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事家喻户晓,历史上真有这事吗?有何凭据?

  有三顾茅庐这回事吗?

  诸葛亮说有!在他的《出师表》中,有这么一句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这是诸葛亮自己说的,可是没有人证。三顾茅庐的男主角刘备以及配角张飞、关羽都死去多年了,更是死无对证!

  
再来看陈寿的《三国志》: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陈寿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他又没亲眼见证?他的主要依据也是《出师表》。在当时,《出师表》实在太有名了,陈寿不仅相信诸葛亮的说法,还全篇收录了《出师表》。

  最后来看《魏略》:亮乃北行见备……

  《魏略》的说法与前两者截然不同,这回是诸葛亮主动找到了刘备,找刘备聊天,聊着聊着,别的宾客都各回各家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还在刘备府上小住了几日。

  第二天,诸葛亮早上起来,看到刘备正在编牛尾,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就问刘备:“大丈夫志在四方,将军你怎么女人似的,编这破玩意?”

  刘备脸一红,笑笑说:“哥编的不是牛尾,而是寂寞,你不懂!”

  
 

  《出师表》和《魏略》两种说法哪个更可信呢?

  有人支持前者,有人支持后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后来还衍生出了第三种说法,这种说法就更“妙”了,颇含中庸之道。

  第三种是这样说的:

  诸葛亮先找了刘备,刘备觉得这小伙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就没当回事。

  后来,徐庶、庞德公等人再三替诸葛亮宣传造势,把诸葛亮吹的天花乱坠,刘备终于意识到错失了人才,这才带着关羽和张飞,屁颠屁颠地跑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前后去了三次,给足了诸葛亮的面子。

  我倾向于第三种,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诸葛亮并不那么有名。诸葛亮虽然自比管仲乐毅,但周边的人不以为然,认为他是个狂妄书生。

  
二是,刘备在荆州呆了七八年,而诸葛亮又是刘表的亲戚,诸葛亮的媳妇是黄月英,刘表是黄月英的大姨夫,蔡瑁是黄月英的二姨夫。要说诸葛亮没见过刘备,似乎可能性不大。

  三是,军师一职非同小可,刘备必须谨慎。刘备小集团好比一家创业初期的公司,诸葛亮是个应聘CEO的高级人才。

  诸葛亮哪都好,长得不错,个子挺高,学历挺高,能说会道,可唯一的缺点就是无任何相关从业经验。

  刘备不放心把公司交给他,假如诸葛亮是个徒有其表,夸夸其谈之人,那么刘备的公司就彻底黄了。

  所以,诸葛亮过来应聘之时,刘备先晾了晾诸葛亮,之后多方考察诸葛亮的真才实学,后在徐庶等人的一致举荐之下,才开始了三顾茅庐。

  导语:

  所谓历史真相,其实是很难去做断定的,尤其是史书上所描写的事件,到底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作者想让你看到的呢?

  在没有旁征博引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去判断一件事的真假,不过三顾茅庐这件事,恰好我们是有很多根据来说明这件事的线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明确说明。

  三顾茅庐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个典故,讲述的故事很感人。落魄的刘备,已经46岁了,依旧想要创建一番功业。

  在多方打听之下,刘备得知了卧龙诸葛亮就在荆州乡野中耕种读书,所以刘备带着自己的两位知己好友关羽张飞,一起前往诸葛亮的住处求见。

  不过很可惜,前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不知道是诸葛亮有意试探,还是的确不凑巧。所以刘备直到第三次前来,才真正见到了诸葛亮。

  原本待价而沽的诸葛亮,一直躲在山野间读书种地,倒也过得清闲。可是刘备用真诚打动了诸葛亮,所以诸葛亮就为刘备规划了一条夺取天下的方案。

  从此刘备对待诸葛亮就像老师一样,声称得到诸葛亮就是如鱼得水。诸葛亮从此为刘备鞍前马后,再也没有更换门庭,为刘备父子工作了27年,最终因为劳累过度而去世。

  诸葛亮在北伐之前,曾经给刘禅上过一份表书,就是大名鼎鼎的《出师表》,这里面有一句话说清楚了当年的事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这里面就说得很清楚了,说刘备三次到草庐之中拜访了诸葛亮,而且向诸葛亮询问了天下大事。诸葛亮这一感动,就答应跟着刘备去打天下了。

  《出师表》是诸葛亮的名作,真实性当然是不用考量了,谁也不会写这么一篇大作,冠以诸葛亮的大名,所以说刘备三顾茅庐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02《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曾经提到过这件事。

  陈寿对诸葛亮还是比较厚道了,虽然陈寿的父亲因诸葛亮而死,可诸葛亮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他不敢乱黑,只好把实际情况给写下来了。

  再说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确实也征服了陈寿,那个时代,完全找不出第二个诸葛亮这样的人,所以陈寿情不自禁地为诸葛亮单独列传,而且基本上都是褒奖之词。

  在诸葛亮传当中,陈寿就曾经再次提及出师表,这是千古名篇,自然必须要全文记录。除此之外,陈寿还讲了这么一小段诸葛亮和刘备的故事: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

  这里讲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当时刘备驻扎在新野小城,徐庶主动前来投靠,得到了刘备的信任。徐庶告诉刘备,这里有个大才子诸葛亮,号称卧龙,刘将军可以去拜访一下。

  一开始刘备还有些傲慢,他说徐庶你把他领来就好了,包吃包住包路费。可徐庶说,这个不行,这人你去拜访可以,让他委屈前来是不行的。你要想得到他,就必须要亲自前往才行。

  所以刘备就听从了徐庶的建议,前往诸葛亮的住处去找他。结果去了三次,才见到了诸葛亮的面。所以我们会发现,这里也详细记录了三顾茅庐的经过,这次是有徐庶作为引荐之人,才促成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恩情。

  如果大家承认《三国志》的真实性,如果承认陈寿的写史良心,那么就应该承认三顾茅庐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

 

  03《魏略》中对这段历史,却有不同看法。

  聊《魏略》当然要先聊它的作者鱼豢,鱼豢是曹魏集团的郎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生活在三国中后期的魏国,所以详细记录了魏国所发生的一些历史故事。

  《三国志》、《后汉书》中有很多故事,都是引用了鱼豢的作品,所以说《魏略》是有一定参考性的。不过我们要记住一个问题,鱼豢这个人是曹魏人,没有他前往荆州的记录,也就是说,他记载刘备和诸葛亮相遇这件事,只有两个消息来源渠道:

  第一个就是自己听来的,根据周围一些读书人的闲谈,鱼豢得来了这些消息,所以就记录了下来。

  第二个就是根据前人的手稿借鉴得来的,比如说有人曾经记录了这件事,鱼豢觉得很有道理,就把它借鉴到了《魏略》中。

  这两个渠道中,第二种渠道的几率不大,因为我们没有找到任何相关根据。所以说这件事应该就是鱼豢道听途说得来的。请看原文:

  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魏略》

  这里跟《三国志》的出入非常大,首先刘备不是驻扎新野,而是驻扎在樊城。诸葛亮认为刘表性格太慢,而且不懂得军事,所以就直接去樊城找刘备去了。

  可是刘备跟诸葛亮也不认识,之前也没有听闻过他的故事,刘备看诸葛亮岁数太小,就当成是来听论道的学生。等到宾客们都走了,刘备就开始做手工艺品,这是他的个人爱好。诸葛亮却问了一句:将军应该是有大志向的恶人,怎么会在这里做手工呢?刘备这才结识了诸葛亮。

  所以这种情况的相遇,也就是诸葛亮主动去找的刘备,而不是刘备前去寻找的诸葛亮,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么这种说法可靠吗?我觉得丝毫没有可靠性可言。

 

  总结:三顾茅庐的确存在,各打五十大板的说法不可借鉴。

  专家给出的答复是,各打五十大板,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说三顾茅庐完全不对,也不能说诸葛亮去见刘备完全错了。所以专家认为应该是诸葛亮主动去见了刘备,但是刘备当时没有在意诸葛亮。后来在意了才再去拜见诸葛亮的。

  这个说法就比较有意思了,也就是说《魏略》记载了真实故事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诸葛亮去拜访刘备的部分,而《三国志》则记载了后半部分,也就是刘备拜访诸葛亮的部分。

  其实我觉得这么说虽然照顾到了两本书,却也伤害了这个故事原来的面貌。且不论《魏略》的真实性,单纯看三顾茅庐这件事,我们会发现,刘备礼贤下士,诸葛亮忠诚效忠,全部都是正能量。

  之所以这对君臣千古少见,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能量都是可以激励大家上进的,而不是自暴自弃的。

  很多人黑刘备狼子野心,黑诸葛亮专横跋扈,可这么黑的目的是什么呢?除了标新立异,为自己博取名声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反倒是三顾茅庐这件事,却给了我们无数的感动。这是君臣之间最理想的相遇状态,一个空有雄心壮志,却穷困落魄。一个满腹经纶,却无报效之门。他们彼此其实都是如鱼得水,难道不是最真实的状态吗?

   参考资料:

  《三国志》

  《魏略》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细节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于是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三顾茅庐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隆中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南阳草庐,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事家喻户晓,历史上真有这事吗?有何凭据?三顾茅庐引争议

  “三顾茅庐”这个典故相信大家都知道,因为刘备三次邀请诸葛亮,第三次诸葛亮才出山,《三国演义》中也提到了这个事情。在《三国志》里也有关于“三顾茅庐”的记载。“凡三往,乃见”,足可以见其真实性。不过也有史书记载诸葛亮并非被刘备三顾茅庐,而是毛遂自荐,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都众说纷纭。

  出师表中有记载《出师表》中也提到过三顾茅庐,“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写的清清楚楚,的确是刘备三顾茅庐把自己请出来的,而且光从字面意思理解,刘备为了请比自己身份地位的诸葛亮,专门委屈下身,也间接烘托了诸葛亮的确是个有才之人,如果他不优秀,怎会让刘备屈身亲自去请呢,还请了三次。《出师表》一文如今被收编到教科书里,可见其真实性,尊重历史。被编到教科书里,其言辞的真实性也是经得起考量的。

  毛遂自荐关于毛遂自荐的说法,在三国时期魏人鱼豢所撰《魏略》有所记载。荆州面临曹操、孙权这两方的威胁时,其军中又缺乏良策,诸葛亮亲自去找了刘备,而当时刘备正在会见客人,刘备看了诸葛亮一眼,没在意,等客人走了,刘备也没有理睬诸葛亮,最后还是诸葛亮主动跟刘备搭话,谈话间刘备觉得此人不凡,有点胆识,是个人才,就把诸葛亮留下来,为自己所用。除了《魏略》一书中有所记载,在西晋司马彪的著作《九州春秋》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故事。

  所以现在就出现了两种说法,还有人说《出师表》中所描述的“三顾茅庐”有夸大其词之嫌疑,是诸葛亮故意抬高身价,可这样做的前提也是他本身有足够的才能,不然也会被人所非议。刘备也是爱才之人,如果不是诸葛亮过于优秀,刘备也不可能将诸葛亮收入麾下。不管哪个是真的,都不得不说诸葛亮的确是个人才。

  真有这件事。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诸葛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我不信这样的人能忽悠皇上!

  刘备为了争夺天下,三请诸葛,也就是三顾茅庐成史上典故。对于有没有其事,除三国本意所在外,历代皇君文臣都爱惜人才!推波助澜会使社会进步!

  有,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 [1] (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占据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卧龙岗诸葛草庐山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扩展资料: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为曹操所败,投奔荆州刘表同时,积极联络当地的豪杰。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位于今河南南阳)。

  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当时,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明知故问嘛: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有啊有啊,最明显的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还有《诸葛亮传》的“凡三往,乃见”。

  注意的是,在古代“三”并不是完全指固定数量,“三”在古代有多次的意思。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行”就不是单单指三个人的意思,而是多人的意思了。

  “三顾茅庐”这个历史典故在中国已经千古流传,至今已经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三顾茅庐的故事,源自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作者罗贯中用了大幅篇章刻画了刘备礼贤下士,广纳贤才的仁君风范和诸葛亮雄才大略,韬光养晦的卧龙形象。

 

  “三顾茅庐”描述了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不畏严寒,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的动人事迹。 那么,真实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刘备三兄弟三顾茅庐的事情呢?

  据史料司马彪的《九州春秋》中记载,刘关张根本没有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是假,诸葛亮毛遂自荐才是真。

  话说当年刘备屯兵于樊城市,曹操大军以统一黄河以北大片区域,下一步计划就是攻打荆州,当时住在隆中的诸葛亮,那时候还年轻,仗着自己熟读兵书颇有一番计谋,后来,诸葛亮获悉刘备正面临曹操几十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危机,确实需要一个贤才一筹莫展之际,于是就带着自己的预测,一路北行去面见刘备。当时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觉得诸葛亮初出茅庐而且还很年轻,根本就没有重视这个诸葛亮。 后来在诸葛亮一通对时局的高谈阔论之后,刘备才逐渐对诸葛亮改变了态度,刘备觉得此人确实是个人才,于是便以上客待之。

 

  综上所述,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刘关张三顾茅庐的事儿当然就不足为信。

  可是按照史料陈寿的《三国志》上记载,刘备确实曾经三顾茅庐去请过诸葛亮。而诸葛亮本人在他的《出师表》中也曾这样描述过:“臣本布衣,鞠躬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许先帝以驱驰。”按照诸葛亮的描述,当年刘备却有三顾茅庐之事。

 

  《三国演义》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刘备当年为了摆脱势单力薄的困境,开始迅速扩充势力,所以急需一名有作为的人扶持。于是刘备就向高人司马徽请教,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司马徽自愧不如说自己是个庸俗的儒生,根本不了解当前的时局变化,真正能了解天下大势的,才是有真才实学的俊杰。于是,司马徽就向刘备举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卧龙”,一个是“凤雏”。司马徽告诉刘备,这两个人得一个便可安天下。其中“卧龙”就是后来的诸葛亮。

 

  于是刘备受司马徽的指点,冒着严寒带着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亲自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头两次没有见到,第三次由于刘备的诚心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接见了刘备。这就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三顾茅庐”。

  那么到底刘备有没有三顾茅庐,我们也是一头雾水,曾经有人分析,刘备经常以皇叔自居,又是三国时期名望极高的政治家,他怎么可能礼贤下士三次去请一个山野村夫呢?

  所以一些人认为当年诸葛亮是自己毛遂自荐来到刘备身边的。诸葛亮本来寒窗苦读就是想时机成熟之后,好找一个可以辅佐成大器的君主。所以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对于三顾茅庐评论最多的一种说法就是,说三顾茅庐完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吸引读者,增加小说的精彩程度,刻意杜撰出来的。 无论怎么样,“三顾茅庐”这个历史典故已经在民间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演绎也好,杜撰也罢,总之,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精神不可否认。

  如今,《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名著依然是当今人们茶余饭后愉悦的话题。

  历史上真有三顾茅庐,诸葛亮《出事表》里有“……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印证了三顾茅庐是真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事家喻户晓,历史上真有这事吗?有何凭据?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