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古代西汉就有蔡伦造纸,为何后来还用竹简?意义何在?

  这是一个推广问题和习惯问题.。

  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 为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

  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

  东汉末年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造纸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纪造纸术在我国各地推广以后,纸就成了和缣帛、简 牍的有力的竞争者.。

  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

  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

  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但,即使这样,纸的使用远没有普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地方还用竹简。就象文字出现后,但缺少学校普及教育,还会出现文盲一样。

  我也很不了解,我想可能有两种情况:由于古代造纸的还少,不夠发达而紧张皍贵;再者竹简利于使用方便,制造成夲便宜,竹子随处可取可制。还利于保管保存,特别是要行军打仗的军队来说,携带保管更方便,也不易损坏。

  谢谢!

  首先蔡伦是东汉末年的人

  蔡伦发明造纸术,距离天下大乱还不久,就几十年,那时候的科技进步几乎都是偶然,形成了一项科技之后他们还意识不到要去应用,不像活字印刷在死字印刷的基础上在实践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

  那时候就算发明了纸,首先的应用也是当纸钱烧,没想到要用来写字。

  我们今天知道用字写字是很正常的,但他们要说服自己使用纸张来写字,其实很难,因为古时候能读书的人不多,短时期内有文化的人都读惯了竹简。

  就跟现在的老头看惯了报纸不爱上电脑看的样子。慢慢的人们发现纸张用来传播文字是很好的,才开始逐步应用。

  然而这个过程还是很缓慢,我们知道,直到宋朝,纸张和用纸张印刷的书籍还是很贵!所以纸张印刷的应用实际意义不大,买的起书的士大夫不在乎那个。穷人到明清还是读不起书。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传播和推广,是文字载体的一次重大革命,对于中国和世界文明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纸从发明到取代以前的主要文字载体----竹简木牍,却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历史文献中关于造纸术的最早记载是范晔的《后汉书》:\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其实,蔡伦只是造纸技术的改进者,班固的《汉书》中,曾记载了公元前12年用纸包药事例,现代考古发现,甘肃天水放马滩、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等处出土有西汉纸,说明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170年,西汉就已开始使用纸张了。

  一种新材料的推广总要有一个过程。西汉及东汉前期,书籍的主要形式仍是竹简。如《太平御览》记载: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先以竹简为稿本,再以帛书作为定本,可见皇家图书馆藏书是以简帛为主。《后汉书·儒林传》记载,董卓自洛阳移都长安时,将皇家书库的书籍拿去作车篷与布袋,是因为制作这些书的材料是布帛。朝廷官府正式文书通用简牍,这一情况至东汉末也没改变。《三国志·张既传》注引《魏略》记:东汉灵帝初期(168-190年),当时官府书写用具仍是\刀笔及版\。

  纸发明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少数人掌有。《资治通鉴》记邓后即位后,\郡国贡献,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已。\纸作为贡品,表明皇宫里用的纸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书写材料。即使纸在民间传播之后,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仍然认为简重纸轻。如《三国志·魏志》卷二注:\胡冲《吴历》曰:帝以素书所着《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送国君用素书,送大臣则用纸书,这也说明至三国时,仍存在着以纸为贱的观念。

  纸的普遍使用与纸书的流行是在东汉中后期(2世纪中叶),到汉末(3世纪初)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并于三国后期完成了简纸的转换。曹操在推进纸的推广中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他曾下令说:\自今诸掾属侍中、别驾,常以月朔各进得失,纸书函封主者,朝常给纸函各一。\此事由蔡琰抄书事可得旁证。《后汉书》记载,曹操让蔡文姬抄写蔡邕曾经的藏书,文姬说:\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才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蔡文姬真是才女,她默写之后,送给曹操,竟然\文无遗误\。也可以看出,书籍由简到纸的替换工作在汉末魏初已大规模展开了。而西晋太康年间,因左思《三都赋》名动朝野,人们竞相传抄,致使洛阳纸贵,说明在当时,纸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书写材料。

  东晋末叶(公元403年底),桓玄代晋自立,颁发诏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帝王的行政命令,才使纸彻底取代了简。这时,距纸的发明已经有约五百年了。

  首先,蔡伦造纸是东汉时期发生的事情,蔡伦是东汉和帝时期的太监,不是西汉王朝时期的人。整个西汉使用的仍旧是竹简,其实到了唐朝造纸术虽然发明了,但是纸张依旧不是特别的普及,这也和造纸的工艺不完善有关系,因为纸张太贵了,普通的草黄纸根本难以书写,而贵重的宣纸几乎价比黄金。而纸张的昂贵也造成了书籍也就是知识的昂贵,这也是为什么到了魏晋乃至隋唐时期,世家大族兴盛乃至于控制朝廷的原因,世家大族因为传承日久,家族内藏有大量的书籍,而寒门子弟根本读不起书,自然也就掌握不了知识。

  这种情况直到宋朝才有改善,唐末的黄巢起义将世家大族杀的干干净净,同时造纸术也有了进步,活字印刷术也问世,科举这才显现出了它的威力。

  

 

  因为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只是因为纸张的成本太高,对于纸张的普及产生巨大的阻力。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使造纸的成本变得低廉,为纸的普及,更进一步为知识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造纸术的改进,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惯,易保持,还是落后了,终被代替

  西汉劳动人民在制作丝纸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发明了麻纸(如灞桥纸,罗布淖尔纸等)。不过,当时造纸业,产地有限,产量不多。因此,这种麻纸暂时还缺乏与简、帛竞争的力量,社会仍以简牍和缣帛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一、竹简、缣帛、麻纸同时使用的汉代

  竹简笨重,使用不便。如汉武帝刘彻登基做皇帝之时(公元前140年),有个名叫东方朔的齐国人,用竹简给武帝写了一个“奏本”,奏本中“文辞不逊,高自称誉”,用了竹片三千枚。管事的官儿只好派两个人抬进宮去。这一大堆竹简,刘彻依次读下去,两个月才看完(《史记滑稽列传》)。另外,竹简存放的时间不能太久,否则容易裂损。穿简的绳索一断,竹片散乱,不可收拾,使用和保管都不能令人满意。

  缣帛与竹简相比,虽然具有柔软、平滑、轻便,易于运笔等优点,但是,帛的价钱昂贵,且不易久存,难以普遍推广使用。汉代一匹缣帛(2.2×40汉尺)的价钱当时可买六石(720汉斤)大米。在贫富悬殊的封建社会里,普通的“布农之士”哪能用得起缣帛呢?而且在缣帛上写的文章,查阅一处要将全幅慢慢展开,耐心寻找,又不便核对,使用起来也麻烦。故后汉书写道:“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1973年至1974年初,先后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和三号西汉墓葬中发现了九百多枚竹简,同时还出土了十二万多字的帛书以及五幅精美的彩绘帛画。这反映了在汉代我国南方使用竹简和缣帛情况。

  纸作为一种新的书写材料,兼有竹(简)木(牍)价廉,缣帛表面平滑的优点,又没有竹木笨重,缣帛昂贵的缺点,纸可以抄得像绢那么薄,量小质轻,便于携带,价钱便宣,利于普及;同时也适于书写,是记事的好材料。因此,纸在初制时期虽然质量较差,但仍受到群众欢迎。

  由此可见,我国汉代是同时使用竹简、缣帛和麻纸等书写材料的。

  二、“额济纳纸”的发掘,东汉时期麻纸已经流传到了边远地区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简、帛与麻纸相比,缺点日益突出,而麻纸的优点日益明显。

  西汉末年,以绿林、赤眉和铜马军为主力的农民起义,打击了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也随之活跃。造纸在民间少量制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东汉中期,“尚方”中的工匠利用树肤(皮)、麻头、敝布(旧布)、渔网等为原料,生产了一批质量较好的纸张,提高了造纸业在社会上的地位。

  1942年在当时的内蒙额济纳河岸旁的汉代烽火台下,发现了一张古纸,被命名额济纳纸。据报道,这张纸已经揉成团,上面写了六、七行字(不全),纸质粗厚,帘纹模糊,经鉴定是麻纸。在同一地点还发掘到七十八枚木牍,从上面所记的内容判断可知木牍大都是东汉永元五至七年(公元93至95年)的兵器登记册,其中也有一根永元十年(公元98年)的“邮驿”(古代送信的转递站)记录。故有人认为这张纸当是公元九八年的故物。

  由于这张纸并不是跟木牍一起同时出土的,虽然在同一地点,但是土层的部位不同,如果以木牍上的年号断定纸的年代,似欠严密。而且,木牍可能不会是当年登记、当年作废。只有在放弃烽燧之后,烽燧里的物品才被埋进土里。

  査《后汉书西羌传》,卫戍额济纳的汉兵,应当是永初元年至四年(公元107至110年)在西羌等族“残破并凉”的那个时候撤离的。又根据纸上的残字推测,这张纸最迟大约是在永初三、四年(公元109至110年)被处理后埋到沙漠中(《科学通报》1955年10期)。“额济纳纸”被发掘出来,使我们了解到东汉时期麻纸已经流传到了边远地区。

  三、“旱滩坡纸”的出土,东汉晚期的造纸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

  1974年1月8日我国甘肃省武威县的旱滩坡地区,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墓葬。在清理过程中收集到男女尸各一具(衣着已烂,仅存骨架)和三十件器物,并出土了若干片东汉古纸(《文物》1977年1期)。它们被称为“旱滩坡纸”。

  该纸是装钉在木俑牛车模型的两侧,并沿辕杆粘附至车底。纸已裂成残片,最大的面积为5×5厘米。纸片多数因长期老化而呈褐色,其中有两片由于夹在中间(原纸折成三层),保存较好,却是白色,且柔软,有一定的强度。纸上留有文字墨迹,笔画粗壮,可惜不完整,难以辨识。据化验,旱滩坡紙系麻类纤维所造,纸质细薄,纤维交织较紧密,比过去出土的早期麻纸(如西汉灞桥纸等)的质量要高。这说明东汉晚期的造纸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

  据研究,公元150年(汉桓帝刘志和平元年)及公元165年(汉桓帝延熹八年)在我国甘肃、西域楼兰地区(今新疆)已能生产纸张。

  公元185年(汉灵帝刘宏中平二年)中原地区有个名叫左伯的造纸能手。据《三辅决录》中称:

  “左伯,字子邑,东莱人(今山东省掖县),擅名汉末,甚能造纸”。

  可是关于左伯的详细生平,在有关史书中并未查到,只有“善造纸”等寥寥数语。公元五世纪齐人肖子良写给王僧虔的信里说:“子邑之纸,妍妙辉光”,所谓“妍妙辉光”,是细匀而有光泽,由此可知左伯纸的质量是比较高的。

  四、士大夫阶级却仍以能使用缣帛为荣

  东汉时虽然有纸可用,并且纸张质量正在不断地改进,但是,士大夫阶级却仍以能使用缣帛为荣。

  《北堂书钞》写了一个崔瑗赠书的故事:东汉时有个人叫崔瑗(字子玉),是贾逵的学生,他给朋友葛元甫(即葛龚,生于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写信,大意是:送上《许子》十卷,由于经济不宽裕,买不起帛,只好用纸写,表示十分抱歉。很明显,如果崔瑗有钱买帛,那么他就不会用纸了。这说明一部分思想保守、落后的人,往往拒绝采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古代西汉就有蔡伦造纸,为何后来还用竹简?意义何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