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王昭君?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容貌上应当都是绝美,各有千秋,然而贡献最大的,当属王昭君。貂蝉挑拨吕布杀死董卓,西施迷惑吴王夫差导致他亡国,杨玉环更是红颜祸水,唯有王昭君,用她的一生来促成匈奴人与汉人的和平,她的贡献,当得起“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评价。

  王昭君的前半生是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庸碌无为的,她出身平民之家,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进入掖庭,成为一位宫女。王昭君容貌出众,然而由于她不愿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将她画的十分普通,因此王昭君一直没有被汉元帝选中。就这样,王昭君在掖庭当中虚度数年光阴,直到南匈奴人的到来,她的人生才出现转机。

  王昭君入宫六年以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朝贡,并请求为婿。面对呼韩邪单于的请求,汉元帝欣然应允,于是将王昭君嫁给他。据说当众人看到王昭君的真实容貌以后,呼韩邪单于感激涕零,表示愿意永保边境安全,汉元帝则后悔不已,随后将毛延寿等画师全部斩杀。

  关于王昭君出塞的原因,史书上记载不一,《汉书》上记载:“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而《后汉书》却记载道:“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汉书》说王昭君是被汉元帝赏赐给呼韩邪单于的,而《后汉书》则说她是自愿远嫁的。

  在史书上,王昭君出塞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昭君出塞也是许多诗人的灵感来源。然而对于王昭君本人来说,却没有人想过她是否愿意远离故土,嫁到塞外。王昭君嫁入南匈奴以后过的并不顺心,她与呼韩邪单于倒还恩爱,然而南匈奴人对于王昭君却十分排斥,许多人都暗地里造谣说她是灾星。

  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周围人的敌意,孤独的王昭君只能坚强,她为南匈奴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工具,同时她劝说呼韩邪单于减少战争,促进了匈奴内部的统一。而且在王昭君出塞以后,匈奴人很少对汉朝边境进行侵扰,两国开放互市,边境上的百姓免于战火之苦。

  不久以后,呼韩邪单于去世,按照匈奴人传统她将要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也就是她的继子。这样违背伦理的事情让王昭君无法接受,她上书请求回到汉朝,汉成帝却敕令她遵循胡俗。王昭君最终接受敕令,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

  自此以后,王昭君再没有上书请求回到汉朝,她在塞外的大漠上走完自己的一生。在王昭君的努力下,匈奴人对汉人以及汉文化十分敬仰,同时她也促进了匈奴与汉朝的交流,为中原王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王昭君是伟大的,她化身为和平使者,远嫁胡地,为两国和平奔走呼告,进行了不懈努力。这位背向塞外,面朝汉乡的女子,值得世人铭记。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名嫱,字昭君,汉代人。晋代以后,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她为“明君”,又称“明妃”。昭君十七岁时,她父亲把她献给了汉元帝。

  但是,命运和王昭君开了个玩笑。她的美貌居然丝毫也没有被皇帝所了解,她竟然作为普通宫女耗费了好几年的美好青春。个中原因,后代传说纷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画工搞鬼,把她画成了丑女,失去了见皇上的机会

  好在转机终于在几年后出现了。呼韩邪向汉元帝求女。昭君枯守冷宫,悲怨愤懑,此时主动要求嫁给呼韩邪,送行的那一天,汉元帝才第一次见到昭君。回头汉元帝大怒,杀掉了毛延寿等画工。

  这一幕,是王昭君故事中最富有戏剧性和魅力的部分,也为后世的诗人所不断咏叹。

  昭君嫁给呼韩邪,号为“宁胡阏氏”,备受宠爱,生了一个儿子伊屠智牙师。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三年,呼韩邪就死了。呼韩邪的年龄,实际上比王昭君大了一辈以上。他的长子雕陶莫皋继任,按照匈奴风俗,“父死,妻其后母”,除了新单于的生母,老单于的所有妻妾都要变成新单于的妻子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汉族女子无法接受的风俗。王昭君上书给汉成帝,请求回归汉朝。

  不过,和亲女子的命运,可不是她自己能够选择得了的。成帝回信,令昭君入乡随俗。昭君不得回归,无奈之下,只得做了复株絫若踶单于的妻子。好在年轻的单于和他父亲一样喜欢昭君,他们又生了两个女儿:须卜居次、当于居次。居次,就是公主的意思。须卜、当于,是这两个女孩长大后夫家的姓,都是匈奴贵族。

  王昭君在匈奴几十年,匈奴与汉朝的关系都是和谐融洽的,这主要是因为呼韩邪以来的亲汉政策使双方都收益,因而得以被延续下来,但其中也有王昭君不少功劳。她死后,坟墓叫做“青冢”,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她的儿子伊屠智牙师,成年后当了匈奴右日逐王、右谷蠡王,因有可能继承单于之位,被他的哥哥、想传位给自己儿子的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杀害。

  王昭君的一生,是与命运抗争的一生。她有着天赋的美貌,不肯自我埋没。而在那个时代,女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供选择的道路非常有限。她最难得的,是始终维持了内心的高贵,不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为自己谋取利益,既不做傻白甜,也不做心机婊。她的几次重大选择,都是可圈可点,从中表现出的智慧和美德,比她绝世的姿容,要更加令人尊敬和怀想。

  
 

  和亲是特定历史时代汉族王朝处理与外族关系的政策。王昭君由于其所处时代,身份及独特经历,而为后世文人创作主题,因而成为超出其本身的文化符号。

  我认为王昭君之所以能入选四大美女之一,除了自身的才貌外更重要的是她为西汉和匈奴带来了四十多年的和平相处。用现代史学家翦的一句是来评价她的贡献即:汉武雄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族,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曾经,我们给她的历史功绩是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最近,她也被请出了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教材编著者称冒顿、卫青、霍去病、王昭君的消失,是新教材删除了“汉匈战争”相关内容的结果。对此,王昭君说,删除“汉匈战争”她管不着,让冒顿、卫青、霍去病等人消失,她也管不着,而她本人自己的“消失”感觉轻松不少——嫁个人怎么能嫁出半个世纪的和平呢。

  王昭君说,她嫁匈奴是想要跳出宫女角色的结果,而她身上的历史光环,不过是后世文人“追加”的结果,与史实不符,2000多年来,她一直想要甩掉这个包袱。现在好了,别人替她把这包袱给甩了,她终于给安心地睡个好觉了。

  王昭君首先说,嫁人是一个妇女的权利,当初,她到汉宫多年见不着皇帝的影子,后来,听说匈奴的单于来汉朝娶媳妇,她就报名了。嫁给匈奴的匈奴的单于与见不着皇帝的影子相比,是实实在在的,那是她作为一个女人应该得到的幸福。王昭君说,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人早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和亲是带不来和平的,汉代、唐代先后有十多位公主和亲,有些还是正牌公主,但也没听说谁带来和平的,而所谓她和亲带来的和平不过是个巧合而已——那时,匈奴已经被打得不行了,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又帮助南匈奴收拾了北匈奴,一方面匈奴惧怕汉朝的武力,另一方面他们确实也在草原上折腾不起来了。和平从来都是用拳头打出来的,不是靠女人带来的,她嫁匈奴后半个世界的和平,当然也是汉朝人打出来的,与她本人没有多少关系。而把这件事儿当个事儿地说出来的是元代诗人赵介。

  赵介认为她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她的故事因此成为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她说,事实和史实都是清楚的,没有霍去病等汉代名将浴血奋战,击溃匈奴,就是有成千上万个王昭君和亲匈奴都不会带来汉匈的和平。她说:“我一个女人,在这边地位有限,也就匈奴的妃子,还不是正妻,正如史书上说只能教匈奴人织织布什么的,怎么可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你们说我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加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这确实抬高我了,抬高得让我受不了。”她说,如果当时匈奴还有汉初那个实力,他们还不将边塞闹翻天了。无论如何,因为她和亲而带来半世纪的和平都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

  王昭君接着说,文学就是文学,历史就是历史,把她从教材删除,就是把历史中的文学水分剔除。中国人总喜欢把文学当历史读,读着读着就把文学与历史给混淆了,甚至把文学看得比历史还历史。比方说,把《三国演义》当历史,把《岳全传》当历史,甚至把《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都当历史,比方说研究和她一样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靠的基本就是诗,白居易等人的诗,可信度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低。

  她说,在汉代的正史里,出现关于她的记载,其实就那么几十个字,汉代的正史甚至到最后把她“忘”了,以至后世的人们研究她在匈奴到底嫁了几嫁、活了多少岁都得靠野史,也让她的死有了服毒自杀说。又说,那个《报汉元帝书》其实就不是她写的,因为有这个东西的时候,汉元帝已经去世两年了,而她不可能不知道这事,更不可能把它写得那么露骨。(报汉元帝书: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这都是那些文人们总得她在匈奴那边生活得不容易,才搞了这么个角色,还有被称为她个人作品的怨词也是这么个角色。(怨词: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王昭君说,再不容易也比待在汉朝皇宫里的好,女人总得是要嫁人的。呼韩邪单于死后,她必须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她不能接受,想到了回来,但汉成帝令她遵从胡俗,她只得下嫁。她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即须卜公主,小女即当于公主。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她自此寡居。但有人因此说,匈奴又让她再嫁,她不愿从胡礼,最终吞药而死,这都是历史被文学化的结果,不可信的。

  王昭君最后说,现在,仅她的墓地就有三处,一是内蒙古昭君墓,座落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山西昭君墓,位于晋西北与内蒙接壤的朔州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河南昭君墓,是位于许昌市襄城县十里铺西的一古冢。她说,她一个人有这么多的墓地,主要是因为后世对于民族团结与和平安定的向望与纪念,这个没有错,但应该把“追加”在她身上的和平功绩还给那些历史上真正为和平做过贡献,甚至流血牺牲的人们,比方说卫青、霍去病以及窦宪、耿秉等人,而不是她。她最后补充说明了一句:“把卫青、霍去病与我和冒顿从教材里悄悄删去,真是太不厚道了??我与卫青、霍去病不可同日而语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王昭君?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