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元曲四大家”是谁?他们有哪些传世经典?

  元曲的作家辈出,元曲的发展过程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有杜仁杰,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冯子振,卢挚,姚燧等为代表。当时称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为“书会才人”,他们既写杂剧,又写元曲。

  后期代表作家有郑光祖,乔吉,张可久,曾瑞,贯云石,薛昂夫,徐再思等。

  从艺术创作风格上看,又大致分为豪放,清丽两派。豪放派有杜仁杰,王和卿,关汉卿,姚燧,马致远,张养浩,贯云石,白贲,冯子振,睢景臣,阿鲁威,张鸣善,杨朝英,汤式等。

  清丽派作家有:杨果,商挺,胡祗遹,卢挚,白朴,王实甫,郑光祖,曾瑞,乔吉,薛昂夫,张可久,周德清,汪元亨等。这是大致的分类。

  再分类到四大家,就只成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人了。但最终的还有个说法还有“元代剧坛上的双子星座”,就成关汉卿,王实甫二人了。说到王实甫,他的《西厢记》应该是很有名的了?好吧,有点扯远了,最后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回答题主所问的四大家的代表作有那些。

  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的代表作《南吕.四块玉》。

  白朴的代表作《中吕.阳春曲》。

  郑光祖的代表作《双调.蟾宫曲》

  以上所提代表作只是他们的作品当中的任何一件,他们可是既会写杂剧,又可创作散曲的。

  





 

  直接上答案,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他们是元代杂曲作家,代表着不同的杂剧创作流派,所以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咱们先说元曲,再说四大家。

  元曲

  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这种简单明了的归类方式,功劳是清朝人王国维的,他在《宋元戏曲考》中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数千年来,枝蔓纷杂的文学形式,被王国维一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简明地归纳出来了。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于元代形成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但由于杂剧更普及,所以很多时候元曲专指杂剧。

  杂剧其实在宋朝已有之,只不过宋朝的杂剧,多以滑稽搞笑为特点,还没有正式成为戏曲文化,到了元朝,杂剧才有了统一的形式——每本四折,开头或每折之间有楔子,内容以抒情的曲文为主,间杂以宾白和科范,是舞台表演的专有形式。

  散曲就比较简单了,是只用于清唱的歌词,内容形式跟词差不多,只是在语言上更加通俗,在格律上也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周德清,在中原新韵中,第一次把四人并称,但没有称“四大家”:

  “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有关、郑、白、马。一新制作。”

  直到明朝,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才第一次有了四大家之说:

  “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

  关汉卿:

  一般以关汉卿为四大家之首,他一生共创作杂剧60多出,散曲也有小令40首,代表作就太多了,如《窦娥冤》、《单刀会》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杂剧,其中《窦娥冤》更是被列入世界大悲剧行列,还有《一枝花·不伏老》中那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更是既污又有型。

  白朴:

  白朴的作品,写野史传说、鬼怪妖精的为多,他的创作特点是善于描写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把杨贵妃的千娇百媚就描写得十分生动。

  马致远:

  马致远大家都十分熟悉了,一曲《天净沙·秋思》让他成为了四大家中最有国民度的以为。马致远这个人非常有抱负,从他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来,姓马,名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是致敬陶渊明。

  马致远有一曲《汉秋宫》,描写王昭君的传说故事,被人称作是元曲第一佳作。

  郑光祖:

  郑光祖比较倒霉,因为他的生平事迹鲜有纪录,他的作品和事迹,只能从侧面考察,让人难以捉摸,保留下来的作品也以历史题材和男女爱情为主,如《虎牢关三战吕布》,其中最著名的则是《倩女离魂》。

  杂剧和散曲是元曲的两大分类,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和马致远。

  关汉卿的代表作有:《窦娥冤》,《调风月》,《西蜀梦》等。

  《窦娥冤》内容简介:
 

  由于母亲早逝,窦娥从小就和父亲窦天章相依为命。然而窦天章是个穷书生,为筹钱进京赶考,窦天章把年仅七岁的窦娥卖给了蔡婆婆当童养媳。窦娥十七岁时与蔡婆婆的儿子成了亲,不久蔡婆婆的儿子就因病去世。坏蛋张驴儿和他的父亲张老儿看窦娥和蔡婆婆无依无靠,就起了霸占两女的邪念。阴差阳错地,张驴儿亲手毒死了他的父亲张老儿,却把这桩命案栽赃给了窦娥。当地知府和张驴儿私通,用尽了各种方法,最终使得窦娥屈打成招,承认了罪行。就在窦娥被押往法场行刑期间,窦娥向老天爷许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结果这三桩誓愿都一一实现。窦天章衣锦还乡后,为女儿洗清了冤情。

  白朴的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东墙记》等。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内容简介:

  安禄山征战溃败,被交由唐明皇处置。丞相张九龄向唐明皇进谏应将安禄山诛杀之,唐明皇并未采纳,反而让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其实野心十足的安禄山早已有了造反作乱的决心。就在杨贵妃为唐明皇表演“霓裳羽衣舞“时,安禄山已逼近长安城,唐明皇随即率领一众逃亡巴蜀。就在逃亡途中,士兵因不满杨贵妃是安禄山义母一事而拒绝返还杀敌。无奈之下,唐明皇下令将杨贵妃赐死,这才使军心安定。安史之乱后,唐明皇退位居后,日夜思念杨贵妃。就在梦中要与杨贵妃相聚时,窗外雨打梧桐,惊醒了唐明皇。于是唐明皇就在夜里,听着雨声,看着窗外的梧桐,陷入了以前的美好回忆中。

  郑光祖的代表作有:《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细柳营》等。

  《迷青琐倩女离魂》内容简介:

  一个名叫王文举的秀才与倩女指腹为婚,由于王文举的父母早逝,倩女的母亲想推掉这门婚事,并称惟有王文举考中进士,方可和倩女结婚。倩女忠贞于爱情,她的魂魄随王文举一起去了京城。皇天不负有心人,王文举既考中了进士,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马致远的代表作有:《陈抟高卧》,《天净沙·秋思》,《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等。

  《天净沙·秋思》的全文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由于元代的民族高压政策,马致远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致使他漂泊流浪,荡迹天涯。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马致远的心之所向,就在羁旅凄苦的情况下,马致远作出了此首小令。

  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巜救风尘》,《望江亭》等。郑祖光代表作《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等。白朴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秋江月凤凰船》等。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

  关汉卿的杂剧题材广阔,多揭露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和腐败,渗透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辉。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等。

  白朴的《梧桐雨》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语言雍雅华贵,绚丽多彩,开杂剧文采派的先河。

  马致远的《汉宫秋》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它大胆地改变史实,塑造了王昭君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者的形象,抨击了皇帝的昏庸和无能。

  郑光祖的作品以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剧作为主,以文采见长,《迷青琐倩女离魂》是他的代表作。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以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最为著名,经典迭出。

  其中元曲中最有名气的作家当属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人,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1、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籍贯不详,约生于公元1229年,卒于公元1241年,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代表作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2、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生于公元1226年,卒不详,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等。

  3、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代表咋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4、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大都(今北京)人,生于公元1250年,卒于公元1321年,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代表作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等。

  在唐宋戏曲的基础上,应现实的要求和群众的喜爱,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方式上,戏曲创作在元代达到一个高峰,元杂剧成为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戏剧形式。根据创作时期的不同,人们综合了元代在戏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四位戏剧作家,并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分别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

  一、关汉卿

  关汉卿被公认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一生写了六十多种杂剧,现传主要有《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大王单刀会》、《望江亭中秋切脍旦》等作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关汉卿的戏剧作品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是当时最受群众喜欢的大家。

  二、白朴

  白朴生于金国,自幼颠沛流浪、饱经战乱,成年后才定居中原。其代表作品有《墙头马上》和《梧桐雨》。早年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对美好生活与感情有着强烈的向往,比如《墙头马上》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梧桐雨》则是和白居易一样,明显同情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

  三、马致远

  马致远年轻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后来信全真教,晚年过起了隐居生活。常年的不得志导致马致远厌世和悲观情绪明显,并影响到他的创作。其代表作主要有《汉宫秋》 、《青衫泪》和《荐福碑》等。马致远在散曲方面有一小令为众人皆知,那就是《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郑光祖

  郑光祖是元杂剧后期的代表人物,今存他的主要作品有《迷青琐倩女离魂》、《㑇梅香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等,其中《倩女离魂》是他的代表作。这里顺便提一下,电影《倩女幽魂》可不是根据他这个作品改编。


 

  元曲四大家有多种说法,这里以元曲的巅峰元杂剧为主体来说一下四大家。

  四大家之首当推关汉卿,金国遗民的他因为家世富有,文化教育程度本身就很高,(像《功夫》里说的那样,大约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吧)成了元的臣民后做了个小医生,接触到大量下层人民生活,写出了很多反应世俗民情的接地气的剧本,语言泼辣个性化,毫无矫揉造作之嫌,总之不愧是个很有个批判思想,连老天都敢骂的“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的浪子班头”

  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一个心怀壮志却偏偏仕途多舛的失意文人,我们最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主人,天净沙这是他的散曲作品,在当时,杂剧比散曲流行的多,从枯藤老树昏鸦就能看出马致远的文人气质倾向,文字功底不是刻意雕作,表现力却极强,是抒情高手,他杂剧的代表作《汉宫秋》把皇帝当成一个苦闷de普通人来写,抒发的是他自己一腔不得志。

  白朴,可以算富二代官二代,从小家境好受的教育也高,文艺素养可能是四人中最好的,身为官二代却厌恶元朝廷,寄情山水,托志文艺,他擅长写历史题材和才人韵事,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言情剧特别拿手,文风优美是他的特点,虽然有叛逆人文思想但不同于关汉卿的与下层人民打成一片,也不同于马致远的文人凄惶,应该是他反正一生衣食无忧,更不重功名利禄,所以更重于个人风骨心情表达,最著名的作品《墙头马上》是一部有些女权味道的爱情喜剧。

  郑光祖 :浪漫主义的小官吏,一部《倩女离魂》小时候看到,觉得这词是在美极,后来才知道那不叫词,叫元曲。据考证郑光祖是当过小官,但他不大会官场的人际关系,也不太热衷于此,倒是和戏子优伶们打的火热,似乎颇有点点柳三变的味道,《倩女离魂》很好的表现了他的浪漫多情倾向。

  如果说关汉卿是批判,马致远多自怜,白朴显风流,那郑光祖就是浪漫吧。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元曲包括了散曲和杂剧两种。词的创作衰落下来后继之而起的一种诗体就是元代散曲,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散曲则通俗活泼,格律上也相对自由。与之相对的就是杂剧,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关汉卿

  关汉卿,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以杂剧的成就最大,最著名的是《窦娥冤》。被誉为“曲家圣人”。

  【南吕】四块玉·闲适

  元代:关汉卿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

  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擅长以历史题材创作,其作品歌词典雅,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仙吕】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元代:白朴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曲风豪放飘逸。其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浑然天成,被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诗5首之一)。

  
 

  【越调】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郑光祖

  郑光祖,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

  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早年习儒为业,后补

  授杭州路(路是古代行政区划单位)为吏,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代表作《迷青琐倩女离魂》(不是倩女幽魂),他的剧作词曲优美,甚得明代一些曲家的称赏。

  迷青琐倩女离魂 (第二折)

  元代:郑光祖

  【越调.斗鹌鹑】

  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

  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

  我觑着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马致远著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元曲四大家”是谁?他们有哪些传世经典?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