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纣王是昏君吗?纣王是昏君吗为什么

  绝对不是昏君

  帝辛,这是他的称号,而纣王是后来人给加上去的。

  导致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我的了解,就两点。

  第一,王权和神权的斗争。

  王权和神权的斗争在中国见到的不多,但是西方世界表现的就淋漓尽致了,十字军东征就是典型的代表,谁不服从神权为代表的宗教管理,谁就要灭亡。

  在商朝时代,很多线索都指向了神权和王权斗争的苗头。

  史书上记载,帝辛的祖爷爷经常干的一件事,就是拿弓箭射天,最后这哥们被雷电劈死了。

  开始当个笑话看这段历史,后来越了解,越清楚,帝辛的祖爷爷可不是傻子,没事就组织老百姓看他拿弓箭射天?多傻的行为?他还屡次去做?

  其实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给老百姓传递一个信息,老天不可怕,看看,我不是还是在挑衅老天,这不是啥事没有么?

  他就是告诉老百姓,别信那些巫师祭师的迷信说法,老天不可怕,别被忽悠了。

  为什么一个皇帝要专门做这事?其实就是当时的祭师或是巫师已经蛊惑了老百姓,并且已经威胁到了王权统治。

  可惜的是,帝辛的祖爷爷的死,被雷劈死,反倒是在助长了巫师和祭师迷信宣传。

  当时就讲,看看吧,得罪老天,就会被劈死,老天才是可怕!大家快来信仰我们祭师,我们祭师可是可以跟老天沟通的。

  从周朝皇帝的称呼上,就看出来神权已经胜出,在商朝,皇帝叫人皇,是跟天帝一个级别的。但是,到了周朝,皇帝就自降身份,叫天子。

  这一个身份的转变,不难看出来,里边的宗教因素的存在,不然谁没事给自己降一个辈分?

  第二个原因就是诸侯世家阶层的反对抗。

  帝辛当时做了一个重大的改革措施,就是重用平民,将就的是能者上,庸者下。这个措施现在看也没有什么,但是在当年,那可是把诸侯世家得罪光了。

  官职、权利一直都在诸侯世家手里,阶级固化严重,老百姓永无出头之日,土地兼并严重,诸侯和世家越做越大,老百姓越来越穷,帝辛就决定改革。

  自古以来,改革者的下场都不好,都被既得利益的阶层严重反对。人家世世代代都要把持政权,世世代代的拥有土地和财富,你这么一改革,一下就可能要消失。

  特别是官职,那些诸侯和世家竟然要跟他们看不起的平民竞争官职,这让他们诸侯和世家接受不了。帝辛的改革就是动摇了诸侯世家的稳固地位,所以就联合起来造反!

  所以,从表面看起来,帝辛就是一个众叛亲离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一个改革动摇了诸侯和世家的利益,所以才造反。

  而这个改革,真正是对老百姓有利的。可惜帝辛失败了,相反那些诸侯世家胜利了,所以,写史书么,就怎么黑他怎么写了。

  真实的纣王也许并非真如后世史书写的那样,是个残暴不仁的暴君,而是被周朝刻意抹黑和丑化的。

  事实上,纣王即帝辛,他在位之初,商朝所面临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困难局面。但帝辛即位后,对内一方面打压宗亲贵族势力,巩固统治;另一方面又重用能臣费仲,鼓励农桑,大力推广牛耕与灌溉排水,使商朝的社会生产得以提升,百姓生活得以改善。

  在巩固统治后,帝辛在开疆拓土上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面对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纣王先是把王女嫁给姬昌,并对身后的周采取怀柔之策,进而维持了商朝后方的稳定。之后,帝辛就把精力全部集中到东线。

  在帝辛的努力下,商朝大军接连打败盂方、夷方、人方等强大东夷部族,让商朝的疆域一度拓展到达雇(今山东鄄城)、齐(今山东淄博)等地,让华夏文明的势力得以进一步东扩。

  因此,不论是内政还是军事外交上,帝辛都对商朝,乃至整个华夏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惜的是,就在纣王全力东进之际,身后的周却伺机而动,接连消灭周边诸侯扩充势力。然后,又趁商朝后方空虚之机,联合归顺自己的诸侯势力从背后偷袭商朝,并最终攻下朝歌,是纣王帝辛因此身死国灭。

  但是,周朝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不得不靠着占卜玄学,将自己包装成天子,使得占卜玄学在华夏盛行。同时,周朝又只能依靠大量的分封来维系统治。

  事实上,与商朝相比,周朝不论是科技文化,还是政治统治上,都算是上古华夏的一次倒退。

  如果做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暴君排行榜,殷纣王要是排第二的话,那估计第一把交椅是没人镇得住了——虽然夏桀常常是与殷纣并称的难兄难弟,但关于他的丑恶传说可远不如纣王多。

  至于后来的暴君如三国的孙皓和隋末的杨广之流,他们还都得顶着纣王的“光环”留名在历史的简策上。

  初次读到《史记·殷本纪》中所描述的殷纣王,再冷静、再睿智的人都很难不对这位暴君产生憎恶感: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髙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竒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史记·殷本纪》

  如果我们将上述文字当做一段小说家的形容,那么纣王非但够不上一个冠冕堂皇的政治领袖,即便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也足够荒淫龌龊的了:

  纣王个性中最大的缺点是不听劝,所以没人能对他的胡作非为耳提面命,以至于后来做出了杀比干、囚箕子的蠢事。

  除此之外,他的私生活也很不检点,喝花酒,玩儿女人,组织群体性,似乎有些纵欲过度。

  不过,这些个人素质的缺陷所招来的批评尚在其次,执政理念的错误才是纣王留下千古恶名的关键原因。

  天子以四海为家,以万民为子。纣王却跟个暴发户似的疯狂敛财。

  因为赋税征得太重,导致王畿百姓和各方诸侯的抵触情绪日益滋长。对于这样的民意反馈,纣王非但没有冷静反省,反而为了压制民意,采取严刑峻法,迫使百姓就范。炮烙之刑几乎成为了纣王虐政的代名词。

  如果这就是真实的殷纣,那么他的荒淫无道确实够得上一排板儿砖来拍他。

  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作为殷商的末代君王,纣王的这些黑历史有多少是他作下的罪孽,又有多少是周朝人对他的歪曲呢?

  在我看来,纣王这个“千古第一暴君”的恶名得来是有些冤枉的。

  首先,俭以养德对一个政治领袖来说的确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但是历史上因此留下好口碑的君王:比如汉高祖、唐太宗和明太祖,这些皇帝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是因为在马背上打天下的他们深知创业艰难。辟路褴褛、风餐露宿的经历使得他们对亲手创立的江山社稷格外珍惜。

  可是汉文帝的低调和节俭是事出有因的:他的母亲薄太后早年只不过是一名织布工坊的女工,因为被高祖刘邦偶然的一次临幸而诞下皇子。

  在高祖众多的姬妾和儿子当中,刘恒母子属于最不被看重的那一类,所以当高祖死后,吕后这个醋坛子整治刘邦的一众小老婆和儿子们,居然大方地让薄姬跟随儿子去往封国——因为根本就没把她们娘俩儿放在眼里。

  这样压抑的成长经历,却恰恰成全了刘恒。

  长于绮罗的富家子弟有些骄奢习气其实无伤大雅。

  比如西汉大将军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史记》说当他出征的时候,汉武帝专门让太仆寺派几十辆车子给他一个人拉给养。等到凯旋回来,士卒面有菜色,而霍去病的梁肉还没吃完呢。这是标准的少爷做派,但却无碍“冠军侯”的威名响彻今古。

  纣王的生活奢侈之所以被放大,多半是出于西周的政治宣传。

  毕竟武王伐纣是以臣犯君,不放大纣王的污点,如何向天下人解释以武犯上的合法性呢?

  但真实的纣王可能是个天才:天资聪颖,领悟力强,并且生就一副强健的体魄。作为帝乙的嫡子,出身高贵,更兼文武双全,自然免得不了眼高于顶,有几分骄傲。听不进人劝的原因多半在这里。

  事实上,司马迁对纣王的描写让我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西楚霸王项羽。

  当纣王未登基以前,殷商王朝的国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衰退当中,对天下诸侯的号召力持续下滑。

  殷纣之前的六代商朝君王都没有能力扭转这个颓势。

  我相信,在纣王最初当国执政的时候,他的心中该是有一个中兴商朝的美好愿景的。

  正是因为怀揣着中兴之梦,纣王才会选择从整理财政入手,加重赋税的征收。因为只有富裕的财政才能支撑起一个强国的雄心。

  就像今天的美国,如果特朗普兜儿里掏不出七千亿美刀的军费,英国、日本这班小兄弟还能惟美国老大的马首是瞻吗?

  但是中国传统的政治理念讲究藏富于民。

  为政府开源,增加财税收入的理财专家多半会被丑化为与民争利、饕餮放横的蠹虫。

  前有桑弘羊,后有王安石,都曾经遭遇过类似的指责。

  至于说到严刑峻法,这本来就是殷商王朝的治国传统。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

  ——《礼记·表记》

  商朝的法律是相当周密、繁细的。《韩非子》说,根据商法的规定,在公共道路上倒灰土的事儿都会被处以断手的重刑。

  商法虽重,但并不代表它的制定缺乏科学精神。

  圣德如周公,对商法也是青睐有加的。《尚书·康诰》中记载,当周公把自己的弟弟康叔封到卫国——也就是殷商的旧都去做诸侯的时候,曾经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多向殷商的遗老们请教,认真学习殷商法律。

  因此康叔学成之后,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司寇——周王朝的最高司法官员。

  殷人的法制影响不囿于肈建的西周,它在康叔的封国卫国长期流传,并最终由入秦变法的卫国人公孙鞅(商鞅)将它发扬光大。

  所以荀子才有“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荀子·正名》)的论断。

  纣王为了扭转殷商的颓势,重新树立王朝的威信,而拾起了老祖宗尚刑的家法,这个执政的宏观思路并没有大问题。

  毕竟“治乱世,用重典”是古往今来许多政治家们的共识。

  纣王真正的问题是他不清楚运用刑法的权力边界在哪里。

  《殷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殷商的开国君王成汤有一次在郊外看见一个张网捕猎的人正在祝祷:“自天下四方,皆入我网中。”

  成汤听完之后说:“唉,赶尽杀绝是行不通的!”

  于是命他撤掉三面之网,重新祝祷说:“愿意往左的可以往左,愿意往右的可以往右。先都跟你声明了此路不通还非要撞进来的,法网之内,必不容情!”

  放开三面,收紧一面,这叫严刑;张网四面,赶尽杀绝,这叫淫刑。

  纣王学成汤,严刑成了淫刑,颇有点儿画虎类狗的味道。这说明他虽有政治理想,但是缺乏执政经验。

  像这样年轻气盛又缺乏经验的政治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而要求别人的绝对服从,无论是臣僚还是女人。

  《殷本纪》中说九侯将自己貌美如花的女儿进献给殷纣为妃。

  大概是这个姑娘对殷纣提出的过分的性需求表示了拒绝,纣王一怒之下将她杀死,捎带手还把九侯剁成了肉酱。鄂侯对殷纣的暴虐看不过眼,愤而与他争辩,恼羞成怒的纣王又把鄂侯制成了肉干。

  纣王的淫威如洪水般肆虐,但在两次得逞之后,他很快就碰了壁,因为这一回他碰到的对手是老谋深算的姬昌。

  真实的商纣王帝辛并不完全是一个昏庸无度的暴君。

  纣王在继位前期是一个很不错的君王,在继位之初,面临着东夷的不断进攻和威胁,纣王采取了有利的措施,他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力强盛。之后,纣王不断的对东夷用兵,统一了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开拓了疆土。

  纣王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当地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纣王继位之后,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

  但是在纣王的后期,他开始居功自傲,耗费巨资修建鹿台,建造酒池,悬肉为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造成国库空虚。

  后期的纣王刚愎自用,听不进去正确的意见,杀比干,囚箕子,逐渐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部族的防范,连年不断的用兵,造成国力衰竭。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临时拼凑起来的大批奴隶和俘虏阵前倒戈,结果商军大败,纣王,一代雄主就这样结束了生命。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了!

  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

  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熟真熟幻?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谈谈!

  图1 《封神演义》2022年王丽坤、罗晋主演电视剧

  纣王、妲己,真的很low么?

  妲己与妺(mò)喜、褒姒并称为历史三大著名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堪称这部《封神演义》中的反面大boss!纣王贪淫好色,宠信老婆妲己(狐狸精转世),作酒池肉林以纵淫乐;同时残忍暴虐,又听信了老婆的谗言,兴炮烙(把人烤死),制虿盆(挖坑里边放满毒蛇),把自己亲叔叔捥心,剖开孕妇的肚子。。可谓无恶不作,罄竹难书!

  那么,历史上的原型究竟如何呢?纣王真的那么昏庸么?妲己那么魅惑么?

  纣王,原名帝辛,是商王帝乙的儿子。商代最高统治者称“帝”,往往以出生之日的天干命名——帝辛的父亲是“乙”日出生的,所以叫帝乙,那么帝辛是由于在“辛”日出生,所以叫帝辛。

  帝辛是父亲庶出的小儿子,但是由于父亲的王后没有儿子,而自己同母哥哥出生时母亲还是妾,而自己出生时父亲的王后去世了,帝辛的母亲就成了王后,自己就是嫡出——优于哥哥微子启。按照“立嫡”规则,所以被立为太子!

  图2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即商纣王

  纣王年轻的时候,天资聪颖,口才出众,聪慧好学,特别是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

  那么,这位天分极高的人做了国王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呢?据《淮南子》记载:“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五岭以南的一帶地方〉,后幽都。”又曰:“纣王兼天下,朝诸侯,人迹所及,舟楫所通,莫不宾服。”

  这段的大意是:纣上台后,十分重视农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得国力强盛。继而,纣王发动战争开疆拓土持续发起对东夷的军事行动,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自然,当商的领土被帝辛扩大到东南以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必然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照这么说,纣王岂不是天大的贤君?!那么为什么是史书上说他是暴君?

  有很大原因是商朝被周取代,周朝自然要塑造自己的合法性,所以就把所以责任扔给了纣王。

  图3 妲己画像,选自葛饰北斋《北斋漫画》

  另外,周朝建立后骂纣王不事祭祀,也可以理解为纣王蔑视商朝先王陈规陋俗——商朝喜欢人殉祭鬼神,纣王不再祭祀鬼神,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妲己——妲己,又名苏妲己,是有苏氏部落族人,生于有苏国(今河南省温县),己姓,字妲。父不详——《封神演义》中说被九尾狐害死之前是冀州侯苏护之女,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注意,苏妲己的父亲不知姓名,这说明她出身不高贵。上古的时候讲求贵族部落联姻,商是当时的天下之主,纣王是天下之王,却娶了一个出身不高贵的女孩为妻,这说明纣王革除陋规,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

  屈指可数的有关于妲己的罪恶是四件事:第一,寒冬时候,妲己看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以便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第二,妲己因为好奇而剖开孕妇肚子;第三,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剜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 说法。

  但是,这全是传说,没有任何根据。

  图4 比干(gàn),子姓,比氏,名干,沫邑(今河南卫辉)人

  特别说说这第三件事——剖心杀比干,因为这件事最著名!

  真相是什么?

  局历史学家考证:纣王末期,没有继承权的微子启、箕子(纣王另一个哥哥)和比干联盟,决定推翻纣王的统治!在帝辛攻打一个徐夷的时候,由于战况持久,人心思变,三人趁机联络周,请周在商最弱的时候攻打商——这是叛国,结果被纣王知道,结果被处置了——没有证据说明是被剖心!

  图5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即周文王

  最后说说商朝为什么会灭亡?与隋炀帝一样,连年征战,穷兵黩武!由于纣王四处征伐,所以国力下降,结果被国内反抗势力(反纣王三人组)联合周灭掉了!

  文:牛奕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他历来是被说成是一个暴君,而暴君和昏君都是不好的名声,但是暴君和昏君还是有所不同的。昏君是荒淫无度、昏庸无能。而暴君虽然残暴不仁,却有时也会推行有利的政策。

  历来商纣王就被说成是一位沉迷酒色、好大喜功、加赋重刑之人。最终商被周武王所灭,商纣王也落下了国灭身死的下场。而商纣王和夏桀一样,都是暴君的代表人物。

  商纣王本人天资聪慧,又很有口才,他的接受能力很强,同时商纣王也颇有力气,能和猛兽相斗。因为他有很好的口才,所以他可以用他的口才反驳大臣的建议,同时他用他的口才也可以掩饰他自己的错失。

  但是他却沉迷酒色,加重税收,商纣王的所作所为让百姓对他很怨恨,因为他的残暴,有的诸侯就反叛于他,而商纣王并没有因此改善国政,反而加重刑法,想通过刑法也反对他的人。而他这样做,不仅没能改变局面,反而更加加重了人们对他的怨恨。

  同时商纣王又任小人而远贤臣,他用费仲等人,这些人都是阿谀奉承、贪图享乐、进谗言之人。如此让很多贤臣遭到悲惨的下场,或离商纣王而去。比如比干、商容等人,不仅有才德,而且深受百姓的爱戴,但是商纣王却不信用他们。

  因为商纣王的残暴,所以天下诸侯慢慢的都归附于周室,后周武王伐纣,最终在牧野之战,周军打败商纣王的军队。商纣王也落下了身死国灭的下场。

  当然商纣王虽然身死国灭,但他也并非一无是处的,因为他的那个时期,虽然对外屡屡用兵,是他穷兵黩武的表现,也给当时的百姓带来痛苦、负担,同时也消耗了商朝的国力。但是却平定的夷方,这时得以将中原文化向淮河、长江流域传播,同时也奠定了之后统一的规模。

  而商纣王一直被认为是罪行非常重的,其中这有逐渐累积和附会的原因。因为商纣王本身是残暴的、是亡国之君。所以后来也会把一些不好的事加在商纣王身上,慢慢的商纣王就变成了一个罪行极重之人。

  比如曾有列出商纣王的罪行,但却有不同。如出于《尚书》六项,到战国时期增加了二十项,但西汉时增加二十一项,到东晋时又增加了十三项。所以流传下来的就是累积起来的。因此他也一直是一个残暴不仁的形象。

  当然不管如何,商纣王始终是亡国之君,虽然他的罪行是累积而来,但他始终也是一个暴君。他在位期间,虽然之前商朝的统治已经开始动摇,但是他却不修德政,从而怨声载道,最终商朝走下了灭亡。商纣王暴君和亡国之君的形象也被流传了下来。

  但在《论语》却称,纣之不善,不如是也。是以君子恶归下流。天下之恶尽归之。

  那么,商纣究竟是不是无道之君?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商纣是具有一定才能的君主。曾经平定叛乱。

  然后,商纣确实杀了一些无辜之人。除了杀王子比干。制炮烙外。还曾经砍断无辜之人的小腿。

  子思曾曰:纣王靳朝涉而天下称暴,文王埋枯骨而天下称仁。

  有才能之君商纣。为何会滥杀无辜?

  这与商朝的酒文化有关。商朝国君、群臣、富裕百姓酷爱饮酒。考古出土商朝的文物中。最多的就是酒器。鄙人有根据的推测。起初纣王酒后失德,杀了几个无辜之人。纣王酒醒后,群臣大骂他残暴不仁。纣王一怒之下。把骂他的大臣炮烙了。

  后来纣王酒后又杀无辜。又有大臣骂他。他又杀了大臣。

  正因如此,周王朝吸取了商王朝因酒亡国的教训。周公制周礼,有一规定:婚丧嫁娶可以饮酒。每年有一个节日可以饮酒。除此之外。聚众饮酒者,全部处死!

  儒家也称: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

  商纣一生杀的无辜之人。可能只有十几个。依据儒家标准。商纣是无道之君,确实应该诛杀。

  后来夏桀商纣成为暴君的代名词。以后,人们过分的夸大了商纣的罪恶。把他的罪恶又方大了十倍。

  与商纣相比,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汉武帝所杀无辜之人达十几万。汉武帝还借助法家酷吏,将其法律化,制度化——诽谤之法、告奸之法、夷族连坐之法。

  总之,商纣确实是暴君。但他的罪恶只有汉武帝的万分之一。

  一部《封神演义》让商纣王成了世人心目中的一代暴君,真实的商纣王又是什么样的呢?

  \"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商纣王明明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把商纣王打入大罪大恶的帝王行列,实在荒唐。

  在周朝早期,甚至整个西周时期,世人并没有对商纣王评价那么低,基本还在正常范围内。对商纣王的丑化主要是东周以后的事情,春秋时期主要是周王室及其大夫们主导对纣王的丑化。

  当时诸侯力量崛起,周天子已经不能有效控制天下,有被诸侯取而代之的危险。因此积极丑化商纣王,为其祖上反商建周寻找道德借口,称祖上反商建周是讨伐纣王的暴戾,而周天子并无暴戾失德之处,以免诸侯们依汤武革命之例反周。

  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君主。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

  武王姬发韬光养晦、励精图治,而纣王则变生肘腋、两面受敌。击败周军以后,纣王略作休整,便兵发东夷,无暇西顾,使周国得以重整旗鼓。西周正是乘“纣克东夷”的机会东进灭商的。

  在其整个执政过程中,商纣王创造了三个第一。

  首先,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而非贵族中选拔干部的君主。在他的支持下,一批有才能的从中下层管理和善战的将领被重用,为陈腐的政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其次,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着手废除贵族世袭制并取得成功的君主。

  第三,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战胜神权的君主。

  他作为奴隶制度下的君王,确实存在很多暴戾之举,但与历史上的其他帝王相比,并不显得更加暴戾。商的灭亡,往小里说是周文王、武王处心积虑造反作乱的结果,往大里说是先进文化和生产力取代落后文化和生产力的结果。

  俗话说功不抵过,过不盖功。商纣王有功有过,评价他不能以偏概全,丑化历史人物和不顾一切大胆翻案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至于历史为什么会形成对商纣王负面评价的主流传播,还是因为后来他的兵败造成了灭国之灾。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新统治者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有理由推翻旧统治者的一切。

  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在战胜自己的敌人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正义,不断的将自己的敌人进行丑化,这种行为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王朝统治的正统性!

  纣王只是残暴,但却并不昏庸,反而可以称得上是“雄才大略”。

  为了从后世史家过分的加工中剥离出可靠的信息,还原一个真实的商纣王帝辛,我们需要一一进行分析。

  《牧誓》中记载,周武王伐商的理由是“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史记》记载说“帝纣好酒淫乐,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即史书认为纣王是个骄奢淫逸,听信妇人之言,不敬上天的昏君。

  不过,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自贡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显然,连周朝的明白人都知道,后世的人是因为厌恶纣王,以至于把天下所有的坏事都归咎于纣王所为。

  就连《史记》在描述纣王的形象时,也是相互矛盾,上面说他好色昏庸残暴,接下来又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1、关于不敬上天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商朝是以崇拜祖先为中心的,商王们从来都不相信“上天”,纣王的曾祖父武乙还曾做了个木偶,谓之“天神”,然后还用箭射之,谓之“射天”。而周朝恰恰相反,周族的祭祀对象主要就是“上天”,所以在灭商之后,周人以自己的祭祀标准去衡量纣王,自然认为其是个不敬上天的昏庸君主。

  2、关于听信妇人之言

  妇女地位的下降,那是儒家思想统治之后的事了,而在商朝,妇女有自己的财产,可以参与政事,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如武丁的妻子妇好就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女统帅,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3、关于酒池肉林

  这个明显是后世编排给纣王的,因为西周的所有文献中都没有提到“酒池肉林”,直到战国晚期才在《吕氏春秋》中出现“酒池”,西汉时期的《史记》才出现“肉林”一说,如果纣王如此骄奢淫逸,灭亡商朝的周人应该大书特书才对,怎么会到了西汉才有“酒池肉林”一说?

  1、残暴

  这个确实是真的,但并不是纣王的“专利”,因为商朝正处于奴隶制发展顶峰,作为奴隶主之主的商王,对于奴隶和反对势力往往都是最残忍的方式对待,大规模人殉那都是司空见惯的,这一点从甲骨文人祭的卜辞和后世考古都能验证,河南安阳的妇好墓中就有大量的人殉。

  2、改革者

  纣王继位时,商朝正在走下坡路,奴隶不仅要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而且还要随时被贵族人殉,因此引发了激烈的社会矛盾,努力反抗不断。但当时的旧贵族守旧派依然抱着旧典刑礼乐不放,而纣王则大胆进行改革,《尚书》记载,纣王“卿卿师师非度”(卿士众长等官员的任用都没有按老制度执行),而是大量启用了下等阶层的人。但这一行为也遭到了旧贵族们的强烈反对。

  3、性格刚愎自用

  “材力过人,手格猛兽”,造就了纣王刚愎自用的性格,这一点可以从他处理九侯、鄂侯、西伯侯、比干、微子等势力的方式可以看出,不仅没有拉拢,反而采取了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结果迫使诸侯倒向了周人。

  4、开疆拓土者

  纣王继位后,将主要军事力量都用来对黎人和东夷的征服上,而从未将西边的周人视为威胁,所以,当周武王带着诸侯联军伐商时,商军主力依然远在东夷,无法回援,但纣王还是选择亲率军队抵抗,但可惜战败亡国。

  以上,便是纣王应有的真实形象。

  商纣王肯定是昏君,这一点毋庸置疑。为什么这么说?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纣王是昏君吗?

  

纣王是昏君吗?

  

纣王是昏君吗?

  

纣王是昏君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纣王是昏君吗?纣王是昏君吗为什么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