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你是怎样给孩子讲故事的呢?怎样才算讲好故事?如何给孩子讲好故事

  我知道很多爸妈给孩子讲绘本,都是打开书就读起来。这我可厚非,在刚开始亲子阅读的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给卡蜜儿读绘本的。

  只是后来我读了一些关于“怎样读好图画书”的书籍,还有孩子读书时的表现,我做了一些调整。

  其实亲子阅读并不是翻开书讲起来这么简单的事,如果是那么简单,就不会有大么多绘本大师深耕于绘本阅读了。

  同样是阅读,有的孩子由此开启的宝贵的思辨力,丰富的语感,而有的孩子只是完成了一个个的阅读清单。

  这中间的差距在阅读方法上。

  通读之前停一停,停下来看什么呢?看封面和封底。

  我意识到这一点,源于一个有趣的契机。

  有一天,卡蜜儿没有急着翻书看正文,而是看到打开书的第一页里面很多红色的小伞问我:“妈妈,是要下雨了吗?如果鳄鱼和长颈鹿一起打伞, 那鳄鱼可能被雨淋到啊,它那么矮。”

  这时我想到了松居直的代表作《幸福的种子》一书中写道:成人看书,习惯性从正文第一页开始阅读,是的,文字通常都是从正文第一页开始的,但绘本不一样,绘本从封面就开始讲故事了。

  我想起这段话,决定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我说:“嗯,这把伞看起来还挺小的呢,那它到底是谁的伞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样,我们带着问题去读绘本,孩子一直都很专注,生怕错过了问题的答案,直到看到这里才恍然大悟。

  原来小红伞是鳄鱼和他的宠物们的。孩子通过阅读,学会了观察和思考。

  好的绘本,每一幅图画、每一段文字,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与整理。当我们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讲给孩子听,就像是一粒一粒播下语言的种子。

  昨天带女儿读了英文绘本《Handas hen 》扉页跨页是书中出现的各种动物,封底内页也是,我没留意,乍一看这两页完全一样,我就觉得只是装饰而已,顺便提炼文中的关键信息。但我女儿发现了“秘密”:封底内页比扉页多了10只小鸡,这是Handa最后发现hen生出的小宝宝。这个设计太妙了,我女儿说这本书好有趣。

  所以呢,孩子有时比我们更能够观察和体会到作者的深意。

  您好,我是@面面句叨 ,一个二胎妈妈,老大四岁,老二两岁,我来讲讲我是如何给孩子讲故事的。

  现在各种音频软件非常多,优质的故事内容丰富,选择性非常多。海量免费内容,个性付费内容都很多,我在音频APP上找一些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听着听着就睡觉了,这时候我的精力主要是搂着孩子,陪她一起听故事。

  孩子渐渐长大了,喜欢问为什么,这时候,听故事中间经常会被打断,她喜欢问问题。比如讲到“大灰狼吃掉了小红帽”,她会问“那大灰狼为什么要吃掉小红帽啊”,这时候,我就需要暂停播放给她解释一下,因为“大灰狼饿了,他假扮成老奶奶,骗了小红帽”。所以我就选择自己给孩子讲故事了,还可以跟孩子增加互动,随时解答孩子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问题,对故事进行改编和扩展,还能演绎出新的故事。比如,“机智的小红帽又和小猪佩奇一起,打败了大灰狼”。孩子的想象力,会非常发散,天马行空,她会把知道的故事、人物、情节,用想象力连接起来。我觉得这样是非常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联想能力的。不拘泥于故事的本身,不逐字逐句的讲故事,陪着孩子一起发散思维。

  1.化简去繁

  现在国外绘本很多,首先就是主角的名字有很多英文,比如狐狸福斯、兔子哈斯、男孩大卫,等等。我一般不给孩子用这些英文名字,我会直接用直观的名字,比如小狐狸、小兔子、小男孩、小女孩,这样比较具象化,孩子比较容易记住,注意力会集中在故事情节上。

  2.先看细节

  我会一句话先讲一下故事的大概,然后每一页都让孩子自己先去看看认识什么,看图识物。比如在《狐狸找蛋糕》这个绘本中,讲的是狐狸饿了,在厨房、森林里到处找蛋糕,最后兔子和猫头鹰给他做蛋糕的故事。封面上就是一只小兔子带着耳机坐在沙发上,狐狸站在柜子旁边打开门在找东西。我会提问式让孩子说出看到的画面。比如:

  我:“兔子坐在哪里?”

  孩子:“沙发上。”

  我:“兔子在干嘛?”

  孩子:“看书。”

  我:“狐狸在干嘛?”

  孩子:“狐狸在找东西。”

  我:“他在哪里找。”

  孩子:“他在柜子里找。”

  我:“柜子里有什么?”

  孩子:“牛奶、香蕉、鸡蛋……”

  我:“有蛋糕吗?”

  孩子:“没有。”

  我:“那狐狸是不是要继续找蛋糕啊?”

  孩子:“是的。”

  我:“那我们翻开书,继续找找吧。”

  然后我会重复上面的步骤,跟孩子把每一页的物体都认识一下,把细节都看看一遍。

  3.提炼主题

  看完绘本以后,会对故事进行一个复述,在认识每一页细节的基础上,再进行复盘。我整体给孩子讲一遍,最后帮孩子总结一下故事的中心思想:兔子、狐狸、猫头鹰是好朋友,狐狸饿了想吃蛋糕,哪里都找不到,最后兔子和猫头鹰照着蛋糕书的做法,给狐狸做出了好吃的蛋糕。所以,这是一个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

  4.孩子复述

  我讲完以后,都会让孩子给我讲一遍。她目前基本上也是每页的内容讲个大概,但是她自己觉得可开心了,还经常拉着弟弟一起,正八经的给弟弟讲故事。弟弟听了也会咿咿呀呀的,还不会表达,但是很喜欢姐姐给讲故事。孩子记住内容还是挺多的,尤其是一些画面的细节,每一次讲述都比上一次更加细致,故事性也越来越强,越来越连贯。

  5.提问环节

  我会根据故事内容,对孩子进行提问。

  比如“狐狸最后吃到蛋糕了吗?”

  “蛋糕是谁做的啊?”

  “狐狸去了厨房,还去了哪里找蛋糕啊?”

  “在森林里还遇到了什么小动物?”

  “你来找找蛋糕都在书中的哪里?”

  这些问题都考验了孩子的记忆力,需要孩子仔细回忆并作答,还需要动手翻书找出答案。小小的绘本,可以当做看图识物、可以做记忆训练,一书多用。给孩子讲故事,重在陪伴的过程和体验,孩子的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以上就是我给孩子讲故事的一些经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一直有3个原则:

  要孩子读的绘本,我都会自己先读一下,不只是翻看绘本内容,还会对绘本做一个初步全面的了解。从封面、封底、环衬、扉页以及勒口等处,了解绘本作者、译者、获奖、媒体推介、名家推荐等内容,基本了解一本绘本的背景情况。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一是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穿插讲解一些绘本故事的背景内容,为孩子理解故事提供辅助;

  二是可以向孩子介绍插画和文字的艺术特色,正确引导、提升他的审美能力;

  三是在阅读中会更加自信,能更集中关注并引导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读绘本需要真诚、投入,同时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我主要从语调、节奏等方面去把控。

  首先了解故事本身的调性,然后选择轻松、快乐、平静等不同的语调来阅读讲解,而急躁、焦虑、悲伤等情绪要尽量避免出现在讲述过程中。同时,在阅读中,要把握好讲述节奏,讲述过程中适当代入情绪和感情色彩,同时,抓住故事的关键点,在讲述中为孩子做到准确引导和提炼。

  特别要注意的是:当故事中令人伤心的情节出现时,让孩子去感同身受是好的,但同时要注意讲述的语气应平静而有力度,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痛苦”这件事是正常的,是可以面对的。同时,借助快乐的情节释放其它情绪,使亲子阅读最后达到一种有所感、有所悟的效果。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阅读上养成依赖心理,但即使孩子学会了很多汉字,也不宜让他早早独立阅读,而应该两条腿走路,慢慢放手。

  因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孩子还没有建立一个较完备的语言体系,因而没有足够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能力将它们连接成美妙的故事。亲子共读的过程就是在为孩子的独立阅读储蓄能量,一旦语言的感觉成熟,他自然会拿起书自己阅读。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大家好,我是教育创作者晓晓静儿,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给孩子讲故事,我是选择带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形式。我女儿现在是幼儿园中班,我是从她1岁半-两岁的时候开始亲子共读绘本故事的,不同阶段讲不同阶段的故事。

  首先,专注开始读书的关键时期。我女儿是从她1对半时开始读绘本讲故事,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非常重要。每天可以睡前给孩子读3-5本绘本故事书。大点的孩子,也可以读适合他们年龄的故事书。

  其次,选择喜欢和适合的故事书的类型,一定要符合孩子的阅读理解的年龄。比如幼儿喜欢读字少,有鲜艳图案的绘本故事书。大点的孩子根据性别不同,喜欢读书的类型也有很大差别。比如男孩喜欢科普类、昆虫类,女孩喜欢公主类等故事书。

  再次,指读的方法,读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指给孩子读,逐字给孩子读,读时声音也要抑扬顿挫些,中间可以设定绘本书外图文的问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孩子回答下,然后再继续读。再比如,为了让孩子能在上小学前多认识些汉字,我特意每次用手指着绘本读时,漏掉那个字不读,让她来读,问她:“这个念什么?”逐渐地,她就认识了些常见的汉字,以后看到这个字时,自己会大声说出来。

  最后,共同读完一个绘本故事,我都会总结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般我会给她重复读很多遍,她自己喜欢重复听,我就重复读。到最后,她可以指着绘本故事书,她可以复述给大家讲故事听了。

  以上是我对问题的解答,欢迎关注我@晓晓静儿,留言多交流。

  你好,我是一名对家庭教育有浓厚兴趣的教育从业者。关于您的问题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建议您可以这样做:

  每个孩子在出生时都犹如一张白纸。我们给孩子展示什么,说什么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讲故事也一样。不同的故事给孩子的感悟是不同的,故事也有好坏之分。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是希望孩子能通过故事获得成长。因此在讲故事时,要选择积极的,正面的故事。所以给孩子见故事的第一步是要挑选好故事。

  在给孩子讲故事前,可以通过给孩子设置悬念或者从身边的真人真事开始延伸,借此来增加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在讲故事时我们还要学会音调,音色,语气,肢体动作等的变化,让故事变得有声有色,让孩子能跟随故事的变化,情绪也能融入故事当中。借此来增加孩子对故事的领悟和体会。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看法未必一样。因此在听完故事后,我们要鼓励孩子用于表达自己的感悟。借此来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我,这样也可提升孩子的总结概括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给孩子讲故事是为了提升孩子,因此在故事结束,孩子分享完之后,我们要鼓励孩子像故事中讲的那样,变得勇敢,聪明,有爱心等。那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学会引导孩子向这方面发展,进而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给孩子讲故事不能敷衍,故事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从故事的选择,故事的讲述,到影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让故事起到应有的效果。

  我先讲一个故事吧。

  疾行的火车上,一个24岁大小的男生,望着窗外,喊道:“爸,你看大树都在往后走!”

  父亲微笑着看着他。

  坐在他们旁边的一对情侣同情地看着这个孩子气的男生。

  忽然,这个男生又喊道,“爸,你看,云在跟着我们跑!”

  那对情侣终于忍不住了,对那个父亲说:“为什么您不带孩子去医院看看病呢?”

  那个父亲笑着说:“我去了,我们刚从医院回来。我儿子生下来就看不见,今天是他看见这个世界的第一天。”

  故事讲完了。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希望你有一双没有评价,如孩子一样第一次看到世界的眼睛。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你直接跟孩子讲这么个道理,估计话还没讲完,人就跑开了。

  故事是天然具有说服力、影响力,且自带沉浸感的。

  下面讲讲怎么讲故事:

  拿上面这个故事来说,男孩初次看见世界的惊喜,“爸,你看……”,这个父亲满怀欣慰,那对情侣一开始的不屑,跟后来恍然大悟后的冲击。让我们感到意外和感动。

  短短一分钟不到的故事,情绪来回动荡了好几次。

  男孩“喊爸爸”,支持他的“第一次看世界”的惊喜;

  父亲的微笑,表明他的开心;

  情侣第一回在心里面想一想,第二回终于忍不住了说出来。

  如果换一种表述,说,一个父亲带着治好眼病的儿子坐火车。是不是就特没劲了。

  跟孩子讲完故事的时候,先不要把智慧点说出来,通过问孩子,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来,不一定要跟你本来的一样,孩子或许有孩子自己的感悟呢。

  故事思维就是用故事的元素把事实包装起来,把个人情感融进去,让人产生代入感。像放电影一样,让他身临其境地经历这个事情,更加能够理解故事背后隐藏的主题。

  最后,我们在选故事的时候,尽量不要选那种有双方对立的,而要多选一些没有善恶分明,非此即彼类的故事,这样让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多一些包容,更平和的心态去看人和事。

  我讲的故事都是有知识性的!比如北斗星不会因为季节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凡是听过的小孩子都记得这个故事。比较喜欢讲身边的事,举例身边的例子,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

  我认为给孩子讲故事要分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专注力时间不同,所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不同,最重要的是有互动有共情。

  1、0-1岁亲子共读。

  这个阶段的孩子专注力一般只有几分钟,而且他很大部分是听不懂你讲的内容,父母应该注重的是用比较夸张的表情和声音的变化来吸引孩子关注你。我个人的经验是这样的,最开始给她黑白闪卡,他专注的时间非常短,然后就转而玩其他的或者爬走了,直到10个月的时候,他才慢慢自己会翻书。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是会撕书和吃书,这是个要经历的阶段,父母也要耐心引导和不断的提醒陪读会度过这段时间。

  2、1-3岁亲子共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专注力在10-20分钟,可以完整的听完一本绘本,并且能够理解和听懂故事的意思,这时候父母讲故事除了声情并茂意外,还要有互动,这样更利于孩子理解和专注,提升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互动的好处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3-6岁亲子共读。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互动讲故事依然是关键,到了6岁左右要引导孩子自己阅读,为上小学阶段自主阅读做准备。

  在引导自主阅读的时候要经历一个特别长的时间,孩子习惯性的听故事,会依赖于别人讲。有一个引导孩子自主阅读的技巧就是讲到高潮的时候,就停止,孩子会特别好奇然后会自己去看。

  6岁以上基本能自己看书了,虽然会有点吃力还是可以克服的。父母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也就这么几年,值得被珍惜哦!

  第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选择相应的故事材料。如果孩子习惯不好。讲些行为习惯的。如果孩子缺乏勇气缺乏毅力,讲些励志的。如果孩子和父母的亲子关系一般,就讲一些情感上可以共鸣的。总之,最重要的要最大程度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第二,讲故事的时间最好固定在一个时间,比如晚睡前。因为孩子和大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有规律地去行动,一定好过毫无章法。更何况,越是有规律,反而就越轻松,越不觉得是负担。

  第三,讲故事有没有收获,可以通过孩子的行为来有效测评,如果孩子的的日常行为发生预期的好的改变,说明家长的努力是有效的。反之要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自己讲故事的内容和策略。争取每天让孩子有切切实实的收获。

  我闺女胎教就开始讲故事,四个月开始看彩色书,六个月的时候就慢慢早起看书。语言发展很好,目前快一岁十个月,会很多儿歌,会背三字经,认识汉字,认识1--100数字。想要孩子自主阅读,一开始要亲子共读。讲故事的话,可以声情并茂,语言有趣味性。当然,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孩子当下年龄段的绘本或者故事书。我每晚都发布两个故事,你也可以带孩子听,我讲的不完美,多提意见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你是怎样给孩子讲故事的呢?怎样才算讲好故事?

  

你是怎样给孩子讲故事的呢?怎样才算讲好故事?

  

你是怎样给孩子讲故事的呢?怎样才算讲好故事?

  

你是怎样给孩子讲故事的呢?怎样才算讲好故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你是怎样给孩子讲故事的呢?怎样才算讲好故事?如何给孩子讲好故事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