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当年的“老三届”知青,婚恋归宿相对稳定,他们究竟如何找对象?

  当今,离婚率年年攀升,婚姻不稳定现象有目共睹。2022年,中国离婚率在40%左右,离婚大军中,80%是女方提出来的,离婚人群中80%是独生子女家庭。离婚总数中,老年人也占一定比例,双方是知识青年的占总离婚率3%。

  我是1953年出生人,上山下乡八年,1978年年底招工返城,我与初恋一起返城,她也是知青,比我小三岁。回城后找工作困难重重,都是大龄青年,成家立业急坏了父母。

  我俩回城后,通过自身努力,都就业了,她的工作比我好,待遇要高得多,都没有变心意思,俩颗心总是贴在一起,共同面对。我们1983年5月1日结婚,没有像样的家具,也没有热闹的仪式,在机关食堂了办几桌就完事。

  那一年,我30岁,她27岁。

  几十年过去了,国家巨变,风风雨雨洗礼着每一个人,遇到危机,我俩紧紧抱团取暖渡过难关。今年,我68岁,她65岁,年老了仍然恩爱有佳。

  知青夫妻一般稳固,有以下几点:

  1.三观一致,经历过苦难人都看淡了,有温饱生活就知足了,不想攀比。

  2.碰上知青插队,都没有学到多少文化,思想简单,安分守己,互相包容,情感稳定。

  3.受过严格的政治教育,经过洗脑运动,意志坚定,认死理,犯法的不做,损人的事不干。

  4.闹离婚成本高,还是老思想,离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就是有矛盾,忍辱负重前行。知青的忍耐力是惊人的,大风大浪都见过,什么事都算小事。

  答:分享“组织决定”。

  1、1968年下乡,1970年,公社团委书记说:“小格同志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小王同志是学习毛选积极分子,你们都是优秀青年……”

  2、1974年,组织上为我们举办“革命化婚礼”?

  3、1976年,“知青后代”在生产队食堂里诞生。

  4、1977年,恢复高考—— 知识改变命运?

  1、大家所说的“老三届”,大多就是五十年代出生、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们,准确的范围的就是文革期间,在校的1966届、1967届、1968届三届初、高中学生。当时的初、高中大多在搞停课闹革命,还有学工学农、工宣队、农宣队进学校,半日制教学,推送工农兵大学生,反潮流英雄这些,不少学校学生的学业完全就中断了;

  2、到了19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景,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危机;于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发出了,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了。1968年在校的初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参加劳动。文革中的知青总数达到了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

  3、我们来看“老三届”知青的经历,这批人大都出生在共和国创立的前后,都是标准的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他们的成长经历了反右、、庐山会议、三年自然灾害、中苏论战和,可以说是经历了二十世纪罕见的阶级斗争暴风骤雨的年代。共和国的历史给予这一代人最艰苦的考验,也淬炼出无数担当历史重任的杰出的人才;

  4、有句老话,叫做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代人是在滚滚洪流、巨大落差、艰苦环境、艰难困苦中长大的一代人,毛主席发动知青下乡的初衷,其实是“劳动分子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的愿景的,而在广阔天地接受了淬炼、摔打的这一代人,也确实大都实现了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变了,因此,跟解放前的知识分子、现当代的大学生们比较起来,这批人是思想更正统、意志更纯正的一代人;

  5、在婚恋问题上,“老三届”知青这一代人,也是追求真爱、追求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一代人了,这代人对物质的东西考虑得相对较少,对精神的东西反而顾及得更多。那种艰苦条件下产生的爱情,虚无缥缈的东西很少的,花里胡哨的、朝秦暮楚的观念也很难形成的。

  6、因为世界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特殊时代的洗礼,“老三届”知青们的爱情观、婚恋观大多是真挚纯洁的,比现在的物欲横流不知道强了多少,更多的理想主义、爱情至上支配着这一代人的。很多人就是在乡下的劳动中相知相爱的,同一个知青点的有,不同知青点但是互相走动的也有的,返城后家长介绍的有,返城后一起工作、产生感情然后书信交往的也有的,最奢侈的就是一起看场电影,背着父母在小树林里约会了。

  7、这代人的婚恋大多数都有着很朴实的爱情、都是有共同语言、共同理想的,都是愿意同甘共苦一起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情人才走到一起的。任何事务,超出了物质诱惑、利益计较,完全是思想的融合、感情的结合,就比那些物欲之下支撑的事务要长久、稳定并且可靠了,前者是有坚实的基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老三届”知青的爱情基础一般都是相当的牢靠的。

  我1968年下乡。下乡十年,与当地农村姑娘结婚成家,育有两子一女。78年高考有幸题名。工作后把太太孩子接进城里,单位还给太太安排了工作。现退休安享晚年。

  我是六七届初中生,六八年下乡插队内蒙农村在鸟盟商都县最北的较荒凉之地。离县城七八十里,县东南较美,当地知青所在。

  越艰苦越育人,回头看才会明白。

  从房山区去的四百人来看,当时叫房山县。

  总体找对象分几种情况

  一种男女同学有基础,三二年分配工作成婚。

  一种分配后在企业,单位好找对象,当地有很多优秀青年。

  一种六七年七八年后返城或又上学,找了发小或同学

  还有一种似我十年走不了,和成分有关

  人至此时更可看清,什么同学,什么发小,什么美言美句的都会有所变。

  人的特性,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后代,一切都皆可改变。

  我第十年二十六岁,慌不择路的选择村女。可能这年龄段需要女人

  但看上了不会改变,正是老三届这代人的特点。虽也有人离婚,大多不会的

  看到老三届这个词,忍不住想说几句,我身边有一位爷爷与奶奶他们就是老三届的知青,闲时与他们聊天,听他们说他们的故事,感觉世界都纯静了。

  这位奶奶当年是学校女生成绩最棒的一个,虽然现在脸庞多了很多皱纹,从她的言谈举止中,让人依旧能感受到她的纯美,岁月没有给她减分,反而给她加入了现在的809000后无法抵达的知性与柔美,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朝气与炼达与年龄无关,与老奶奶聊天,听他们的爱情故事,让人如沐春风,顿觉世界的纯美,人与人之间不需要任何的防线,也不用考虑金钱,在他们眼里的爱情,那里圣洁的,是发自内心与对方的眷恋,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执着,是有你在,我的世界就美丽的最美的神话。

  这对爷爷与奶奶他们总是手牵手去买菜,饭后爷爷洗碗,奶奶扫地,屋内还是过去的藤沙发椅,他们不羡慕嫉妒别人多有钱,他们一生听党的话,党叫他们干啥就干啥,党安排他们去边疆,他们不会说半个不字,他们会快速备好行囊,以最快的速度出发,到达指定工作地点,他们不谈工作条件,没条件他们会自发努力创造条件把党的任务完成,工作是这样,他们的爱情更是如此,他们眼里都是希望对方能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更美好,他们喜欢彼此时,是让第三方传话,他们在一起也是经过组织的批准,领取了结婚证,请一些亲朋好友喝点小酒,才真实在一起,不像现在的8090后还有什么试婚,他们把纯洁看得非常贵,不会随便乱牵异性朋友的手,因为一牵手就是一辈子~

  现在的社会,试婚,闪婚闪离,让很多人都害怕结婚了,没有责任的承诺,全是谎言,相比老三届的爱情,我们现在的人,很多人活得表面的精彩,内心是崩溃的~

  真希望爱情与婚姻还是老三届时代那样的纯美~

  如何找是人家的隐私!我,66届的。不愁婆娘,为什么要在网上说?拒答!

  说起五十多年前胡“老三届”知青,婚恋归宿相对在稳定,不太确切,应该说是相当在稳定。

  说说当年我是如何找在对象。

  我是1968年夏天下乡的知青,到了内蒙古的通辽县。1972年初,被招工到了吉林省长白山麓,鸭绿江畔的大栗子铁矿,当了一名井下工人,一干就是十一年。我的对象,就是现在的老伴,也是当年从天津下乡到通辽的知青,后来也被招工到了大栗子铁矿。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呢,说起来很有戏剧性。1973的春天,我父亲在天津的大街上碰到了老同事,也是我的小学班主任,我的父亲当了几十年的小学体育教师。两个人碰到一起,自然就要说起我的情况,我父亲告诉我老师,说我现在在大栗子铁矿当井下工人,我老师一听高兴坏了,说他侄女也在大栗子铁矿。就让我父亲写信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如果可能我们两个处处对象。他也会写信给他侄女。

  收到我父亲的来信后,我很不以为然。为什么呢,我呢自己是个井下的工人,工作危险系数比较高,一般人都不愿意找对象是井下工人的。咱要有自知自明,而且我听说,我老师侄女父亲是部队的干部,咱高攀不上。我就把这些情况写信和我父亲说了,告诉他谢谢我老师,别费心了,肯定成不了。没想到,过些天我父亲来信了,说人家侄女回信了,知道我这个人,同意处处对象,彼此了解一下。哈哈,当时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呢。双方家长都要我们互相接触一下,彼此增加了解。说的简单,实施起来真的困难。我是井下工人,住单身宿舍,宿舍就在坑口附近。人家侄女属于机关工作人员,住在矿里的家属区,两个地方相距十里路。所以尽管我们彼此都有了意思,就是没有机会互相接触聊聊。就这样一直等了半年多,到了1974年的春节,我们都回天津休探亲假,才开始接触交往。回到了矿山就又开始联系少了。哈哈,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到了1978年的春节,我们才结婚。我们的婚礼极其的简单,我们从大栗子铁矿回到天津,两家人聚到一起,在我家吃了一顿饭。就是结婚了,现在的人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吧。我们就是这样走到一起了,将近五十年了。没有吵过架红过脸,相互的理解,相互的信任,默默的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现在孙女都上中学了,孙子也上小学三年级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说到底,我们那一代人经历了太多事情,太多的生活和艰苦的考验。知道生活的真正意义在哪里,知道如何去珍惜,去保护。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不是个别人的经历。我们这一代人不懂什么是闪婚,我们只知道,我们对家庭的责任。我们思想当中从来就没有离婚的这个概念,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分手,就离婚我们真的吃惊。

  生活不是一团麻,生活更不是一杯酒。生活的真谛就是相互包容,理解,坚持。

  老三届,指的是1966届、1967届、1968年初中、高中毕业生。初中、高中各三届,一共是6届。

  老三届有如下特点:

  1、他们是1966年开始时的全部中学在校学生。所以,除少数运动中的"逍遥派"以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积极参加了1966年至1968年的运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参加过这派或那派的,参加过大串联,参加过广场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6年至1968年运动中的各种重大事件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2、从年龄上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出生于1947年至1952年之间,都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基本上都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名字叫建国、建华、建中、建民、成华、立国、立华、国庆等,还有一些叫抗美、援朝、建设等,反映了当他们出生时,他们的父母对新中国、对自己的能够成长在新中国的儿女寄予的无限希望。

  3、他们大多数从小受到三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五、六十年代,整个中国社会充满着崇拜革命英雄的激情,那时候,许多亲身经历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英雄都还活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活着的志愿军英雄刚刚归国不久,当时的小学和中学很容易请到一位革命英雄,给同学们讲他们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从小崇拜革命英雄,希望自己长大了也当革命英雄,这是当时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二是人生观的教育。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国家非常重视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中进行人生观教育,共青团中央多次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人生观的大讨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什么样的青春值得歌颂?人活着不是为自己!等等。所以,这一代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是两个字:奉献!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奉献给革命、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人民、奉献给社会,直至奉献给家庭、奉献给自己所爱的人。人活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因你而活得更好,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第三个方面是阶级斗争的教育。关于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

  4、1968年,大多数老三届学生都已经意识到,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已经走到了尾声,在这场运动中冲在前面的老三届们面临着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

  196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杭州二中的100多个同学,趁着暮色降临以前登上了西子湖边的北高峰。在山顶的一处平地上,我们燃起了篝火,大家围坐在篝火边畅谈理想。有人的理想是参军,有人的理想是参加解放第三世界人民的战争。也有人谈起了一个理想:就是与一大批志同道合、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一起,去到一个没有人烟的亘古荒原,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在那里开垦出万亩良田,建起工厂、学校、医院,把它建设成繁荣富裕的家园。当时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个理想,表示自己也要参加。那天晩上,我们讨论理想、唱歌、跳舞一个通宵,直至拂晓,迎着初升的太阳唱完《东方红》以后,才回家。几个月以后,我们就自行组织、自己联系,到大西北六盘山区插队了。

  至于婚姻家庭方面,据我所知,我们这些人虽然各自的境遇后来差别很大,但结婚以后很少有家庭闹矛盾的,都是夫妻和谐直至晚年。至于原因,我想大概是,由于我们在青少年时受到的教育,我们这一代人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即使在家庭里也是这样,而且,在事业上不甘平庸,在生活上却又不尚奢华、自奉甚俭,影响到家人、子女也是这样,这就会大大减少家庭矛盾,增加家庭的和谐了。

  当年的知青,不但是“老三届”,还包括所有知青的婚恋归宿都相对的稳定,至于题主问的他们如何找对象?据我所知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

  一,知青和知青相恋结婚。

  知青离开城市和亲人下乡到了农村、边疆接受锻炼和再教育,环境的艰苦和繁重的劳动,让他们在共同的生活劳动中互相关照,像所有年轻人一样,自然而然地互有好感,产生了感情,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因为是在艰苦的生活中共同经历了人生中艰苦的磨练,互相了解,互生情愫,自由恋爱,,所以,他们的感情基础很牢固。在后来的知青返城中,无论是来自一个地方还是异地的知青,都没有拆散他们。

  有的一起调回城市结为夫妻,还有异地的知青在经历了几年的分居生活,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调往一个城市生活在一起。无论他们今后的生活中再经历什么坎坷,他们都会一起坚强地面对,携手走向生命的终点。

  二,知青和当地青年相恋结婚。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指插队的知青,插队的知青到了农村后,融入农村人的生活中,直接和当地人在一起劳动,有的还借住在当地农民家。

  当地的村民对这些知青也是格外的照顾,觉得他们小小的年纪离家在外很不容易,所以很是照顾这些知青。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因为都是年轻人,一些农村小伙、姑娘和知青悄悄地谈起了恋爱。

  当然,这种恋情在后来的知青返城中也分为两种,因为知青返城只是针对知青,当地青年很难一起调回城市,有的为了回城,爱恋中的他们只能采取分道扬镳,知青才能返回城市。

  还有的感情基础很牢固,他们不愿意分手,有的是知青放弃了回城留在了当地,还有的是知青一方先回城站住脚,然后经过几年分居,想尽了办法最后也是终于调到了一起,一家人终于生活在了一起。

  三,知青回城后安排好工作开始恋爱结婚。

  很多知青下乡到了农村、边疆后并没有找对象,所以,知青返城中一个人无后顾之忧地调回城市。

  回城后,在经历了等待就业以后已经二十好几岁了,才开始考虑解决个人问题,加之年龄大了,很多都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感情基础较弱,搭伙过日子的较多,但这代人受传统思想的教育,能吃苦耐劳,也能忍耐,为了孩子,在漫长的时光中,慢慢地爱情变成了亲情,也会一起走到婚姻的尽头。

  知青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有的人说,知青这代人是最能吃苦耐劳,最无私奉献的一代人,现在这一代人都已经是七十岁左右的老人,祝愿这些老知青们晚年的生活开心幸福,健康如意!

  我是1953年出生人,上山下乡八年,1978年年底招工返城,我与初恋一起返城,她也是知青,比我小三岁。回城后找工作困难重重,都是大龄青年,成家立业急坏了父母。

  我俩回城后,通过自身努力,都就业了,她的工作比我好,待遇要高得多,都没有变心意思,俩颗心总是贴在一起,共同面对。我们1983年5月1日结婚,没有像样的家具,也没有热闹的仪式,在机关食堂了办几桌就完事。

  那一年,我30岁,她27岁。

  几十年过去了,国家巨变,风风雨雨洗礼着每一个人,遇到危机,我俩紧紧抱团取暖渡过难关。今年,我68岁,她65岁,年老了仍然恩爱有佳。

  知青夫妻一般稳固,有以下几点:

  1.三观一致,经历过苦难人都看淡了,有温饱生活就知足了,不想攀比。

  2.碰上知青插队,都没有学到多少文化,思想简单,安分守己,互相包容,情感稳定。

  3.受过严格的政治教育,经过洗脑运动,意志坚定,认死理,犯法的不做,损人的事不干。

  4.闹离婚成本高,还是老思想,离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就是有矛盾,忍辱负重前行。知青的忍耐力是惊人的,大风大浪都见过,什么事都算小事。

  答:分享“组织决定”。

  1、1968年下乡,1970年,公社团委书记说:“小格同志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小王同志是学习毛选积极分子,你们都是优秀青年……”

  2、1974年,组织上为我们举办“革命化婚礼”?

  3、1976年,“知青后代”在生产队食堂里诞生。

  4、1977年,恢复高考—— 知识改变命运?

  1、大家所说的“老三届”,大多就是五十年代出生、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们,准确的范围的就是文革期间,在校的1966届、1967届、1968届三届初、高中学生。当时的初、高中大多在搞停课闹革命,还有学工学农、工宣队、农宣队进学校,半日制教学,推送工农兵大学生,反潮流英雄这些,不少学校学生的学业完全就中断了;

  2、到了1968年,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景,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危机;于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发出了,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了。1968年在校的初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参加劳动。文革中的知青总数达到了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

  3、我们来看“老三届”知青的经历,这批人大都出生在共和国创立的前后,都是标准的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他们的成长经历了反右、、庐山会议、三年自然灾害、中苏论战和,可以说是经历了二十世纪罕见的阶级斗争暴风骤雨的年代。共和国的历史给予这一代人最艰苦的考验,也淬炼出无数担当历史重任的杰出的人才;

  4、有句老话,叫做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代人是在滚滚洪流、巨大落差、艰苦环境、艰难困苦中长大的一代人,毛主席发动知青下乡的初衷,其实是“劳动分子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的愿景的,而在广阔天地接受了淬炼、摔打的这一代人,也确实大都实现了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变了,因此,跟解放前的知识分子、现当代的大学生们比较起来,这批人是思想更正统、意志更纯正的一代人;

  5、在婚恋问题上,“老三届”知青这一代人,也是追求真爱、追求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一代人了,这代人对物质的东西考虑得相对较少,对精神的东西反而顾及得更多。那种艰苦条件下产生的爱情,虚无缥缈的东西很少的,花里胡哨的、朝秦暮楚的观念也很难形成的。

  6、因为世界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特殊时代的洗礼,“老三届”知青们的爱情观、婚恋观大多是真挚纯洁的,比现在的物欲横流不知道强了多少,更多的理想主义、爱情至上支配着这一代人的。很多人就是在乡下的劳动中相知相爱的,同一个知青点的有,不同知青点但是互相走动的也有的,返城后家长介绍的有,返城后一起工作、产生感情然后书信交往的也有的,最奢侈的就是一起看场电影,背着父母在小树林里约会了。

  7、这代人的婚恋大多数都有着很朴实的爱情、都是有共同语言、共同理想的,都是愿意同甘共苦一起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情人才走到一起的。任何事务,超出了物质诱惑、利益计较,完全是思想的融合、感情的结合,就比那些物欲之下支撑的事务要长久、稳定并且可靠了,前者是有坚实的基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老三届”知青的爱情基础一般都是相当的牢靠的。

  我1968年下乡。下乡十年,与当地农村姑娘结婚成家,育有两子一女。78年高考有幸题名。工作后把太太孩子接进城里,单位还给太太安排了工作。现退休安享晚年。

  我是六七届初中生,六八年下乡插队内蒙农村在鸟盟商都县最北的较荒凉之地。离县城七八十里,县东南较美,当地知青所在。

  越艰苦越育人,回头看才会明白。

  从房山区去的四百人来看,当时叫房山县。

  总体找对象分几种情况

  一种男女同学有基础,三二年分配工作成婚。

  一种分配后在企业,单位好找对象,当地有很多优秀青年。

  一种六七年七八年后返城或又上学,找了发小或同学

  还有一种似我十年走不了,和成分有关

  人至此时更可看清,什么同学,什么发小,什么美言美句的都会有所变。

  人的特性,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后代,一切都皆可改变。

  我第十年二十六岁,慌不择路的选择村女。可能这年龄段需要女人

  但看上了不会改变,正是老三届这代人的特点。虽也有人离婚,大多不会的

  看到老三届这个词,忍不住想说几句,我身边有一位爷爷与奶奶他们就是老三届的知青,闲时与他们聊天,听他们说他们的故事,感觉世界都纯静了。

  这位奶奶当年是学校女生成绩最棒的一个,虽然现在脸庞多了很多皱纹,从她的言谈举止中,让人依旧能感受到她的纯美,岁月没有给她减分,反而给她加入了现在的809000后无法抵达的知性与柔美,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朝气与炼达与年龄无关,与老奶奶聊天,听他们的爱情故事,让人如沐春风,顿觉世界的纯美,人与人之间不需要任何的防线,也不用考虑金钱,在他们眼里的爱情,那里圣洁的,是发自内心与对方的眷恋,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执着,是有你在,我的世界就美丽的最美的神话。

  这对爷爷与奶奶他们总是手牵手去买菜,饭后爷爷洗碗,奶奶扫地,屋内还是过去的藤沙发椅,他们不羡慕嫉妒别人多有钱,他们一生听党的话,党叫他们干啥就干啥,党安排他们去边疆,他们不会说半个不字,他们会快速备好行囊,以最快的速度出发,到达指定工作地点,他们不谈工作条件,没条件他们会自发努力创造条件把党的任务完成,工作是这样,他们的爱情更是如此,他们眼里都是希望对方能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更美好,他们喜欢彼此时,是让第三方传话,他们在一起也是经过组织的批准,领取了结婚证,请一些亲朋好友喝点小酒,才真实在一起,不像现在的8090后还有什么试婚,他们把纯洁看得非常贵,不会随便乱牵异性朋友的手,因为一牵手就是一辈子~

  现在的社会,试婚,闪婚闪离,让很多人都害怕结婚了,没有责任的承诺,全是谎言,相比老三届的爱情,我们现在的人,很多人活得表面的精彩,内心是崩溃的~

  真希望爱情与婚姻还是老三届时代那样的纯美~

  如何找是人家的隐私!我,66届的。不愁婆娘,为什么要在网上说?拒答!

  说起五十多年前胡“老三届”知青,婚恋归宿相对在稳定,不太确切,应该说是相当在稳定。

  说说当年我是如何找在对象。

  我是1968年夏天下乡的知青,到了内蒙古的通辽县。1972年初,被招工到了吉林省长白山麓,鸭绿江畔的大栗子铁矿,当了一名井下工人,一干就是十一年。我的对象,就是现在的老伴,也是当年从天津下乡到通辽的知青,后来也被招工到了大栗子铁矿。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呢,说起来很有戏剧性。1973的春天,我父亲在天津的大街上碰到了老同事,也是我的小学班主任,我的父亲当了几十年的小学体育教师。两个人碰到一起,自然就要说起我的情况,我父亲告诉我老师,说我现在在大栗子铁矿当井下工人,我老师一听高兴坏了,说他侄女也在大栗子铁矿。就让我父亲写信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如果可能我们两个处处对象。他也会写信给他侄女。

  收到我父亲的来信后,我很不以为然。为什么呢,我呢自己是个井下的工人,工作危险系数比较高,一般人都不愿意找对象是井下工人的。咱要有自知自明,而且我听说,我老师侄女父亲是部队的干部,咱高攀不上。我就把这些情况写信和我父亲说了,告诉他谢谢我老师,别费心了,肯定成不了。没想到,过些天我父亲来信了,说人家侄女回信了,知道我这个人,同意处处对象,彼此了解一下。哈哈,当时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呢。双方家长都要我们互相接触一下,彼此增加了解。说的简单,实施起来真的困难。我是井下工人,住单身宿舍,宿舍就在坑口附近。人家侄女属于机关工作人员,住在矿里的家属区,两个地方相距十里路。所以尽管我们彼此都有了意思,就是没有机会互相接触聊聊。就这样一直等了半年多,到了1974年的春节,我们都回天津休探亲假,才开始接触交往。回到了矿山就又开始联系少了。哈哈,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到了1978年的春节,我们才结婚。我们的婚礼极其的简单,我们从大栗子铁矿回到天津,两家人聚到一起,在我家吃了一顿饭。就是结婚了,现在的人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吧。我们就是这样走到一起了,将近五十年了。没有吵过架红过脸,相互的理解,相互的信任,默默的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现在孙女都上中学了,孙子也上小学三年级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说到底,我们那一代人经历了太多事情,太多的生活和艰苦的考验。知道生活的真正意义在哪里,知道如何去珍惜,去保护。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不是个别人的经历。我们这一代人不懂什么是闪婚,我们只知道,我们对家庭的责任。我们思想当中从来就没有离婚的这个概念,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分手,就离婚我们真的吃惊。

  生活不是一团麻,生活更不是一杯酒。生活的真谛就是相互包容,理解,坚持。

  老三届,指的是1966届、1967届、1968年初中、高中毕业生。初中、高中各三届,一共是6届。

  老三届有如下特点:

  1、他们是1966年开始时的全部中学在校学生。所以,除少数运动中的"逍遥派"以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积极参加了1966年至1968年的运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参加过这派或那派的,参加过大串联,参加过广场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6年至1968年运动中的各种重大事件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2、从年龄上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出生于1947年至1952年之间,都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基本上都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名字叫建国、建华、建中、建民、成华、立国、立华、国庆等,还有一些叫抗美、援朝、建设等,反映了当他们出生时,他们的父母对新中国、对自己的能够成长在新中国的儿女寄予的无限希望。

  3、他们大多数从小受到三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五、六十年代,整个中国社会充满着崇拜革命英雄的激情,那时候,许多亲身经历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英雄都还活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活着的志愿军英雄刚刚归国不久,当时的小学和中学很容易请到一位革命英雄,给同学们讲他们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从小崇拜革命英雄,希望自己长大了也当革命英雄,这是当时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二是人生观的教育。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国家非常重视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中进行人生观教育,共青团中央多次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人生观的大讨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什么样的青春值得歌颂?人活着不是为自己!等等。所以,这一代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是两个字:奉献!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奉献给革命、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人民、奉献给社会,直至奉献给家庭、奉献给自己所爱的人。人活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因你而活得更好,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第三个方面是阶级斗争的教育。关于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

  4、1968年,大多数老三届学生都已经意识到,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已经走到了尾声,在这场运动中冲在前面的老三届们面临着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

  196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杭州二中的100多个同学,趁着暮色降临以前登上了西子湖边的北高峰。在山顶的一处平地上,我们燃起了篝火,大家围坐在篝火边畅谈理想。有人的理想是参军,有人的理想是参加解放第三世界人民的战争。也有人谈起了一个理想:就是与一大批志同道合、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一起,去到一个没有人烟的亘古荒原,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在那里开垦出万亩良田,建起工厂、学校、医院,把它建设成繁荣富裕的家园。当时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个理想,表示自己也要参加。那天晩上,我们讨论理想、唱歌、跳舞一个通宵,直至拂晓,迎着初升的太阳唱完《东方红》以后,才回家。几个月以后,我们就自行组织、自己联系,到大西北六盘山区插队了。

  至于婚姻家庭方面,据我所知,我们这些人虽然各自的境遇后来差别很大,但结婚以后很少有家庭闹矛盾的,都是夫妻和谐直至晚年。至于原因,我想大概是,由于我们在青少年时受到的教育,我们这一代人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即使在家庭里也是这样,而且,在事业上不甘平庸,在生活上却又不尚奢华、自奉甚俭,影响到家人、子女也是这样,这就会大大减少家庭矛盾,增加家庭的和谐了。

  当年的知青,不但是“老三届”,还包括所有知青的婚恋归宿都相对的稳定,至于题主问的他们如何找对象?据我所知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

  一,知青和知青相恋结婚。

  知青离开城市和亲人下乡到了农村、边疆接受锻炼和再教育,环境的艰苦和繁重的劳动,让他们在共同的生活劳动中互相关照,像所有年轻人一样,自然而然地互有好感,产生了感情,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因为是在艰苦的生活中共同经历了人生中艰苦的磨练,互相了解,互生情愫,自由恋爱,,所以,他们的感情基础很牢固。在后来的知青返城中,无论是来自一个地方还是异地的知青,都没有拆散他们。

  有的一起调回城市结为夫妻,还有异地的知青在经历了几年的分居生活,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调往一个城市生活在一起。无论他们今后的生活中再经历什么坎坷,他们都会一起坚强地面对,携手走向生命的终点。

  二,知青和当地青年相恋结婚。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指插队的知青,插队的知青到了农村后,融入农村人的生活中,直接和当地人在一起劳动,有的还借住在当地农民家。

  当地的村民对这些知青也是格外的照顾,觉得他们小小的年纪离家在外很不容易,所以很是照顾这些知青。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因为都是年轻人,一些农村小伙、姑娘和知青悄悄地谈起了恋爱。

  当然,这种恋情在后来的知青返城中也分为两种,因为知青返城只是针对知青,当地青年很难一起调回城市,有的为了回城,爱恋中的他们只能采取分道扬镳,知青才能返回城市。

  还有的感情基础很牢固,他们不愿意分手,有的是知青放弃了回城留在了当地,还有的是知青一方先回城站住脚,然后经过几年分居,想尽了办法最后也是终于调到了一起,一家人终于生活在了一起。

  三,知青回城后安排好工作开始恋爱结婚。

  很多知青下乡到了农村、边疆后并没有找对象,所以,知青返城中一个人无后顾之忧地调回城市。

  回城后,在经历了等待就业以后已经二十好几岁了,才开始考虑解决个人问题,加之年龄大了,很多都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感情基础较弱,搭伙过日子的较多,但这代人受传统思想的教育,能吃苦耐劳,也能忍耐,为了孩子,在漫长的时光中,慢慢地爱情变成了亲情,也会一起走到婚姻的尽头。

  知青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有的人说,知青这代人是最能吃苦耐劳,最无私奉献的一代人,现在这一代人都已经是七十岁左右的老人,祝愿这些老知青们晚年的生活开心幸福,健康如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当年的“老三届”知青,婚恋归宿相对稳定,他们究竟如何找对象?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