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垓下之战,到底是刘邦指挥的,还是韩信指挥的?项羽到底是被杀还是自杀?

  【垓下之战是刘邦指挥的,项羽被汉军五个营长杀死。】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楚汉相争、项羽灭亡的垓下之战,一直以来人们都误认为是韩信指挥的,实际上是刘邦指挥的。刘邦一生大小七十余战,白登城之战和匈奴单于打成平手,只给项羽败了两次:彭城之战和荥阳会战;刘邦打败项羽四次:成皋战役、广武之战(第二次荥阳会战)、第二次彭城战役、垓下之战。刘邦是秦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游侠剑客、反秦斗士,项羽根本不是什么战神,项羽一生从来没有打过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司马迁吹捧的结果。

 

  今天研究楚汉战争的历史脉络,基本上依靠《史记》、《汉书》,司马迁推崇项羽著《项羽本纪》,且放在《高祖本纪》之前;班固《汉书》著有高帝本纪上下,将陈胜和项羽合写一传《陈胜项藉传》,基本上是转载司马迁的文字。司马迁为李陵脱罪被汉武帝宫,仇视和汉武帝有关系的一切人物,喜欢和李陵相似有关的失败人物,因此抹黑贬低刘邦、拔高美化项羽。还因为司马迁不懂军事,所以将楚汉战争描述的稀里糊涂,凡是项羽打的胜仗、刘邦打的败仗,极尽夸大详尽;凡是刘邦打的胜仗、项羽打的败仗,一概轻描淡写含糊不清。

 

  楚汉战争一共四年,汉二年二月(公元前205年)起始,汉五年12月结束(公元前202年)。刘邦失败而项羽胜利的彭城之战、荥阳会战,司马迁用大量篇幅极尽夸大详尽描述。对于项羽失败而刘邦胜利的成皋战役、广武之战(第二次荥阳会战)、第二次彭城战役,极其简约甚至不可思议。刘邦在成皋战役击败项羽后,双方在广武对峙八个月,项羽失败后丢失了荥阳,损兵折将后向彭城方向退却。刘邦乘胜追击到固陵,司马迁却描述项羽大破汉军,接下来项羽又撤退到阳夏,司马迁描述项羽再次击破汉军,结果是项羽连老巢彭城都丢失了,直接败退到彭城以南的垓下,被刘邦统帅的汉军给包围了。

 

  真不知道司马迁是怎么算账的,项羽不停地打“胜仗”,30多万大军被打成了10万,丢失了成皋、广武、荥阳、固陵、阳夏、陈县、彭城、被围困在垓下;刘邦不停的打“败仗”,却攻克了成皋、广武、荥阳、固陵、阳夏、陈县、彭城,汉二年十月,“失败”的刘邦反而把“胜利”的项羽围困在垓下,真的是一笔糊涂账。近代战争理论认为:有一种“胜利”叫“失败”,项羽经历“成皋战役”、“广武战役”失败,楚汉战争的战略局面彻底扭转,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守,败退的项羽一直被刘邦追着打。项羽在败退的过程中,虽然取得几次局部反击胜利,始终没有逃脱刘邦的围追堵截。

 

  汉五年10月底,项羽10万楚军,被刘邦20多万汉军围困在垓下时,项羽应该做好两手准备,战术层面随时准备突围南下,战略层面策反韩信中立。身为齐王的韩信,虽然拥兵30万,其实就是个“光杆司令”,身边只有一个亲信谋士蒯通,而手下领兵的大将曹参、樊哙、周勃、灌婴都是刘邦的亲信老乡,营团长以上军官中的一半,都是刘邦的沛丰老乡,这些人是不会跟着韩信造反的。汉五年11月,刘邦对韩信、彭越、英布许与楚地,韩信率30万兵、彭越率3万兵、英布率2万兵、刘贾率数万兵前来,与刘邦亲自率领的20多万汉军会合,项羽战略、战术双重失败,已经成为瓮中之鳖插翅难飞了。

 

  汉五年12月,60多万大军对项羽10万楚军展开最后的围歼。《史记•高祖本纪》:“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侯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汉五年12月(公元前205年),汉高祖刘邦调动了各路诸侯,刘邦亲自指挥各路诸侯军队,对项羽的楚军进行最后的决战围歼。刘邦的战略部署是这样的,淮阴侯韩信率领30万人,正面攻打项羽楚军;孔将军孔藂(cong)率军包围楚军的左路,费将军陈贺率军包围楚军的右路;刘邦率领中军大营在后面坐镇指挥,柴将军柴武、绛候周勃作为战略预备队,部署在刘邦中军大营的后面。文中没有讲彭越、英布的位置,冷清先生推测,彭越、英布部署在楚军的南面,项羽正好是从这个方向突围的。

 

  总攻发起以后,韩信率领的30万兵力,开始从正面猛攻项羽楚军大营,战斗打的很激烈,韩信打的很吃力,战斗也很不顺利,韩信的30万正面军队,就稍微向后退了一些。孔将军和费将军率领汉军,从左右两翼向楚军发起进攻,项羽的楚军就支持不住了,韩信乘机再次对楚军发起进攻,项羽楚军大败。项羽的楚军听到四面汉军高唱楚歌,认为楚地全都被汉军占领了,于是军心动摇瓦解崩溃。项羽率领八百骑兵向南突围而去,刘邦派灌婴率领骑兵五千追杀项羽。垓下之战,项羽楚军被斩杀了八万多人,楚国楚地全被汉军占领。

  项羽800骑兵突围以后,刘邦命令灌婴率领的五千汉军骑兵,在东城这个地方追上了项羽,并且大破项羽八百骑兵,项羽自己被灌婴手下的五个营长(骑郎中、郎中骑)共同斩杀。鲁城为楚霸王坚守不投降,刘邦亲自带兵前往,向鲁城的守军出示了项羽的人头,鲁城就投降了。刘邦以鲁公的封号,将项羽埋葬在谷城。刘邦回到定陶之后,立即乘车前往韩信军营,收缴了韩信的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立即就藩国于下邳。

 

  项羽自刎于乌江,是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编造的谎言,《项羽本纪》记载前后矛盾不能相互对照,原文:“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项羽在东城被五个汉军营长斩杀的事情,记载在《史记•灌婴传》中,东城距离乌江边还有120公里。原文:“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公众号。

  半夜看到收到这个问题的邀请,莫名的伤感。与项羽而言,于垓下应该是命运走到了终点,于刘邦而言,这里将是大汉的开始。因而,在垓下是刘邦真正意义上的绝杀项羽,刘邦是主角。

  从背景来看,刘邦项羽于鸿沟划定楚河汉界,目的非常明显,将围困持久的项羽军团从战略进攻转变为退守中原,消磨军团进攻的最后决心让回家结束战争成为项羽军团的核心需求,到了这里其实项羽已经是阻挡不了失败了。

  刘邦出于拖延时间而采用的一种欺诈手段,迷惑对手等待援军无疑非常讲究,所有的终极目标是消灭项羽。

  刘邦和项羽虽不是战场真正的敌手,但是他们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最高首脑无疑是不能共存的。刘邦从一开始投靠楚军集团,到分兵进军咸阳,到鸿门宴,再到项羽分封天下,进汉中,再出兵攻陷彭城,被项羽打的心胆俱伤,无疑悟出了一条自己不可能独自剪除项羽。

  项羽在战场上的所向无敌成为了楚军不灭神话,理所当然,项羽不需要别人,所以战场总是出现在项羽眼前,一个万人敌的将军。

  刘邦在彭城之后的战略就是培养对抗项羽的将帅,组建一支甚至数支军团困死项羽军团,让自己拖延项羽的脚步,策反英布,收买彭越截断项羽退路,陈平离间项羽军团首脑,让韩信有足够时间组建培养绝对实力的军团,这就是刘邦厉害的地方,化身千万,让所有人成为自己的一具分身。

  刘邦所有的准备,均是为了有绝对军事实力对抗项羽军团,垓下时刘邦军团超过了项羽军团数倍兵力,而且自己拥有粮仓,而项羽军团几乎已经弹尽粮绝。再放出一个楚河汉界的烟雾弹,完全消灭项羽军团的斗志。再在垓下集结所有部队让韩信调遣,项羽一步步走入死局。

  项羽乌江自刎,是出于对战争的最好的归宿。

  作为后人,项羽的功绩无疑不能被抹杀,他改变了历史车轮的轨迹,是汉朝的开局人物。我们是来者,学习的是对事情背后的做人做事,只有和平才能共享文明,只有合作才能走向光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垓下之战,到底是刘邦指挥的,还是韩信指挥的?项羽到底是被杀还是自杀?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