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赵国独占两个,却为何还是最终国破家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746条回答。

  其实一个国家的名将过多,未必是好事。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国家经常打仗。

  

 

  而古代打仗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你就算百战百胜,对于本国的实力也有很大的消耗。

  战国四大将中,赵国有李牧和廉颇。

  战国也是仅次于秦楚以外,战国第三个强国。

  这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赵国的位置不好,北面就是强大的匈奴、林胡等少数民族,还有燕国、齐国、秦国等不好惹的邻国,战争不断。

  其他不谈,单单匈奴、林胡这些少数民族入侵,就是很难对付的。

  赵军之前对付匈奴,都是输多赢少。

  而李牧之所以出名,就在于他诱敌深入,一仗歼灭10万人。

  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少数民族问题,赵国还是遭到匈奴人的骚扰。

  再看廉颇,他的主要作为是打败了秦军,后来在长平之战初期维持局势。

  然而,廉颇也好,李牧也罢,他们的出名同赵国军事实力的不断消耗,是分不开的。

  

 

  如统一六国初期,秦军击败赵国杀死10万大军,李牧紧急赶赴前线指挥。

  李牧虽多次击败秦军,又抵御了韩国和魏国的进攻,稳住了局面。

  然而连续战争后,赵国阵亡的士兵就有几十万人。

  最后,赵国除了首都邯郸尚且完整,国土都消耗得厉害,乡间人口稀少,几乎看不到男丁。

  秦国发动总攻时,赵国实力已经很弱,就算李牧不被赵王杀掉,恐怕也难以有什么作为。

  甚至因为常年征战和灾荒,赵国连军粮都无法维持供应,还能不输吗?

  

 

  相反,秦国虽也有一定损失,但国力强盛,人口众多,比赵国强的太多。

  要知道,秦国人口可是赵国的一倍,粮食产量甚至是好几倍。

  赵国被秦所灭和有没有名将没有必然的关系!

  
 

  自西周时代起中原诸侯国就认为秦国是蛮夷之邦,并称之为“秦夷”,秦“辟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意思就是人家列国开会的时候都不会叫上秦国一起。

  
 

  事实也确实如此,李斯认为“士不产于秦”,荀子说秦国“无儒”,就是明确指出秦国没有文化,没有深厚的礼乐传统。历史上秦国有名的李斯、韩非子、商鞅,都是外聘的!

  
 

  秦国在王位继承中也是有特殊之处的,它实行的“择勇猛者而立之”,并不是普遍实行的嫡长制,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的束缚。

  战国时代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残酷程度都远超春秋时代,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是贵族的游戏,它以荣誉为目标,战争意图明确,战争形式更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并不存在大国吞并另外一个大国的情况。

  战国时代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以消灭对方掠夺人口为目的,功利性极强。吴国被越国吞并,开创了大国吞并的先河,之后就是无休止的征伐,直到秦统一六国。

  
 

  六国被秦所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变法的彻底性!

  而变法的根本愿意在于国力的增长需要钱,需要更多的土地。而春秋末期,铁器的广泛使用(之前大多数使用的是青铜器,而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武器上,春秋之前耕地主要使用木质石质的),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带来的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土地不断被开垦人口的急剧增加。而铁器也开始普遍使用在兵器上。

  
 

  
 

  变法时代

  “初税亩”起初出最早现在鲁国,按字面的意思就是,国家开始按照土地的亩数开始收税,不管是公田还是私天,统统都要交税,这一改革,使鲁国收入增加国力大大增强。这一制度于公元前594年开始,后来楚国、晋国等纷纷效仿。“初税亩”代表着国家汲取能力的第一次增强!

  还有就是“郡县制”的出现,“郡县制”不同于“分封制”,君主可以通过增加直接管辖地区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分封制”地盘都分出去了,收入自然被大大被局限。

  如果说春秋的主旋律是“争霸”,而“变法”就是战国时代的主旋律!

  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纷纷举起变法的大旗!每一次的变法的成功都会催生出一个强国!

  所谓奋起直追!秦国的变法时间较其他几国都是比较晚的。商鞅的变法内容也是几乎是抄袭的。但是秦国确实变法最成功的!没有了周礼文化的束缚,又完美的与法家理论完美的契合。造就了,后来赶超的秦国。

  
 

  可以说秦国的变法比其他国家的变法更加彻底!

  
 

  法家的思维是什么?

  
 

  君主最大,不管是封疆大吏,统兵的元帅,还是平通老百姓,都是必须视君主为父。无条件的听从命令,令行禁止,相当于君主是最大的奴隶主!大大增将了国家对社会的汲取能力,使秦国的国力在战国后期迎头赶上!

  而儒家礼仪文化,君主受到很大的限制,所谓的“民贵君轻”!

  在秦朝之后,后世王朝法家思想的一直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并被汉朝的刘氏很好的利用,并把法家的思想进一步的伪装,披上里儒家思想的外壳!

  秦国统一六国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六国的思维礼仪并不足以支撑统一的实现,只会一直的分裂下去!

  赵国拥有再多的名将也不可能阻止历史的车轮。

  感谢阅读,喜欢西瓜的点赞加关注呦!

  最近《大秦赋》依然还在热播之中,战国四大名将除了武安君白起之外,其余三大名将都先后登场。战国四大名将分别为:白起、廉颇、王翦、李牧。白起和王翦是秦国人,两个人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廉颇和李牧是赵国人,也曾经保赵国一时无忧。白起和王翦确实是战国顶级名将,廉颇和李牧也不惶多让。

  廉颇在长平一带与秦军对阵,秦军始终不能前进一步。邯郸保卫战时,廉颇与楚军、魏军一起击败了秦军。此后廉颇在时,秦军并没有把握灭掉赵国。廉颇堪称是赵国的支柱。李牧也曾经多次击败了秦军,成为赵国最后的支柱。从军事指挥能力来看,廉颇和李牧并不弱于白起和王翦,但是整体战绩却不如两人。

  白起和王翦为秦国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廉颇和李牧却没有能够保住赵国,一个没有阻止长平战败,一个没有阻止赵国灭亡。赵国同时拥有廉颇和李牧两位名将,为什么还是国破家亡呢?

  秦国之所以能够灭亡山东六国,归根结底是实力使然。秦国通过商鞅彻底变法之后,国家实力一步步增强,而且为秦国注入长久强大的动力。赵国虽然也进行了“胡服骑射”,但是改革的领域主要在军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秦国的强大是各领域综合性强大,赵国的强大只是军事领域强大。所以赵国只能强大一时,却不能持久强大,拼到最后时刻,难以与秦国抗衡。

  赵国没有进行深刻变法,所以不能够长久强大。一次大战,将赵国百年的积攒毁于一旦。山东六国都未进行深刻变法,最终都成为秦国统一的对象。赵国只是其中之一,灭亡也是必然。

  长平之战前,秦国的整体实力就超过赵国。赵孝成王之所以用主攻的赵括代替主守廉颇,就是因为国力消耗不起。长平之战时,秦国和赵国都难以承受消耗,但是实力更强的秦国“忍耐力”远远超过赵国。最终综合国力更强大的秦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国力和秦国拉开了档次性差距,赵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赵国的综合国力弱于秦国,做为弱国的名将廉颇和李牧表现的机会,自然没有白起和王翦多。赵国与秦国综合国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廉颇、李牧可以抹平。李牧和廉颇凭借自身的杰出才华可以赢得了一时,却无法真正击败强秦。最终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秦强赵弱的格局,也无法改变赵国灭亡的命运。

  白起、王翦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他们所遇到的君主有一定关系。秦始皇、秦昭襄王都是非常优秀的君主。两位君主才华,绝非赵国君主可以比拟。廉颇遇到了赵孝成王,李牧遇到了赵王迁。两位君主的能力和识人、用人之能,决不能与秦昭襄王、秦始皇相媲美。赵孝成王在关键时刻撤换掉廉颇,固然有国力不足的原因,但是也说明赵孝成王定力、判断力、控场能力等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也没有给廉颇足够的支持。

  相比较于廉颇,李牧的下场更加凄惨。关键时刻,赵王迁更是自拆栋梁,逼死了李牧。李牧本来可以继续为赵国效力,但是最终却冤死在自己人手中,根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赵国三代君主都没有完全用好廉颇和李牧,致使良将不是被迫出走,就是含恨而亡。良将对于弱国更加难能可贵,良将无法充分发挥才能,赵国灭亡也就可以理解。

  如果廉颇和李牧遇到的是赵武灵王或者赵惠文王,他们自然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赵国也不会轻而被击败。可惜的是,赵国后期的君主一代不如一代。赵孝成王临时撤换了廉颇,赵悼襄王更是废黜廉颇而不用,赵王迁是赵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赵国最后三代君主都非明君,白白消耗了赵国的国力。秦国的则连续出现了秦昭襄王和秦始皇两位雄主,期间相对较弱的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在位时间并不长,也不是昏君。

  赵国末年不仅未出明君,反而出现了不少佞臣,比如郭开。在郭开的“努力”下,赵悼襄王弃廉颇而不用,赵王迁赐死李牧。秦国出现了明君强臣,赵国则是昏君佞臣。即使赵国拥有廉颇和李牧,也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也无法阻止赵国灭亡。

  赵国是个出名将的地方,赵奢,廉颇,庞煖,李牧,都是名震一时,除了军事力量,其他方面赵国真的很难跟秦国匹敌。

  首先,赵国的地理位置,在山西河北一带,属于一个四战之地,北边有匈奴,东北有燕国,东南有齐国,南边有韩魏,西边有秦国,想开疆拓土很难,想维持强大的军力,粮草就是重中之重,相比秦国坐拥巴蜀跟关中两大产粮区,赵国在这方面明显吃亏。

  第二,赵国虽然进行了胡服骑射,军队民风都变得强悍起来,但国家的整体政治体制跟经济体制,基本没变,其实就是变革不彻底,无法吸引到更多的优质人才

  第三,军事力量,胡服骑射后,赵国骑兵在赵国是最强大的存在,但跟最大的敌人秦国作战,骑兵能够施展的地方相对较少,虽然也曾经重创秦军,但骑兵训练时间长,很难短时间成军,一旦骑兵消耗完,或改成步兵,那赵国的军事力量就要打折扣了。

  第三,赵国内政永远是问题。赵国因为内讧,使得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后期又有小人郭开,逼走廉颇,冤杀李牧,名将们一个个陨落了,赵国也就只能灭亡了

  公元前222年,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灭亡。让人不解的是,和秦朝一样,赵国也有战国四大名将的两个,但是还是国破家亡?这是为什么呢?(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两个:白起,王翦,赵国两个李牧,廉颇)。

  赵国君主没有一直重用这两位大将

  先说廉颇,公元前262年,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赵国军队在长平阻挡秦军。廉颇在这里坚守三年,大挫秦军,秦国使用了反间计,赵孝成王担心廉颇拥兵自重,就用年轻的赵扩代替廉颇。这造就了长平之战的发生,这一战中,赵国被坑杀几十万人,这一战致使赵国实力大减,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病逝,赵悼襄王即位,他不信任廉颇,于是就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此心中不悦,就把乐乘给杀了,把新王任命的大将杀了,自己难逃干系,于是逃往魏国,之后廉颇再也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两代赵王的两个决定,撤了一个大将,却失去了更多东西。

  再说李牧,“李牧死,赵国亡”,李牧起初驻守代郡,雁门郡,大破匈奴,在边疆镇守多年。期间赵王也曾听信谣言,将李牧撤下来,但是匈奴实在太强,只好让李牧再次出山。之后随着赵国有为之臣的故去,李牧逐渐担任更重要的责任,多次抵御秦军,被封为武安军。

  

 

  公元229年,秦国再次使用反间计,赵王听信谗言夺了李牧的兵权,并暗中设下圈套捕杀了李牧。一代名将竟被自己的国君暗害,赵国焉能不亡?

  廉颇和李牧,这两位战国名将,能力是有的,可惜几代赵王并没有从一而终地重用他们。如果重用,赵国灭亡时间可能会晚些。

  秦国的强大

  秦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强悍的老秦人,秦国在七国的最西边,这一地区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这使得秦人民风彪悍,这样的民风训练出来的士兵很历害。

  

 

  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实力达到不可估量的层次。有一个制度使得秦军战斗勇猛,就是军功制:

  “斩下敌人一个首级,授予一级爵位,当五十石的官;斩下敌人两个首级,授予二级爵位,当一百石的官;以此类推,同时在爵位的基础上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秦国的战斗力在昭襄王时期可以以一敌六。

  和秦军相比,赵国就算拥有两大名将,也抵挡不住秦军的虎狼之师,更何况这两位名将还不被重用。

  没有彻底而大的改革

  使赵国强大的是赵武灵王赵雍,当时赵国既要抵抗其他国家的对抗,还要抵挡匈奴的不断侵犯,还有一个中山国。赵雍即位后,为了改善赵国的军事实力,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让赵国拥有了良好的士兵。但是只是在军事上有所改革,其他方面却一成不变。在其他国家都在变法的时候,赵国却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仍然遵循旧制,这使得赵国始终贫弱不堪。

  

 

  赵国的改革,更多的侧重于军事,强调以武兴国,所以赵国的国运也是随着其军事上的得失而起伏。而吏治、经济、思想并没有进行深入改革。

  君主一个不如一个,奸臣当道

  赵孝成王时期赵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遇到军国大事不与贤臣商议;赵悼襄王时期趁着秦国政局不稳再加上任用优秀将领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赵幽缪王听信谗言杀掉大将李牧自取灭亡。多次与燕国交战越陷越深,赵国土地面积不断减小,没有将秦国视为大敌,而是一味地与燕国交战自损实力。

  

 

  奸臣郭开坏了多少好事,先是让廉颇得不到重用,后来在赵国危亡之际,又陷害了能救赵国的李牧。

  因此赵国纵使拥有战国四大名将中的两个,还是不能逃过被灭亡的命运。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独占两个,但是赵国最终还是被秦国灭亡?这个原因还是要从赵国的国家实力来进行分析。

  1.赵国的原本是属于晋国公卿,后来消灭智氏之后,三家分晋,赵国的国家范围大体处于当时晋国的北部。赵国的气候相比其他国家要寒冷,而且也没有像秦国的关中和成都平原那样的肥沃土地,人口密度当时不如秦国。

  2.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以后,国家军事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赵国国家结构的其他方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虽然军事实力强劲,但是后劲不足,无法与秦国进行消耗战,一旦陷入到旷日持久的战争,国家整体实力不足的短板很快就反映出来。

  3.晋国当时虽然是中原霸主,但是其国家实力也只能做到与秦国抗衡,而经历了三家分晋之后,任何一家都无法与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分庭抗礼。

  所以,虽然战国四大名将赵国独占其二,但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不足无法改变其被秦国灭亡的命运。

  赵国灭亡,并非名将无能。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前两位属秦国,后两位属赵国,从名将上看基本势均力敌,从结果上看秦灭赵国,是什么缘故呢?

  结论:名将并非战争的决胜关键。

  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往往无法凭借一人之力去扭转。

  君不见西楚霸王之勇,难敌刘邦的知人善任;即将收复中原失地的岳元帅,在宋高宗12道金牌的催促之下功亏一篑,惨死秦桧之手……数不清的例子无不让人扼腕叹息,实非名将之过,有太多因素制约着事情的发展。

  话不多说,回归正题。

  赵国拥有可以和秦国相抗衡的名将,为何依旧山河破碎呢?请看赵国灭亡三部曲:

  第一,赵武灵王积蓄国力,与秦国相抗衡。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能屈能伸,初始弱于秦而俯首称臣,后来秦国政权更迭出现乱局,七国连年混战不休。赵武灵王借此天赐良机,大力推行“胡服汉射”的军事制度(取胡人机动性强的优点训练赵国起兵),那北方胡人练兵,军事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此外,赵武灵王还主动打破与北方戎狄人的民族隔阂,大量重用游牧民族中的佼佼者,先后吞并中山国,大败林胡、娄烦两大部落,将云中、雁门、代郡三地收归治下,国力达到顶峰。为了对抗秦国,赵武灵王还乔装打扮成使者入关中考察地形。

  这时候的赵国和秦国的实力相当,要是打起来照理不会败得那么惨。

  (赵武灵王剧照)

  第二步,赵国君主“代代相传”的重大决策失误。

  赵武灵王刚过40岁生日,正当壮年竟然传位给年仅十岁的儿子赵惠文王,理由很充分,自己想要专心对外军事战争,让儿子先行听政几年磨砺下。这要是放到清朝,不过是皇帝下江南太子监国一事,错就错在赵武灵王直接传位了,而且还是听信“枕边风”的唆使废长立幼。

  要知道在春秋战国之前,嫡长子继承制早已写入礼制当中,赵武灵王无故废黜长子赵章后来甚至引发兵变,赵章兵变失败后,赵武灵王心生不忍庇护儿子,却被赵惠文王围困行宫活活饿死。

  赵惠文王在位期间虽不如其父开疆扩土,倒也政治清明,著名的廉颇、蔺相如等人十分活跃,然而他同自己的父亲犯了同样的错误,史书虽然没有记载是因为什么原因,但赵国的继任者确实变了。赵孝成王继位后没有认清赵国实力逊色于秦的真相,贸然引发长平之战,临阵换将一败涂地,最终沦为秦国一统天下的垫脚石。

  正所谓,所谓成也赵武灵王,败也赵武灵王。

  
 

  从赵武灵王开始到赵国末代君主,那是子孙一代不如一代,还时常废长立幼,导致内部矛盾分歧不断积累加深,而秦国则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此消彼长无力回天。

  第三步,赵国人才青黄不接,赵国君主没有识人之明

  这好比是三国诸葛亮接手的烂摊子,蜀汉还有诸葛亮这位顶梁柱,赵国却连老将廉颇都容不下,长平之战后除了赵括,固守城池的廉颇也沦为了替罪羔羊被驱赶。常年防守北方匈奴的李牧最终落了个被奸臣暗害的下场,算是岳飞的前车之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赵国明明拥有足以同秦国抗衡争霸的机会,最终却断送在自己的手中,奸臣当道,内忧外患,国破家亡有啥好奇怪的?

  赵国的廉颇、李牧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

  长平之战以后,廉颇曾率赵国军队大败燕国入侵的军队,后来廉颇逃离赵国,到楚国避难。赵国在秦军入侵时候,曾派人去请廉颇,廉颇当着使者的面吃了很多饭,使者和廉颇有隔阂,回到赵国却说廉颇老糊涂了,只知道吃饭。这样,赵王就没有请廉颇回来抵抗秦军。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吃很多饭,是想表示自己胆量很大,很有力气,还能率军打仗。廉颇后来死在楚国,埋在寿春。廉颇临死前还说我愿意率领赵国军队打仗。所以,赵国灭亡的时候,廉颇已经不在赵国了。

  李牧曾经两退秦军,秦国是无法一时消灭赵国的。秦国就使用离间计,说李牧带兵有野心。赵王信以为真,派别的将领代替李牧,李牧为赵国安危着想,不愿意交出兵权,结果被赵王派人杀掉。李牧死后,秦将王翦率秦军消灭了赵国。

  赵国灭亡,廉颇、李牧都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如果两个人在赵国继续发挥作用,赵国不一定灭亡,起码不一定灭亡那么快。有时候,指挥官作用是非常大的“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像南北时期,北齐被北周所灭,北周皇帝曾感叹,如果北齐名将斛律金不被害死,北周是消灭不了北齐的。

  当然,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兼并战争颇发,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富兵强,统一是大势所趋。但是,廉颇和李牧如果还继续统帅赵军,赵国不致于灭亡,起码不会灭亡那么快。

  赵国灭亡最直接的原因是最后两任赵王昏庸无能,自毁长城!

  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中廉颇和李牧是赵国名将。

  我分别说说二人的遭遇。

  先说廉颇

  廉颇是赵国的救火队长,曾多次率军击败强敌,将赵国从危机中挽救出来。

  在长平之战前期,赵军主将是廉颇。

  面对秦军的凌厉攻势,廉颇数次出击,遭到小败,所以廉颇立即改变策略,坚守不出,避敌锋芒。

  
 

  

 

  
 

  长平,距离赵国比较近,而距离秦国比较远,更何况长平属于原韩国的领土,韩国被秦国侵占,民心不附,宁肯降赵也不愿意降秦。

  所以,赵国占领地利和人和两项,至于天时,秦赵各占一半吧。

  秦军面对赵军的坚守不出的战略,束手无策,只好发出阴招,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廉颇胆小怯战,不敢与秦国对抗,而秦军最惧怕的是谋略过人的赵括。

  此时的赵王是赵孝成王。

  这个赵王昏庸无能,目光短浅,犯了大错误。

  就是临阵换将!

  老将廉颇,战斗经验丰富,面对秦军自然会采取,绝非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所能比的。

  而且赵括被任命为主将,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比如蔺相如,连赵括的老妈都面见赵王,表示反对。

  不信任征战多年的老将,却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一个年轻人,简直是把战争和国事当儿戏!

  可赵王却一意孤行,任命赵括代替廉颇,中了秦国的计策,秦王秘密派白起担任主帅,大败赵军,四十万赵军被坑杀。

  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再也不能跟秦国单独对抗了。

  
 

  

 

  
 

  邯郸之战后,燕国认为赵国的精壮都死伤殆尽,便发兵五十万进攻赵国。

  廉颇率领仅存的老弱赵军,大败燕军,保卫燕都,迫使燕国割让五个城池求和。

  廉颇可谓是赵国的长城!

  可惜,赵孝成王死后,赵悼襄王即位。

  赵悼襄王不知为何,看廉颇不顺眼,派乐乘替代领兵在外的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

  廉颇此举属于违抗君命,便出走魏国、楚国,但都不受重用,最终郁郁而终。

  再说李牧。

  李牧是赵国最后的希望,赖以支撑危局的最后的良将,可惜还是被赵王自毁长城了。

  
 

  

 

  
 

  李牧前半生,在北方抗击匈奴;后半生在南方抵抗秦军。

  虽然此时的赵军不能主动出击秦国,都是秦军入侵赵国,赵军打个反守反击。但在李牧的率领下,秦军虽然步步紧逼,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可以说,如果李牧在,秦军不会那么轻易灭了赵国。

  在肥之战、番吾之战中,李牧大败秦军。

  李牧担任大将军时,是赵王迁在位。

  
 

  

 

  
 

  赵王迁也他妈是个昏君。

  公元前 229 年,秦王嬴政趁赵国发生地震和饥荒,派王翦进攻赵国,李牧率军抵御。

  王翦在战场上无法战胜李牧,于是故计重施,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散布谣言,说李牧勾结秦军,准备投降秦国。

  赵王迁昏聩无能,居然轻信谣言,下令解除了李牧的兵权,并随机将他杀害。

  李牧一死,王翦立即进攻,大败赵军,三个月后攻克邯郸,赵国灭亡。

  李牧死,赵国亡。

  名将尚需遇有明君才可发挥其真正作用,白起若不是遇有赢稷,王翦若不是遇有嬴政,安能立下不世之功?!再看赵国,庸君昏君当道,只能留下“廉颇老矣安能饭否”“李牧被杀自毁长城”的悲叹!

  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国与国之间的征战,打的是钱,是政治制度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战国四大名将,秦占其二,赵占其二。但名将起的作用只是一时,一旦护国上将离去,则该当何如?

  
 

  所以,赵国灭亡有以下几点因素。

  1.地理因素。

  赵国所处的地方,在今天的山西河北的一部分地区,名将李牧在北,时常要提防者匈奴的入侵,耗费了赵国巨大的国力、财力。若只有匈奴倒还罢了,赵国若其他地方太平无事,集中精力和秦国单挑,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偏偏他们东北的燕国一直虎视眈眈,没事就联合秦国搞几个军事演习,共同出兵。若赵国不派遣大军反击,恐怕燕国和秦国假戏真做。

  

 

  不仅如此,赵国与齐国韩国魏国也都接壤,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赵国为了和秦国单挑,的确与这三个国家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但谁也不知道一旦赵国掉以轻心,他们会不会趁火打劫。于是,赵国虽然有产粮区也架不住周边的虎视眈眈,他们必须要维持大军,维护国境安全。

  2.综合国力

  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赵国尽管有一定的变法,但变法并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赵国政治制度落后的现实。反观秦国,从商鞅变法之后,一直在给秦国进行大换血,这让国家一片欣欣向荣。

  

 

  秦国最开始的变法,是以人头来绩效考核,吕不韦时期又以得土地多少来计算军功。以人头计算工资,让士兵打起仗来不要命。以土地为军功,保证了秦在攻城略地的同时,还有一定的有生力量从事生产劳动。

  
 

  3.英雄迟暮

  当年战神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屠杀了赵国大量的有生力量,使得赵国从此受了内伤。因为白起杀的那些人,是赵国的精英,是赵国的中坚力量,他们回家可以种地,出外可以打仗,赵国的种族繁衍也依靠他们,这一切都被那个叫白起的杀神给彻底终结了。

  

 

  廉颇虽是天下奇才,但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他作为赵国的柱石,的确打退了秦的多次进攻,但是他有老的时候,而秦国由于广纳人才,新生代力量源源不断。

  名将李牧更是被奸臣害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赵国独占两个,却为何还是最终国破家亡?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