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都江堰是谁修建的,距今多少年了?都江堰是由谁修建的?

  

都江堰是谁修建的,距今多少年了?

  

都江堰是谁修建的,距今多少年了?

  

都江堰是谁修建的,距今多少年了?

  

都江堰是谁修建的,距今多少年了?

  提到都江堰,我原来紧紧是从历史课本上知道是历史遗产,并不知道都江堰的厉害之处,前年去了都江堰,才发现都江堰真正的伟大!

  公元前二百多年前,岷江水患让成都平原的人民水生火热,于是朝廷委派李冰治理成都的岷江,李冰感觉兹事体大,他到了岷江,没有开工,先是考察水利地形,绘制图纸,光这一项工作就花了十年,最后利用水利的地理位置,在飞鱼嘴设置了流沙泥浆的分散消灭地!相当于给岷江每天洗澡,让岷江的流速降低!再利用科学的定海神针原理,阻挡泥沙回流!这个水利工程历经2千多年的洗礼,仍旧造福人类!

  李冰父子实在是科学界的翘楚啊!为他点赞,为我们的老祖宗的智慧点赞!

  李冰父子率众修建(公元前256年),距今约2266年。

  两千多年前古人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应用,灌溉良田,不可谓不是奇迹,古人智慧的体现和延续。

  秦国统一六国,历史推动和发展,不无匠人的引导,秦昭襄王任用李冰担任太守,修建都江堰,得蜀地太平,而推动了后期亡楚的序幕。到后期的“郑国渠”等,秦国统一六国不仅是“奋六世之余力”的明君治理和士人的权谋,还有匠人点滴的推动!!!

  你好,我是超级奶舅。我来回答“都江堰是谁修建的,距今多少年了?”这个问题。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是世界现存的年代最久、唯一留存、至今仍在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由秦蜀守李冰主持修建,距今已有两千二百余年。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都江堰的修建背景及过程。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却是一个旱灾重地。诗人李白在蜀地之行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蜀道难》,其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便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然而造成这些的原因,与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有密切关系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山麓,流经多雨的四川盆地西部。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就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发展的一大障碍。再说当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的改革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冰上任后,首先提出要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于是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了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由宝瓶口、分水鱼嘴和飞沙堰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下面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下修建过程。

  李冰父子邀请许多治水经验丰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做了详细地实地勘察,决定凿穿玉垒山引水。但当时火药并未问世,他们便以火烧石,是岩石爆裂,最终在山上凿了个山口,因为形状酷似瓶口,故命名为“宝瓶口”。宝瓶口的修建使岷江水能够向东畅流,解决了东边地区的干旱问题,同时减少了西边的流量,使西江水不再泛滥。这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宝瓶口虽然起到了分洪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能够使宝瓶口充分发挥作用,在开凿完宝瓶口后,又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把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称为外江,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称为内江。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决定在鱼嘴分水堤尾部,宝瓶口的附近修建了分洪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杂的泥石流便会通过江水环流流入外江,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名“飞沙堰”。

  以上就是都江堰的信息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都江堰是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没有之一

  早期的成都平原由于岷江江水难控,旱涝无情,李白就曾写过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诗句来形容彼时成都平原的险恶。

  公元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开始修剪都江堰水利工程,其无坝引水的先进设计理念,一改往昔成都平原艰难,父子两代的伟业,铸就今日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主要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重要部分,成功解决了分水,泄洪,引水的难题,在两千两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码字不易愿君珍惜

  都江堰修建的背景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都江堰的修建过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1、宝瓶口的修建过程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2、分水鱼嘴的修建过程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3、飞沙堰的修建过程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春秋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风景宜人,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其周围还有青城山风景区,是有名的避暑圣地,南桥,赵公山,安澜桥等,也是吸引游客的绝佳风景区。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

  水口。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建于公元前256年,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保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军太守李冰率正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良田,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的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水提、宝瓶口引水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记载:“春耕之际,需之如今,号日金灌口“。

  飞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有排泄洪水和沙石的功能,宝瓶口具有引水和控制进水的作用,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盐水的难题。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灾”的功效,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

  那么很多朋友问,现在修坝为什么不用都江堰的技术呢?

  现代大坝从规模和技术难度上来讲,远大于古代水坝,自然不可能还使用都江堰“竹笼结构”这种原始的筑坝技术了,当然一些小型水坝或临时性水坝,使用竹笼筑坝技术仍然有良好的效果。

  经历了2000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饮水分红排石说沙的重要作用,至今仍然发挥了巨大的效应。

  我是真君,我来回答。

  都江堰水利工程 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都江堰渠首 工程主要由宝瓶口进水口、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3大部分构成.主体 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为两条,分开岷江的地方便是有名的鱼嘴,其中一条水 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田、变害为利,至今灌 溉面积依然超过了 1000万亩.宝瓶口、分水鱼嘴及飞沙堤相互依赖、相互制 约、相互调节,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 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都江堰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位于岷江上、玉垒山下,都江堰市城西, 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堰.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 的“镇川之宝”,

  大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距今有2265年的历史了.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距今已有2250多年.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跟着人群的方向走就好,先是看宝瓶口,再是飞沙堰,最后走很久到分水鱼嘴。这一路听到的讲解,真的让人很敬佩李冰这个人了,古人的智慧真的很厉害。

  成都,天府之国,祖国西南重镇。既是川藏线的起点,也是终点。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成都市内外可供游玩儿的项目众多,其中,城外最著名的莫过于都江堰和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楼主深以为两者各擅胜场,难分伯仲。如果你对这两处景致背后的历史故事知之甚详,那么无论天气或者是否拥挤,都能得到无限乐趣。

  首先进入的是灌县古城。除了有部分残存的古城墙,实际就是个仿古商业区。其次就是水利工程景区,这也是 都江堰 的核心景区。最后的就是玉垒山景区。其实就是水利工程旁边的一座山,开发了不少人工景点,山上景色还是不错。

  都江堰原来是一座早在公元前256年修建的年代最早、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由于当时岷江水患,庄稼年年欠收,为了解决百姓的困苦生活,在岷江上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宝瓶口、鱼嘴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

  因为岷江地势东高西低,很难将岷江水分流引入位于东岸的宝瓶口,李冰又带领工匠们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出山口弯道处利用江心原来就有的沙洲筑起了一道分水堰,形状酷似鱼的嘴巴,被称做“鱼嘴”

  在2200年前的秦昭王时期,也就秦始皇的太爷爷,(虽说是秦始皇的太爷爷,但秦昭王在位50年过世后他的儿子只做三天大王便去世了,然后他的孙子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在位三年又过世了,之后便是秦始皇时期了),在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年代是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56年。这是在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址在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灌溉区域已达40余县。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年代是

  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之处

  1、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它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2、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都江堰是谁修建的,距今多少年了?都江堰是由谁修建的?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