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红楼梦》中王熙凤弄权、借刀杀人……可是为什么对她讨厌不起来呢?

  红学前辈王昆仑说,“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此评高度概括了凤姐其人,真真是叫人又爱又恨!她放债,弄权,借刀杀人,都是事实,可是很多读者又对她真心讨厌不起来,原因何在?

  首先,王熙凤是贾府里的颜值担当。

  凤姐是美人。贾母赞过,周瑞家的夸过,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我们读者见过。不同于林妹妹的隽永含蓄,凤姐之美是耀眼炫目的美,是张扬的美。

  你看她生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看她的情态:“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她衣着华美富丽,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这样的美人活色生香,怪不得刘姥姥见了她爱得不会说话了,贾瑞见了她陡生贪念!凤姐之美,美得热烈,美得迷人。

  其次,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言辞爽利,会说话。

  凤姐最讨贾母欢心。在老太太眼里,凤丫头极孝顺。她虽没读过书,可是反应快,为人机敏,善戏谑,幽默诙谐,总是将贾母哄的很开心。

  我个人认为,王熙凤倒也不是一味的巴结讨好太婆婆,贾母年纪大了,是贾府的老祖宗,凤姐时时处处哄她开心,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

  宝玉是贾府的“凤凰蛋”,“活龙”,从血缘上论,王熙凤既是他堂嫂,又是表姐,平日里对他照顾有加,两人关系颇为亲厚。贾母喜爱孙女,凤姐对小姑子们也是说说笑笑,一同玩耍。

  若说这些都是为了讨贾母欢心,也不尽然,毕竟这个凤姐姐是个有趣的人,宝玉和姑娘们与她还是相处甚欢的。就连底下的小丫头,虽然平日里怕她,可一听说二奶奶要讲笑话,便争相去给同伴报信,大有呼朋引伴组团听故事之势。

  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王熙凤身上显露无余。对老祖宗,插科打诨哄开心;对王夫人,毕恭毕敬装乖巧;对邢夫人,虽面和心不和,也是顺着婆婆的话说,并不违逆。

  再次,王熙凤有出众的治家之才干。

  贾母年事已高,只管安享荣华富贵。王夫人才干一般,只知道吃斋念佛,不大理事。邢夫人气量狭窄,为人愚顽,更是难成大事。李纨因是寡妇,不便管理家务。只有凤姐是管家的最佳人选。她也确实管得井井有条。

  甚至东府里秦可卿死了,贾珍苦于无人料理内务,还央告邢王二夫人,将她请去协理宁国府。事实证明,王熙凤的确杀伐决断,既有手段,又有本领,一团糟的宁府在王熙凤的治理下,将秦可卿的丧礼办得非常圆满。

  最后,王熙凤身上也有向善的一面。

  刘姥姥两次进荣国府,凤姐审时度势,既让刘姥姥得了实惠,也让贾母王夫人开开心心招待了穷亲戚。贾芸这样的励志青年,带了礼物和恭维,真心求职,她也给了机会。

  小红因为工作能力强,被她一眼看中,也算是各得其所,免去了在怡红院不得出头之日的烦忧。对于贫女邢岫烟,她见对方自爱自重,反多疼她几分,并不一味势利。

  李嬷嬷那么难缠,凤姐却三言两语将老婆子“撮”了去,试问偌大一个贾府,谁还有这样的本事?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娘,凤姐尚且如此,对待贾琏的奶娘,凤姐就更加给面子了。

  赵嬷嬷来求凤姐给两个儿子安排工作,凤姐二话不说,先好言好语让座,让奶娘一起坐下来吃饭喝酒,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谈笑间便安置了贾琏的两个奶哥哥。如此爽利,谁人比得?

  综上,凤姐虽做了不少坏事,可是真正讨厌她的读者却不多。作为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她的身上有真实的人性,是一个立体的人,因为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所以很难让人讨厌!

  作者:杜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笔者曾经写了一篇关于王熙凤的文章,下面设置了一个小调查。经过调查,86%的人喜欢王熙凤。

  当时,笔者也很惊讶,明明凤姐如此心狠手辣,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呢?

  后来笔者问了一下自己的闺蜜,她告诉笔者,一方面因为王熙凤这个人被曹公写得很活,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演员邓婕炉火纯青的演技。

  据说邓婕一开始在《红楼梦》选角的时候是不占优势的,最开始王熙凤的人选是乐韵。乐韵的先天条件很好,顾盼神飞,身材窈窕(真应了那句“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和原著中王熙凤的外形非常相似。而邓婕与之相比,简直就像一只丑小鸭。按理说,在众多美女之间,怎么轮也是轮不到邓婕的。

  但是上天就是这么弄人,乐韵因为一个渣男丢了性命,不仅失去了王熙凤这个角色,也从此与人世间再无瓜葛。而邓婕,则凭借自己出色的演技,一步步从万花丛中走出,从幕后走向台前,从“丑小鸭”变成了真正的“白天鹅”。

  据说,一开始邓婕在海选的时候借给导演一盘磁带,里面是她演的王熙凤的角色片段,大家都看着特别有感觉。及至见了真人,大失所望,发现又矮又黑,没有气质。但上天就是这么神奇,最终获胜的,还是她。她也正是凭借87版《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一角,获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电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首届十佳演员奖。逐渐踏上了演艺生涯。

  这是王熙凤这个角色带给邓婕的,也是邓婕带给王熙凤的。

  熙凤之狠,熙凤之辣,熙凤之怒,熙凤之威,熙凤之诈,都让她演得入木三分。可以说,她演得王熙凤,比陈晓旭演得林黛玉都接近原著中的主人公。

  但还有一点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看《红楼梦》,都只看到了表面,就像贾母。而王熙凤在贾母或者贾宝玉、林黛玉等人面前,自然是非常好的。

  不过就像“风月宝鉴”也有背面一样,如果你照一下背面,你才能发现王熙凤的本质。

  如果你是处于王熙凤的背面,你是处于赵姨娘或者尤二姐、贾瑞,甚而至于贾府下人的角色,那你看王熙凤的时候,估计就没那么好了吧?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王熙凤是曹雪芹笔下正邪两赋典型。

  1,王熙凤最接地气,没有文人女子小资,风花雪月,她甚至连字也认不得,但她确实是红楼风月人物,长相柔媚,身量苗条,体态风骚,吸引了贾瑞,让人得不到,又要弄死他。

  2,王熙凤的才能,的确是千里挑一,具有现代企业家的素质,主要表现协理宁府,办理秦可卿的丧事。脂批:“请看凤姐无私,犹能整齐丧礼。但是她的才能也是奸雄,在丧事期间,馒头庵老尼姑求了凤姐,强迫别人退婚;弄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的儿子,双双自尽,而凤姐得到三千两银子。

  3,王熙凤对于爱情执着,王熙凤表面和贾蓉,什么人打成一片,骨子面确实个执着的人,追求爱情的平等,她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就这嫉妒心,害死尤二。那么害死尤二的过程,反映了凤姐的心机,怨毒。兴儿小厮对尤二的敬告,句句在理,可惜尤二没听进去。兴儿连忙摇手,说:“奶奶千万别去!我告诉奶奶,一辈子不见他才好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占全了。只怕三姨儿这张嘴还说不过他呢!奶奶这么斯文良善人,那里是他的对手?”

  4,王熙凤的察言观色的能力之强,红楼梦无人出其左右,整天哄得贾母开开心心,言语的幽默,也只有她能说出,可是她却对于善良的刘姥姥另眼相看,把小女儿的未来相托付。她不看人的富贵,人的权势,却看到人的善良和机智。她的为人处世确实是与众不同。

  5,红楼梦的王熙凤描写的活灵活现,可以说是没有王熙凤,红楼梦的现实感要降很多,她的形象是饱满,立体的,仿佛就在你的面前,王昆仑在《论凤姐》这篇文章里面的一句名言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看了前面几位的回答都很有意思,我补充一点。

  你这个问题,恰恰触及到这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在文学艺术上,无论东西方,一切堪称伟大的作品都包含一种隐秘结构——未知而两难。比如哈姆雷特式的“天问”。

  什么意思?一场悲剧,你找不到该为之负责任的人,因为在每个人的位置上,他们都没有做错。所有的人都正确,可是悲剧发生了,你不知道该责怪谁,甚至如果是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没有答案,左右为难。这就是未知的两难结构。

  红楼梦的情节主线,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悲剧就隐含这种结构。宝玉跟宝钗,性格、禀赋、价值观相差甚大,他们的结合符合世俗常规,但是实际共处必然难得善终。宝玉跟黛玉,虽情投意合,但是一个纨绔不事实务,一个乖戾小性,谈情说爱可以,结婚一定不幸福。你怎么办?贾府一干人等最终选择了金玉良缘,拿到任何背景之下,她们的婚姻决策没有错。宝黛钗自身也没有错。但是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死一寡一出家。有没有正确的选择?没有!谁应该为这场悲剧负责?找不到!作品由此问鼎伟大:悲剧性,是人生命运无奈的本质!

  回到本题,凤姐做下那么多逾越道德底线的事情,为什么你恨不起来?这也是一个落实到个体人格的两难未知结构。

  站在凤姐的立场,每件事情都事出有因,她在忠实履行自己作为贾府总管的职责,她需要平衡各种矛盾利益,她需要杀伐立威以掌控局面,她需要捍卫自己家庭女主的地位,她需要打击无耻者维护自我尊严…她错了吗?没错。她没错吗?很多事做过火了。她能不过火吗?在设定背景下,她做不到,你也做不到,没人能做到。但是,她置人死地,总是得不到原谅的。但是怪谁呢?不知道,两难而未知。

  所以你恨不起来。作者跨越数百年,还能唤醒你潜藏人性深处对正义、良知、道德与世俗框范的终极矛盾之思。这就是作品的伟大之处。

  凤姐虽然工于心计,但更多的是自我保护。干练泼辣的做事风格体现了个人能力超强,封建社会的女强人更有一番魅力。

  (1)曹雪芹的写作手法很高明,读者对王熙凤的印象和感觉也不知不觉的被带着走。

  曹雪芹对王熙凤是抱着欣赏加批判的态度来写的,但是他的一个基本基调是欣赏,所以在小说里他花了大量笔墨去写凤姐的正面形象,比如凤姐很漂亮,凤姐超级能干,凤姐超级诙谐,凤姐超级聪明,当读者不断的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会接受作者给出的这些形象信息。

  再看曹雪芹写批判凤姐的阴暗面,相比上面的那些正面文字,是非常少的,有时候甚至以阴晦的文字悄悄带过,或者三言两语写过,很容易让读者忽略过去,即使有些情节花了大笔墨来写,比如设计害贾瑞,逼死尤二姐等,仍然不忘记描写凤姐的计谋。

  凤姐其实做的坏事真不少,有些甚至是伤天害理,但是由于作者是抱着欣赏同情为主,批判为辅的态度去描写她,所以读者很容易记住凤姐的正面形象,淡化她的负面事迹。

  拿薛蟠来比较一下,作者着力描写他的混世魔王的一面,虽然也会给薛蟠一些有趣的文字,比如他作诗“一个苍蝇嗡嗡嗡”“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之类的有趣情节,但是喜欢他的读者肯定不多。这都是作者对书里人物的态度和描写角度导致的。

  (2)人们在读小说或者看电视剧电影的时候,更喜欢有魅力的人物,更喜欢强者,而不去管他们的好坏,因为这些人物不是存在于现实中的,和自身利益没有利害相关。

  比如《权力的游戏》里的波隆,这个人本质上就是个唯利是图,没有任何道德羞耻感的小人,生活中谁想交这样的朋友么?但是由于他存在于小说和电视剧中,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再比如《越狱》的t-bag,诸恶之大成者,但是他有一大批喜欢他甚至崇拜他的粉丝,然而如果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人,这些喜欢他的粉丝愿意围绕在他身边,和他做朋友,成为他的粉丝么?如果回答愿意,那么这个人只能说呵呵哒了。

  读者喜欢王熙凤,是在观看一个和自己利益毫不相干的艺术人物,因此会找她可爱的一面,忽略掉可怕的一面,又或者把自己带入到贾母,宝玉,李纨这些人的位置上去,王熙凤面对他们,是非常可爱有趣,讨人喜欢的。试想一下,如果是身在贾府里的人,喜欢王熙凤的还真不多,比如那些老婆子,比如那些会被扎针的丫鬟们,比如她的丈夫贾琏对她是又怕又恨,她的下人们对她畏之如虎,再比如那些被她害惨了或害死了的人:张华,尤二姐,鲍二家的,张金哥王公子等,哪里会喜欢她呢?

  因为我们何尝不想这么做?

  可能看红楼的时候代入的都是贾府视角,王熙凤视角吧。

  曹公对王熙凤包揽诉讼,放高利贷这些无视国法的行为用轻描淡写,非常日常的需要叙述出来,如果不仔细揣摩,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一如王熙凤做这些的时候,也没觉得多伤天害理,犯了多大的错误。

  逼死尤氏更是有诸多借口。贾琏花心,王熙凤乃是正妻等等,封建时代正妻苛待一个妾确实也不是多大的错处。

  加上王熙凤也有可爱的一面,精明能干,泼辣率直,且小说中大部分描写的也是她可爱可敬的一面,读者喜欢她很正常。

  

《红楼梦》中王熙凤弄权、借刀杀人……可是为什么对她讨厌不起来呢?

  

《红楼梦》中王熙凤弄权、借刀杀人……可是为什么对她讨厌不起来呢?

  

《红楼梦》中王熙凤弄权、借刀杀人……可是为什么对她讨厌不起来呢?

  

《红楼梦》中王熙凤弄权、借刀杀人……可是为什么对她讨厌不起来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红楼梦》中王熙凤弄权、借刀杀人……可是为什么对她讨厌不起来呢?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