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松赞干布34岁英年早逝,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过的怎么样?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唐朝是个妥妥的红妆时代,既有太穆皇后和长孙皇后这样的贤后,也有武则天和韦皇后这样的政治强人,既有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这样的野心家,也有平阳公主和文成公主这样对大唐功莫大焉的女子。

  (娘子关)

  顺道说说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李渊之女,李世民的姐妹。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平阳公主在长安聚兵 7 万,与李世民等共克长安拿下关中。后又率军驻扎山西,此关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娘子关,死后以军礼归葬,这也是千年来唯一以军礼归葬的女子。

  如果说平阳公主代表的是铁血大唐,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那文成公主就是大唐的另一面,对外和亲的怀柔和包容。事实上,文成公主和王昭君一样并非真正的公主,只不过王昭君宫女出身,而文成公主出自大唐宗室。据推测,文成公主应为李渊之侄,江夏王李道宗之女,算是李世民的侄女,郡主出身,因和亲加封文成公主。

  (红楼 探春)

  公元 641 年, 16 岁的文成公主离开故土,远赴吐蕃,嫁与 24 岁的松赞干布。每念及此,便想起《红楼梦》中远嫁的探春及哀婉的红楼梦曲《分骨肉》,这或许也是文成公主当时的心境。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文成公主入藏)

  从 641 年文成公主入藏至 650 年 33 岁的松赞干布英年早逝,虽短短 9 年,但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十分敬爱,为其筑城建寺修宫殿,穿华服,读诗书,可谓是琴瑟和弦。

  从 650 年松赞干布去世至 680 年 55 岁的文成公主去世,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了 30 年。在这 30 年间,文成公主的生活状况到底如何?我们从文成公主死后所享受的陵墓规制和祭祀标准可知,在这 30 年间文成公主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受到保障的,我们还可以从一些背景和原因来佐证这种观点。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34岁英年早逝,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过的怎么样?

  一是松赞干部的地位和影响力。松赞干布基本完成了西藏的统一,建立吐蕃王朝,颁布法律,创建文字,在当时乃至后世,松赞干布都是西藏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物。生前对文成公主尊崇有加,即便死后,松赞干布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力也依然维护着文成公主。

  二是文成公主的身份和价值。文成公主虽非真正的公主,但出自李唐皇室,身份同样尊贵,这与出身平民的王昭君截然不同,也决定了二人在丈夫离世后不同的生存状态。

  更重要的是,文成公主入藏之时,带去了大唐诸多的书籍佛经,工艺品,各种物资及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极大的改善了吐蕃当地的生存状态,这也使得文成公主在吐蕃上层社会及百姓中拥有独特价值和崇高声望,有价值的人自然不会被社会忽视。

  三是文成公主和亲的背景。松赞干布刚刚崛起时便提出和亲,被唐太宗拒绝,松赞干布于是率军出击兵临唐境,最终被唐军击败。

  松赞干布调整心态,派和亲使团赶赴长安,带着黄金五千斤和无数珍宝做聘礼,唐太宗这才答应。

  (唐太宗李世民)

  可以说,王昭君和亲匈奴是用女人换和平,但文成公主入藏吐蕃却是打下了和平再和亲,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即便松赞干布死后,随着吐蕃实力的提升,开始与大唐争夺西域和青海地区,多有战端,但整体而言,大唐实力仍在吐蕃之上。加之吐蕃内部权力交接冲突,更让吐蕃对大唐捉襟见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文成公主在吐蕃的生活状态和政治待遇。

  文成公主是汉藏民族交流的使者和先行者,是藏民心中的“甲木萨”和“绿度母”。俗话说,靠天靠地靠自己,大唐是天,松赞干布是地,自身又拥有完美声望和独特价值,这种女子在哪里都会生活的很好。

  唯一遗憾的是,身为松赞干布的吐蕃王后,文成公主没有后代。

  文成公主入藏后,受到了松赞干布的极大礼遇,他不但亲自为文成公主加冕,还封她为王后,地位居于所有王妃之首。同时还专门为文成公主修筑宫殿,并在宫殿的壁画中详细描绘文成公主艰难入藏的历程,以及她抵达拉萨后所受到的空前礼遇。

  松赞干布还命人在大、小诏寺里建造文成公主的彩色塑像,以供藏人朝拜。

  当然,文成公主也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如烹饪、纺织、医药、蚕桑等。所以,她的和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联姻。她不仅为大唐王朝争取到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文成公主是第一个把中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西藏高原的使者,是西藏高原最早的文化拓荒者。

  

松赞干布34岁英年早逝,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过的怎么样?

  

松赞干布34岁英年早逝,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过的怎么样?

  文成公主入藏后,吐蕃和大唐的关系从此进入了蜜月期。松赞干布始终以“子婿”自居,双方在政治、军事、文化、商贸等领域互通有无,相互学习,使得藏汉成为了一个共同体,就像诗句“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所描写的一样。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

  虽然她是奉诏和亲,之前和松赞干布并无爱恋之情,但9年的夫妻生活,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位雄才大略的赞普。松赞干布的英年早逝,让她措手不及,痛不欲生,长久地陷入了对夫君的深深思念当中。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没能生育子女,按当时大唐的规矩,和亲的公主在丈夫去世后,可以返回长安。但文成公主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要继续留在西藏,继续为藏汉的世代友好做出贡献。

  于是,文成公主孤独寂寞地在西藏整整生活了30年。期间,她始终关怀藏民,关心吐蕃,为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为她举行了空前盛大的葬礼,大唐也专门派遣使者吊祭。

  公主去世后,她的高尚品德,得到了吐蕃民众的无比尊敬和爱戴。他们在公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建起了寺庙,供奉她的塑像,用藏人最为尊敬的方式对她常年祭祀和膜拜。

  属于文成公主的寺庙里酥油灯终日不灭,香火鼎盛,经声缭绕。在吐蕃民众的心里,文成公主就是菩萨娘娘,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佛”。属于文成公主的故事被改编成藏戏,在魏巍的雪山之下持续上演千年,让人百看不厌。

  1300多年来,在西藏的雪域高原上,在世界屋脊的任何地方,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文成公主的所散发的气息,还能感受到她的无处不在,还能触摸到她给西藏留下的深深烙印。

  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一年后,远在吐蕃的松赞干布也早逝,公成公主25岁,没留下一儿半女,她在吐蕃安静地生活了30多年后才去世。

  松赞干布是第33代赞普,也就是藏王,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吐蕃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并积极与唐帝国修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夫妻生活10年后,松赞干布早逝,可惜俩人没留下孩子,赞普由其孙子芒松芒赞继承,因为年龄太小,由大相禄东赞辅政,大相类似于宰相,禄东赞正是当年去长安城迎亲的吐蕃使团首领。

  古代皇帝死后,留下来的老婆们,只要是跟新皇帝没什么关系的,基本就隐居养老了,甭管年轻年老,再无抛头露面的机会,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一个小院子了此余生了,史料对这部分人记载也基本省略。

  文成公主也是这样,先王的老婆,没有依靠,对旁人无害,没有巴结,对旁人无求,逐渐被遗忘,这样也好,在野蛮纷争的吐蕃,特别是那些年吐蕃已与大唐关系恶化,连年边犯大唐,身份特殊的文成公主,只有足够渺小,才能活下去。

  所以,史料对文成公主亡夫以后的生活基本无记载,有的也是一些简洁的零碎,没有清晰的印象,倒是民间有些记载比较贴切,比如印度僧人阿底峡《松赞干布遗教》描写,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帮着管理宗教事务,曾资助汉僧和接见唐使,《于阗教法史》也记载文成公主在藏区走访,传播佛教,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在逻些病逝,葬于吐蕃藏王墓。

  总比回大唐强吧。

  在吐藩(当时还不叫西藏),文成公主不仅是松赞干布的妃子、遗孀,也是远来的大唐公主,更是带着数千工艺匠人、无数书籍种子器具、还带着佛经佛像的文化使者。

  如果关起门来,文成公主和她的数千陪嫁人员,就足够构成一个小社会,能够自给自足了。有人想欺负文成公主?先想想她背后的几千随从吧!

  但是,当然不会“关起门来”。他们要向当地人传播文化和科技的。

  在田野里人们播种着她送出的粮食蔬菜种子,使用着她带来的农具,在寺庙里人们读着她带来的书籍和佛经,在小昭寺里人们跪拜着她携带来的释迦摩尼等身像,人们对她的想法、看法如何?难道仅仅因为她的丈夫死了,人们就一定会欺负她吗?

  是的,她没有了丈夫,也没有儿女。可是,这是一桩自愿的政治婚姻,难道她还指望着像盛明兰一样替姐姐出嫁,就恰好一头撞进暗恋她很久的顾二怀里?

  

松赞干布34岁英年早逝,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过的怎么样?

  她已许身于文化传播、民族融合的伟大事业。她早就放弃了家室之乐。她在她选择的道路上走下去,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也可说心甘情愿。

  这不正是现在某些女人的追求吗!!

  继承豪夫遗产,无儿无女,一生无忧,生活无聊了还可以找个情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松赞干布34岁英年早逝,文成公主一人在西藏生活,过的怎么样?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