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清明、寒食的由来是什么?

  寒食是纪念日,清明是节气,不是一回事。因为时间相近,后来两个节日合二为一,就不过寒食只过清明了。

  寒食节的来历,民间传说大致是说晋国公子重耳流亡的时候晋国臣子介子推一直追随了重耳十九年,甚至在重耳绝粮难忍饥饿时割股奉君救了重耳一命。等到公子重耳重返晋国登上君位,就是后来的晋文公。

  传说介之推不愿与挟君要禄之人为伍,而同时晋文公在封赏功臣的时候也确实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携母入山,晋文公焚山求之推。最后的结果是介之推宁死不出。于是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禁火三天,于是有了寒食之俗。

  在唐代之前重视寒视,而不是清明。实际上关于介之推的事并没有在史籍中见诸记载。而禁火是周代的旧俗,所以寒食的习俗也并不是从介之推来的。

  宋代王禹偁有首诗中写道“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写的就是寒食和清明的习俗,而诗的名字叫作《清明》。寒食节的习俗是禁火,清明的习俗则是起新火。

  寒食和清明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祭扫。寒食扫墓,在《唐书》里也提到过“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在唐代清明和寒食相距仅仅一日之间。而扫墓者或许并不在寒食当日,可能在寒食前后几日之内,,于是渐渐地寒食和清明难以分清。

  到清顾禄著《清嘉录》则说“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说的就是清明,已经不再提起寒食。

  除了扫墓之外,清明的习俗还有吃青团,插柳,踏青出游。这几天北京的稻香村也有时令点心艾草青团,仅限于这几天。

  诚谢相邀。来自介子推的故事。

  清明《七绝》

  风轻秀野百花馨,游女芳丛拾翠翎。

  多少帝王豪杰事,茶余饭后入弦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日即事》

  寒食节与清明节有着很深的渊源。寒食节的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火熄后,晋文公带着人上山寻找,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坐在一棵老柳树已经死去。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而第二年晋文公登山拜祭介子推时,发现那棵老柳树复活了。便赐名:清明柳,并昭告天下,将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后来历史演变中,清明节又逐渐改在寒食节后两天。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后,清明节在寒食节前一天。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题主在题目里除了清明和寒食外还加了个“悲夫足下”,想必是听了那个关于足下由来的传说。即晋文公感介子推之丹心,为表纪念,便将介子推死时所靠的柳树伐了做了木屐穿,以此纪念介子推,每次晋文公看到木屐时都会痛哭道:“悲乎,足下!”后来足下便逐渐演变成了对人的敬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开头便写到:少卿足下。李陵在答苏武书开头也写到:“子卿足下。”

  谢谢!赞同《约读书房》对清明,寒食,悲夫足下由来的阐述!

  下面是介子推背母进山图:子推背母避绵山,功名利禄尽看淡。割股奉君不求报,千古忠孝难两全。清明寒食不动烟,家喻户晓祭万年。
 

  清明与寒食节的来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为感谢恩人介子推而设置的感恩节、报恩节,历时已有二千多年了。当时作为晋国的公子重耳遭献公追杀,流亡十九年 ,归国掌权后,重整晋国雄风,史称晋文公。因介子推的一句“清明君”,重耳作为一代明君,让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史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中,一群陪同者大都散去。只有大臣介子推等少数人始终追随不离不弃,“割股啖君”的成语,就是介子推以股肉烤了侍奉重耳的铁血见证。重耳励精图治,遍封群臣,独漏了恩臣介子推没有受封。经提醒重封介子推时,介子推不求利禄,携母亲归隐深山不见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迫其出山相见,烧山后晋文公带人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一同坐在一棵老柳树已经死去。在装殓时,从介子推母子背的柳树洞里发现“介子推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为纪念恩臣介子推,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禁火寒食,以寄哀思。第二年晋文公拜祭介子推时,发现那棵老柳树复活了赐名“清明柳”,并将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至此,“寒食节”、“清明节”沿袭至今。 友友们,寒食节、清明节就是感恩节、报恩节,知恩感恩报恩,方显仁德之义!

  历经磨难文公回,重整晋国霸业兴。淡泊明志宁赴死,一介书生太过迂。 (公子重耳遭献公追杀,流亡一十九年 ,归国掌权后称文公,让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一代明君。介之推因为文公一时疏忽忘了自己,宁被烧死也不原谅文公,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年年为他寒食二天,足下不应再悲了吧)。
 

  清明、寒食的由来是这样的: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登位前,在外流亡十九年。一次,晋文公一行绝粮了,所有的随臣都找不到东西吃,大家都陷入了绝望之中,生死攸关,却无能为力。介子推在此时却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煮了一碗肉汤给晋文公喝,保全了他的性命,晋文公感动得落下了眼泪。

  后来,晋文公即位,封赏了当年所有的随臣,却唯独忘记了割肉救命的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去向晋文公讨要封赏。介子推对这种行为十分鄙视,自己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之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一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人们经常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因此清明节的心情可想而知,容易让人低沉。

  说到清明,自然会联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接下来一同来赏析下这首诗吧!

  清明——晚唐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这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明遇雨的七言绝句。杜牧,世称“小杜”,区别于“大杜”诗圣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诗的开头直接从“清明时节”起兴,这四个字瞬间就把整首诗的基调定为凄冷低沉的了。本来“清明”就情绪低沉,却还恰逢“雨纷纷”,春雨纷纷而下,让人心头更加纷乱。清明遇雨,写雨兼写人心,双重意象的叠加,营造出心绪纷乱,情绪低沉的氛围。

  “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可不是让灵魂断灭,没有那么夸张。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路上的行人本就飘零天涯,独在异乡,却在时间上遭遇追思祭奠先祖的清明节,在天气上恰逢纷飞不休的绵绵春雨,把几种深层的情绪就那么层层缠绕过来,愁绪充满,不断魂才怪。头两句情景交融,以景写情,景后面的情更加浓烈地透出来。

  如此境况,如何是好?当然是借酒浇愁。诗人借问酒家何处有,最后一句极妙:“牧童遥指杏花村。”首先完整了一场对话,诗人借问酒家,牧童回答,但回答的方式不是以口作答,而是“遥指”,隐去了声音,用动作更鲜明有力地进行了回答。画面忽然就生动起来,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后面诗人如何去找酒家,找到之后如何避雨,如何饮酒消愁都留给了读者,有着余韵不绝的诗意美。

  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杜牧的这首《清明》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和谐圆满,景象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最后,再分享一首萃辰天心书院陈伯安院长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首句的小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景一花皆醉人。
雅士从来师造化,养成浩气见精神。

  萃辰天心书院【开心学国学之“天心365”】诗歌赏读栏目每日一首诗歌赏读。您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萃辰天心国学传播”,一同来赏读诗歌哦~

  问题不错。谢邀!

  什么是传统诗词?

  简明扼要的就是指“古体诗、近体诗,宋词”等,详细不介绍,百度应有尽有。如果以近体诗词论,诗要求格律准确无误,以【平水韵】为主。词的用韵虽然宽泛,可以通押,但是却严格要求使用【词林正韵】。至于现在流行的所谓现代人就得用“新韵”的说法,即幼稚又没有系统理论支撑。用新韵写出来的诗词不伦不类,给人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再说说悲夫足下典故由来,重耳,喜欢文学的一般都知道这个古人。当初这位落魄太子流亡期间差点饿死,跟随的粉丝有一个叫介子推的,还有说是介之推的,割下一片大腿肥肉救了重耳。后来重耳当了国王,并犒劳所有忠于他的人,却把这位介之推忘了。等到想起这个人时,这小子早就和老母隐居到山沟里了。重耳三番五次的召见他,怎么可能如愿以偿?这种肯割大腿肉的对于现代人来说,那不扯犊子吗?谁这么傻二哥呢?其实即便古时也属于凤毛麟角的。这样的人一旦被怠慢,那就老死都会不相往来。所以,重耳放火烧山以求逼迫他出来,结果就是抱树而被烧死,够悲催吧?后来重耳用余木与之躯干制成了鞋子,古时称作“木屐”。每当脚下的木屐吱吱响的时候,便会悔恨交加的咕噜一句“悲夫足下”,后来被引申为尊称。

  再有“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因为我国自古就是以农为主的农业国家,是故节气与我们息息相关。踏青、插柳、扫墓等活动,皆由此开始。

  “寒食”是古时一个节日,早清明两天。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也不重视的节日。它的特点就是禁止火,不允许当天用火煮的熟米。

  虽然个人喜欢传统文化,也愿意做传播者。不过以此作近体诗,还得仔细酝酿一下。匆匆敷衍,有失厚道。即对不起读者,也对不住自己。

  我能说,我老家只知寒食,不知清明么?小时候只过寒食的。

  寒食清明节的由来,友友们说得很详尽,与其反复赘述,不如以诗代言。

  清明,寒食,悲夫足下,藏头诗
 

  
先来首仄韵诗,清明时节
 

  [清]露沾花花落涕,

  [明]朝正是周年祭。

  [时]光是否彻阴阳?

  [节]聚独独缺老骥。

  去岁清明后,泰山病逝,今将周年祭,聊念。

  

 

  寒食

  [寒]窑堪养老,

  [食]陋可尊亲。

  已尽忠君事,

  舍身成孝仁。

  

 

  悲夫足下

  [悲]鸣应自股成羹

  [夫]子丹心清且明。

  [足]履屐枷钳骨恨:

  [下]情怎就改天声?

  春秋时,重耳避祸,浪他乡十九载耳,介子推终从之。一日重耳饿厥,介子推悲伤罔助,竟割股啖之,是为忠诚也。

 

  前636年,受秦之助,重耳为帝,是为“晋文公”也。翌日昭告天下,宴赏群臣,独不见介子推也。寻之,知携其母隐之景山也。数劝不出,重耳怒,令焚山迫之,然三日燃尽未见出也。乃拾燃探之,已倚柳枝去也。重耳悲之,悔己鲁蛮也。

 

  为悔己之过,亦为念之其忠,乃告天下此日禁烧烟火,素食,是为“寒食节”也。

  记得小时侯,清明节那一天,父母都会煮上几个鸡蛋,并染红了给我吃。从那时起,只知道有清明,不知道有寒食。其实清明和寒食是有区别的。

  清明节起源于周朝,距今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一开始是帝王将相在这一天扫墓,祭祀。后来民间逐步效仿。清明节在仲春和暮春之间,气温回升,是耕种的好时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宋唐以后,民俗花样繁多,逐步有了踏青,荡秋千等活动。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真正起源于用火的历史。古代先民在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技术后,也不是说点火就点火,说灭火就灭火的。更好的办法是常年燃烧,由于先民认识有限,崇拜自然,崇拜火神,不忍心让火神天天工作,就选了一天,熄灭火种,让火神休息并接受祭祀。人们在这一天只吃冷食,寒食由此而来。

 

  寒食节流传最广的传说与介之推有关。晋文公重耳因避祸在外流亡十九年,介之推紧紧相随,风餐露宿,艰难度日,有一天,重耳饿昏了,介之推就把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烤熟了给重耳吃。后来晋文公当了国君论功行赏,唯独忘了介之推,有大臣为他鸣屈,文公猛然想起,赶紧亲自到家去请,谁知介之推背着老母进了绵山隐居去了,文公又去绵山请,介之推不肯下山,有大臣建议,火烧三面,留一面让介之推下来,谁知介之推宁肯烧死也不下来做官。

 

  文公看到烧焦了的介之推的尸体,非常后悔,就把绵山封给了介之推,并下令全国百姓在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来纪念介之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清明、寒食的由来是什么?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