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古人有趣的故事有哪些

  

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

  

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

  

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

  

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

  好的,今晚,我来回答;“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这个问题。一说到故事,总是第一个想起庄子,在头条上,我其实写过好多次庄子了,不过,没关系,庄子也像一座宝藏,怎么深挖,总是有矿有料的,而且他幽默、诙谐,通透、智慧,简直是天生的段子手,下面我们就一起或重温或全新看一看庄子身上有趣的小故事吧。

  这个小故事是这样的:一天,庄子在一条小河流上一心一意地在钓鱼。这时两位楚王派出的两位大臣在一旁毕恭毕敬地等侯,他们对庄子说:“大王恳请您出山”庄子气定神闲地回答说:“先听我讲个故事,然后做道题,再做决定吧。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愿意死去留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愿意摇着尾巴活在烂泥里呢?”这两个大臣不笨,都说:“当然情愿在烂泥摇尾巴活着”庄子说:“那你们请回吧。我也是这么选择的,我不要高官厚禄,功名利禄,我只要活着,哪怕只在烂泥是摇尾巴”

  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淡泊名利,放弃荣华富贵,我们才可能活命。

  这个故事之前我有讲过,其实这个小故事和庄子击盆而歌有几分相似,都是讲看透生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过,这个更大胆,更有趣。故事是这样的:庄子外出,途中遇见一具骷髅头,庄子用鞭子抽打骷髅骂道:“你是怎么死在这里的呢?”总之,种种猜测,种种质问。骂累了,打累了,庄子顺手把骷髅拿过来,枕着骷髅睡着了。夜里,骷髅入梦,和庄子对话起来。骷髅告诉庄子,他现在的生活自由自在,没有四季操劳。庄子问他:“如果给你再活一次,你愿意吗?”骷髅面露难色地说:“”我怎愿舍弃南面为王的乐趣而再到人间去受苦呢?”

  这个有趣小故事告诉我们,生命是有维度的,穿越维度,你就会看透生死,从而智慧而通透。

  惠子种葫芦收获了一个超大葫芦,这个葫芦大到可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而无法提举;把它当瓜瓢,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它大是大,但却很没有用。于是,把它砸了。庄子摇了摇头说:“你是不会用它啊,葫芦不一定只可以用来做容器,做水瓢的,你其实还可以把它系在身上作为游泳圈而浮游在江河湖海的”看,多么有趣的庄子,把大葫芦当游泳圈,没有想不到,只有你不敢想。

  这个有趣小故事告诉我们:思想有多开阔,世界有多辽阔,有时我们需要脑洞大开,奇思异想。

  庄子由于淡泊名利,其实很穷。有一天,家里没米下锅了,于是向监河侯借些米粮。监河侯打着官腔对庄子说:“行啊,不过,要等到收得封地赋税的时候,到时我借给你300两黄金……”听了这话,庄子很生气,心里就知道这监河侯在敷衍他,于是,庄子对监河候说:“昨天走在路上,我听见有大呼救命的声音,我一看是车辙里有一条快要干死的鱼……我就问:你喊什么啊?”那条鱼讲:“我是东海的大臣,你给我一升水救救我吧”我说:“可以啊,我要到南边去拜吴越的大王,请他发西江的大水来迎接你,好不好?”那条鱼悲愤地说:“我失去了水,以至落魄到一种地步,我只求得到一升水活命,你却在这里夸夸其谈,给我画饼充饥,说这种不着边际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卖鱼干的市场找我吧”

  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帮人要诚心,不要夸夸其谈。话说得再漂亮,没有实际帮助都是空谈,扯谈,无济于事。

  除此之外,庄子有趣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梦蝶的故事;秋水的故事;逍遥游的故事。

  总而言之,喜欢庄子的故事。小故事,大智慧,寓庄于谐,富有浪漫主义气质,每每读起,总那么妙趣横生,趣味无穷,智慧无限,收获满满。

  说说宋仁宗的故事吧。

  宋仁宗出了名的节俭爱民。

  有一次,仁宗皇帝吃饭的时候吃到了一颗砂子,仁宗不声不响地将砂子吐出来,轻轻放到桌子上之后,继续吃饭。

  一旁的嫔妃看到之后大声喊道:“皇上,这米没淘净呀!”

  仁宗赶忙制止说:“你小点声,千万别让下面的人听到了,不然这个淘米的必将致罪。”

  又一次,仁宗想吃荔枝,吩咐下去之后,主管果品的官员回奏说:请皇上降罪,微臣有罪,今年进贡的荔枝已经吃完了,明年进贡的还没到。

  仁宗还未开口,身边的小太监自告奋通道:听说宫外市集上还有,我去给皇上买点来吧!

  仁宗听后忙制止:千万不要去买,这要是让地方宫听去了,明年一定会加倍进贡,百姓就要受苦了。

  还有一次,仁宗半夜醒来翻来覆去睡不着,身边的近侍就问:皇上是饿了吗?要进膳吗?

  仁宗说:是啊。

  近侍继续问:您想吃什么啊?

  仁宗说:烤羊头。

  近侍接着说:奴才这就吩咐下去,让他们给您准备。

  仁宗摇头:你不能去啊。我今天饿了吃一次烤羊头不算什么,可怕就怕以后形成习惯。御膳房若为了讨朕的欢心,每天杀几只羊预备着,可就太浪费了。

  这一晚,仁宗皇帝最终也没有吃上烤羊头。

  据说仁宗皇帝之所以如此克制食欲,和小时候刘太后的种种限制有关。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说一件发生在隋朝的事情。

  有一杨素和候白在一起吹牛皮!

  杨素: 假设我挖了一个几百尺的深坑,让你跳进去,你怎么出来?

  侯白: 我用针出来。

  杨素: 扯淡!

  侯白: 真的,我用针把脑袋扎个洞,把脑子里的水放出来,我就浮起来了。

  杨素: 你脑子里有水?

  侯白: 我脑子里没水怎么可能跳这么深的坑?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他终生都没有纳过妾的事儿不知大伙知不知道,下面就听我慢慢道来:

  北宋士大夫有纳妾蓄妓风尚,司马光却例外,婚后三十多年妻子一直没有生育过,他也从未想纳妾,夫人背着他买美女在卧室,自己借故外出,司马光不加理睬,美女无趣而返。夫人又安排美貌丫鬟时,他干脆翻脸:“走开,夫人不在,你来作甚。”夫人张氏终生未育,司马光收养养子亦未再娶。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臣,也是著名学者,他才思敏捷,遇事常有巧思,因巧思又有趣味。

  纪晓岚负责编撰《四库全书》,盛夏的一天,纪晓岚光着上身正在办公室伏案工作,不料乾隆皇帝前来视察。光着上身见皇帝是大不敬,可又来不及穿衣服,情急之下,纪晓岚钻到办公桌下,心想皇帝待不了一会儿就走了,等皇帝离开后再出来。乾隆皇帝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示意随从不要声张,有意难为纪晓岚。蹲屈在桌子下面的纪晓岚又热又紧张,浑身冒汗,非常难受。

  过了一会儿,纪晓岚心想皇帝也该走了,便问:“老头子走了没有?”乾隆皇帝听见后哈哈大笑。听见皇帝的笑声,纪晓岚知道这下闯祸了,赶紧从桌子底下钻出来见驾,跪在皇帝跟前请求恕罪。乾隆皇帝说:“你称朕为老头子,你把老头子说清楚了,朕就赦你无罪。”

  纪晓岚略一思索,就向乾隆皇帝回奏道:“回万岁,您是万岁爷,人活万岁谓之老;您是皇帝,臣民之首,谓之头;您又是上天之子,所以您是老头子。”听罢纪晓岚的回奏,乾隆皇帝非常满意,就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纪晓岚智解“老头子”的故事,因他解得巧妙,所以也化解了一场危机。

  我是@素年锦时爱文字,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子,我会每天为你解读分享书里书外的故事,喜欢的话就请给我点个赞,关注我吧。

  人人都知道曹植的七步诗,点赞的人很多,传为千古佳话。但很少有人知道曹景宗,他是南北朝梁的大将,战功卓著,一次皇帝大晏群臣,他要求皇帝给他命题他当场赋诗。皇帝一来怪他狂妄,二来想挫一挫他的威风,也便于驾驭。便命他限韵成诗,随意写个韵脚:兢,病。

  曹景宗随口吟道:‘‘去时儿女悲,归来鼓笳兢。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本来想借此为难他,如果作不出诗,再治他的罪,不想他借诗又宣扬了自己的武功,抬高了身价。

  跟大家分享一下古人怕老婆的有趣故事,古来圣贤多惧内,他们是圣贤,惧内的名声,给他们严肃的形象添加了一丝可爱。

  一,唐朝有房玄龄的“千古风流一坛醋”

  女人嫉妒的代名词“吃醋”就来自我们这位房宰相的夫人卢氏。世人皆知房玄龄惧内,不纳妾,太宗李世民故意赐了两个美人给他,房玄龄没办法无可奈何把两美人领回家,卢氏不接受,坚决不要,皇后出来劝说也不行。太宗宣夫妻二人进宫给了卢氏两个选择,要么收下两美人,要么喝下赐的毒酒一坛,没想到房夫人毫不犹豫选择喝“毒酒”,房玄龄泣不成声,众人皆笑了,原来不是一坛毒酒而是醋,太宗感夫人的情谊,收回成命。

  房玄龄惧内的原因明代冯梦龙《情史》有卢夫人篇,作了详细描述,早年房玄龄生病不行了,告知夫人,他去世后可以改嫁,没想到卢氏挖掉一个眼珠以明志,表示决不改嫁,房玄龄感其情,不久病治愈,终生礼遇卢氏。

  “剔目之情”感动天地,而不是惧怕,是发自内心的爱和感动。

  二,北宋有陈季常的“河东狮吼”

  陈慥,字季常,信佛,禅学造诣很高,与苏东坡是好友,常彻夜讨论佛家学说,晚年隐居黄州,陈季常,喜宴请宾客。妻子柳氏,人称“河东狮”。

  苏轼赋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戏之曰:“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陈季常,出手阔绰,喜欢请客吃饭,家里经常高朋满座,每次柳氏都以棍击强,锅碗瓢盆,声音都特别大,见此情形,宾客都早早离开。长此以往,家里就没有天天奢侈宴饮了。

  柳氏持家有道,勤俭节家,能管住奢侈消费的丈夫。世间姻缘,唯有“一物降一物”吧!

  三,明代有戚继光的“请夫人阅兵”

  戚继光,抗倭名将,民族英雄,纵横沙场,铁骨铮铮。但是惧内的名声人尽皆知。妻子王氏,据《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为万户南溪王栋将军之女,将门之后。

  野史有记载,戚继光的属下实在看不下去,平时戚夫人对大将军的强势,就怂恿戚继光,属下们愿意帮助将军出口气,于是整装出发,几千人将戚府围的水泄不通,叫嚣着请夫人出来,结果王氏出来大声说道:“叫我来干嘛,不要乱叫”。戚继光一时间面红耳赤,下马单膝跪地,“请夫人阅兵”。

  王氏虽性格强势,但是平时对戚继光非常好,饮食起居无微不至,也因没能给戚继光留下子女,而内疚自责,最后返回娘家,戚继光也只活到60岁就去世了。王氏性情中人,拿得起放得下,是为女中豪杰。

  有明确记载的是《孟诸戚公墓志铭》描述过一件戚继光怕老婆的事情。戚继光因为无后在外面偷偷纳妾生子被王氏知道了,下回求饶,王氏还是天天拿刀追着他,实在受不了躲到军营里,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戚继光再次求王氏,最终讲和,过继一个儿子到王夫人名下,事情才平息下去。

  四,晚清有曾国藩的“替如夫人洗脚”

  曾国藩晚清名臣,妻子叫欧阳玉英,是当时湖南衡州府一官宦人家之女。曾国藩曾撰写过一副名联:“替如夫人洗脚,赐同进士出身。”可见对夫人的感情至深。

  曾国藩在欧阳家读书时娶了欧阳玉英,据说成亲当晚发现曾国藩满身皮鲜,痛苦流涕。曾国藩内疚自卑,决心一生一世好好待夫人。

  后来曾国藩官做大了,很多人送美女,都被曾国藩拒绝了,惧内的名声传开,传到道光皇帝耳中后,深为感动,说道:“曾国藩虽然出生低微,但不因为自己得势而忘糟糠之妻,是为感恩。惧怕老婆,是对老婆尊敬,是为重情。知道感恩而且重情重义的男人,可以大用。”

  五,近代则有胡适的“畏妻如虎”

  胡适的老婆叫江冬秀,他们是包办婚姻,胡适留洋回来,听从父母安排娶了这位小脚的乡下女孩,胡适属兔,江冬秀属虎,“畏妻如虎”名声在外。他们一生的婚姻生活恩爱有加,生育二子一女。胡适脾气好从来不跟性格强悍的太太计较,还写了“新三从四德(得)”:“三从”,一是“太太出门要跟从”;二是“太太命令要服从”;三是“太太说错了要盲从”。而“四德(得)”,一是“太太化妆要等得”;二是“太太生日要记得”;三是“太太打骂要忍得”;四是“太太花钱要舍得”。另外,还收集研究各国怕老婆的故事,最后得出结论,有怕老婆事情的国家更加民主自由。

  胡适用这样诙谐的方式表达怕老婆,实则是对老婆巨大的宽容和爱。

  分享几个关于古人读书的小故事,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学些精神。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韦编三绝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周易》的《易传》。由于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联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泛用以形容勤奋读书。

  刺股悬梁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汉朝孙敬读书困倦时,将头发用绳子拴在梁上,一打盹就能惊醒,终于成为当代大儒。后就用“刺股悬梁”比喻刻苦自学。

  目不窥园

  说无暇观看园中景色,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无暇看园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见《汉书·董仲舒传》)。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汉书下酒

  据说,宋代苏子美十分喜欢读书。他住在岳父家中,每天晚上读书总要饮一斗酒。(斗,古代盛酒器。)他岳父很奇怪,就去偷偷地看他,只听他在朗读《汉书·张子房传》。当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指随从待卫之车),就拍案叫道:“惜乎夫子不中!”说完就满饮一大杯。又听他读到张良汉高祖说“此天以臣授陛下”时,他又拍案叫道:“君臣相遇,其唯如此!”说完又满饮了一大杯。他岳父看到这种情景后大笑道:“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实在不算多也。”

  萤窗雪案

  《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牛皋在历史上是南宋抗金名将,他出身农家,却善于骑射,而且智勇双全。他虽然比岳飞大几岁,46岁才加入岳家军,但所向披靡,勇不可当,曾生擒金国大将耶律五马,俘获伪齐将领王嵩,活捉洞庭湖杨幺等。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中,作者把他塑造成一员福将,他莽撞粗鲁,老是闯祸却总能化险为夷,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能在醉酒时打死金人将领;去下战书还能完好无损回来,押粮路上收高宠、张奎等猛将,甚至临死还气死了金兀术。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粗人曾写过诗,还相当霸气。

  时值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的中元节,军中都在祭祀祖先。牛皋和吉青觉着军营人太多,鬼恐怕不敢来,所以两人带着酒和水果到了僻静之地。祭祀祖先,哭完之后,两人开始喝酒。

  牛皋觉着干喝没意思,就要行酒令,即以月亮为题作诗,谁做不出来或者做得不好,就要罚酒十大碗。吉青的诗是:

  团团一轮月,或圆又或缺。按上头共尾,一个大白鳖。

  这就是个打油诗,寓意很好,因为龟鳖在古代是瑞兽,代表着长寿。不过事实却不对,即便圆月按上头尾,也不是老鳖,毕竟还少四肢,但这想象力也不错啦。

  所以牛皋觉得自己被骗了,没有这样的大白鳖,吉青被罚吃了十大碗酒。轮到牛皋,他的诗是这样:

  洒满金樽月满轮,月移花影上金樽。诗人吟得口中渴,带酒连樽和月吞。

  先看前两句,酒杯中倒满了酒,月亮也圆满,不一会儿,月亮移动导致月亮和花的影子进入了酒杯中。这是景物描写,颇有韵味。后面两句平白直叙,诗人口渴了,所以把酒喝了。不过因为太着急,所以连酒杯都吃了(点明上一句的口渴),而月倒影在酒中,所以是连酒、酒樽和月都吞了。

  最后两句可谓神妙,因为既是描述事实,又暗示了牛皋的志气——吞月,可谓霸气。

  以前曾看过一个故事,说贺知章、王之涣、李白和杜甫四人月夜喝酒,贺知章提倡来联诗,一人说一句。他首先说一句“一轮圆月照金樽”;王之涣接着一句“金樽斟酒月满轮”;杜甫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继续吟道“圆月跌入金樽内”,李白却直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手举金樽带月吞。”2022.04.07

  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同来探讨下面两个故事。

  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

  古人身边发生的有趣故事相信会有很多,就拿大家耳熟能详的李白大诗人为例:

  (一)故事

  二十五岁的时候,李白已经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能诗善文,而且会击剑骑马,还喜欢弹琴唱歌。他决心为国家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对父亲说:“孩儿打算离家到外面去长长见识。”“还是在家读读书,有机会找个事做吧,何必远离家乡外出呢?”父亲说。李白满怀豪情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志在四方,胸怀天下。待在家乡怕是没法施展我的才能。出去以后,一来可以游历各地,结交名士;二来也可以寻找机会,辅助皇上。”

  父亲听了,乐呵呵地笑着说:“好,你既然有这样的抱负,那就出去闯闯吧!”

  过了几天,李白告别父母,身佩宝剑,上路了。乘船沿着长江东下,过三峡的时候,江水湍急,船行如箭,李白站立船头,望着两岸的青山,心中非常激动。后来他写过好几首描写三峡风光的诗。有一首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漫游途中,李白还登上庐山,观望瀑布,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中一首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李白的诗里,祖国山河多么壮美呀!他的诗自然又流畅,毫不造作,不愧是大诗人的手笔。

  (二)故事

  李白先后游历了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地方,结识了不少知名人物,写下很多动人的诗篇。三十岁的时候,他到了京城长安。

  长安是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十分繁华。李白在长安拜访了一些大官和名人,希望通过他们的推荐,得到朝廷的重用。但是他受到了冷遇,没有得到任用。李白的才能无法施展,心里很苦闷。

  有一天,李白同一位朋友到紫极宫去游玩。刚进门,迎面碰到一位白胡子老人。朋友连忙给李白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贺知章,当今太子的老师。

  “后生李白,久闻大名,景仰得很!”李白兴奋地说。

  贺知章也听说过李白的诗名,现在见这位年轻人仪表不凡,也十分欢喜,忙把李白带到一座酒楼上,打算和他饮酒畅谈,可当掏钱买酒的时候,才发现身上一文钱也没带。

  于是,贺知章把衣带上的金龟解下来,交给侍者说:“就用它换酒吧。”

  “贺老,这是皇家按官级大小给的装饰品,怎么好去换酒呢?”李白劝阻说。

  贺知章爽朗地大笑起来,说:“这有何妨!老夫今天忘了带钱,没酒喝,哪能谈个痛快呢?”

  李白一摸身上,也没带钱,只好听从。酒过三杯。贺知章问:“太白君,近来不知有何诗作,可以让我看看吗?”

  李白从怀里掏出一卷诗稿,说:“这是我最近写的诗,请多指教。”

  贺知章打开诗稿,抑扬顿挫地念道:《蜀道难》。他边念,边不住点头称好。等到念完全篇,他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夸奖说:“这诗气魄雄伟,真能惊天动地了。”

  这时候,那位朋友对李白说:“把你的那一首《乌栖曲》也念给贺老听听吧。”“快念给我听听。”贺知章忙催促说。李白站起身,从容地吟诵起来。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等到李白念完了全诗,贺知章老泪纵横地说:“这诗太凄惨了,鬼神听了也会哭啊!”

  他仔细端详着李白,突然说道:“你莫不是天上下凡的谪仙人(意思是受到责罚降到人间来的仙人)吧,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感人的诗呢?”

  “谪仙人”是贺知章对李白的极高评价。人们读了李白的诗篇以后,都感到这个称赞非常确切,不少人也就把李白称做“李谪仙”了。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祝大家2022年发大财,生意顺顺利利,谢谢!

  分享一个“守仁格竹”的故事。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

  他自幼立志要做圣贤,苦于找不到成为圣贤的方法。

  有一次,他看到了朱熹的书。书上说“致知在于格物”,又说“事事物物皆有天理”。在古代朱熹是被当做圣贤王阳明决心按他说的去做,争取成为一个圣贤。

  既然任何事物中都包含天理,王阳明决心从自家后花园里的一丛竹子开始研究。这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

  他和一个姓钱的朋友一起去“格竹”,那个姓钱的朋友坚持了三天就放弃了。王阳明还以为他精力不济,他自己把这丛竹子“格”了七天七夜,始终没有看出竹子里的天理在哪里。反而自己感染风寒,大病了一场。于是王阳明内心产生了疑问:“圣人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吗?”

  后来经历了十几年的人生阅历,在贬官流放到贵州蛮荒之地的三年之后,他才悟到,天下的事物其实本没有什么可格的,所谓格物之功,只能在自己身心上去做,天理本来就在自己心中。所谓“心外无理”是也。

  这个守仁格竹的故事,体现王阳明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只到今天也还值得我们肯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你知道哪些古人有趣的小故事?古人有趣的故事有哪些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