1997年9月,梅川太郎重返老君台,为了表示对当年罪行的忏悔,他在这里立了一个白色石柱,上面用中文、英文、日文雕刻了同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

  老子有没有灵不知道,但十三发日军哑炮这是事实。

  古人云“老子五千精妙”,说的是老子《道德经》只有五千字,但是精妙高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老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关于老子的寓言故事和故事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