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曹丕篡汉之时,如果献帝宁死不从,拒不下诏,最终自尽或者被杀,有什么后果?

  
 

  禅位一事,不能说水到渠成,起码是木已成舟。不管是不是下诏,都已经无能为力了。

  这种事不是盖个章,让宦官读一下就完事那么简单。

  帝位禅让,程序一定很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史书都记载很少,其中的奥妙不言自知。

  无论如何修饰,都摆脱不了逼迫之嫌,能隐瞒就隐瞒,不好大书特书。

  但如果出现题主所说的问题,宁死不从,拒不下诏,又将会如何呢?

  既然选择禅位就不可能选择自尽,如果被杀,就不可能会出现禅位。

  01

  禅位的历史渊源
 

  禅位(shàn wèi)即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政权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 ; 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

  禅让一词语出唐朝刘知几的》史通·疑古》:“尧知子丹朱不肖,故有禅让之志。”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尧将帝位传给了贤德的舜,舜又把帝位传给了禹。禹选择皋陶、伯益作为接班人,准备将来把帝位传给他们。但禹的儿子启以父传子的方式取得了帝位,结束了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禅让的制度。

  尧舜禹禅让的传说故事,历来被儒家所推崇,尽管不少人对此怀疑,但没有确凿的证据佐证其是虚假的。

  根据《晋书》记载:西晋时期,有个名叫不准(音 Fǒu Biāo )的汲郡人盗墓,得到了

  竹简数十车,一说是战国时期魏襄王墓,也说是魏安厘王墓。竹简上全部是战国文字,或说是“蝌蚪文”,或说是小篆。总之,认识的人不多,他们说啥就是啥。

  这些竹简史称《汲冢书》、《古文纪年》、《竹书纪年》等。

  此书共十三篇,其中,《五帝纪》就记载了关于舜的故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意思是尧年龄大了,不再是德高望重,德政衰败,舜就把他囚禁在了平阳。而且阻止尧的儿子丹朱去见尧。

  这跟传统的正史记载,相差很大,与舜贤德的形象相去甚远。

  对于远古时期是否存在禅让,历来争议很大,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持疑。特别是《竹书纪年》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理念。

  我的理解,更倾向于《竹书纪年》的记载,认为这恐怕更符合史实。

  02

  献帝禅让

  《三国志·魏书·文帝传》记载,献帝认为众望在魏,于是专门下诏,要把帝位禅让给曹丕。曹丕自然客气客气,一般是客气三次,也就是再三客气,最后是没办法只得接受了。

  史书记载的情况是,献帝的皇后,也就是曹丕的亲妹妹曹节不干了,当派人去取皇后印玺时,曹节大怒,把印玺仍在轩窗下,并赌咒说“上天不会保佑接受这个印绶的人。”

  由此可见,起码曹丕的妹妹,曹皇后是不情愿献帝禅让的,即便是禅让给自己的亲哥哥也不行。

  老罗在演义中自然写得没有这么客气,但演义中写到:曹丕接受献帝禅位后,对群臣说“舜、禹之事,朕知之矣”。

  尽管老罗没有明说曹丕知道了些啥,但不难推测,禅让无不是被逼无奈,否则,没有谁乐意把帝位传给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乐意禅位给他。

  当然,也有例外。宋朝徽宗禅位给钦宗,这恐怕是真心的。但那爷俩那档子事就没法提了。

  曹丕接受禅让,这是在西晋《竹书纪年》出土之前。曹丕所言也说明《竹书》所记载舜的故事可信度很高。

  因此,禅位多是出于无奈,是不情愿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献帝拒不禅让的话,将会如何呢?

  03

  史上禅让的事例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禅让的事比比皆是。

  南北朝那些禅让之事就不必说了,实在是没法说,全部都是拿刀子逼着干的。连基本的客气一下都没有,仅仅是没有通过直接的战争罢了。

  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文帝杨坚;隋恭帝杨侑禅位给唐高祖李渊;唐哀帝禅位给梁太祖朱温等,都类似于献帝禅位给曹丕。

  不说南北朝那些禅位,仅仅隋唐这些禅位,大家就清楚禅位是个啥情况了。

  没有人乐意主动禅位,但不禅位又能如何哪?

  历史上也有一些完成了禅位程序,但却以失败告终的。

  公元前316年,战国时代的燕王姬哙禅让给子之。
403年,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禅让给桓楚武悼帝桓玄。
551年,南梁帝萧栋禅让给汉帝侯景。
619年,隋帝杨侗禅让给郑帝王世充。

  但这些失败的禅位,却都不是拒不下诏或者原来的帝王自尽导致的,而且都是完成了禅位的程序。

  实际上像题主所说的情况,就称不上禅位。前帝王拒不下诏,自尽或者被杀,那还算是禅位吗?自然不能算禅位,那是弑君篡位,这是有根本区别的。

  还是看一下王莽接受禅位的事吧。

  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外戚王莽依靠姑母王政君开始从政。最初表现恭谨勤劳,不知疲倦的工作。广泛结交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朝野上下皆赞王莽。

  汉哀帝死后,王莽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立汉平帝,并把女儿嫁给平帝立为皇后,之后独揽朝政。

  汉平帝死后,王莽指使同党上书太皇太后王政君,让王莽代天子临朝。王太后无奈,只好顺从,由王莽摄政,称为“摄皇帝”。

  公元6年,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此后数年,关于王莽将代汉称帝的符命图谶频繁出现。都清楚这是咋回事,遮人眼目而已。

  公元8年,王莽称帝,即天子位,定“国号”新“。

  王莽自然也是履行了禅让的程序,但新朝很快灭亡,刘秀最后重新建立了汉朝。

  自然王莽也就变成了篡汉自立的奸贼。

  如果王莽也能成为隋文帝、唐高祖一样的开国明君,起码延续几代帝王,又将会是如何哪?

  之所以说一下王莽的事,是不想假设献帝拒绝下诏,被迫自尽或者被杀的情形。

  历史没有假设,我认为献帝的禅让跟史上其他的禅让没有根本的区别。

  如果如题主所说,其结果就类似于王莽代汉称帝。先是立一个小皇帝,然后行禅让之事;如果不行,那就再换一个小皇帝,直到主动禅让为止,起码看上去是这么回事。

  几乎所有的禅让,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像“陈桥驿兵变”时的赵匡胤,黄袍披在你身上,你不干还不行。心里咋想的那是另一回事。

  王莽也好,杨坚也罢,都是姥爷篡了外甥的帝位。如果献帝拒不交出大印,即便曹丕不想篡汉,他手下那帮子人也会把献帝儿子的帝王大印拿来,交给曹丕。最终还是舅舅篡了外甥的帝位。

  天下未必是有德者居之,更多数情况下,是有实力者得之。

  已经具备了称霸天下的势力,不管是不是禅让基本都一样。

  献帝刘协还是聪明的,得以善终,维系刘氏庙祀,算是不错的结果。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人家都已经打算篡位了,汉献帝从或者不从都改变不了自己下台的结局,曹丕无非是想要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声。真正的汉朝,自大董卓扶持9岁的刘协上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完了。

  曹丕篡位前后,对他来说无非就是以前自己在龙椅下面做决定,现在自己坐在龙椅上做决定仅此而已,朝廷内部体系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曹操铺好的路,曹丕走下去就行了,提拔重用亲信,打压消灭亲汉之臣。

  曹丕登基的时候,虽然也有汉朝旧臣闹腾,但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成气候的,刘备和孙权夷陵之战还没打完,曹丕就已经把事情全摆平了,甚至还有余力去插一手蜀吴之间的战争捞点好处。

  再说了,各位怎么就知道刘协没有宁死不从呢?刘协可能也挣扎过,也尝试过,曹丕登基以后,天下盛传刘协已经死了的消息,刘备这才称帝继承正统。你说后面曹丕封的那个山阳公,曹睿哭的那个汉献帝,谁能保证就是刘协本人呢?谁能保证让位的诏书,那个龙印就是刘协按下去的呢?后世传的行医施善的人谁亲眼得见他是刘协呢?导演是曹丕,他想怎么演就怎么演。

  汉献帝就像从小就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或许他是麻雀,没有能力去挣脱牢笼,或许他是雄鹰,但是压根就没学过如何展翅,决定权根本就不在他的手里,亡国之君,不就是平民百姓吗?可能还不如平民百姓。

  当然汉献帝刘协可以拒不下诏,以死殉国表达自己的抗议,可是表达给谁看呢?朝廷百官看都不看你一眼,甚至逼着你让位,唯一一个表面兄弟刘备也割据一方建立起了小朝廷了。

  曹丕如果真的追求名声,大不了可以换一个听话的皇帝,刘协肯定有子孙后代,找一个愿意让位的扶持让来,再让位不就完了吗,很简单。

  倘若曹丕也不在乎这谋朝篡位的骂名,那就更简单了,等到上早朝,大家开个会,我曹丕想要当皇帝,谁赞成,谁反对?举手投票,不举手的一律死刑处理,我敢说登基效率比等刘协让位高多了。

  不过要我说,如果刘协真的是落得和历史记载一样的晚年也还不错,当了这么多年傀儡,过着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生活,突然解脱了,田园小筑,清茶淡饭,自由自在的享受了十几年安心的日子,不用看人眼色,不用投鼠忌器,比在那坐如针毡的龙椅上不舒服多了。

  说到底刘协做了这么多年的傀儡皇帝,他要是有扭转乾坤的能力早就掌握局势了,他要是有君王死社稷的决心早就以死殉国了,刘协这辈子什么也没学会,就学会了如何保命,学会了如何让权臣觉得自己好用。

  所以说刘协配合或者不配合江山肯定是没了,唯一的区别就是,配合能活着,不配合只有死亡。

  不过亡国之君自古至今比比皆是,刘协算是极少数得以善终的了,我甚至觉得,曹操、曹丕和曹睿这爷儿三可能是真的喜欢刘协,没见过这么好用的傀儡皇帝,所以曹家喜欢,刘协也识趣,这才能安心度过晚年吧。

  这个问题首先是不存在的,因为,历史上的汉献帝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在很小的时候,被董卓立为皇帝。稍后,又在李郭之乱中,周旋于两个反贼之间,隐忍而不发,寻机而逃脱,最终得到了曹操的庇护。其实,汉献帝面临汉末那么复杂的局面,能够把命保下来,就是巨大的成功。更何况,还以汉室皇帝的名义,将汉室延续了那么多年呢?汉献帝本身的聪明伶俐、善识大体是很重要的前提。

  可以说,汉献帝与曹操是合作的关系。我任命你为汉相,你替我发号施令,替我挡住各路割据势力的威胁;你拥我为汉帝,我可以不要权柄,但有名分,让汉室维持下去,至少还对得起汉室的先祖,这就OK了。这是相当长远的生存术。前提是,曹操应当是个有长远谋略的人,不会因一时小利而篡位,显然,汉献帝也是识人的。

  到了曹丕这一代,他显然没有曹操这样的耐心,他早就跃跃欲试了。而且,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曹操生前所允许的,曹操一直自比周文王,那么曹丕不就是周武王吗?曹丕的夺位是一定的。曹丕深得曹操正传,知道有一个正确的名义,叫作禅让。这个时候,汉献帝就明白,接下来,就是与曹丕合作了,这次合作的内容改了,不再保留汉室帝王的名义,但可以保全家平安,可以得一方水土,过安乐人生。毕竟,汉献帝的妃子亲戚一大堆,都是鲜活的人,需要有一个名目继续维持下去,那么,就必须与曹丕合作。

  以死相抗吗?这没有必要,要以死相抗,那早在曹操的那一代,就可以一死了之了。汉献帝懂得取舍之道,甚至懂得,当时之势,曹丕夺位,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去当那支箭的靶子。继续合作,当一个平平安安的山阳公,不香吗?

  如果,汉献帝拒不下诏,那么,矫诏而令的事多了去了,你敢说曹丕不会玩一手?你自杀,深宫之中,随便找一个理由,就能编造你的死因,谁又能说得了什么呢?再说了,曹氏经营中原几十年,黎民百姓都受其佑护,感怀曹氏德行,说实话,大家的心里,都认为,吃的是曹家的,喝的是曹家的,用的是曹家的,有哪一项是汉家的?舆论完全就是一边倒了。

  即便,还有一些汉室的愚忠分子,但说实话,有这个胆吗?一部分已在曹氏的恩威并施中,被同化了;另部分,应当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真正的忠于汉室的,恐怕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再说了,曹操一直宣扬,孤是汉相,孤就是汉,汉就是孤嘛。如果没有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插句话,那关羽屯山约誓的时候说,咱关某人降汉不降曹。这是玩的绕口令,障眼法儿,谁不知道,曹汉已为一体呢?不过是找个台阶,自己好下而已。

  此时节,你说汉献帝能指望谁?想当年写血诏的时候,那上面的人名儿,基本上都是死人了。活下来的刘备,当真会攻将过来复汉吗?想多了,刘备巴巴地等着,曹丕刚建魏不久,刘备就堂而皇之地称汉中王了。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刘备头发都等白了。

  既如此,汉献帝如此聪明的人,是有深厚的读心术的,一定不会白白地送上一条命,更不会让全家的几十上百口人送命,还是去当他的山阳公去了。

  曹丕篡汉之时,从内心角度来看,汉献帝刘协确实不愿意禅让,毕竟自家江山社稷传了四百余年,现在要拱手相让,心里确实不痛快,可是即使百般不愿意,那也是形势比人强,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汉献帝要是一条路走到黑,就是不下诏,最终自尽或者反抗被杀,那咋办呢?如果汉献帝真的这么干了,曹丕还是有其他的办法来应对。

  至于有什么办法,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禅让到底是一种什么制度?

  首先,禅让是来自上古时期制度。

  所谓的禅让在上古时期,就是某些首领们将自己的领导位置让给其他人。这里的“禅”就是在祖宗先辈面前大力推荐的意思,而“让”指的是把自己的位置交给其他人。

  尧是中国古代是非常有名的部落首领,在去世之前,他将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了另外一个著名的部落首领,这人就是舜;而在舜年老之后,他又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另外一个著名的首领禹。古人就把这种让位的方式称为禅让。

  这个禅让的方式来自上古时期,那个时候还是部落联盟,没有出现国家的组织形式。

  

 

  其次,禅让有让贤的美称。

  禅让制度和其他方式有着特别明显的两个区别:一个就是由上一任的部落联盟首领当众推荐一下一任的部落联盟首领;另外一个就是被推荐的人选是另外一个部落的首领,并非自己的儿子。

  禅让的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下一任的首领是当众推举,被大多数人所拥戴和承认,还有一个就是下一任首领并不是出自上一任直系血脉,从而避免了用人唯亲的局面。

  从这个制度可以看出,禅让有让贤的美称,这个也是曹丕要遵从的方式,这样就可以非常体面的把天下从汉室转到魏室,不但赢得美名,还可以完成和平过渡。

  

 

  最后,禅让可以平衡各方的利益。

  既然是禅让,那么就是以和平的方式交出自己的位置,从而将权力以非常友善而平和的方式交给另外一个人,这个方式大多会顾及到权衡各方利益。

  一般情况下,接受禅让的人会照顾到被禅让人的利益,从某种程度上会保障他以及其背后某个势力,从而确保禅让能够顺利进行。

  汉献帝刘协同意禅让之后,曹丕给予了他非常优厚的待遇。

  根据《后汉书》孝献帝纪记载:

  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

  从这里可以看出,汉献帝虽然逊位,可是在某种程度上体面的保证了他的尊严,大概这是作为失败者最好的结局吧。

  因此,在古代最高权力和平过渡的方式莫过于禅让,这样可以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基本的保证。

  

 

  曹丕篡位的时候,汉献帝如果不配合,该怎么办?

  实际上,曹丕篡位的时候,汉献帝刘协还是非常配合的,一方面刘协当这个傀儡皇帝已经三十余年,从一个儿童皇帝到中年皇帝,早已尝尽人间艰辛,已然明白禅让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方面早年该抗争的时候已经抗争过,套在脖子上的圈子已经愈来愈紧,完全无力挣脱,明白已经是水到渠成,无力回天的事情,因此只能认命,进而顺利的配合曹丕完成禅让。

  那么汉献帝要是不死心,破罐子破摔,拒不配合怎么办?这里不配合,有几个方式:如不下诏书给曹丕;自杀或者被杀。

  我们一起看看。

  

 

  首先,汉献帝要是不下诏该怎么办?

  到了禅让的那一天,汉献帝突然发脾气,不肯下诏书,遇到这个情况,曹丕怎么吧?其实呢,曹丕一点也不慌,原因很简单,下诏书这样的事情,不需要皇帝刘协去干。

  皇帝的玉玺并不在皇帝身上,而是有专门给的皇帝保管玉玺的尚符玺郎。皇帝要是使用玉玺,就找这个官员就行。诏书的写作也不是皇帝做的事情,而是由尚书台负责,具体到人就是尚书令,因此也不用劳烦皇帝亲自动手。

  因此,禅让诏书即使汉献帝不同意,他也没有办法,因为管理玉玺的人不是他的人,而尚书台的人也不是他的人,都是忠于曹丕的人,他即使不想,也无法干预。

  从这里可以看出,下诏书表面是汉献帝,实际还是曹丕发出来,一个是右手,一个是左手而已,所以汉献帝突然不愿意下诏书,曹丕也不慌。

  

 

  其次,汉献帝要是自杀该怎么办?

  等到禅让的那一天,汉献帝要是突然想不开,自杀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禅让之日,配角居然死了,这事确实相当麻烦,这个也是曹丕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毕竟和平的方式禅让可以赢得美名,也可以让那些潜在的反对势力没有发作的借口。

  现在闹得皇帝自杀,那么禅让的事情也就这能推迟,重新立一个新的皇帝,再实行禅让,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从汉室接受天下,取得禅让的正当理由。

  实际上汉献帝刘协从曹操时期到曹丕时期,特别是到了曹操后期以后,曹家对汉献帝看得比以前更紧,想自杀也没有那么容易,除非铁了心撞死,否则还是很难的,毕竟周围侍卫之人都是忠于曹氏,不太可能让他就这样死掉。

  万一要是这样死了,这些侍卫之人均是死罪,因此他们不会麻痹大意地让傀儡皇帝自杀。

  

 

  最后,汉献帝要是被杀了,该怎么办?

  汉献帝要是性格刚烈,不愿意屈从曹丕的禅让要求,突然反抗而被杀该怎么办?当然这个是理论上的事情。汉献帝被困三十余年,早已反抗过很多次,但是最后无不被曹操破解,仅仅只是杀了一些在台前的人物,并没有动幕后的大人物,如皇帝刘协,可见从曹操到曹丕,即使皇帝刘协怎么折腾,他们都没有杀他的打算,那么要是万一在打斗中给杀了怎么办?

  把皇帝给杀的事情在中国的历史上数不胜数,距离曹丕篡汉最近的事情就是曹髦被杀,这是一个典型例子。

  

 

  曹髦在曹芳被废之后即位为皇帝,在开始几年中,曹髦和司马氏相处安然无事,可是随着司马昭夺位的脚步逼近,皇帝曹髦不甘心曹氏江上被夺,于是带领侍卫和家奴奋起反抗,结果被司马昭部下所杀。

  曹魏皇帝被杀打乱了司马昭逼位的节凑,不得不放弃暂时的计划而另立一个新的皇帝充门面。曹髦的抗争只是延缓了司马昭夺位的节奏,并没有改变司马氏夺取曹氏江山的结果,最后曹奂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完成了朝代更替。

  因此从上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使汉献帝被杀,曹丕也会重新立一个新的皇帝,比如汉献帝的儿子为皇帝,然后从他儿子的手里接过皇位,完成朝代的更替,这也说明汉献帝即使被杀也无法改变了朝代被更替的结果,只是让曹丕的面子不那么好看,历史也会留下污点而已。

  

 

  总而言之,曹丕篡汉之时,汉献帝和曹丕实际上做出了某种利益交换,从而体面的交出了皇位,完成了从汉天下到魏天下的过程。至于不下诏,或者自杀或者被杀这些假设,都是非常愚蠢而没有意义的行为,汉献帝历经风雨那么多年,做出了识时务为俊杰的最佳选择。

  

 

  可见,总体来说,顺应时代变化的刘协得以善终,这个和他愿意禅让分不开的,既然如此,何必鱼死网破呢?

  汉献帝禅让一事,足以证明曹操选择曹丕是正确的。这就像下棋一样,曹操做好了完美的开局,曹丕最后来了一个将军;就像足球比赛一样,曹操把球传给了曹丕,曹丕临门一脚进球。

  最有资格继承曹操事业的只有曹丕、曹植和曹彰三人。这三人里面只有曹丕才能够实现禅让,不会出现汉献帝被杀或者自杀的情况。如果换做是曹彰或者曹植,则难保不会出现汉献帝被杀或者自杀的情况。

  曹操终其一生没有越雷池一步,并不能代表曹操就没有取代汉朝的心思。一般人到了曹操的那个位置,很少能够安耐按耐得住,往往都有些迫不及待。这反而说明曹操更加的理智。

  曹丕在这一点上与曹操很像,曹彰办事则有些冲动。至于曹植根本就没有做君主的基本素质,曹植如果继位其行事乖张当不亚于隋炀帝,但是却没有隋炀帝的手段和能力。如果曹植继位,可能最先灭亡的就是曹魏了!

  曹彰的性格不太会去刻意争取士族的支持,曹植的性格则不太会考虑士族的利益。没有得到士族的支持,取代汉朝就是自寻死路。曹植和曹彰最可能采取的办法,就是废掉汉献帝而自立!

  曹丕继位之后,得到了士族们的支持。在曹操打好坚实的基础之上,曹丕取代汉朝就是水到渠成了。曹丕缜密的心思和能够忍耐的性格,才是能够接受接受汉献帝禅让的前提条件。

  曹丕既然决定取代汉朝,就绝对不能允许出现汉献帝拒不下诏的局面,也不能允许出现汉献帝被废的局面,更不能允许出现汉献帝自杀或者被杀的局面。

  凡事没有绝对,处处充满了变数。退一步来讲,如果曹丕在取代汉朝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变数会怎样?

  根据汉献帝的性格,不会出现汉献帝自杀的情况。汉献帝如果会自杀,恐怕在曹操时期就自杀了。这个时候出现的变数,应该是汉献帝忽然得病或者其它情况死了。

  如果在曹丕取代汉朝的过程中,汉献帝忽然死掉,或者汉献帝就是不下禅让诏书。一但出现了这种情况,这时候曹丕会怎么办?

  如果是曹彰和曹植,处理得好的话,汉献帝就是暴虐成性或者荒淫无道;处理得不好的话,他俩儿就和董卓一样。

  曹丕处理的结果,就和我们看到的史书一样,依然还是汉献帝禅位与曹丕。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我们先梳理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篡位事件,看看君臣双方都是怎么处理的。

  (1)王莽篡汉

  王莽篡汉的时候,孺子婴才三岁,啥都不懂,也不存在同意或者拒绝,太皇太后王政君虽然一百个不乐意,把传国玉玺都摔爆了,但最终也不得不同意,双方在比较友好的气氛中完成交接。王莽上位后并没有杀孺子婴,而是把他养成了一个傻瓜,还把孙女嫁给他做眼线。孺子婴二十一岁那年死在更始乱军中。

  (2)曹丕篡汉

  虽然罗贯中认定曹丕篡位后杀死了汉献帝,但汉献帝其实并没有死,还好吃好喝过了几十年,据说还自学成才,做了一名悬壶济世的赤脚医生。就个人而言,汉献帝纵然做了几十年皇帝,从来都是一个傀儡,每天过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曹丕篡汉对他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也许退位后的岁月汉献帝才真正做了回自己。

  (3)司马氏篡位

  司马炎在司马昭死后废掉曹魏最后一个皇帝魏元帝曹奂,曹奂从上位开始就是个傀儡皇帝,曹髦被成济杀死后,为了掩人耳目,司马昭不得不找个傀儡,选来选中选定了曹奂,就是看他老实无能。而曹奂也是中国历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国之君,不但没有死,还得到一块封地做起了陈留王,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保持皇家待遇,爵位世袭,一直延续到东晋灭亡。如此这般,让位就让吧,别闹了。

  (4)刘裕篡位

  刘裕的历史地位无需多言,但他却开创了一个十分不好的先例,就是篡位后杀前朝皇室。公元419年刘裕命下属王韶之勒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扶植司马德文上位,后又在司马德文让位后用棉被把他闷死。刘裕的血腥做法被后世所效法,南朝宋齐梁陈篡位都对前朝皇室血腥屠杀,齐高帝萧道成杀十三岁宋顺帝刘准,梁武帝萧衍杀十五岁齐和帝萧宝融,陈武帝陈霸先杀十六岁梁敬帝萧方智,都是在对方年幼无知,让位以后再斩草除根。

  从这些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汉献帝执意不下诏让位,也不影响大局,诏书别人可以代写,印章可以帮着盖,人不听话就干掉,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哪有亡国之君说话的份。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如果献帝宁死不从,那么最多也就是恶心一下曹丕而已,让他晚几年称帝,不会根本改变结局。

  汉献帝刘协是个很悲催的人,他聪慧过人,如果是太平岁月,也许是一个好皇帝。可惜刘协生在乱世,一生身不由己。

  自189年被董卓拥立为帝以后,刘协就成为董卓了的傀儡。董卓死后,刘协又被董卓的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李郭内乱以后,刘协又被曹操控制,继续当他的傀儡皇帝,最后更是被曹丕逼着禅位。

  曹丕逼着刘协禅位时,曹魏对北方的控制已经根深蒂固。而南方刘备、孙权也不是真心效忠刘协。更何况这个时候刘协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曹操父子安排的,连皇后、妃子都是曹家的人,他能做的反抗其实很有限。而且作为皇帝连自己的皇后伏氏都无法保护,刘协这个皇帝当的也一直是毫无乐趣可言,禅位也许对他是一种解脱。

  所以除了皇后曹节还坚持了一下之外,刘协并没有做出太多的反抗。

  当然,如果刘协一时想不开选择了自尽或者是被杀,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曹髦起兵反对司马昭被杀事件。

  所谓报应不爽,曹操把刘协当傀儡,曹丕逼着献帝禅位的时候肯定没想到。不用多少年,曹魏的军政大权也会被司马家控制,而且最终被篡夺。而在司马家控制曹魏大权以后,魏帝曹髦曾经不服气,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三百多人起兵讨伐司马昭,结果被中护军贾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济杀死。

  和刘协相比,曹髦虽然也是个傀儡。不过司马家族掌握大权不久,对朝中、宫中的控制力度远不能和曹丕时期相比。所以曹髦还能命令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聚集起几百人来起事。而且在曹髦率人杀出来时,屯骑校尉司马伷、中护军贾充的部属还不敢正面和他对抗。

  相比之下,刘协连几个可信的人都凑不起来,曹操抓皇后时,士兵敢在他面前动手。两人的条件可谓差距巨大。然而即使如此,曹髦被杀以后司马昭除了干嚎了几嗓子外,就是把成济一家杀了遮掩下门面,连贾充都不肯拿出来当替罪羊。除了司马昭面子上难看点之外,事情也就过去了。

  可想而知,刘协真的自杀或者反抗时被杀,消息根本不会外传。对曹丕来说最麻烦的也就是暂时没人来给他禅位了,或者外面有些不好的传言。曹丕此时只需要对外宣布刘协暴死,然后换个皇帝,熬个几年等风声过去,照样可以再次禅位。

  所以刘协即使反抗,最多也就是恶心一下曹丕而已,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这个太容易了。不必走太远,不必纵观上下五千年,只要往后推几十年,看看后面司马家怎么对付曹魏就知道了。

  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傀儡皇帝不听话该怎么办。后来曹魏时期,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在位期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独专朝政。此后,曹魏一直被司马家控制。司马师把持朝政后,中书令李丰、皇后之父张缉获得曹芳许可,密谋发动政变,意图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情败露,参与政变众人纷纷被杀,司马师上奏郭太后,以曹芳贪图玩乐、沉迷女色、残害忠良为由将其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所以,司马师用行动清楚表明,皇帝不听话,可以换掉。

  曹髦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乘着司马师外出平叛受伤,在许昌去世之际,让司马师指定接替自己的司马昭留守许昌,意图夺取兵权,发动政变,废掉司马家的地位。但被司马昭识破,率军返回洛阳。曹髦计划落空,不得不忍气吞声,承认司马昭大将军地位。司马昭地位日隆,权势日盛,越发作出僭越举动。曹髦忍无可忍,说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名言。最后更是身体力行,发动政变,亲自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前去讨伐司马昭,半路上被中护军贾充率军挡住,最后曹髦被太子舍人成济刺杀身亡。司马昭演了一场假惺惺的哭戏,杀了成济了事,又逼迫郭太后下旨废曹髦为庶人,草草下葬。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也就是曹奂最后禅让皇位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所以,司马昭告诉我们,皇帝实在不听话,废掉都不行的话,可以杀掉,再换一个。

  因此,回到题目。当曹丕逼迫汉献帝下旨禅让的时候,汉献帝如果宁死不从或者一死了之怎么办?很好办啊,就找个理由把他废了呗。汉献帝有儿子,而且跟曹丕的姐妹曹节也有儿子(姓名不详),把汉献帝废掉,立他儿子做皇帝,让汉献帝当个太上皇也就是了。然后再叫小皇帝下旨禅让,到时候谁还管你原来的太上皇是什么态度?就算汉献帝自杀了,哪怕他不自杀,曹丕也可以杀了他,对外号称病逝,也是小皇帝继位,依然可以禅让。就算汉献帝的儿子不行,那么多汉室宗亲,随便找个理由,立一个做皇帝,过上一年半载,照样让位。有什么技术难度吗?没有。所以,汉献帝同意不同意,完全没关系。

  没什么后果。以当时曹丕的权势,要杀一个皇帝很容易,要立一个皇帝也很容易。所以,对他来说,汉献帝死便死了,再在刘氏血脉中重新找一个听话的,继续完成禅让大礼就行了。

  曹丕对权力的渴求比他的父亲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公元220年,他的父亲曹操刚刚去世,他继承了父亲魏王的爵位,并继续担任当时汉朝的丞相,掌握朝政大权。时年33岁的曹丕意气风发,胸怀大志,他不再希望像自己的父亲那样继续做汉朝名义上的臣子,而是希望直接废掉汉帝,另开河山。

  汉献帝剧照

  汉献帝则比曹丕大六岁,当时他已经39岁了。说起汉献帝,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情的皇帝之一了,虽然有皇帝之尊,但终其一生都没有掌握实际权力,一直在对权臣委曲求全,以换得苟活于世。

  汉献帝刘协一开始是汉朝的陈留王,与皇位原本无缘。然而,由于当初屠户出身的大将军何进为了诛杀宦官,引狼入室,将董卓迎到长安,本意是为了勤王,没成想何进直接就被宦官杀了,而董卓则因为手握重兵,在京城横行无忌,无人敢阻。也就是在这一年,董卓觉得原来的少帝太过软弱,没资格做皇帝,就把他拉了下来,而让原来的陈留王刘协坐上了这个皇帝宝座。

  董卓剧照

  由普通的王侯摇身一变,成为九五之尊,这本是天大的好事,然而对一个处在王朝末期,权臣当道的朝廷里,这样的皇帝只是一个摆设,一个傀儡罢了。汉献帝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活着,不久之后,王允巧用连环计,利用吕布除掉了董卓。本想终于熬出头,可以正大光明地掌握国政,施展宏图霸业,不想长安又被董卓的部将郭汜、李傕给攻占了,自己又成了这两人的傀儡。好不容易抓住李榷郭汜两人交恶的机会,由亲信护送着逃出了长安,不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时却没有皇帝的容身之所。这时候又听说远在兖州的曹操是大大的忠臣,已经走投无路的汉献帝只得率领群臣,投许昌而去。结果到了曹操的地盘,才发现曹操和之前几人,并无太大区别,依旧是乱世的权臣罢了。

  曹操剧照

  所以纵观汉献帝的一生,一直在试图摆脱权臣,重建皇家的威严,不想就是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到死,也没跳出坑去。

  曹丕掌握朝政以后,汉献帝十分明白,自己早晚,要把这个皇帝之位交出去了。按照大家的理解,说为什么汉献帝不拒绝曹丕,誓不禅让,最后大不了来一个“君王死社稷”,留下万古的名声,也很不错呀。

  其实,大家都错了,汉献帝在乱世之中,能够做那么久的皇帝,虽然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是有很大的学问的。简单一个字概括,就是“给”。权臣要什么他就给什么,要官职?没问题,给。要权力?没问题,给。总之就是让权臣觉得,这个皇帝不错,用起来很顺手,便不会轻易有废立之心了。

  曹丕剧照

  到了曹丕这,这一招已经行不通了,但是顺从的话还可以保住性命,此生也足以保证荣华富贵了。如若奋起反抗,汉献帝在朝廷中几乎没有任何实力,毫无胜算。那么此时等待他的,便是曹丕随便找一个借口,让他驾崩,然后再从他的子嗣中,挑选一个听话的,再度立为皇帝,之后再走一遍禅让的流程,左右不过多费些功夫罢了。

  刘协对此想的很透彻。但他此时却没有自尽的勇气。他的一生太多波折,知道只有活着其他的一切才存在。如果真的不想做那傀儡皇帝,他早早地就自杀了,又何必等到现在呢?

  (全文完)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东汉末年黄巾叛乱开始就已经标志着汉室的衰落。世家大族知道汉室已是昨日黄花开始为自己家族的后路做打算。而黎民百姓才不管你谁是皇帝呢。只要吃的饱穿的暖就好。东汉末年易子而食的事情可没少发生。

 

  而经历过诸侯混战之后,汉室声望更进一步降低。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令天子威仪跌到了谷底。可以说这个时候除了一些汉室的死忠分子,没有任何人再对汉室抱有任何希望。最后经过多年混战,形成了三家分汉的格局。可以说这个时候汉室已经名存实亡了。中国朝代更迭数不胜数,没有多少人会在意这个。而当时的大汉实际意义上的掌权者“世家大族”更是准备追随自己的主公,都准备做开国功臣了。至于可怜的汉献帝嘛。谁在乎?

 

  三国末期曹魏感觉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准备废除汉室称帝。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了。汉献帝如果主动退位禅让政权给曹魏,那么就会使得这次的政权更迭显得温情脉脉一些,毕竟曹魏大喜的时候也不希望见血。但如果汉献帝不识抬举硬扛着不退位的话,那么曹丕也不介意干掉汉献帝。自古政权更迭能少得了流血吗。再说了汉献帝现在是死是活对大局丝毫没有影响。

 

  再说汉献帝自己也清楚。大势已去,他的即位就是一个悲哀。自己主动退位不光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也可以保护一部分自己死忠分子的命。硬扛着也于事无补。自己主动退位多少能保留一点汉室最后的尊严。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多多关注转发支持一下。

  公元220年十一月,汉献帝三次下诏禅让退位于曹丕,曹丕建立魏国,以河内郡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至此传承了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彻底结束了。

  有人会问,曹丕篡汉之时,如果献帝宁死不从,拒不下诏,最终自尽或者被杀,有什么后果?

  大局根本不会有什么变化,自从董卓进京控制东汉朝廷时,这个昔日的帝国就走到了尽头,董卓祸乱天下,废除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的一生历经坎坷,早年亲生母亲被何皇后毒杀,由董太后抚养长大,本来无缘帝位的他遇到了权臣董卓,董卓死后,又遭到李榷、郭汜二将把持朝政的数年傀儡生活,之后迫于无奈随曹操迁都许昌。按汉献帝的想法,自己一生都受制于权臣的控制,自己毫无实权,只是这个乱世名义上的天子。

  曹丕篡汉之时,忠于汉室的人几乎没有了,曹操生前已经把忠于汉室的群臣屠戮殆尽了,剩余的群臣都在胁迫汉献帝让位。

  曹操从公元196年强制让汉献帝迁都于许昌,到公元220年汉献帝退位,可以说是曹操维持了汉朝近20多年的国祚。

  汉室衰微,大势已去,北方的天下基本上都是曹操打下来的,曹操自己生前不称帝,不代表他的后代不会称帝。

  汉献帝刘协不从,不下诏退位,他的哥哥少帝刘辨或许就是前车之鉴。

  作为权臣董卓,擅自废除了少帝,改立刘协为帝,并在后来毒杀了少帝,这种事前曹丕未必做不出来。

  但曹丕想要个好名声,所以搞出了个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事不过三,最终还是接受了汉献帝的退位。

  汉献帝当了那么多年的傀儡,早就放弃了这种帝位生涯,与其当傀儡不如做个普通人

  曹丕称帝后,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相比董卓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曹丕给汉献帝刘协的待遇还可以,保留了宗庙,还保留了作为皇帝的天子礼仪等。

  据传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他倍感世态炎凉,人生如梦,超凡脱俗,大彻大悟,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虽当过窝囊皇帝,却变为称职\郎中\,身融入田园山水,心远离深宫重楼,涉足农桑,访贫问苦,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由此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焦作一带的民众为了纪念他,形成了许多有趣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这对汉献帝来说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解脱。

  山阳公刘协

  总结:曹丕篡汉之时,如果献帝宁死不从,拒不下诏,最终自尽或者被杀,曹丕还是会称帝的,只不过曹丕或许得不到一个禅让的好名声而已,汉献帝退位后一直活到公元234年,而篡位的曹丕就在8年前的226年就因病去世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曹丕篡汉之时,如果献帝宁死不从,拒不下诏,最终自尽或者被杀,有什么后果?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