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中国古代有没有那种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很富强的皇帝?

  

中国古代有没有那种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很富强的皇帝?

  

中国古代有没有那种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很富强的皇帝?

  当然有啊 ,还有挺多呢,先说三个吧,中国这三个牛人,当皇帝就跟玩似的,虽然荒谬,但国家仍然很强盛!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在有道德、法律约束的环境下,违法犯罪案件时常也会发生,而一旦没有了约束,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历朝历代,大致也只有一种人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这就是皇帝。

  纵览所有的皇帝中,毫无建树或者昏聩不堪的占据大多数,这并非什么历史规律,而是人性使然。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人性中的恶便会跳出来,主导全部思想,直到灭亡的那一刻。

  按照常理来讲,昏君治国必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一些皇帝虽说有些许缺陷,但同样有闪光的地方。那么在古代,有没有整日沉迷酒色、怠惰政务,但国家仍然富强稳定的皇帝呢?

  正德皇帝朱厚照

  在后人印象里,在大明的众多皇帝中,正德皇帝的不靠谱指数最高,虽说这里有清人故意抹黑的成分,但其花样繁多的玩乐项目,也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史料记载:

  “伏睹近岁以来,太监马永成、谷大用、张永、罗祥、魏彬、刘瑾、丘聚、高凤等,置造巧伪,婬荡上心。或击球走马,或放鹰逐兔,或俳优杂剧错陈于前,或导万乘之尊与人交易,狎昵狎亵,无复礼体。”

  或许因为明孝宗对朱厚照太过宠爱,或许因为孝宗皇帝太忙,无暇顾及这个宝贝儿子,所以朱厚照玩心偏大,而且对政务没太大兴趣。

  即位不久,朱厚照就将政务置之不理,一心投入到娱乐设施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座豹房。豹房里不仅有着各种珍奇动物,还有着各色美女,简直就是为朱厚照连声定造的人间天堂。

  除了逗鹰玩鸟,朱厚照还在宫中做起生意,他命宫女、宦官扮演商贩,他自己则扮演成富商,成就一个缩小版的街市,玩得是不亦乐乎。在宫中玩腻之后,朱厚照还非要跑到边境去玩打仗游戏,堂堂大明皇帝,常常晚上偷偷跑出宫门,到了军营,和士兵们混迹在一起。

  在内阁大臣眼中,朱厚照是何等得不靠谱,一国的皇帝陛下,竟然跑到宣府去打仗,最重要的是朱厚照还打赢了。虽说朱厚照不喜欢政务,但大明仍在正常运转,朱厚照不仅废掉了刘瑾宦官集团,宁王、安化王叛乱也成功被平定。

  正德皇帝纵使喜欢各种娱乐活动,但在皇室的教育下,朱厚照也清楚底线在哪里,即便玩得花样再多,他也不会胡乱。即便内阁大臣常常对其很不满,朱厚照也不会随意罢免官员。以大明重臣杨廷和为例,杨廷和要奔丧回家,朱厚照不允许,多次请求下,朱厚照才同意杨廷和回去。

  朱厚照很清楚,皇帝可以不处理政务,但内阁必须正常运行,这才能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所以在正德皇帝治下,大明也比较稳定。

  明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不上朝的时间较长,足有二十多年,在即位前期,嘉靖皇帝很有一番作为,他通过大礼仪之争,夺回了皇权。作为明朝智商最高的皇帝之一,嘉靖皇帝对自己的能力极为自信,他很喜欢将群臣玩弄于鼓掌之中。

  随着时间流逝,嘉靖皇帝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开始崇尚道教,一心追求长生,随后他的性格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嘉靖皇帝不再上朝,而是将朝政交给了奸臣严嵩,虽说嘉靖在一定程度上,仍控制着整个朝政,但在严嵩的影响下,国力大不如前。

  在重金属仙丹的影响下,嘉靖的脾气愈发暴戾,对侍从、宫女非打即骂。除此之外,嘉靖还采集宫女的经血做炼丹之用,在收集过程中,宫女们惨遭蹂躏,很多人被折磨致死。

  由于对宫女们长时间的压迫,出现了震惊海内的壬寅宫变。一帮宫女在嘉靖帝熟睡之后,偷偷潜入其寝宫,她们本想用绳子勒死嘉靖皇帝,可惜太过紧张,绳结无法勒紧,之后她们再用簪子扎嘉靖。

  或许因为嘉靖上辈子积了不少福分,这么多人女人对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嘉靖,竟然没有杀死。宫女张金莲受不了压力,将此事禀告了方皇后,皇后及时赶到,才救了嘉靖一命。自古至今,暗杀皇帝的不少,但宫女要杀皇帝的并不多见,嘉靖可谓一朵奇葩。

  即便嘉靖不怎么上朝,还天天求道炼丹,但基本上大明政权仍在正常运转,甚至沿海的倭寇也被基本扑灭,还涌现了如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臣名将。

  总体来讲,嘉靖在统治期间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其后期荒淫的做派也着实令人惋惜不已。

  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在统治前期和嘉靖很类似,同样励精图治,改革法治,发动灭吴战争,统一了全国。随后,在巨大的功业面前,司马炎就开始放纵自我了。

  在司马炎的纵容下,京城的高官、富豪们,开始了一波又一波比富大赛,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数石崇和王恺。王恺用糖水刷碗,那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火烧,王恺用紫丝做了几十里的屏障,而石崇就用更为昂贵的彩缎。

  王恺见斗不过石崇,便找到晋武帝,司马炎不仅没有制止这种毫无意义、奢侈浪费的攀比,反而赐给王恺一株两尺高稀有的珊瑚树。

  宴会之上,王恺将珊瑚树给石崇显摆,石崇一出手就将珊瑚树杂碎,接着从家中搬出来几十株大型珊瑚树,王恺被惊得目瞪口呆,这才认输。

  皇帝和大臣都玩得十分尽兴,由此,也能预测到西晋朝廷的沦落速度。另外,司马炎的娱乐水准同样不低,由于后宫妃嫔太多,不知道每天晚上去找哪个妃子过夜,于是司马炎想了主意,他坐着羊车,羊走到哪里,他就在哪里过夜。妃子们为了争夺宠幸,将盐水散在门前,吸引羊来舔舐。

  糊里糊涂间,司马炎把皇位交给了傻儿子司马衷,司马炎死后爆发八王之乱,西晋因此灭亡。

  在独夫治国的封建年代,皇帝的素质对国家至关重要,一位明君和一位昏君带给国家的会是天壤之别,所以封建君主专制也注定会被淘汰。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基本不上朝,懒惰到了大臣写奏章批评的地步。而且他极为好色,每天在后宫流连,还服用大量的辅助药物,生活作风十分糜烂。可是,他却开创了一个小的盛世,不仅给国家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和平,还打开了一条源源不绝的生财之路,让国家迅速富强。这个人,就是明朝的隆庆皇帝朱载垕。

  朱载垕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儿子,但不是长子,而是第三子。原本顺位继承的话,是轮不到他的。可是没想到,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在被立为太子之后,就莫名其妙地夭折了。嘉靖皇帝本就是个迷信的人,此时更详细一些术士“二龙不能相见”的说法,很快就变得既不敢立太子,也不敢见儿子。朱载垕虽然被封为裕王,谁都知道他是日后的皇位继承人。但是由于皇帝对他的冷淡,强势的大臣如严嵩,都敢于欺负他。朱载垕自己也是规行矩步,唯恐走错一步毁了前程。

  虽然身份尴尬,但朱载垕对朝局十分留心,对朝臣的忠和奸、庸与能看的很清楚。嘉靖朝是明朝道德崩溃的分水岭,以严嵩为首的奸臣已经成集团化活动,民间逐渐形成了“笑贫不笑贪”的恶劣风气。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的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朱载垕能够体察民情,也痛恨奢侈浪费,逐渐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作风。

  嘉靖四十五年,老皇帝病逝,朱载垕登基,改元隆庆。此后的史书中,隆庆皇帝似乎做了不少事:他先是把自己父亲宠信的术士统统赶出朝廷,之后强行停掉了自己亲爷爷“睿宗”朱祐杬的庙享,接着任用李春芳、高拱、张居正等贤臣,为明朝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但是,这一切的功绩,却在两位大臣的上疏中露了原型。

  隆庆三年,尚宝丞(就是管理皇帝玉玺的官员)郑履淳上了一封奏疏,其中说道:“陛下御极三祀矣,曾召问一大臣,面质一讲官,赏纳一谏士,以共画思患豫防之策乎?高亢睽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宫闱违脱珥之规,朝陛拂同舟之义。回奏蒙谴,补牍奚从?内批径出,封还何自?”

  如果翻译过来,就是一封郑履淳控诉皇帝太懒的控诉书:您登基三年了,曾经召见过一位大臣来谋划天下吗?所批复的奏折,都是您亲手写的吗?这简直有些指责的意味了。

  隆庆四年,刑部主事陆树德也曾上疏,其中说道:“上下交为泰,今暌隔若此,何以劘君德,训万几?”

  翻译过来,就是和皇帝说:大臣和皇帝必须沟通顺畅,天下才能安康。如今两者都已经快要隔绝了,皇帝还有什么办法去教训万民呢?

  这两个人,后来的待遇不同。郑履淳被皇帝打了一百板子,削职为民。而陆树德则是被冷处理,从此没有再升迁。很显然这两个人都说到了皇帝的痛处:太懒,不爱上朝,和大臣基本不见面。

  和懒相辅相成的,就是隆庆皇帝的好色。明朝皇帝普遍毕竟好色,后来崇祯皇帝曾经破案,发现太监、宫女经常在身上携带可挥发性的媚药,这才让皇帝们迷了心智。但是很显然,隆庆皇帝不是这样的,他是自己主动地服食这些药物的。他对女性的心理需求,远大于生理需求,所以才会在壮年之时冒险服药。后来据说副作用很大,皇帝的下体每天都“跃跃欲试”,不能自已。所以他才会不停地在后宫流连,每天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隆庆皇帝对女子的需求量同样非常惊人。他多次从民间拣选秀女充斥后宫,每次选拔都是三百多人。这些人进宫,皇帝可是没把她们当做杂役人员,而是随时与之云雨。而女子只要博得了皇帝的欢心,自然也就会被封为妃子。也正因为如此,隆庆皇帝的妃子数量很多,光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中,就册封了十三位妃子。这还是级别比较高的妃子,较低的选侍还不算。

  而且,隆庆皇帝对自己的好色,没有任何道德压力。大臣有时候会进宫请示工作,经常会看见皇帝拥着美女,爱答不理的和大臣说话。更有甚者,隆庆宫中的茶杯、摆设,上面所绘制的内容也是不堪入目。

  好色带来的后果,就是皇帝身体健康的崩溃。长期的好色生活,掏空了这位“辛勤”的皇帝。在经历了6年的折腾后,隆庆皇帝在自己36岁那年驾鹤西游,把江山交给了自己年仅10岁的儿子朱翊钧。

  与皇帝的懒惰、好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明的江山在隆庆时代,进入了一个繁荣富强的小高潮。

  首先是北部最主要的边患,在隆庆时代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曾经进攻过北京城的蒙古俺答汗,由于老来好色,抢占了孙子把汉那吉的女人,导致把汉那吉投降明朝。俺达得知后,立即陈兵边境,向明朝要孙子。结果在高拱、张居正的策划下,用把汉那吉换回了投奔蒙古十余年的汉奸赵全。双方又借此机会,恢复了封贡互市。蒙汉两族从此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友好交往,蒙古边患被彻底解决。

  其次是海禁的开放。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打击海盗和走私,曾经制定了严格的禁海令,号称“片板不得入海”。这个政策随着岁月的发展而过时,成了嘉靖年间倭寇之乱的主要成因。到了隆庆这里,索性将海疆全部放开,任由百姓做海外生意。这一举动史称“隆庆开关”,成了明朝之后的一项国策。从此之后,中国生产的茶叶、瓷器和丝织品很流畅地销往东西二洋,给大明朝换回了大量的白银。据学者王裕巽的研究,从“隆庆开关”开始到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贸易和中国有关。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计3亿3千万两,为这段时间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大明朝一下子,成了世界的经济中心。

  隆庆一朝,是明朝的倒数第二个发展高峰。之所以一个懒惰的皇帝能够创造这样的盛世,和他用人不疑的治国方式分不开。隆庆皇帝十分新任自己的老师高拱,也十分新任日后将大明朝再次推向高峰的张居正,哪怕有人进谗言,也不曾对二人有过一丝怀疑。如此一来,这二人自然拼命为隆庆卖命。而作为一个皇帝,事无巨细地进行具体工作本就不应该是常态,既然有了得力的助手,放手让他们做就是了。古代的很多著名皇帝,比如说唐朝的唐玄宗、宋朝的宋仁宗,也和隆庆皇帝一样,都是靠着用人,才将国家推向繁荣的。所以说,隆庆皇帝是明朝最会做皇帝的人,没有之一。《庄子.天地》中有一句对国家治国的经典理想,叫做“上如标枝,民如野鹿”,隆庆皇帝即使不算做到了这一点,也相差不大了。

  接近这个表述的皇帝,只有一位,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他曾经三十年不上朝,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懒的皇帝。但万历皇帝不上朝,是他善于用人的结果,朝政并未荒废。万历主政前期,他将内政交给冯保,“大柄委以张居正”,也就是宰相当家。而张居正是一个明朝的贤相,张居正改革在历史上和王安石变法齐名,正是万历年间进行的。张居正改革让明朝一度出现国富民强的局面,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张居正去世后,万历亲政,但亲政后的万历帝竟然三十年不上朝,虽然不上朝,但此时无宦官之乱,无外戚干政,无奸臣当道,万历三大征都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堪称奇迹。万历时的制度建设,是许多史家研究的对象。

  朱厚照剧照

  明武宗朱厚照,就是最近热播的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中主人公杨凌的好兄弟,史书记载武宗在位时,荒淫无道,不理国事,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居然自己改名后,给自己加官进爵,这是要体验一把人民的生活吗?然后又下令不让民间吃猪肉,人民就不高兴了,硬是扛着皇威,然后该吃吃该喝喝,不过武宗也不在意,继续我行我素。

  据说一天早朝的时候,武宗居然弄了头大老虎,一群猴子一只狗,看到老虎受到惊吓的猴子和狗,四处逃散,把首辅大臣刘健、英国公张懋气得差点见了上帝。

  史料记载,武宗在位时期,外交上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人口总数也从正德元年的9151773户上升到正德十五年的9399979户,增加了24万户近百万人,经济总量也是大有增加,总的来说明朝这时候还是很富强的。

  不得不再次提名“十全老人”乾隆。没事儿就微服出巡去浪,把雍正爸爸留下来的充盈国库,挥霍的差不多了。

  可以说只干了一件正事,就是平定了准格尔之乱。

  有人可能要说《四库全书》,这书修出了多少文字狱,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因为编纂这本书,就折腾出了130多起,是其余历代文字狱总和的两倍。

  正经事不干,估计都用来写诗了。总计四万多首诗可不是吹牛的,只不过,这个诗的水准就很有问题。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我觉得我们现在发的朋友圈,都比这个文艺多了。

  国库里面都没啥钱了,但是他的印章却多达1000多个,有点儿闲钱干啥不好。

  而且吏治也很差,最有名气的就是攒了和珅这么一个巨大的贪官。

  闭关锁国更是在乾隆这里,达到前无古人的境界。

  而且到了六十多岁不舍得退位,还搞出了一个太上皇来。

  说起这样的皇帝,号称 “六味帝皇丸”的李显就是合适的人选。

  其实仔细想想,不单是李显自己,他爹李治,他弟李旦都差不多达标。不过他爹好歹抓了十年的权,相比之下,李显就是个混日子的货。

  李显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本来轮不到他当皇帝的,只是他两个哥哥都被武则天或杀或废,他才捡到个皇帝当当。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死,李显继位。可他庸弱无能,不是当皇帝的料,就尊他妈武则天为皇太后,国家大事小事都武则天做主。

  可他还想自己单干,组织自己的一套班子,结果把武则天搞火了,当了五十五天皇帝就被废,皇位由弟弟李旦接替。 李显被武则天赶到了湖北房州。

  武则天:

  在这期间,武则天自己称帝登基。当时很多唐王朝的宗室和臣子起兵反抗,也有不少是打着要李显复位的旗号的。李显不但不敢声援,反而被吓得要死,惶惶不安,常常晚上被噩梦惊醒。

  圣历三年(698年)十月,在外漂泊了十几年的李显被接到长安立为太子。他到了长安就一心巴结武家人,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武崇训和武延基,想借此保住自己的地位。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李多祚等人发动了政变,把李显捧上帝位。李显上台后把朝政全交给韦后,重用韦玄贞等外戚,但韦氏还不满意。

  李显和韦后: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显被韦皇后下毒暴毙。 虽然李显没什么本事,但当时唐朝在武则天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国家强盛。李显本人没别的本事,就是喜欢打马球和打马吊(麻将)。

  有一次他下朝回来,见到武三思和自己老婆韦后,两人在床上衣衫不整的赌钱,李显见二人赌得正嗨,他也兴致勃勃地帮人家数筹码。不一会,安乐公主来了,这下不再三缺一了,四个人越发赌得快乐尽兴。这个绿帽子王,真让人无语。

  李显在打马球上还为国争过光。景龙三年(709年),唐朝和吐蕃结束了长期的战争。为了表示两国交好,吐蕃提出在长安打一场马球友谊赛。最后唐朝队以四对十,大获全胜,打出了国威。

  打出国威后的坐姿:

  上场的四名选手中,两个是李显女婿,还有一个侄子,就是后来的玄宗。 所以说,当一个让国家富强的皇帝,仅靠自己努力是不够的。

  崇祯那么努力还是亡了国,李显混混日子,国家还是强盛,这可能是他命好的原因吧!

  这样的殊荣,非唐高宗李治莫属!

  李治是李世民的儿子,武则天的老公。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唐朝达到了强盛的巅峰。

  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达到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曾经评价到:

  永徽元年(650年),擒车鼻可汗,平定漠北。

  龙朔三年(663年),破百济。

  总章元年(668年),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显庆二年(657年),灭亡西突厥。唐代的版图至此达极盛。

  李治的赫赫武功,远超秦汉,比起他爹李世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唐朝疆域之广、军力之强,世所罕见,也是华夏五千之仅有!

  为什么?因为李治比较懒,喜欢垂拱而治。不像很多明君那样勤政,所以他不怎么出名。

  唐高宗李治,字为善,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在嫡皇子中排第三。他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贞观五年被封为晋王。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以后。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治即位。李治即位之初,也兴奋了几天。勤勉了好几年。但是很快就因为身体虚弱,放飞自我了。

  我们分析,李治这个人一定深通老庄之道,擅长垂拱而治。什么也不做,却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他的懒,是有大智慧的懒。

  在大正方针上,他坚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在朝廷大臣的任免上,他继续重用李绩、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这样的举措,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其实是做了最正确的事。因为唐朝经过李世民的治理,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李治只需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成了。

  我一直怀疑是武则天暗中使用了某种慢性毒药。也不排除李治自己服用含有大量重金属的丹药,导致身体虚弱、头晕目眩。也可能是沉迷酒色,被掏空了身体。

  亦或是以上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促成了李治的病秧子体质。导致他在55岁的年纪就早早病逝。

  李治贪恋女色,当太子的时候就与武则天私通。李治懒于朝政,因为头实在太晕。我估计他一年批阅的奏章,还没有雍正一个月批的多。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好色懒政的皇帝,把唐朝带向了极盛。到哪说理去。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懒惰却又最幸运的皇帝,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位老兄;以下是这位老兄的简介:

  终其一生,在他执政前期,他任用张居正为大明王朝的内阁首辅,大刀阔斧地对大明朝由内而外进行改革。促使原本百废待兴的社稷重新步入轨道,焕发生机。这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段国富民强,堪称盛世的时期。史学家称之为“万历中兴”。

  在他执政中期,他的老师,那位真正享受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待遇的一代权臣;那位被人戏称“当朝可不取皇帝,但不得不取张首辅”的张居正骤然离场。使这位原本叛逆的青年,刚刚执政十年的朱翊钧开始放纵自我,逐渐沉迷酒色,日夜笙歌。本来就身体不适的他更是创下了千古唯一的帝王记录,“二十余年不上朝”。

  在他执政的后期,虽然有着“万历三大征”的丰功伟绩,巩固了汉家疆土,维护了大明王朝最后的颜面。但朱翊钧开始反复无常,荒唐处理政事;致使朝廷日渐腐败,国家几乎无法周转。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他要负很大的责任。

  总的来说,在万历皇帝的执政时期,中国的经济地位仍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而人文方面开始出现了“西学东渐”,例如利玛窦来华传学,还亲自觐见过万历皇帝。明朝社会也在万历时期开始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解放个人天性的精神文化层面,堪比先秦以及民国时期的文化活跃面貌。

  作为一个皇帝,做事懒惰,沉迷酒色,在位期间搞出了很多荒唐事情。但在位期间,却能把国家治理的蒸蒸日上,甚至暂时出现了一派盛世景象。

  历史上最符合这个形象的皇帝,恐怕莫过于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了。

  司马炎在位期间,西晋高层非常奇葩。一群自诩清流的官员,忙着嗑药不干活;那些被后世认定很有才华的人,比如竹林七贤,基本上都赋闲在家。皇帝本人在位后期,荒淫无度,懈怠政务。一州刺史甚至靠截杀过路客商,成了整个国家的首富,然后还敢和皇帝的舅舅正面竞争首富称号,由此出现了一个叫做‘石崇斗富’的成语……

  但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却偏偏被后世称之为‘太康之治’,成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美好时期。

  一个昏君在位,为什么还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让国家变得蒸蒸日上呢?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晋武帝司马炎本人的经历开始说起。

  三国后期,随着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批人去世,魏蜀吴三国内部,各自都开始出现问题了。魏国这边,随着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大权落入了司马家的手里。此后两年里,司马懿开始大肆反对者,彻底稳定了司马家的掌权地位。而司马懿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又陆续掌权,继续巩固司马家的地位。

  至于吴国和蜀国,吴国那边随着孙权去世,此后十年里,开始围绕着皇权疯狂内斗,导致国力大损。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之后,又换上了一个叫做孙皓的暴君。而蜀国这边,自从诸葛亮去世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顶级名臣。再加上刘禅本人能力有限,蜀国最多也就只能保持不退步的状态,后来还出现了宦官把持朝政的情况。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司马家的老二司马昭,派出大军进攻蜀国,最后靠着邓艾走小路偷袭,逼迫蜀国投降,彻底拿下了蜀国。拿下蜀国之后,这时司马昭在魏国内部的地位,已经无与伦比,随时都可以篡位做皇帝了。

  但就在司马昭即将完成篡位工作的时候,他本人却忽然暴毙而亡。而司马昭突然去世之后,司马家的大权,就落到了他的长子司马炎手里。

  司马炎出生的时候,他爷爷司马懿已经成了魏国最有权力的人之一,但同时也被曹家皇帝曹叡深深忌惮。直到司马炎14岁那年,司马家才发动了高平陵政变,继而掌握了大权。而司马家掌权之后,又一直忙着内斗。所以司马炎的童年以及少年时代,基本上耳濡目染的都是国内的权力斗争,而不是对外战争。

  这直接导致,司马炎在对外战争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短板。

  而到了司马昭去世,司马炎作为新的掌权人被推出了的时候,司马炎就不得不面对一些重要选择。首先,当时司马炎只有30岁,之前既没有指挥过什么大型战争,也没有什么过人的政绩。不管是资历声望,还是个人能力,都显得有些不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如果想要通过对外战争,来树立个人威望的话,几乎完全不可能。而司马炎接下来想要树立个人威望,确保司马家不会出现大权旁落的现象,就只剩下了唯一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就是篡位。

  只要篡位,司马炎便可以登基做皇帝,同时封一大堆的勋爵官位。这些好处,足以让很多人开始真正支持司马炎。而且自此之后,司马家的执政合法性,也不再是什么问题。

  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司马炎掌权之后,在最短时间内篡取了曹家的皇位。随着司马炎登基,西晋也正式开国了。

  不过,从西晋开国的这个过程,我们也不难看出两点:首先西晋真正的奠基人,并不是司马炎,而是他的爷爷和父亲这两代人。至于司马炎本人,虽然算是开国皇帝,但不管是文治武功,还是个人韬略,其实都比不上其他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

  相比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比如秦始皇、刘邦、赵匡胤或者朱元璋这些猛人,司马炎实在不在一个档次。他能成为开国皇帝,只能说他运气好,摊上了一个好爷爷。

  其次,因为司马炎篡权的时候比较着急,根本没来得及对外扩张。所以西晋开国的时候,东吴并没有被吞并。而且接下来十多年的时间里,西晋一直也没有吞并东吴的能力。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司马炎虽然和历代开国皇帝相比,能力有些拉胯。但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司马炎的能力还是足够的。所以司马炎登基之后,就开始尽量提升国力,推行各种好政策,休养生息。反正此时的西晋,已经相当于三国时期魏国和蜀国的集合体,国力远胜吴国。只要国力再强大一些,靠着绝对实力的碾压,一样能够灭了吴国。

  而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司马炎主要的工作,就是尽量休养生息,不瞎折腾。而且最重要的是,司马炎在位前期,西晋朝堂上还有很多当年他爹司马昭,甚至他爷爷司马懿留下来的老臣。这些老臣不仅能力过硬,而且对司马家忠心耿耿。而且之前司马炎篡位的时候,对这些人的封赏也比较给力,这就导致司马炎登基之后,这些人基本上都在兢兢业业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本不用司马炎操心。

  正是因为有这片老臣的辅佐,所以接下来的十年当中,司马炎几乎不用太费力气,西晋的国力就可以稳步增长。再加上开国时间不长,国内土地兼并的问题也不突出。只要朝廷不瞎折腾,一些关键位置有人干活,国家就不可能出大问题。

  当然,在此期间,司马炎本人也不能说是一点贡献都没有。除了按时打卡上班不加班,偶尔也要做个秀,尽量节俭一些,给下面的官员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但说实话,司马炎的节俭,很像后世某个花几千两银子打补丁的皇帝。名义上是很节俭,但该花的钱其实一分没少花。下面出问题的时候,司马炎也会找相关的官员问责,做一些开仓放粮、修筑河堤的工作。

  总之,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王朝来说,只要朝廷自己不瞎折腾,百姓基本上自己就会努力工作,国家也会越来越好。而对于这段西晋高层不折腾的岁月,后世史书上就称之为‘太康之治’。在这段时间当中,西晋高层虽然偶尔会出几个奇葩,但总数并不算多。毕竟当时掌权的,基本上还都是那些老臣。而且在这段时间里,西晋的国力确实也恢复得很快。

  反观吴国那边,这十多年里内部一直矛盾重重,国力持续下跌。所以,十多年以后,当双方国力已经不在一个次元的时候,西晋大军压上,直接横推过去,一举灭了吴国。

  就这样,司马炎最后结束了三国时代,彻底统一了天下。但老实说,虽然天下确实是他统一的,但功劳真的很难算在他身上。大多数功劳,恐怕还是要算在他爹和他爷爷头上。毕竟当时真正干活的那些官员,还是他的长辈留下来的那些老臣。

  不过,随着天下再次统一,这时候司马炎就有点飘了。毕竟在司马炎看来,自己好歹也是一个开国皇帝,在历史地位上,完全是和当年的秦始皇、刘邦以及刘秀一个级别。既然自己有这么大功劳,国家现在也发展得不错,那接下来,自己作为皇帝,是不是就该享受一下了呢?

  首先,是后宫生活方面,司马炎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记录:灭掉了吴国之后,司马炎把东吴后宫里的数千女子,都给纳入到了自己的后宫当中。再加上司马炎后宫原来的女子,一时间整个后宫当中的女子数量,竟然超过了万人!

  古代皇帝一直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这个说法在其他朝代,往往都是虚指,实际上根本就没那么多人。但在司马炎这里,却远远不够形容真实情况。另外,上万后宫女子,就是每天只临幸一个,司马炎转一圈也需要三十多年。当时的司马炎,大概也是选择恐惧症,后来干脆想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司马炎本人坐在一个羊拉的车上面,羊拉到那个女子的门前,司马炎当晚就在哪里过夜。

  后来,那些后宫女子,为了得到司马炎的宠幸,还特意在门口撒上盐水,插满竹叶,以此来吸引羊停留。这事儿后来还留下了一个成语,叫做‘羊车望幸’。

  如此奢侈的生活,司马炎竟然还敢标榜自己生活节俭,实在是很浮夸了。别的不说,光是养这上万美女的开销,恐怕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除了自己生活奢侈之外,司马炎对司马家的那些亲戚,也是相当大方。因为司马家生育能力比较强,人口也比较多。所以司马炎即位之后,很快就封了一大堆的王爷。这些王爷的存在,不但消耗了西晋大量国力,同时也为后来西晋的灭亡,埋下了一个大祸根。

  既然皇帝和宗室都这么奢侈,那下面的大臣,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开始奢靡成风。最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灭吴之前,掌权的一半都是前朝留下来的老臣,做事还比较像样。但是后来,随着这些前朝老臣,逐渐退休或者去世,新生代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看着司马家的奢侈生活,一步步做了大官,自身自然也就变得极为奢侈。

  比如当时特别流行一种叫五石散的东西,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制作的,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据说有点类似兴奋剂,吃完之后可以刺激身体,让人感觉很舒服。但这种东西的造价极高,只有贵族才玩得起。而当时的西晋高层,几乎是嗑药成风,每年光是花费在五石散上面的开销,估计就非常恐怖。

  另外,还有著名的‘石崇斗富’的故事。石崇早年其实也是一个青年才俊,还曾和潘安、左思这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并称为金谷二十四友。但是后来,石崇进入官场之后,随着官职越来越高,也被浮华的生活所腐化,所以就成了后来那个生活奢靡,和皇帝亲舅舅比谁更有钱的反面人物了。

  而这一切,如果究其根本的话,源头恐怕都要归咎于司马炎这个皇帝本人。正是因为司马炎本人没能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所以西晋的风气才会那么不正常。

  如果单从司马炎的生活作风,以及后来造成的恶劣影响来看,司马炎无疑是一个昏君。如果不是司马炎非得要立自己的痴呆儿子做皇帝,后来西晋恐怕也不会有八王之乱,更不会有后来的东晋十六国,以及魏晋南北朝。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炎无疑是一个昏君。

  从昏君的角度来说,司马炎无疑符合所有昏君的标准。生活奢靡,沉迷酒色,后期在工作方面也非常懈怠。后世所有对昏君的定义,在司马炎身上几乎都能找到。

  但讽刺的是,就这样的司马炎,他在位期间却建立了西晋,成了西晋的开国皇帝,并且统一了中原。而且他在位期间,西晋也确实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国力蒸蒸日上,太康之治在古代历史上,也确实堪称一个不错的时代。

  一个昏君,却能建立一个大一统朝代,并且开创一个相对美好的时代。不得不说,历史有的时候,真的是非常讽刺。

  大宋皇帝好几个都是

  一国老大,忙于政事,哪有多少个人时间?可大宋的皇帝,几乎各个都有极高的文学造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层出不穷,还大都能在文学领域中占一席之地

  说王羲之字好,人家为练把池塘都染黑了;说吴道子画好,人家就是靠画画为生的;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人家打小玩的就是刻字……

  这些技能,都是时间堆的啊

  皇帝是什么?政通人和、国富民强才是他的主职。成为这个家那个家,他还有多少时间去处理国事呢?每天又能工作多长时间?

  有宋一朝,才子配佳人是主旋律

  留恋青楼,名人换妾为时尚,连苏东坡都不能免俗。风气如此,作为一国老大,说不沉迷酒色,谁信。那个宋徽宗,还玩养成呢,打小培养李师师,还弄周邦彦当她老师……有大臣上书劝解皇帝莫要沉迷女色,内宫太监说,那些个大臣一升官就添妾庆祝,怎还有脸说皇帝

  宋朝皇帝,玩书法、玩文章、玩鉴赏、沉迷酒色,他们在其位又不全身心投入,算是懒惰吧。从这朝代里找个题主要求的皇帝,应该不难

  就选宋仁宗赵祯吧

  老赵皇帝当了四十二年,亲政三十一年。在位期间,虽然军事上进攻没怎么赢过,但被人打也算没怎么败过吧。对外基本和平,死后,辽国皇帝还垂泪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至于经济政治文化,用秦桧的话说:庆历、嘉佑之治上参唐虞,下轶商周,何其盛哉!

  大宋仁宗期,当得上国富民强,仁宗皇帝自己擅长书法诗词,称得上某某家,又沉迷美色,每天工作必定很短,很符合题主要求

  以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中国古代有没有那种很懒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时间很短但国家却很富强的皇帝?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