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蒲松龄的《聊斋》里为什么老是写书生、狐狸和妖魔鬼怪?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他通过精怪鬼狐讽刺社会的黑暗面,抨击当时的科举制度,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弘扬正气仁爱孝义。故事离奇曲折,几百年来深受大众的喜爱。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小地主家庭,从小聪颖,学习刻苦,十九岁就参加了童子试,一举获得县、府、道三个第一,在当地名震一时。之后补博士弟子员,可惜在以后的考试中屡试不第,天作弄人,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

  作者以鬼狐精怪,为世人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的狐鬼形象。象婴宁、青风、娇娜、瑞云等,这些虽是异类,但心地善良,容貌娇美。书生痴心,一见钟情,与鬼狐成百年之好。虽为荒诞,但犹如一股清流使人清新,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

  人当有敬畏之心,崇尚正义,才能赢得鬼神的钦佩。

  之所以借助鬼怪花妖这样的故事,主要当时社会正处在清朝中期,文字狱盛行,不能直接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隐喻社会的黑暗,发泄心中的愤懑。

  虽是狐鬼,但多情善良,不嫌贫爱富,知书达礼,彼此真诚相待。不像我们人类,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甚至有的人不惜伤害朋友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我们看到的书生,襟怀坦荡,诚实善良,虽然家境贫寒,但人穷志不短,有恩必报。正是他们的无私,才赢得了狐鬼爱慕之情,并倾囊相助,考取功名,成为富贵之人,好人终得好报。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作品,其中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书中这些非人类的花妖狐鬼形象也不同于其他可怕的鬼怪小说,而是颇具人情味。

  蒲松龄何许人也?

  作者蒲松龄,一生位卑家贫,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人人以参加科举考试为学术生涯的检验标准,他也不例外。但他却在科举这条路上挣扎了快一生的时间,年过古稀才得到了一个岁贡生的科名。寄居在乡绅人家教书,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因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他的作品也与主流的文艺作品相差较大。

  蒲松龄自述\喜神谈鬼\,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热衷记述奇闻异事,创作故事了。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写道:\《聊斋志异》中的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有着独特魅力的\人物\。

  
 

  《聊斋志异》的女狐形象

  关于狐狸的传说流传时间较早,相传最早起源于图腾崇拜。据《山海经图赞》中记载到:\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作瑞周文,以标灵符。\

  在上古时期,狐狸就被视为拥有高贵品格,也带有灵性的动物。随着时间的发展,在西汉末年,狐狸也逐步从祥瑞象征转变成为凶兽。而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再次将令人畏惧的凶兽赋予人格的魅力,给狐狸超现实的能力,这些动物幻化成人,并具有人类的情感。

  如《婴宁》中,婴宁是一个爱笑的女性狐狸,十分可爱。恰逢正月十五,吴生邀请王子

  服到郊外游玩,他们来到村外,吴生因有事离开。独自一人在游玩的王子服遇到爱笑的婴宁,从此她的笑让王子服过目不忘。有人形容婴宁\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她的天真、浪漫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她在的地方就充满笑声。后来婴宁嫁到王家,她的笑声也总是给王家带来快乐,王子服第一次遇到她,留给他的是一串串美丽的笑声。这样富有青春、朝气的笑声感染着王家。她的笑可以化解王母的忧愁。在她的身上看不到尔虞我诈、看不到邪恶,看到的只有纯洁、天真、善良。

  这样一个可爱狐狸,想必大家都是喜欢的。除了这样少女感十足的婴宁,还有为了感情而舍生忘死的娇娜;勇敢救人的红玉等等。她们幻化成人,具有人的性情。

  
 

  《聊斋志异》的花妖形象

  在《聊斋志异》中,不仅有动物化的小妖怪,还有植物变化而来的妖怪。除了狐妖之外,花妖的数量在《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花妖的种类分别有,作为牡丹的葛巾、香玉,作为荷花的荷花三娘子,还有菊花的黄英。

  她们像狐妖一样有着个人的魅力,和独特的品质,甚至在这些不为世俗所容人的异物身上,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意志。作为花朵幻化而成的妖怪,她们相貌标志美丽,身带香气,她们的美貌令人倾心,浪漫的蒲松龄也给了这些曼妙花妖们绮丽的爱情故事。

  如《黄英》中,黄英是菊花精,它的名字就是由\菊有黄花\而来。在我国古代,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正如陶渊明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也意味着淡泊名利的清高。蒲松龄笔下的黄英就是这样一个清高的小妖怪。

  在她看来,\自食其力不为贫,贩花为业不为俗\,她与以市井谋利为耻的马子才婚前婚后产生分歧、纠纷。不仅仅是黄英,书中还有很多性格丰富的植物成精之后的可爱形象。黄英的弟弟陶三郎,喜好饮酒,常常酒兴大发,甚至醉到显出原型菊花妖。如此放浪不羁,任性自然的形象,俨然像极了当年闲适自饮的大诗人陶渊明。

  在这部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志怪小说中,妖怪的种类虽多,但她们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和性格魅力,即使是同一种妖怪种类,她们也有不同的特色。在蒲松龄的笔下,每一个妖怪都像人一样,有着令人羡慕或者令人惋惜的爱情,友情,亲情。这也不难说明,为何时至今日,我们还在为《聊斋志异》的感情而唏嘘吧。

  为什么蒲松龄故事里的男主人公多是怀才不遇的贫困书生,这里有作者的影子,也是他的内伤。在文学天地里,蒲松龄就是自己的主人,可以随意勾画、纂改已经既成事实的的人生,将现实中郁结的愤懑都借着笔端抒发。

  书生就是蒲松龄自己!屡试不递,仕途不通,怀才不遇使他目睹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把无奈中的美好理想用孤代言,把鬼妖怪魔赋于人的生命来鞭鞑丑恶吃人的封建礼教!一无是处穷书生反而名扬干古成就世界名著《聊斋志异》。

  书生象征证实的正派,狐狸象征聪明的反派,鬼怪隐喻千奇百怪的人性。蒲松龄老先生是想通过书生、狐狸和鬼怪们向世人展现深刻的智慧思想和人世道理。

  蒲松龄为什么老写书生、狐狸及妖魔鬼怪呢?这是因为蒲松龄所生活的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家庭的影响外,还有他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即他的理想、愿望与现实生活相击产生出创作的火花)。他十八岁晏尔新婚,次年又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秀才,本来就一个不折不扣的书生。他是随着阅历的增长,科场的坎坷,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有了深刻认识之后,才萌发了以谈狐说鬼的形式,寄托“孤愤之情”,发泄胸中山愤懣,以逃避清动严酷“文字狱”啊!

  既然是\志异\,必然是不同于寻常的。这用文言文写的奇书当是写给读书人看的,以书生为主自是有一种亲切感。而狐妖往往有人性可爱的一面,能够吸引那些喜欢艳遇爱猎奇的读书人去读。当然借妖讽人、借鬼刺贪、借阴间写人间等也是一种文学手法和逃避清朝苛厉的文字狱的一种有效方法。

  他自己也是一介书生啊,他把自己和天下的书生融入到鬼狐世界中,看尽人间善恶美丑,品百味人生。老蒲几次落榜,于是把所有的情感用笔抒写了《聊斋》。他是孤独寂寞中的畅想!但他蒲松龄想不到,在他百年之后,这部奇书是多受人喜爱的。蒲公在天有灵,你并不孤独!

  因为当时的社会,一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是个专业背锅群体;二者,读者群大都是那些不靠谱白丁书生,他们读了就有代入感。

  至于狐仙鬼怪,则是对现实的借喻。

  1.专业背锅小能手

  明末,大明朝万事不举,百姓皆言,此因书生清谈误国;至清潮建立、入关,又以军功为重,书生们几无用武之地,成了“废物”的代名词。

  这些废柴们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又因时局动乱,有功名者亦不为社稷出力,只知仗欺压良善;无功名者以“读书人”自居,自负不可一世,沦为世间笑柄。

  由此,大众的心目里是瞧不起书生们的,观念中形成了他们懦弱、无能、迂腐等印象,但凡有些什么事,都喜欢把锅甩给书生。

  2.白身的读者群

  所谓“白身”,就是像孔乙己那样,虽然识字,但是连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当然了,读者群中也包括一群只到秀才为止的文人。

  身份更高的人,大都不屑读类似《聊斋志异》这种乡稗野闻,严守所谓“圣人之道”,“不语怪力乱神”;身份低微的贫民,大多不识字,文化程度太低,不足以读《聊斋》。

  所以,故事中多以书生秀才为主角,让读者群容易产生代入感。尤其是那些艳文,令这帮高不成低不就的书生们爱不释手。这就叫“意淫”啊。

  3.鬼狐既是虚幻,也是现实

  故事里的狐仙鬼怪,说它们是鬼狐,但它们全部都是以“人物”的身份出现的。那些善的、美的,是在譬喻生活中美好浪漫的一面;那些丑的、恶的,是在揭露封建制度下的残暴不公。

  蒲松龄当然不能直接抨击现实社会,不然要遭到法办的。只有写成鬼狐故事,既新鲜,有人爱看,又不会遭了文字狱之诖。

  非常喜欢蒲松龄的作品,但是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在当时那个社会满腔抱负无处施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的一种无奈,只能把这些写成书

  由于封建文字狱的兴盛,蒲松龄在这里通过比拟的手法,将封建统治比作妖魔鬼怪,而自己的身份是书生,正是寄精神于其中,而狐狸往往是漂亮的女人,是来拯救这个瘦弱不堪的书生,从而达到讽刺的效果和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蒲松龄的《聊斋》里为什么老是写书生、狐狸和妖魔鬼怪?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