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据说《国家宝藏》展出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是杨贵妃同款,为什么唐代时香囊这么流行,当时的里都装着什么?

  昨天因为出发清迈的旅程,错过了《国家宝藏》的最新更新,还没观赏就已经在各大社交媒体看到了这么一个类话题:国宝守护人首次出现反派。

  对于节目的忠实铁粉来说,这样的话题,简直让人心痒痒呀,于是乎,今天啥也不管,逛完清迈古城,立马来补课~

  周秦汉唐,定格鼎盛王朝;古都明珠,蕴藏华夏宝藏。第四期《国家宝藏》讲述的是可以让你感受唐韵秦风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170万件展品、18件组国宝级文物,每一件都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灿烂剖面。如果每一段历史都有它自己的色彩,这里,或许应该是金色的。发现古都明珠、这里有着华夏宝库里那些传奇的故事!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馥郁芬香,品鉴过五湖四海,见证过大唐盛世的灿烂辉煌。它不是大家印象中丝绣质地的香囊,它是一件来自盛唐的金银器。葡萄缠枝,花鸟相依,更神奇的是无论如何晃动,香料始终不会洒落。

  最初认识马苏还是那部《大唐歌飞》,有和我一起追过剧的吗?这次马苏将再度化身杨贵妃,演绎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研究银香囊数十载的高人,从熏球到香囊,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定名中仅仅两个字的变化,考古人齐东方教授用了17年探寻它背后的秘密。

  杜虎符,身上的错金铭文精致优美,藏着秦人的军事智慧,反映了中国古代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

  《国家宝藏》开播以来国宝守护人首次出现反派角色,这次,国宝守护人刘奕君演绎了一个反面人物,秦朝杜县县令赢杜,对于角色的反派属性,刘奕君也毫不在意,还自嘲表示:“我擅长演坏人!”,身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刘奕君更为能守护自己家乡的文物而兴奋不已,甚至直言:“这个恐怕是我这辈子接到的最棒的角色了!只要能把国宝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我可以扮演任何角色。”

  蕴藏着秦国军事管理智慧的杜虎符,2000多年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密码学专业教授刘胜利博士手中,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2000多年前的虎符如何在今天依然发挥安国作用?神奇的密码是如何保护我们生活安全的方方面面?上海交通大学密码学专业教授刘胜利博士,解密杜虎符里的信息安全智慧。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来自唐朝的国际大都会——长安,阵仗宏大、气势逼人,它是大唐盛世最真实的图像记忆。

  国宝守护人郭涛扮演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其中不起眼的一个仪仗队小兵。除了演绎前世传奇,节目中,郭涛还带来了一个“复原者联盟”,为观众讲述国宝的今生。

  壁画修复团队携手建筑界西北泰斗张锦秋女士,打造最强“复原者联盟”,讲述让文物留下来,更让文物活起来的非凡故事。

  张锦秋,一个西安人基本都知道名字,建筑界泰斗级,在西安大街上每走两步就能碰见她设计的建筑。这位已年过八十的建筑设计大师,在不到十年间,先后“复原”了两座“三出阙”:一座大唐芙蓉园正门,镇守西安;另一座上海世博会西安馆,面向世界。她用唐风汉韵的建筑风格,让壁画中的巍巍盛景再现于世。

  一腔热血,十分恒心守护、传承千年文脉~

  先亮答案:很简单因为隋唐时期本身就是中国香文化的成熟期,香文化的成熟自然让香囊流行起来!流行装香料

  一、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以子母扣套合。内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以铆钉铆接,可自由转动,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话,那就是即便在现代工艺下,想要制作出如此精美的香囊也是非常费劲地!

  二、为什么唐代时香囊这么流行:

  人们对于香味的追求,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由此衍生的香文化伴随人类文明史,中国的香文化至始至终受制约于香料这种制香原材料的限制。

  1.中国的香文化:

  香文化的历史包括;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A.香文化的初步发展阶段:春秋至汉魏

  讲香文化就要讲香料的生产,由于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气候,并不适合上等香料的生长,所以自古中国对上等香这种原材料是缺乏的。适宜香料生长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是不具备这个气候条件的,所以香料自古是中国香文化发展的一大软肋!

  即便有天然的缺陷,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可以熟练掌握各种提香技术了!香料以草木为主:多用的有泽兰(非春兰)、蕙草(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

  那时对香料的加工技术已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 《诗经》、 《尚书》、 《礼记》 、 《周礼》、 《左传》及《山海经》等典籍都有很多相关记述。

  屈原《离骚》中就有很多涉及香料的精彩咏叹:“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

  这种以草木为主要香料的香文化一直延续到汉魏时期,一方面是自身香料种类限制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新的材料,自然难有新的发展,只能是在原有基础上深加工。另一方面与秦汉时期,国家统一,虽然促进了香文化的诸多发展,但是并没有超出春秋时期形成的香文化特点,也就是还是在框架内,没有足够颠覆的技术啊,项目啊,种类啊这些!

  B.香文化的成熟时期:隋唐时期

  说这么多,终于要揭晓为什么为什么唐代时香囊这么流行了!

  从香文化的历史进程看,来到隋唐时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香文化已经普及,香不再是王公贵族,祭祀先祖,治疗疾病(香料大多可以入药,很多香料还可以食用!)的东西,而彻彻底底变成了一种装饰品,一种时尚物品。

  一方面是香料的大量涌入:这点也是最重要的!隋唐之前,只有皇室能够享用到产量并不高,提香效果并不好的香,王公贵族都没有能够消受这种奢侈品的都是很少的!隋唐时期伴随国力强盛,其对外贸易及国内贸易都空前繁荣起来。西域的大批香料通过横跨亚洲腹地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运抵中国。

  香料贸易的繁荣,使唐朝还出现了许多专门经营香材香料的商家。这点是香文化能够在隋唐时期成熟的关键原因! 下图古丝绸之路路线图,香料便是这样涌入的!

  一方面是广泛的群众参与:隋唐时期,伴随香料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香料,这种带动效应,将香文化一下子从空中楼阁普及成了邻家草堂,大批文人、药师、医师及佛家、道家人士的参与,使人们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对各种香料的产地、性能、炮制、作用、配伍等都有了专门的研究,制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层出不穷。

  最后一方面是宗教原因:佛教在唐代的兴盛也对香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佛家的教理经书对香大加推崇,几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动中都要用香。不仅敬佛供佛时要上香,而且在高僧登台说法之前也要焚香;在当时广为流行的浴佛法会上,要以上等香汤浴佛;在佛殿、法坛等场所还常要泼洒香水。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佛事活动频繁,其用香数量之大便可想而知了。

  产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也用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唐朝为什么宁愿扶持佛教也不青睐于本土的道教,背后是有深刻原因的!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道教并没有成为香的推销商,反而是佛教将香与教宗教义完美的结合了起来!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一件事情!

  讲到这唐代香囊流行的原因也就出来了!香料原材料的大量涌入使得香料不再是皇室专享物品,在大环境上人人用香!社会各阶级人们对香的使用,进一步普及了香,人人以用香为荣!最后是香在器具、做法上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小巧的香可以装进小巧精致的香囊中,价格还不贵(相对于皇室专供,肯定是不贵的!)不风靡起来是没有道理的!

  二、当时香囊中装的是什么?

  1.中国本土自己经过加工的香料:前文提到的,多用的有泽兰(非春兰)、蕙草(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

  2.外来品种经过加工的香料:蔷薇、龙脑、金属箔、蜜汁、沉香、甲香、海南诸香、沉檀、麝香、等等。

  你不知道的历史:据《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杨国忠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杨贵妃的族兄:“四香阁: 国忠 又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麝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阁壁。每於春时,木芍药盛开之际,聚宾友於此阁上赏花焉。”

  参考资料:汪秋安《中国古近代史香料探究》

  (更多精彩回答,敬请关注:豆浆的奶爸守则,不一样的奶爸,不一样的豆浆!!!)

  在唐代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而男官吏们则开始佩戴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时干脆把荷包缀于朝服之上。当然,那时的荷包与香包不完全一样,香包里主要装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细物”的。那时候好的香囊是用金丝做的,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有的人是感觉配在身上有面子。

  那些比富贵人家条件差一点的就用布织香囊,两种香囊里面装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富贵人家用的是上好的香料和药材,如干松,丁香,川芎等药材。普通人家用的则是普通香料和药材,要知道那时候的香料和药材都是很贵的。放一些香料和药材在香囊里然后配戴在身上,可以防虫子和预防感冒等一些疾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据说《国家宝藏》展出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是杨贵妃同款,为什么唐代时香囊这么流行,当时的里都装着什么?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