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你喜欢民间故事吗,你还记得看过最精彩的民间故事是什么吗?

  

你喜欢民间故事吗,你还记得看过最精彩的民间故事是什么吗?

  

你喜欢民间故事吗,你还记得看过最精彩的民间故事是什么吗?

  良间故事就是在老百姓之间的传说,还记得什么王花买父,刘罗锅传,乾隆皇帝下江南,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家里没个男人照应,确实容易生惹是非。

  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小叔子垂涎寡嫂美色,欲在寡嫂生病期间趁虚而入,不料寡嫂一个举动,小叔子直接吓得跪在地上。

  二十世纪初,安徽淮南凤台县有个年轻木匠叫王守山,为人老实本分。

  因为手艺精湛,很多人都会请他到家里帮忙做些桌子椅子等家具。

  这年秋天,隔壁村李全民家唯一的一张饭桌已经摇摇欲坠,于是,打算找木匠帮忙重新做一张新的八仙桌。

  这一打听,才知道邻村有个小木匠口碑不错,为人也和善,想想也应该不会多坑自己工钱。

  深思熟虑后,李全民隔日便走了十几里山路,来到王守山家里。

  李全民一问工钱,确实比其他木匠收的要少很多,他这才放下心来,因为李家确实贫穷,要价高了还真拿不出来。

  商量好工钱后,王守山便带着锯子、刨子和墨斗等行头跟随李全民来到了李家。

  王守山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木匠活却做的十分娴熟,不出三天,一张崭新精致的八仙桌就做好了。

  李全民一看,满心欢喜,便萌生多留他几日的念头。

  于是,李全民和王守山商量道:“王师傅,你看我这桌子是好了,可还缺几条凳子,你看能不能多留几日,再帮忙做四条长凳?”

  王守山倒也爽快,想都没多想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王守山干活,李全民就在边上看,是越看越喜欢这个年轻后生,且有意将自己的女儿李金莲许配给他。

  李金莲是李全民的小女儿,年方十五。王守山做活期间,李金莲偶尔也会过来,看着浓眉大眼,英俊潇洒的王守山,李金莲也是小心脏砰砰直跳。

  又过了两日,四条长凳也做好,结工钱时,王守山见李家确实不易,便只收了桌子的钱,四条凳子就当帮助李家,反正自己也没耽搁几天功夫。

  眼见王守山不仅能干,而且善良,李全民再也憋不住了,便对王守山说:“小伙子啊,我见你是个踏实之人,为人也好,我家小女金莲年方十五,尚未婚配,不知你意下如何?”

  其实,王守山家里也不富裕,父母走得早,家里只有自己和弟弟王守川两人,王守川年仅十六岁,还要抚养他长大,担心金莲跟着自己吃亏。

  当王守山说出实情后,李全民并未计较,反而认为王守山诚信,更值得自己女儿托付终身。

  这王守山也到娶妻生子的年纪,既然李全民都不在意,那他便欣然同意,就这样,李金莲嫁给了大自己五岁的王守山。

  李金莲嫁到王家,虽然小叔子王守川比自己还大一岁,但是俗话说长嫂如母,她和丈夫王守山一起,对小叔子是照顾有加,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是好景不长,五年以后的一天,王守山外出干活,不小心被房梁砸到胸口,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

  虽为一母同胞,但王守川却不像哥哥王守山一般善良,而是一个心眼极小,自私自利的人。

  李金莲之前虽对自己百般好,但王守川却认为她只是顾及哥哥的感受才对自己好。

  现在哥哥离世,王守川自己也已长大成人有了赚钱的营生,就不想管李金莲。

  这天,王守川看着李金莲吃力地担着两桶水,他却未前去帮忙,而是在远处拿着茅草悠闲地坐着。

  当他在仔细一看,发现李金莲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小丫头片子,而是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

  于是,王守川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不下手,恐怕惦记寡嫂的人也不在少数。

  此后,王守川是变着法子对李金莲好,李金莲看在眼里,气在心头。

  虽然生气,但也不好发作,毕竟有些体力活自己还真干不来,必须要王守川搭把手,总比外人帮忙要好。

  这王守川是得寸进尺,只要抓住机会便会占自己嫂子便宜,李金莲心里很是烦闷,竟因为此而病倒。

  王守川得知此事后,是大包小包提着礼品过来看望李金莲,还以照顾嫂子为由,住了下来。

  李金莲见状也不好回绝,只好先答应了下来。

  这几日王守川看着卧病在床的李金莲,脸色虽然苍白无力,却挡不住娇艳欲滴的美色。

  王守川看得心急火燎,总想找机会揩油,但李金莲一直都比较警觉,从未让王守川得逞。

  这天,王守川端着一碗鸡汤来到李金莲床边,说是要嫂子好好调理身子,但是李金莲总感觉不放心。

  王守川站在床边不动,非要看着李金莲喝完才走,李金莲更加觉得事情蹊跷,便心生一计,说道:“守川啊,你去端个凳子坐着吧!”

  这王守川并未多想,走到桌子旁去搬凳子,李金莲趁机将鸡汤倒在床底下,等王守川转过头来时,假意用袖口擦着嘴,还夸赞王守川熬的鸡汤好喝。

  王守川听罢,甚是欢喜,这才心满意足端着碗走了,还一再嘱咐李金莲好好休息。

  这天半夜,王守川来到嫂子房间门前,叫了几声嫂子,见李金莲未应答,便壮着胆子来到李金莲房间。

  王守川嘿嘿一笑,就脱下了身上的衣服,扑到嫂子床上。

  正欲行那不轨之事之时,李金莲猛然睁大眼睛,这着实吓了王守川一跳,赶紧提着衣服从床上下来。

  在床边,王守川紧紧盯着李金莲,见她未动弹,还以为嫂子是癔症发了,这会刚好在梦游,于是又褪去衣服来到床边。

  就在他刚要扑上去时,李金莲蹭地一下坐了起来,嘴里说道:“王守川,你个混账东西,你连兄嫂也不放过,是不想活了吗?我这就带你下去!”

  王守川此时吓得不轻,但还是结结巴巴问道:“你,你,你到底是谁?”

  李金莲面无表情说:“我是你哥王守山,你个大逆不道的东西!”

  王守川此刻心里发毛起来,莫不是大哥上了大嫂的身,前来教训他,于是吓得屁滚尿流,瑟瑟发抖。

  李金莲趁势伸直胳膊,从床上跳了下来,蹦蹦跳跳直逼王守川而去,这下王守川吓得是魂飞魄散,连滚带爬逃出了李金莲的房间。

  见王守川跑远,李金莲这才松了口气,坐在床边休息片刻,心里还大骂王守川太不是个东西。

  原来啊,王守川在鸡汤中下了迷药,打算将李金莲迷晕后欺负她,怎料李金莲聪慧过人,看出了王守川的小心事,借死去丈夫王守山之名,狠狠教训了王守川一顿。

  自此以后,王守川是再也不敢轻薄兄嫂半分,这件事情传遍十里八乡后,那些惦记李金莲的男子也不敢轻举妄动,害怕王守山报复。

  就这样,李金莲才过上平淡安稳的日子,再也没有担心遭人欺负和轻薄了!

  谢邀回答:“一把剪刀掛门上,防魔驱鬼作屏障。”

  以前,有两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这天黄昏时节,他们来到了一座庄院,叩门投宿,庄主打开大门,待人很和善,当下将两人迎进厅堂,这家庄院虽然很气派,但是总觉得里面阴气沉沉,员外也是面带愁容,好像有什么为难之事。

  入夜,两个秀才被安排在后厢房里歇息。将到三更时,秀才突然被一阵响声惊醒,还带有阴风阵阵。这一宿他俩谁也没睡好。

  第二天,清晨,他俩打开后门,见外面是一个花园,四周百花争艳,香气扑鼻。中间有一个水塘,四面生满绿苔,水也是墨绿色的,看样子,潭水很深。他俩在园里转了一圈,心中有了底。于是一起进正屋去见庄主。

  此时庄主正在同夫人在厅堂里烧香祈祷。秀才他俩道过早安,问道:近来家境如何?看你们求神拜佛,是否遇到了为难之事?

  庄主见他们俩态度诚恳,犹豫了一下才说:“哎!不瞒二位公子,我生有一女,今年二八年龄,去年,有一夜,忽然下大雨涨大水,后花园的水也涨满了,且漫进了后厢房。

  第二天,我女儿就病倒了,从那以后,她就沉默寡言,面黄肌瘦,请了无数的大夫都没治好,这几天连门都不出了。”

  秀才俩人原打算在此住一宿就赶路,但看到庄主家这种境况,侠义之心油然而生,他们俩执意要为庄主家排忧解难。于是两人对庄主说:“你家小姐的病我们有办法治!”庄主高兴地说:“如果你们能治好我女儿的病,我愿意用一半家财来作酬谢。”

  两个人合计一下,要庄主准备一只大铁桶,将自家的老黑狗给杀了,接了一大碗狗血,又叫下人架大铁锅烧水。庄主觉得奇怪,但又不能问,为了女儿,急病乱投医。

  到了晚上,秀才他们把一切准备停当,叫夫人把小姐扶到自己的房间里休息。到了三更天,秀才把后门打开了,紧接着就听见有什么东西滑行进来,一直奋着小姐的房间滑来,秀才他们立刻跑到门边,将铁桶放在门中间,手里捧着一碗狗血。一会工夫,只听铁桶里嘭的一声响,秀才立即将狗血倒向桶里,并立即将铁桶竖起来盖上盖子,然后大喊一声:“快拿开水来!”下人马上抬来两桶开水,掀开桶盖的一边,把开水倒了进去,盖好盖子,大家用力压住。

  只听得铁桶里一阵翻腾,大约五六分钟左右,桶里没了动静。众人打开盖,拿灯一照,只见铁桶里有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黄鳝。小姐的病就是这条黄鳝精在作怪。

  天亮后,秀才他们还要赶路进京赶考,庄主道谢后,也不便再留他们。庄主拿出白银千两,绸缎四匹,对他们说:“请收下酬金,这是老夫的一点心意。“秀才说:“我们出门在外,见危相扶,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说我们来此打扰贵府,得到庄主的盛情款待,帮着做点事是应该的。”庄主只好作罢。他们临走之前给了庄主一张纸,上写:“一把剪刀掛门上,防魔驱鬼作摒障。”庄主收好,回到家里,在女儿的门上方掛上了剪刀,从此平安无事。

  秀才他俩赶到了京城,安顿好住处,主考结束,紧接着是副考,他俩双双都考上了状元。真是好人有好报。

  老辈人讲过这么一往事,时间已到了四十年代末,东北地区的土改正在酝酿中,地主的土地财产虽然还没有被没收,但是大多数人家却看到了暴风雨就要来了的预兆,聪明人赶紧辞掉长短工,能自己做的事再不敢雇用穷人。

  王财主虽然不如比他地还多的大地主,却也是屯子里数得上来的有钱人,有车有马有良田,吃穿不愁见谁都是一张笑脸,因此屯子里无论是穷人和富人都对王财主印象不错。

  王财主本来就是个见风驶舵的人,一见情况越来越不妙,干脆一咬牙把自己租出去的地都送给了贫雇农,自己只留下三间草房几亩良田和一头牛。

  往日所有的农活自有长短工去干,如今只好由自家人去承担,王财主和妻子忙着田里的活,放牛的事就交给了独生子士昌。士昌往日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从来没有放过牛,但他却是个好孩子,父亲让放牛他就去放牛,虽然开始时手忙脚乱,但把牛赶到河边吃草不是个技术活,几天下来也都平安无事。

  十一二岁的孩子最是贪玩,士昌也不例外,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父母的用心,士昌则是出相入将家运昌盛的期望,可偏偏士昌天生就是个乡下娃,读了两年私孰气的先生发狂,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笨,今天学过的明天就忘个一干二净,没办法王财主才把儿子养在家中。

  如果家里还有长短工,放牛的差事怎么也不会落在士昌这个少爷头上。每天都能往荒郊野地跑,士昌反而觉得非常余快,不用看着父亲板着的脸,尽情的玩耍让士昌无比开心。

  这一天中午出事了,少爷虽然比穷人家的孩子幸福的多,却是从来没有下过河,河里有几个大孩子在玩水,其中一个坏小子骗士昌说河水不深,河里凉快的很,旁边几个孩子也嘲笑士昌胆小如鼠,有个孩子在水中露出脑袋举起双手给士昌看,其实那孩子是踩着水浮在水面上。

  架不住几个人的讥讽,士昌没有脱衣服准备站在水边看一看,河里一个孩子顺势一下把穿着衣服的士昌拉进了水里。

  士昌从来没下过河,结果可想而知,几个坏孩子见闯了祸即没救落水的少爷,也没呼叫不远处的大人救人,少爷不一会就沉到了河底。太阳下山后牛自己回了家,王财主奇怪士昌怎么没回来,急忙要出门去找,正好迎面碰上士昌走进门来,只见他浑身湿淋淋的滴着水,见到父亲就跪下叩了一个头,哭着说牛我牵回来了,我出远门去了,说完抹着眼泪走出门去,王财主这才缓过神来,一边叫着天黑了你要去哪?追出门口脚跟脚的时间,什么也没看见,而牛却发疯向河边跑,王财主急忙喊上几个人去追,牛到了河边冲着水哀叫不止,王财主往日人缘不错,来帮忙的人看出河里有东西,乘着大月亮天下到水里,不一会就把士昌捞上了岸,王财主哭喊着刚才我还看见孩子回家,怎么就躺到了河里,嘴里叨叨着一口气没上来也没了,可怜士昌妈,短短一天没了两个亲人,不到一个月就疯了,没人知道这个女人去了哪里,后来害死士昌的几个孩子打架人们才知道当天发生了什么事。

  挺喜欢看民间故事,有很多人说民间故事是专门写给三岁小孩看的,大人看民间故事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其实,小孩子们看的只是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分支--神话传说,而民间故事的题材却远不止局限于神话故事。

  除了神话传说之外,民间故事还包括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和公案故事等等。

  有很多寓意深刻的故事,大人们静下心来看看,也是挺有意思的。

  其实民间故事里面大多包含了人生哲理、人的价值观,也有劳动人民的最美好的愿望,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要说记得最精彩的民间故事,那应该还是小时候躺在竹床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听爸妈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那个时候,爸妈都说在七月初七这天,可以听到喜鹊的叫声和牛郎织女对话的声音。

  小时候到了七月初七那天,我还真跑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面偷听,有没有喜鹊的叫声,牛郎和织女到底在说啥。

  在大点看的民间故事就会少有深度一些,包括一些寓言类的故事,再后来喜欢看大侠行侠仗义和清官断案的故事。

  现在回想起来,民间故事居然一路伴随着自己成长,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某个时间段,确实成为了自己的精神食粮。

  现在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也没有很多时间看这些故事,如果有时间,还是愿意静悄悄捧着一本民间故事书,好好研读一番!

  南郭先生(中国民间故事精品)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1614年的明末清初年间,在安东凤凰城附近一个叫青城子的小乡村里,有一位姓刘的里长,凭借着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在当地也算是很有名望的大户家族。刘里长家里有一女儿,名字叫刘君兰,平日里大家都叫她刘大小姐,仗着父亲的官位和家庭的优越条件,这刘大小姐从小就娇声惯养,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到了十八九岁时,父亲便在官府里给她安排了一个检校的职位。

  且说在当地有一个王大财主,此人天生长着一副奴才的面相,为人阴险狡诈,凭借着自己的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平时善于为人说媒。一天,刘里长找到王大财主说道:“我家女儿也不小了,现在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如果有合适的人家,拜托您为我家女儿说一门亲事,事成之后我一定不会亏待您。”王大财主听后连忙说道:“承蒙刘里长看得起我王某人,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刘里长您就放心好了。”

  在王大财主家附近,住着一户曲氏人家,曲家有一子,人称曲大公子。这曲大公子平日里游手好闲,又不肯好好读书,也没有什么正当职业,其父母看到儿子这样,心中为之焦急,于是在集市上租用了一间店铺,让其子做起了剃头匠这一职业来谋生。

  深秋时节的一个傍晚,王大财主来到曲家提起了刘里长之女的婚事,曲家听后大喜道:“哎呀呀,真是太好了,能和刘里长家结为亲家,真是我们曲家前世修来的福气。”随即和王大财主一拍即合,应了这门亲事。又过了几日,在王大财主的牵引下,曲家择了个良辰吉日,刘大小姐和曲大公子结成了连理,婚礼当日,双方家庭大摆宴席,官府中大小官吏和乡绅显贵们纷纷前来祝贺,好不热闹啊!事后王大财主在刘里长的举荐下,在官府里做了一名媒公吏。

  这刘大小姐自从嫁给了曲大公子以后,生活上也算是很美满,只因一事心中闷闷不乐,曲大公子知道后甚有不解,刘大小姐说道:“夫君,你我生活上虽然丰衣足食,可是你还没有一个正当的职业,这样下去如何是好?”明日我让家父在官府里为你谋一官位,不知你意下如何?曲大公子听罢心中暗喜,连忙说道:“娘子这样关心我的仕途前程,正合我意。”过了几日,曲大公子在岳父的举荐下,推掉了剃头匠这一职业,在官府里当了一名主管文化的小吏。从那以后,那曲大公子子、刘大小姐、王大财主还有官府里的严玉红大管家时常在官府里饮酒取乐、斗鸡赌博,白白地拿着朝廷的俸禄,整日无所事事,好不得意啊!官府里的公文曲大公子从来看都不看,当地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从来没有举办过,当地百姓为此送他一个绰号叫“南郭先生。”

  话说在这乡里有一位叫刘通的小伙,从小就没了父亲,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这刘通自幼勤奋好学,琴棋书画样样通晓,尤其在琴技方面造诣很深,但终因家境贫寒而事业无成,无人用之,只能靠传授琴技来维持生计,这刘通尝尽了生活中的辛酸苦辣,看透了人间的善恶,心中叹道:“我虽有一身技艺和本领,但无人任用我,我还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吧。”就这样,刘通拜别了母亲后,便来到了辽东凤凰山上的朝阳寺做了和尚。每天在寺院里干些零活,闲暇之余就苦练武艺和熟读经书,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多年以后在朝阳寺里当了住持。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王大财主、严玉红大管家,刘大小姐和曲大公子虽然生活上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时也暗想道:“我们今生今世高人一等,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但不知道来世的生活会过得怎么样?”不如到寺院里占卜卦相,如果来世能到天堂里当上神仙该有多好呀。于是一行四人来到了辽东凤凰山上的朝阳寺,找到了刘通住持,让他帮其占卜卦象,刘通住持想了想对他们说道:“四位施主想要占卦可以,但心灵一定要诚恳,施主们请吧。”于是四人在寺院里上香拜完菩萨后,只见那曲大公子选好两个卦签后,随手递到了刘通住持的手里,刘通住持看完卦签后皱紧了眉头,语重心长地对他们四人说道:“这两个卦签有些不吉利啊,你们四人想要来世到天堂去过神仙生活,从今以后就要多做善事才可以,不然你们去不了天堂,当不了神仙,只能去下地狱。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随后吩咐身边的徒儿道:“送客。”王大财主、严玉红大管家,刘大小姐和曲大公子听后心中闷闷不乐,四人匆匆下山,在路上曲大公子对王大财主、严玉红大管家和刘大小姐说道:“别听那老和尚瞎说,我们今生过今世过得好,来世也一定过得很好。”王大财主、严玉红大管家和刘大小姐听了也随声附和地说道:“就是嘛,那老和尚就胡扯。”至于他们四人来世的生活终究会过得如何?无人知晓。但在历史岁月的长河中,人们记得那王大财主随着年龄的增高,加上体弱多病,只好告老还乡,以养天年。那严玉红大管家在官府里作恶太多,每当在夜里睡觉的时候都噩梦缠身,折磨得她吃饭也吃不好,睡觉也睡不好,后来又身患绝症,命不久矣。那刘大小姐和曲大公子在当地也是臭名远扬,自感鬼混不下去了,后来又闻听康熙大帝来安东微服私访,吓得他们夹着尾巴一溜烟地逃跑到别的乡村去了。他们四个人的丑恶嘴脸和卑劣行径终究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被世人所唾弃,在人间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注:里长:今乡镇级的行政长官

  检校:今乡镇级主管综合行政执法的公职人员

  剃头匠:今理发师

  媒公吏:今乡镇级主管婚姻登记的公职人员

  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

  民间故事我喜欢。我看听过铁拐李偷锅,因厉悔遇仙,又让天暗一会,然后把锅还回。从新做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你喜欢民间故事吗,你还记得看过最精彩的民间故事是什么吗?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