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如何评价济公所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这是济公和尚的形象写照,济公和尚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传奇故事,很得人心,看得很开心心爽。目前网络上也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

  【垃圾分类卖,弃食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真真切切,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流浪汉把自己搞得没有人样,邋遢褴褛如同垃圾苟活于世。“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事实上还真的是这样,这样的人你敢学吗?谁学谁家败,谁学谁倒霉,谁学谁完蛋。

  事实上,故事里的济公很好玩,事实也是没人敢学: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哎嗨哎嗨 哎嗨!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走啊走、乐啊乐、哪里有不平哪有我,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而目前网络上的这个“济癫”,就是网红“流浪大师”。流浪大师你敢学吗?鞋儿臭、头发臭、身上的衣服臭!你嫌我、家弃我、没人瞧上我!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哎嗨哎嗨 哎嗨!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找啊找、捡啊捡、哪里有破烂哪有我,哪里有破烂哪有我!

  济公和尚,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内在的神通学不来,外在的褴褛不敢学,大家喜欢济公和尚是因为故事里的济公和尚好玩。

  流浪大师,对于平民百姓来讲,内在的高等学历是他在学时候固有的,外在的邋遢没人敢学。脑残粉们喜欢流浪大师也是因为流浪大师像卖艺杂耍的猴子、好玩。

  所以,无论是济公和尚,无论是流浪大师,【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真真切切,谁敢以身尝试,百分之百是疯了。

  

 

  佛家三境界:我是我,我不是我,我还是我。济公是得道高僧,已经达到了第三境界,我还是我,所以喝酒吃肉,都是身外俗物。而一般人还是第一境界,需要戒酒戒肉,进行修行才能进入第二境界,更不要说第三境界了。

  我是刘忙观点,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

  普通人看到这句话,或者引用这句话,容易产生三种想法和境界:

  第一、只知道前两句话。被当成吃肉喝酒的挡箭牌,有的人更夸张,说吃动物是为了渡化它很狂妄。

  第二、心中有佛,不在形式。佛教的戒律没那么严格,再学过一些佛教理论的,说有开戒、遮戒和方便戒的区别。

  

 

  第三、人还是活得开心一些最重要,管他什么戒律、责任,该吃吃、该穿穿,花堪折时只须折,看上去是很乐观,其实是一种及时行乐主义。

  这三种思想,都有偏颇的地方,都不太理解济公这首诗到底要表达什么。

  

 

  给大家举三个例子,来解释一下济公的这首诗。第一是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故事。鸠摩罗什出家后,被姚兴逼迫着成家,这引起了很多僧人嫉妒,羡慕鸠摩罗什的艳福。于是很多人开始结婚生子,过起了俗世的生活。鸠摩罗什看到这些情况,十分震惊,便着急众僧:我面前有一盆针,如果你们能像我一样,将银针吞入肚中,我就同意你们结婚生子,否则,绝不可以破戒。说罢,竟真将一钵银针吃到了肚里,与平时饮食一样。诸僧见罗什有此异能,不敢效仿,遂罢却了娶妻之意。

  

 

  第二个故事是明朝末年的破山禅师,战乱时在一个叫李立阳的军官家中生活。李立阳此人嗜杀成性,为了救助众生,破山禅师劝说李立阳放下屠刀。但自高得意的李立阳确拿条件相要:你要敢吃肉,我就不杀人了。破山禅师于是开了酒肉之戒,让很多人免除了被杀之苦。

  第三个例子是在西藏,大多数人都不吃小鱼小虾,而只吃大型动物,说是为了饱腹,小鱼小虾会吃很多,杀害很多生命,不如大型动物,一只羊就可以吃很久。这事一种慈悲心理吗?

  

 

  对于这首诗,如果从意识、推理、逻辑、知识等层面来分析,最终是要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来。”无缘”指远离一切差别,不去执着由心所显现的外境,即心无所缘。《人中沦》说:“无缘者,无执齐相心所著之境,实是缘非有所差别之有情。”“大悲”拔除一切苦难。

  

 

  道理很好说,但做起来就很难了。比如一个骗子跟你借钱,你明知道他在骗你,你会借钱给他吗?我看过一部南怀瑾先生的宣传片,有个人到太湖大学堂拜访他,表面上很恭敬,也表现出对佛法的极大兴趣。但说自己有个障碍,这个障碍解决了,就认真和老师学佛。这个障碍就是缺两万块钱。南老师听后,先从房间里取出5000块给他,还说不用还了。过了一段时间,又从房间取出5000块钱给他。这个人的所说所作,很让人反感,大家都知道是骗子,难道南怀瑾先生没看出来吗?他看出来了,等这个人走后,说了一句话: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正好和我们所想的颠倒过来了,我们常说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个逻辑,这个行事方法,我们能看懂吗?所以,必要瞎猜测了,不管学佛也好,做人做事也罢,踏踏实实最好。

  修心和修行。所谓罗汉菩萨之果位,虽名有得,实无所得。所谓修行也是修心,修心也是修行。心要靠行为来体现,行为要靠心来指引。内心知道,亲身实行,这样才是完整的。 不仅在学佛修道上,世上的道理都是如此。有善心而无善行的人,怎么可以称为善人呢?反之,有善行而无善心的人,是为窃名之辈。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听说道理很容易,亲身实行却很难。亲身实行已经很难了,顿悟大道、印证佛法更是难上加难。修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外在行为上符合佛教徒,这是勉强可以做到的,然而世人爱欲缠身,不能在外在行为上做到,却为自己狡辩说修心何必修行。有和尚诗云: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坠魔道。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是得道高人,聽韶楽3月不知肉味。可見孔子是吃肉的,也成聖成賢。而且是東方道15代祖師。

  神農教人們結網捕魚,打獵依然是東方第二代祖師。

  在【佛陀傳】佛立戒,其中一個提出:出家人應該在樹下住,不能入廟堂。不能吃肉。世尊釋迦摩尼說:出家人可以在樹下,可以住廟堂,可以吃,也可以不吃,眾生有自己的權利。不能因為信仰剝奪眾生自由。可見佛是智慧。如果不能住廟堂,北方冬天一晚上就見阿彌陀佛了。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金剛經】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持戒有戒相,學的那家佛?修行要靠戒,修什麼?自欺欺人罷了。

  法是度河筏,過了河要筏幹什麼?法都要舍。

  不過法棍是不能舍法,佛棍不能舍相,當然戒棍不能舍戒。真所謂,迷者口說,智者心行。

  当一个人的德行与思想到达一定境界时,是不需要外在的清规戒律来约束的,所以济公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破了荤戒,心中仍然坚定自己的宗旨,仍然能约束自己,不受影响,那又有什么呢!佛教修的是善是心,善也好心也好,清规戒律都是来辅助修善修心的,当我们已修到这样的境界是,清规戒律也就可以不需要了,因为心已不受外物所转。

  曾经看过一段星云大师的视频,他到日本讲学,别人安排的食物都是荤,日本的大师们也吃肉,当时星云大师没有搞特殊也一起吃了。这难道也是破戒吗?这不是,这是对他国文化的尊重,同时免得去麻烦别人。星云大师无疑是当代最德高望重的大师之一,他用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叫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像星云大师和济公的这类人,他们不是普通的世人。而世人能达到这样境界,有如此自律的人太少,必须要先用清规戒律来规范自己,然后再来修心,所以世人若学济公,肯定会走偏,皆因德行还不够。

  感觉后两句是后人续上去的,首先佛祖时时在心中坐,是很难得,一般人很难做得到,再次济公的吃酒吃肉示现,是为了度化世人,无论敬他拜他,还是谤他都结上因缘了,如果说担心别人学他那何必还如此示现,

  既然示现疯癫行就不需要解释了,真怕误导众生的话那示现一位规规矩矩的高僧长老形象岂不是更好?

  要德行和智慧达到一定境界才行!

  不敢评价恩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如何评价济公所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