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可是李牧面对强秦却能百战百胜,这是为什么?

  百战百胜,说得夸张了。

  史书比较明确记载的,李牧是两度击败秦军。

  1、在赵悼襄王时代,李牧被长期闲置

  自从李牧在北疆大破匈奴后,又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就销声匿迹了,无论是与燕国的战争或是与秦国的战争,都没看到他的身影。战事频频,为何李牧却被晾在一旁呢?

  考查史料,一直到赵悼襄王去世,李牧都是被闲置的。

  赵王迁二年(公元前234年),秦国大举入侵赵国。秦军统帅桓齮出兵攻打平阳、武城,赵国政府派扈辄率军前往救援。扈辄只是一个平庸的将领,在秦军的猛攻之下,赵军大败,十万名赵军将士横尸沙场。

  秦国得势不饶人,桓齮兵团非但没有见好就收,反倒继续深入。赵国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只有李牧有能力挫败秦军,拯救赵国于危急之中。就这样,李牧被任命为大将军,实际上就是赵军总司令,奔赴前线,阻击秦军。

  2、宜安之战,李牧大破秦师

  公元前233年(赵王迁三年),桓齮统领的秦国兵团继续深入,与赵军战于丽宜安(河北石家庄东南)。肥城(河北晋县)。李牧的主力应该是来自北方军区,也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方兵团。秦军在赵国境内已经征战将近一年,又在赤丽、宜安发动攻势,已是疲惫之师。

  桓齮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可是他显然低估了对手李牧。

  赤丽、宜安两城尚未攻下,李牧的生力军已经赶到宜安以东的肥城。这时秦军的位置相当不利,随时可能受到赵军的左右夹击。对桓齮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是退却,避开李牧的锋芒。可是他并没有退却,因为他并不把对手放在眼里。

  作为长平之战后崛起的新一代将领,桓齮对赵国的军事力量抱着藐视的心理,他曾经两度率兵侵赵,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在平阳、武城之战中,歼灭赵军十万人,堪称伟大的胜利。桓齮显然也只把李牧视为普通的将领,然而,低估对手总是致命的。

  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这个纪录实在过于简略。战国中后期的六国史书,后来都被秦始皇烧了,所以找不到更多的资料。要知道秦国人向来对打败仗十分忌讳,损失了多少人,是从来不提的。我的分析,秦军的损失至少在十万人以上。秦军桓齮在战后畏罪逃亡,倘若不是因为他的损失超过战果(之前歼灭赵军十万),怎么会畏罪呢?

  3、再破秦师,赵军惨胜

  一年后,公元前232年,秦军又一次以猛虎下山之势,扑向赵国。秦军兵分两路,一路攻至邺城,另一路直奔太原,取狼孟、番吾。

  但是李牧又一次震惊世界,在这场硬碰硬的战争中,他又打破了秦军的神话,在正面交锋中击退敌人。关于这场战斗的详情,很可惜,史书并没有记载,但是可以想象此役的惨烈。

  《战国策》中有一个记载:“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我仔细分析这个记载,与秦军的两路出击是相吻合的。秦军一路攻邺城,邺城临黄河、漳水,即“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另一路秦军攻番吾,即“战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

  在这次秦赵大战中,李牧与秦军有过四次战斗,全部取得胜利。然而,这个胜利只能用“惨胜”来形容。“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赵国损失数十万人,按保守来算,至少二十万。这个胜利虽然赢得很艰难,毕竟是赢了,除了李牧,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做得到了。

  反过来说,赵军损失数十万人,秦国却歇了三年没有攻赵,可见秦军损失之大,也不会是小数字。

  三年后,秦军又一次大举进攻赵国,但这次李牧没有表现机会了,没有死于战场,而是死于奸臣之手,令人扼腕叹息。其实就算李牧不死,赵国能抵抗多久,也是个谜。实力就摆在那里,秦国越来越强,特别在吞并韩国之后,已迈出统一的坚实步伐;反观赵国,土地不断地缩小,兵力也不断被削弱,与秦国已经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了。李牧确实是一位军事天才,可是天才也不可能一个人战斗,统帅的水平固然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没有坚实的国力为后盾,纵然有奇谋妙算,恐怕也难以长久有效吧。

  谢谢邀请,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数十万计青壮年精锐,国力大衰,秦国虽也伤亡惨重,但白起却依然认为秦军可以趁势一鼓作气灭亡赵国,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范睢的阻止,九个月之后白起称病,六十万秦军在邯郸保卫战失利,河东六百里被六国侵占,秦自惠王东出的成果不复存在,数十年内没有大规模战事,但秦国力未伤根基,一统天下的步伐只是延迟。

  分析完背景之后,再看看题目,其实说李牧百战百胜有点欠失妥当,李牧连却秦军,但不过只有两次战役,宜安之战和肥之战,并且在肥之战的正面战场中,赵军面对装备精良的秦国虎狼之师也是伤亡惨重,无力再组织追击和反攻,但也击溃秦军,获得短暂的稳定。最后,面对天灾人祸的赵国,秦王派王翦讨伐赵国,,两个当时最顶尖的名将,就这样在战场上对决。开战以后,王翦发现,李牧不愧是顶级名将,非常不好对付,据《战国策》记载,桓齮作为王翦的部下,在这一战中战死。 历史上对于这一段的描述较少,无法还原真相,甚至不能完全确定桓齮是不是真的战死在此,但王翦必然是在战场上受了挫折的。同时的李牧也相对采取了坚守的战略,也避免了正面野战,最后反间计死于自己君主之手。李牧死后,秦君一鼓作气灭亡了赵国。

  也许很多人会可惜李牧的境遇,认为死于赵王之手太过可惜,但王翦与李牧之间的对决不仅仅是军事之间的对决,更有政治之间的对弈,这也是王翦相对其他三位战国四大将的亮眼之处。现实生活的也是如此,单一的竞争实力并不是全部实力的构成,能够运用复合的竞争实力,发挥各种优势,才是竞争成功的关键。

  长平之战,白起屠杀赵国四十万大军,赵国实力大损,自此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国的东进,秦灭六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长平之战以后,秦国未能乘胜围攻邯郸,给了赵国以喘息之机。而后各国联军解救邯郸之位,虽然暂时挽救了赵之危局,不过秦国要想统一天下,必定要先除掉赵国这个强有力的绊脚石,因此,赵国的灭亡只不过存在时间上的问题罢了!长平之战以后,廉颇奔魏,乐乘战死让赵国陷入了无将可用的窘境,不过此时正好赵国最后的良将,也是赵国的一柱擎天——李牧逐步崛起!

  要论秦赵长平之战以后,为何李牧还能够连却秦军,小编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李牧军事指挥艺术极为高超,总能于危难之间化腐朽为神奇!

  李牧为将生涯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戍守边境,抵御匈奴;后期,连却秦军,保赵国之万全!(可惜,李牧一代名将,最后却死于简称陷害,死于自己的国君之手,实在是让人感叹!)

  李牧从基层做起,一步步走向高位,所以不论是在带兵上还是军事指挥上,李牧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特别是长期戍守边疆,面对来去不定的匈奴的骚扰,李牧在一次又一次抵御匈奴的战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战争指挥艺术。

  特别是,李牧大破匈奴之战,将李牧从幕后推向台前!

  李牧戍边前期,每每遇到匈奴入侵就会依照惯例出城迎战,可是每次作战总是失败,导致士兵伤亡不小。慢慢的,李牧改变了以往出城与匈奴论战的惯例,匈奴每次入侵,他就闭门不出,让匈奴难以有所收获。同时,李牧经常犒赏士卒,深受士卒爱戴,同时士卒感念李牧恩惠,总想替李牧解决匈奴之祸。而李牧对匈奴每每示弱,避而不战,给匈留下了胆小无为的印象!就这样一年多,李牧认为时机成熟,就让边民将牧群赶往边境上,故意给匈奴探子侦察到,然后又示弱引诱匈奴主力深入李牧总已经布置好的口袋阵,一举灭低十余万,导致匈奴十余年不敢在代地牧马!(此战,李牧展现了其作为优秀将领该有的高超指挥艺术,先长期故意示弱于匈奴,为一举歼灭匈奴主力打下基础,在歼灭匈奴主力中,巧妙地布置口袋阵,创造了用步兵大兵团围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列。同时,李牧又理解士卒心思,深的士卒爱戴,这也是李牧能够成为名将的又一个因素。)

  2而李牧在另一场大战——肥下之战中,更是展现了其出其不意的高超指挥艺术!

  公元前233年,桓齮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之下。赵王迁调回李牧,任命他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

  李牧认为,秦军深入赵国腹地,连战连捷,士气正盛,与其交战极为不利,所以避其锋芒,深沟高垒与秦军对峙。桓齮为了逼迫李牧与其决战,就亲率主力进攻肥下,想吸引赵军南下支援肥下,然后在运动中歼灭赵军!可惜,桓齮面对的是李牧,李牧洞悉桓齮心里的小九九,并没有增援肥下,而是直接攻打秦军大营,大破秦军留守部队。李牧料定桓齮必回师救援,就布置部分兵力正面抵抗秦军,将其余兵力布置于两翼,等到正面部队与秦军交战,就指挥两翼部队以钳形攻势围歼秦军,最后大破秦军,桓齮仅率领数名随从逃走。(顺便提一下,桓齮最后畏罪潜逃到演过,被燕太子丹收留,而有学者就怀疑桓齮就是樊于期。)

  肥下之战,是李牧又一个大手笔,是围歼战的典型战列。李牧面对来势凶猛的秦军,并未盲目出击,而是选择避敌锋芒,深沟高垒避免与秦军决战,之后避实击虚,不顾肥下之围,果断出击秦军大营取得大胜,而后以逸待劳,围歼秦军主力。此战将李牧的高超指挥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避敌锋芒,攻其所必救,以逸待劳,围而歼之!

  而后的秦赵之战中,由于长平之战赵国就已经处于亡国边缘,再加上赵军经过肥下之战等大战,已然兵力不足,已经不可能再进行围歼战了!不过,李牧依然靠着自己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为赵国延续着国祚!最后,王翦灭赵都是通过反间计除掉李牧,才成功灭赵,而战国四大名将其中的李牧与王翦从始至终也并未正面交手过!

  二:赵军士卒勇猛善战,长平之战以后,赵人对秦人及其仇恨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以后,赵国实力大涨,到了战国末期,东方六国唯一能够抵抗秦军的就只有赵国了!赵国与匈奴、东胡、林胡等游牧名族接壤,也导致赵地民风彪悍,赵人不惧怕死亡,战斗力自然强悍。再加上,长平之战,白起屠杀四十万赵军,赵国举国悲痛,对秦之仇恨已经到了生啖其肉的地步。在面对秦军时候,自然勇猛,不惧身死。

  反间计杀死运筹帷幄的李牧!

  秦弩的射程和杀伤力性比弓还强,并且当时的秦国还实现机械化生产。在长平之战中派出对赵括的封锁部队更是配置了大量的弩,再配合简单的工事,就可以抵挡数倍赵国士兵。赵军当时也是因缺少器械而在弩阵连绵不绝的攻击下死伤惨重。

  并且当时的秦国还在全国征兵,征到了一些青壮年,兵力上占足优势。而且当时的赵括取代廉颇的位置后,廉颇为赵国宿将,门生遍布全军,必然导致这些将领的不满,也不会尽全力让赵括立功。并且援军又被秦军截断,可谓赵括这一战并不具备任何优势。但是李牧面对强秦却连胜两场,并大挫秦军。

  一方面,李牧花了很大的精神在对付匈奴上,从底层晋升上去他更了解士兵们的需求还有长期驻守边关也让他对战场的形势,军事上有自己的见解。李牧在边关也是深得军心,对待自己的士兵也是恩威并施,他对付匈奴的办法就是将损失降到最低,让匈奴知难而退,坚壁清野,以逸待劳。当时李牧镇守时边境的人民也很少受到匈奴的侵扰。其实当时李牧算是暗度陈仓训练了一批精兵,还有精选了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以便后期作战的包抄。

  另外有两场战役足以显示李牧的带兵之道,并且如何战胜强大的秦国。

  一场是秦王政十四年,当时李牧带领大军支援邯郸赵军,并截击秦军,让他们溃逃,甚至秦将桓齮畏罪潜逃去燕国,史称“肥之战”。当时的战役是赵军一名大将连同十万大军被秦将斩杀,还丢了两个据点,赵王马上调镇守边境的李牧前往。

  李牧一到是避免正面冲突,先是筑垒固守,等到敌军消耗怠战的时候再伺机反攻。尽管秦将怎么诱使李牧,李牧早已洞察敌情,还是按兵不动坚决不出去。等到敌军放松戒备时,秦军大营又兵力较少,部分兵力已出营地时,李牧马上趁机突袭。神速占据对方军营,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对秦军进行钳攻。这一场可谓是大反击秦军,当时秦军主将最后是带着自己的亲兵突围,逃至燕国。这场战役的发展可谓算是尽在李牧的掌握之中。

  另一场是第二年,秦军还是不甘心,又一次大举进攻赵国,打算兵分两路夹击赵国,但是此次抗战的还是李牧。李牧应对此次战役也是很沉着稳定,毕竟当时赵国也是面临大面积的旱灾,对于军备粮食供给还是有一定的影响,那会也是形势不稳,人心慌乱。不过,李牧的应对方针还是很是妥当,当时他采取南守北攻的方式,并且集中兵力突击各个据点。先是追击北方敌军将其驱逐出境后又返回夹击南面敌军,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这样战事也不会拖太久,让敌人有机可乘。

  但是因为肥之战的损失较大,赵国又遇旱灾,难以让宜安之战组织追击,仅能镇守邯郸。然而骁勇善战、运筹帷幄的李牧,最后让秦国用反间计将其杀害。

  “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军力空前强盛,兵锋所指之处,只有秦军可以匹敌!

  史料记载:秦、赵两国之间的单打独斗,一共发生过七次,分别为阏与之战、几之战、长平之战、平阳之战、宜安之战(肥之战)、番吾之战以及最后的秦灭赵之战,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七场战役的梗概及最终结果:

  一、阏与之战:公元前269年,秦国以胡伤为将,领重兵围困赵国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阏与危在旦夕,赵惠文王命赵奢率军前往增援。赵奢采取“示敌以伪,麻痹秦军”的战略,使秦军轻敌。初见成果后,赵奢率领军队偃旗息鼓,轻兵急进,突袭秦军。秦军仓促应战,不敌赵军,一战被赵军斩首八万,阏与之围立解。战后,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二、几城之战: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强民富,秦锐士之勇武善战更是声名远播,何曾遭受过在阏与城下的惨败之辱?所以,为扳回秦军名声,秦国再次发兵攻向赵国几城(今河北大名)。这次领赵军前往增援的是赵国老将廉颇,廉颇不愧名将之称,于几之战再破秦军!

  三、长平之战:赵国两次打败秦国,令强秦颜面尽失。为巩固自身的实力和地位,秦国转而出兵攻打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韩国弱小,无力抵抗秦国,韩国朝野经过商议,决定献上党战略要地换秦国罢兵,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献城入秦,而是把上党之地献给了赵国,受到赵国欢迎!秦王暴怒之下,令左庶长王龁率军夺取了上党之地,进而攻向赵国长平(今山西高平一带)。

  秦、赵决战就此拉开序幕:不甘示弱的赵国以廉颇为将,率军在长平抵御秦军,双方互有胜负。廉颇用兵老辣,决定以“坚壁清野”之策,先拖垮秦军,再伺机出战,遭到赵王反对。与此同时,秦国间谍在赵国活动,声称秦军谁都不怕,只怕“马服子”赵括。这话传到赵王耳中后,本就对廉颇坚守不出不满的赵王决定换将赵括。对峙双方不断增兵,兵力达到百万之众。后秦国战神白起秘密抵达战场,指挥秦军假装败退,趁机出兵切断了赵军补给线,并将赵军主力分割。赵军在缺粮四十六天后发动总攻,被秦军击败,赵军主帅赵括被秦军射死,其余赵军投降后被秦军坑杀,只有二百四十名年幼的士兵被放回赵国,赵国元气大伤!

  四、平阳之战: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派大将桓齮领秦军攻赵,赵将扈辄率军迎战。赵军兵败,丧师10万,扈辄战死!

  五、宜安之战:公元前233年,秦军攻占赵国宜安,进逼赵都邯郸。赵王令戍卫赵国北部边境的名将李牧南下迎战秦军。秦军猛攻肥下,欲引李牧救援,李牧却趁机攻取秦军大营,并大败前来救援的秦军,秦军主将桓齮畏罪逃到了燕国!

  六、番吾之战:公元前232年,秦国以王翦为主帅,兵分两路攻赵。李牧命司马尚率赵军依托国都邯郸南部的有利地形抗击秦军,自己亲率主力北上,在番吾(今河北平山)大败秦军后,又一记回马枪杀向围攻邯郸的秦军。秦军已无斗志,一触即溃!

  七、秦赵决战:公元前229年,赵国饥荒,秦将王翦率军攻赵,并以“反间计”除掉李牧,赵军节节溃败。次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陷,赵国灭亡!

  综上所述,李牧直接指挥的抗秦之战只有两场:宜安之战和番吾之战,并非题中所述百战百胜!李牧之所以能打赢这两场战役,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李牧指挥艺术不拘一格:

  从宜安之战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到番吾之战的分兵合击,战法多变;

  二、赵军战斗力尚存:

  赵国国力虽不比秦国,但赵军实力委实不弱。且长平之战后,赵国举国哀兵,故而能两次大败秦军!

  李牧是战国末期唯一能抵挡秦军的将领,如果他早出生二十几年,很可能会代替廉颇和赵括指挥长平之战。

  如果秦王不能在最初任命白起为秦军统帅,60万秦军很可能会被李牧击败,从而影响到战国末期的格局。

  那么,为什么在对抗秦军的时候李牧可以百战百胜?

  个人认为李牧很厉害是一方面,然后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大体上有以下几个原因:

  李牧抵抗秦国侵略的战争发生最早在公元前233年,就是著名的肥之战,而长平之战爆发于公元前260年,时间上相差了25年,也就是说长平之战距离李牧临危受命抵御秦军已经过去了至少一代人的时间。战场上被白起释放回来的240名年龄尚小的士兵已经是中年大叔,甚至有可能当了爷爷了。

  25年前,即使没有爆发过长平之战,李牧手下的士兵主力,也很难有这么大年龄的人来担当。

  所以,长平之战和李牧抵御秦军的战争发生在两个时代,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长平之战对赵国的影响,主要还是集中在对赵国国力的摧残上。

  长平之战规模巨大,让本来就相对弱小的赵国耗资巨大,其中粮食的损耗最为严重。而古代的生产力低,想要储存供一次大规模作战的粮草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同时,由于赵国在战场上损失了45万青壮年士兵,国内的劳动力迅速减少,对恢复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

  所以,赵国想要短时间内恢复国力是不现实的。但是,毕竟25年过去了,赵国在这些年里肯定也积累了大量粮草,并且新生代已经长大成人,让赵国从人口和国力上都有所恢复。

  当初,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了20年就拥有了灭掉吴国的实力。后来,德国也依靠20年的时间回复和发展,有了发动二战的能力。可见,只需要20年的时间,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再次强大起来。

  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已经灭亡了韩国和基本灭掉了魏国,需要分兵驻扎在这里,并且早在韩国灭亡的时候,秦军虽然在当地有大量驻军,可是并没有避免韩国人起义,当时秦国是花了不少精力把这次起义下去的。

  所以,在秦国统一战争的过程中他所占领的地方越多,就必须要分兵驻守,从而避免再次出现韩国反叛的的翻版,如此一来,其实秦国也无法集中精力攻打赵国。

  最后,李牧这个人很厉害。

  李牧在雁门关镇守的时候曾经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

  匈奴人一直是中原各国头疼的敌人,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就连强大的秦国也得在北方边境修长城。

  匈奴最大的优势是机动性强,这让中原军队在与之作战的时候,打得过追不上,打不过又跑不了,所以中原军队很被动,而匈奴人有了比中原军队更多的试错机会,于是他们在战争中优势非常明显。

  李牧为了打败匈奴人,制定了长期而周密的计划,他先是示弱于匈奴人,同时做好侦查工作不给匈奴人可乘之机,然后训练士兵战斗技巧,对他们大家犒赏。这一过程持续了十来年的时间,中间赵王都着急了,气的把他撤换了下来。好在新任的将领实力不强,要不然世人就没办法了解到李牧的指挥能力。

  最后,当李牧觉得时机已到,集中了15万大军,对匈奴人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将他们引入包围圈,歼灭了十万匈奴人,确保了边境十几年的和平。

  到秦国和赵国爆发大战的时候,李牧率领赵国军队多次击败秦军,即使名将王翦也对他无可奈何。所以,如果赵王充分信任李牧,这场秦国灭赵的战争还不知道怎么发展呢。

  长平之战后,又发生了邯郸保卫战,这两场战役让赵国差点亡国,而秦国也伤亡惨重,此后两国之间并无大的战事。

  直到差不多二十年后,秦国依靠强大的国力,恢复了元气,反观赵国由于长平之战损失了45万士兵,此后燕国趁赵国青壮皆死于长平,起兵进攻赵国,却不曾想大败。

  由于李牧在边境带兵,训练了一支勇猛的骑兵,曾一战消灭十万秦军,这让秦王政都头疼不已。后来派王煎进攻赵国,由于王煎打仗谨慎,且稳打稳扎,王煎对李牧也无良策,后行反间计,借赵王之手除掉了这个劲敌。三个月后,赵亡,总之,一个良将抵十万兵,千百年以来,良将并不多见,善于以奇谋者更加稀少。由于李牧生活在赵国亡国前最后几十年里,因此他打的战役不多,即使李牧再百战百胜也依然改变不了赵国亡国的命运。

  战国时期名将辈出,其中白起凶名赫赫,其于长平之战坑杀赵卒四十五万,可以说在当时中外战争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秦国一时间风头无两。然而后来李牧对秦却屡战屡胜,在此时李牧对秦国的胜利我们可以从秦赵两国当时的情况来看。

  首先从当时的时间来看,李牧与秦国交战的时期,已经处于战国末期,秦国一统天下的野心早已路人皆知,因此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秦国是有亡国灭种威胁的敌人,所以自然会竭尽全力的抵抗。试问如果有人想要杀你,难道你不会竭尽全力的抵抗吗?

  东方六国的国君们在面对秦国威胁的时候,国君们自然会鼓起最大的勇气,做最大的动员来抵抗秦国,这也为李牧能够抵抗秦军做了前期准备,使得赵王能够与李牧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作,不得不给予李牧独立性和便宜行事权,使李牧能够大展手脚,不必处处受限。毕竟不怕猪一般的队友,就怕猪一般的教练,蒋介石同志坚持处处微操,结果硬是把顺风局打成了逆风局。如果赵王对于李牧没有一定的信任,那李牧就算是姜子牙再世也无能为力。

  其次秦国的行事作风导致了李牧能够最大限度的团结下层民众。商鞅变法建立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是军功爵制度,在这个制度里,你杀的敌人越多,收获越多,带来的一个影响是秦国的军队手段往往十分残忍,经常不留活口,对于俘虏大肆屠杀。

  比较有名的有白起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五万赵军,而距离李牧比较近的有秦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是想如果一支军队对待俘虏的唯一手段就是大肆屠杀,像德国对待投降的苏军一样,全部送进集中营,我想投降也不会是比战死更好的选项。可以说秦国对赵国有着血海深仇,而且秦军的残忍作风更是使得赵军士卒知道投降是没有活路的,只有奋力一战方能求生,使得赵军的斗志高昂,而双方的仇怨也使得李牧能够得到下层士兵的支持。

  再次是由于当时李牧能够调动的国内资源与之前的赵国所能调动的资源是有着明显区别的。据史记记载,李牧于北方消灭了十余万匈奴军队,接连又灭掉蟾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以后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李牧在北方取得了胜利,有效地解除了游牧民族对于赵国北方边境的边防压力,使得赵国能够全力以赴的应对秦国的攻击。

  这一点对于赵国的国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毕竟我们都看到了双线作战,往往难以取得胜利,就好像一、二战的德国单挑无敌,但是耐不住被群殴。对于赵国来说也一样,在解除了北方的边防压力后,就变成了赵国与秦国的单挑。在此之前赵国就需要大量的物资来维持北方的防线,防止被匈奴偷了家,现在不必担心匈奴的偷家以后,赵国则表示限制我发挥的因素已经消失了,尔等是否准备好迎接挑战?

  最后是李牧本人擅长练兵,并且尽力争取民众对于军事活动的支持与配合。军队作战,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配合。而欲达此目的,必须禁绝抢掠民财、奸人妻女、毁民田苗、乱占民间房舍等扰民行为,切实保护民众利益。史书中对此虽没有专门论述,但其驻守过的地区的民众在其遇害后纷纷建祠祭奠,足以表明其没有扰民,保护了民众利益,深受民众爱戴。

  而他本人也不急于求战,急于求胜,而是认为守是攻的前提,先守而后能攻,虽然最终目的是击败敌军,但是在一开始往往里目专注防守,不轻易出战,当准备就绪后方才出击,以确保胜利与效率最大化。在官兵关系上,注意厚待士卒,密切官兵关系。

  作战中,军官是指挥者,士兵则是直接冲锋陷阵者,二者相互配合,指挥正确,将士用命,士卒勇搏,方能战胜强敌;否则就会兵将离心,士不用命,导致作战失败。李牧对此有深刻认识,故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结果赢得了士兵的深情爱戴,甘为自己冲锋陷阵。

  因此李牧从整体实力来说无愧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地位,可以说若不是后来赵王听信谗言,中了秦国的离间计,杀害了李牧,否则秦国要统一天下,不知还要再流多少血。

  战国七雄中,秦国虽强,但是赵国也不遑多让。当其它国家都是以政治或者经济方面改革的时候,唯有赵武灵王注重军事。“胡服骑射”这个故事就是以他为背景展开的。一个国家的君主整天吃喝都在军营,那么试想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又能弱到哪里去?

  长平之战虽然赵国战败,被秦军“”杀神白起”坑杀降卒四十余万人,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也损失了二三十万的兵力。为了咬下这块肥肉秦国难免会崩下几颗门牙 。

  这门牙一崩吧,就容易漏风,这不,紧接着长平之战之后的邯郸之战赵国又成功取得魏国和楚国的支持,在他们的支持下成功击退了秦国,随后韩国也加入了讨伐秦军的大部队,秦军再次刹羽而归。秦军不仅再次伤亡二三十万人,还失去了东征多年的领土,双方的互有胜负也给了赵国得以喘息的机会。

  这个时候就该赵国的一代将才李牧登场了,虽然长平之战让得赵国实力大减,但是面对秦国铁骑也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在秦国使用离间计使的赵国老将廉颇出走之后,一代新星冉冉升起——李牧挑起了大梁。

  平阳之战赵国再次损伤十万将士之后,李牧挺身而出,可谓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要说说这李牧啊,也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能坐到将军的位置完全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他戍守边疆的时候,就曾以十五万的兵力击杀匈奴十万人,使的匈奴十多年不敢进犯赵国。虽然有如此功绩,但也不能说本就弱势的赵国可以在他的带领下能百战百胜于秦国,他和秦国也就主要集中在三场战事之中,还没有与秦国战于百场就被自己人杀害。

  李牧之所以抵抗强秦如此之久,我分析有以下两点。

  早在李牧戍守边疆的时候,就和将士的关系打理的不错,他时常杀猪宰羊犒劳辛苦训练的将士,但是却从来不与匈奴对战,每次遇到匈奴都是避而不战。在别人眼中可能会觉得李牧懦弱无能,但是只有他自己懂得其中的缘由。他有着自己的打算,一方面休养生息,一方面也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匈奴就是因为轻视了这个扮猪吃老虎的人而付出了惨重代价,此战术在之后与秦军对战中也多有用到。

  经历了常平之战之后的赵国青壮年死伤惨重,即使在投降的情况下依旧被坑杀40余万人,消息传回国内后“”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赵国对秦国的怒火达到了顶点,虽说长平之战赵国主力损伤殆尽,但是还有预备军,他们为了报仇,刻苦训练,每每与秦国交战必拼尽其力,因为他们深知一旦战败,秦国不会就此轻易放过他们,倒不如破釜沉舟与之一战。

  自李牧上任以来,秦国几次出兵都没能占到任何便宜,宜安之战和番吾之战无疑是对其将才能力的最好证明。等到秦赵大决战之时,秦国大将王翦深知此人一日不除,赵国便一日不破。在成功利用赵王多疑的性格后,离间计再一次使的赵国损失一员大将。“李牧死,赵国亡”。在李牧死后不久,王翦大破赵国,从此赵国灭亡。

  有人说,如果李牧不死,赵国无疑可以再多挺几年。休养生息之后说不定可以重回霸主地位与秦国再一争高下。但是在历史滚滚的车轮下,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秦王统一六国已成大势。

  原因有二:

  一是赵军的战斗力原本就强于秦军。

  在阏与之战前,秦军大举进攻阏与。赵王征求廉颇的意见。廉颇认为阏与地形狭窄,不利于大军展开,对赵军不利。廉颇没有把握,认为只有五成胜算。廉颇建议放弃阏与。

  赵王不甘心把阏与拱手相让给秦国。又征求赵奢的意见。赵奢认为,阏与地形对赵军不利,对秦军同样不利。在狭窄地形作战,双方没有迂回余地,各种计谋都用不上。就好比两只老鼠在狭窄通道内打架,谁更勇敢,谁战斗力更强,就能获胜。

  在阏与之战中,地形狭窄,秦赵两军硬碰硬。使不上任何计谋的情况下,赵奢全歼八万秦军,斩首八万。而赵军伤亡不大。说明赵军的战斗力远强于秦军。

  二、李牧的军事才能高于王翦。李牧的军事才能,能排进战国前十。王翦的军事才能,排不进前二十,排在齐国名将匡章之后。

  由于以上两点原因,赵国即使在精锐耗尽的情况下,依然两次战胜秦军。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可是李牧面对强秦却能百战百胜,这是为什么?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可是李牧面对强秦却能百战百胜,这是为什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可是李牧面对强秦却能百战百胜,这是为什么?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