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为什么都进了薄命司?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金陵十二钗都入了薄命司呢?她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大,这里面的每一个人单拎出来,其实都可以写一篇文章,曹公为什么将她们都放进了薄命司呢?

  要弄清楚金陵十二钗为何都入了薄命司,就得知道薄命的涵义。不少人都认为,薄命就一定就是活不长久,就一定是英年早逝,这个定义是片面的,所谓薄命,英年早逝只是其中的一个含义,还包括了命途多舛之意,即一生命运坎坷,不顺利。

  所以,入了薄命司的十二钗,并不是说最后都要年纪轻轻就死去,而是她们的一生都会比较悲惨,不顺遂,不如意,多数会在孤独和泪水中度过。

  仔细对比十二钗经历之后,我忽然发现,她们之所以入薄命司,是因为她们都有病!这种病有的是生理上的病,有的是心理上的病,有的二者兼而有之,总之,她们身心都并不健康,我们不妨一个一个来简要分析一下。

  黛玉自小就有不足之症,从会说话时就吃药,看了多少名医都不见效,一直靠吃人参养荣丸维持病情,前八十回中我们知道,黛玉一直都在吃药,从未间断,这是生理上的病。

  黛玉还有心理上的病,她的心病就是宝玉,她生前所有的眼泪也正是为宝玉而流,她担心宝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她心里一直压着“金玉姻缘”的稻草,时不时地会拿话来激宝玉,试宝玉,因此二人之间总是“你证我证”很多小摩擦。甚至,她看到宝玉得了一个麒麟,因湘云也有,就怕二人做出事来,会偷偷地观察……这些都是黛玉心病。

  宝钗虽然体似杨妃,其实也是个“药罐子”,她的病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种热毒,靠吃“冷香丸”缓解,这是宝钗生理之病。她有没有心病呢?当然有。

  宝钗的心病有两个,先是进京待选,结果落选了,这应该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最难过和失落的一件事。其次就是与宝玉的金玉良缘,这个心病在宝玉挨打后的关心,宝玉睡觉时坐在床边绣肚兜,羞笼红麝串等情节都可以看出端倪,最明显的是她的哥哥薛蟠,一句话道出了宝钗的心病: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元春生理上似乎没有什么疾病,至少前八十回里没有说元春得什么大病,八十回后会不会因病而亡,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元春有心病。

  元春省亲时,曾表达了对入宫为妃的不满,皇宫在她的眼里是“见不得人的去处”,这不是她要的人生,她想要的人生没有大富大贵,没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可以时时共享天伦的田舍之家,哪怕吃糠咽菜也开心幸福,她想要的不是富贵已极但骨肉分离的当下。但作为贾府的长孙女,她从小就被送进宫,对自己的人生完全做不得主,她的一生都在孤独、眼泪和尔虞我诈的算计中度过。

  探春生理上也是一个很健康的女儿,但她却有着十二钗中最重的心病,她一生都逃不过两个字:庶出。这两个字跟她如影随形,是她从出生就已经注定的命运。

  探春聪明机敏,有管理大才,深得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赏识,她本来可以有很好的人生,但她有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亲妈,时不时会出来闹一场,让她不得不一次次面对“庶出”的身份,这个她极力要摆脱但终生都无法摆脱的心病。

  湘云是个大大咧咧看上去没有烦恼,不知忧愁的女孩,是大观园里的开心果,但她也有自己的心病,父母早亡,跟着叔叔婶婶一家生活,毫无自由可言,生为小姐,却像个丫鬟一样,每日做针线贴补家用,不知道未来在什么地方,她唯一开心的日子就是被接到贾府。

  不仅如此,根据脂批,湘云最后与卫若兰成婚,但结婚不久丈夫即病死,湘云因此沦落风尘,被卖到花船上,被逼成为一名风尘女子,她的病在于,明明过得很不好,却总要装作很开心的样子,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苦难。

  妙玉之病与黛玉惊人的相似,她也是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也就说,妙玉入空门是不得已,为了活命,所以她的出家不可能六根清净,所以她会在宝玉生日时送去拜帖,会在贾母去栊翠庵喝茶时,悄悄把黛玉宝钗叫过去喝体己茶,给宝玉用自己的绿玉斗,只有宝玉乞红梅她才给,她的心病在于身在空门,但心在红尘,从未斩断情根。

  迎春自幼懦弱,无法辖治她身边的婆子丫鬟,以至于被欺负了也无还击之力,她的懦弱跟她的心病分不开,母亲早逝,父亲只知道自己享受,不管她的死活,她自小跟在贾母身边生活,因为贾赦不得贾母之心,连带着迎春也成了存在感最弱的小姐,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的二小姐,只有在拿起《太上感应篇》时才会有些许安慰。

  惜春命运与迎春类似,母亲早逝,父亲炼丹,哥哥贾珍把宁国弄得肮脏不堪,只有门口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惜春的心病在于洁身自爱,自爱到有些自私,有些孤僻,她不想被沾染上任何不洁的东西,因此宁愿做个无情的人,与哥嫂划清界限,与自己出事的丫鬟划清界限,与这个社会划清界限,她要保证自己的清白之身,清白的名誉。

  巧姐是十二钗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生理上她自幼多病,出过疹子,去园子里一次就撞客着了,可见体弱。心理上,她有块心病,即曾被“狠舅奸兄”出卖,曾被卖往烟花之地,因此看透了人情冷暖,不再轻易相信亲情。好在她母亲王熙凤曾积阴骘,这才让她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王熙凤生理心理皆有病,且病的不轻。王熙凤因为小产,因为争强好胜,年纪轻轻就坐下病根儿,这也是她最终病死的主要原因,太不注意保养自己。王熙凤的心病,主要就是嫉妒,是无法管束自己的丈夫,无法保证不让贾琏出轨,因此,她只能一个一个拔掉接近贾琏的女子,直到最后自己被休,嫉妒是王熙凤一生心病。

  李纨最大的心病在于她的寡妇身份,因为是寡妇,她身为大奶奶却不能管家,只宜清净守节;因为是寡妇,她不能穿红着绿,不能浓妆艳抹,只能穿一身素衣,装出一副槁木死灰的样子,大好的青春,就这样虚度了。唯一一次大胆的尝试,把手去摸平儿,险些被识破。这就是李纨,为了幼时受过的教育,她付出了一生。

  秦可卿最大的心病在于与公公贾珍不清不楚的关系,这种关系随时都会被发现,她随时都会因此丧命。虽然曹公删去了秦可卿生病死亡前后的大部分文字,但根据脂批我们依然可以得出,正是因为她的心病败露,她才走上了死亡之路。

  综上,金陵十二钗能进薄命司,除了她们都是薄命的身份,她们还有一个令人心痛的xin共同点,那就是都有病,却病的不轻,而这些病,也是十二钗一生命运写照。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红楼主题就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往大说是展现封建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往小了说,是代表了在封建的大家族里,主事的男人们都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同时又有伴君如伴君的忧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些青春而美丽的女孩子必然随着大厦一同覆灭。就算是黛玉和宝钗是封建家长制婚姻的悲剧,探春不也是因为封建家庭受命于王权的悲剧,迎春又是家庭利益交换的悲剧,元春是宫斗的悲剧,凤姐是夫权和封建利益家族斗争的悲剧,李纨是守贞制度的悲剧,湘云是王权争斗的悲剧,妙玉和惜春、巧姐是封建家族覆亡引发的悲剧,秦可卿是封建宗法制的悲剧。尽管每个人命运各不相同,但结局都是很令人悲伤的。正如探春所言,但凡是个男人出得去定有一番作为。但那些青春女子是不能主宰个人命运的。可悲可叹!

  
关于金陵十二钗,书中只有第五回有交代。宝玉随警幻仙子进入薄命司,曾问:“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仙子答:“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贵省女子虽多,不过择其要者录之。”按警幻仙子的说法,宁荣二公之灵嘱咐她将宝玉规引入正,她发慈心,“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按书中描写分析,十二钗为:黛玉、宝钗、湘云、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秦可卿、李纨、妙玉、巧姐。(未分次序)

  由此可见,金陵十二钗的主要共同点有三条:一、都是贾府之女子(彼家),或至少与贾府有瓜葛;二、都是主子身份(正册录上等);三、结局都很凄惨(薄命)。

 

  贾家势败之前,十二女子何等富贵,何等光鲜亮丽!贾家轰塌,她们个个结局悲惨。

  黛玉:泪尽而亡;宝钗:守活寡;湘云:丧夫;元春:惨死宫中;迎春:受虐而死;探春:远嫁千里之外;惜春:出家为尼;王熙凤:被休、惨死;秦可卿:与公公奸情败露自缢而死;李纨:熬到儿子中举即死;妙玉:落入风尘腌臜之地;巧姐:被卖进妓院(后由刘姥姥救出)。
 

  何为薄命?自古有红颜薄命之说。薄命是无福,短寿,人生各种不幸的总称,其中包括春愁,结怨,痴情,朝啼,夜怨,春感,秋悲,伤春伤秋,伤情伤怀。春惹愁绪生发秋引悲气同叶落。朝醒难乐,夜里感伤。生命中希望之事难以实现,实现了的又难以畅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枝一叶总伤情!皆人人体内蕴肠一股愁思万端不得发之态。人生经历自己婚恋,家庭不幸,夫妻不幸,子女不幸,不止女儿,成熟的人也有诸多难言之苦。命运把人田野青纱帐一样的希望打得稀薄,使人的希望之光如袅袅烟在生活的大灶下烧得热烈,跑上天堂。边燃烧生命希望边跑。跑得是渔夫打上来的有魔的声音瓶,希望如气放了出来,最后一丝皆无又变成大魔鬼,又被渔夫装进去,希望又气袅袅进去。希望给人指引,又给人束缚。为了希望实现不实现。十二金钗进入簿命司。一个个离愁别绪,活得不畅快。

  宝玉打开的是薄命司,看见这些人悲苦人生,是生命总结。要打开前边那些司,是人生经历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事实上作者是打开了,红楼全文就是这十二金钗的这些伤情遣怀的这些事!这一干人在各种司里的遭遇,是怎样薄命的。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的户籍档案在太虚幻境中“孽海情天”宫的配殿“薄命司”里。她们都是由警幻仙姑管理的仙子,因神瑛侍者动了凡心,必须下凡历劫,她们和神瑛侍者或多或少有关联,因故陪他下凡。她们要受尽磨难,去了凡心才能重返仙界。所以,她们投胎地点及命运等都是警幻仙姑因各人情缘安排好的。若不让她们受尽磨难,一直享受富贵,享受人间情意,贪恋红尘,那怎么让她们重返仙界?

  要让她们了结心愿又去其凡心,就必须选一个合适的地方让她们出生并相聚,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各自不同的人生。如果让她们投生到男女平等的时代或者是武则天那个时代,那就不是悲剧了。只有选在男尊女卑,男女地位不对等的社会,还要是无情的社会。假设这个社会能容下真情,那这些女子就会如鱼得水,也不会是悲剧。你看《红楼梦》里的那个社会,女子没有自主权,大部分女子没有继承权,她们都要依附男性家族成员生活或者入空门。红楼梦里许多女子是工具,是牺牲品,是物品,很少有人想到她们也是鲜活的人,有她们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爱恨。她们必须学宝钗把自己真实情感藏起来,让一言一行符合所在时代的要求。她们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必须以家族利益为先,不能考虑她们自己的利益。若违反,必不容于世。她们无依无靠,若抗争,只有命。所以,她们的命运总是坎坷的是悲惨的,都在薄命司里。

  没有父母的黛玉、妙玉、湘云、秦可卿、惜春,都算是无依无靠的孤女。有母无父的宝钗是父亲死后变成小大人。守寡的李纨,除了侍侯贾母婆婆,带小姑子,教儿子外就必须是形槁心灰,虽生亦犹死。有父有母的元春和探春,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的,都是为家族联姻的牺牲品。无母有父的迎春是被父抵债的物品。王熙凤算是宠儿,表面风光,其实,管家很累,把自己身体、孩子、名声都弄丢了。又贪财贪名,做下许多违法之事,加快贾家之败。最后也是惨死。稍微好点的是巧姐,巧姐被狠舅奸兄卖进妓院,后被刘姥姥所救。有点依靠的女子,命运都如此,何况无依无靠的孤女?黛玉、妙玉、湘云的结局,可想而知。

  《镜花缘》里的百花仙子也是犯错下凡历劫,她们降生在武则天时代,结局就不一样。也许,只有这样及至的悲剧才能让人疼心并记住她们。也许只有看待她们演绎真情又看她们毁灭,才能让世人警醒。为了世间有真情,必须修改规则,让真情能生存下来。如此,才有了现在的男女平等,同受教育,同工同酬的现代社会。依我看,所有现代人都要感谢曹雪芹,若没有他的这部书,把那种时代的弊端展示出来,让人反思,推动社会改革,慢慢变好,那我们也许还生活在红楼梦时代。

  金陵十二钗和宝玉原本都不是人,是天上的仙人,如宝玉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绛珠仙草,其他钗没有交代她们在天上的身份,但来历应该也都不凡。

  天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看神话故事,说七仙女爱上董永,要被无情的玉帝抓回天庭,织女牛郎的故事也类似,我们特别恨王母,恨玉帝,连人的情感都不懂,天上的神仙都是什么脑回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们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从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打个比方,天人和人的差距就好比人和鬼的差距,仙人爱上人就差不多是书生爱上聂小倩,就这么大的差距。本质上来说,天人是看不起凡人,也是不屑于做凡人的,就像是说让你选择当人还是当鬼,这答案不很明显吗。

  金陵十二钗这些女子应该都是从天上转生而来,为什么会转生人间呢,也是有了人的欲望,人的要求,不符合天上的境界了,比如神瑛侍者转生的原因,四个字凡心偶炽,凡心一起也就转生了凡间,绛珠仙草呢,她虽得了仙身,饥食蜜果,渴饮海水,却因未酬报灌溉之德,五内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这也是动了凡情,不适合留在天上了,其他金钗未做详细交代,但是情形应该也都相差不大。

  在转生之前,就对他们的人生有了具体的安排,每一个的安排都很苦,不独宝玉黛玉苦,宝钗湘云李纨凤姐,个个都苦,为什么这么苦呢,在天上神仙的眼里,当人本来就苦,有情就苦,就像你现在看鬼活的舒服吗,怎么着他也不如人,而让她们吃这个苦也是告诉她们,她们在天上喜欢的人间的情是什么,真的那么好吗。

  而她们是从天上一步来到人间,可以说是离天最近的,情缘孽缘都很浅,迷的也最浅,最容易返回去,所以把她们收入薄命司,所以警幻说贵省女子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副册中的差些,又副册中的更差些。估计那两个册子的转生的略久一些了,但也未被天上放弃,而且正册中女子因是第一次转生而来,虽然在天上来看有了情不纯净了,但是比起凡人来说仍然带着极大的福分,所以她们都转生在了公侯或商贾之家,从小锦衣玉食,而副册又副册的大约转生过几次,迷的深,造业多,福分没那么大了,多转生为丫头,或贫家小户的女子。

  在宝玉梦中游历警幻仙境的那一次,仙女们说本来是要请黛玉的真魂来仙界游玩的,为什么请她们,也是在梦中点化他们,因为已经来到人中了,被迷了,不能明着告诉,所以在梦中点化,一切都是注定的,安排好的,就像一出戏,剧本都写好了,她们都是演员,在剧中的角色,不要演着演着就入戏太深,彻底忘记了自己是谁。最后痴痴迷迷,纠缠了一身的情债,最后一生一生的辗转在这里,永远都回不去了。天上也就放弃了。

  这是小说结构紧凑的需要。

  第5回太虚幻境梦中,宝玉阅读金陵十二钗正册全部判词,又在警幻仙子盛情邀请下,聆听十二位舞女的现场演唱。曲子同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一样,为了解人物历史、情节发展以及四大家族的彻底覆灭提供了重要线索。这是全书的总纲,设若“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全部进去一处一处看过来,岂不很累?而且研究一下各司的名字,与薄命司又有什么区别呢?各司本无区别,凑数而已。

  让宝玉游历太虚幻境的目的是什么呢?警幻是这么说的:“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经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我等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者。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用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他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便是吾兄弟之幸了。’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至此。先以他家上中下三等女子的终身册籍令其熟玩,……”

  这样一来,只有把所有女子收入一个司,才能让十二三岁的痴儿宝玉短时间内看完。

  红楼梦十二钗写进薄命册,进了薄命司,而现实里众钗真正的薄命故事却是另一场戏,元春是上吊自杀死,探春丈夫死后,被强命殉葬死,后杀死丫鬟做替身,逃亡后改称妹妹妙锦名,王熙凤也是贾探春,她们是一人,所以王熙凤成了衣锦还乡,锦是妙锦,她本名是妙翠,湘云是正月十五夜登高赏月,饮酒后下山跌倒摔死的,迎春正是书里的描写,遭丈夫虐待,她的丈夫是大同府的藩王,李纨的悲除了早年丧夫,还有儿子贾兰命短,三十八岁死,而最后的秦可卿是殉葬而死,这个秦氏不是贾蓉媳妇,而是贾敬媳妇,死了的秦氏是贾敬媳妇,为贾敬殉葬死,而惜春是红楼梦的作者,惜春出家后就是妙玉,她们二人也是一个,黛玉宝钗是作者现实的象征,象征政权和帝都,黛玉是短命政权建文朝,宝钗是帝都南京。关注红楼梦全新解读。

  首先清楚一点儿,不是金陵十二钗中的女子都进了薄命司,而是她们薄命司中出现了,所以她们才是金陵钗十二,题主其实想问的是,为什么贾家的相关的这些女子为什么都进了薄命司。

  1.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昌盛太久,盛极必衰,后续乏力,呼啦啦似大厦倾,受家族庇护的女子们必然会收到影响

  2.生而为女子,在那个时代,本来就要承受不公平的待遇,她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像一个又一个棋子一样被家族抛出,而一旦被抛出,就再也没有办法收到家族的庇佑,一个人面对未知,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

  3.金陵十二钗正册,是金陵城出身高贵的女子,她们美丽动人,有才情,她们尚且薄命至此,不知平常人家的女子又要面临什么样的生活的磨练,只是一定不会好过吧

  不是她们进了薄命司,而是她们是从薄命司出来的。在一般人看来,她们是金枝玉叶,富贵无忧的大家闺秀,而命中注定是洪福齐天的。而曹雪芹以其独到的智慧,将她们安排在悲摧的薄命司,表面上是表达世事无常,无可奈何的天命观,实际上,是对尔虞我诈,人心险恶的上流社会的一种不自觉的揭露和批判。(有人说他主观上痛恨上流社会,这是脱离实际的故意拔高),他认为,一败涂地的苦难,没有人可以独身其外,集权的倾压,是彻底的,毫不留情的,所以,十二钗都是薄命司的,他也想告诫世人,有很多表面的繁华是不值得羡慕的,各安天命就是不错的选择,这不单是那个时代的局限,现在也有很多人这样想。对和错,应该个人心灵的感受吧。红楼梦是悲剧,可怜的美女就必然是薄命的,留下我们无尽的伤感和不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为什么都进了薄命司?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