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诸葛亮舌战群儒碰到的几位文人真实水平是怎样的?

  《三国演义》中,孔明舌战群儒可谓是初出茅庐之后,第一次站上天下舞台的高光表演,其以一己之力,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的江东英杰哑口无言。当时与其对擂者,有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秉七人,在孔明的对比下如今看来这些人都成了跳梁小丑。

  然而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舌战群儒的记载,《三国志》中只记载了诸葛亮舌战孙权,而这常年被人嘲笑的七人在历史上其实也都是才名并备,青史留名的一代人杰。所以我们今天就伴随着《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顺序来逐一认识他们。

  书中第一个向诸葛亮发难的是江东文臣之首的张昭,张子布。他一开始便以刘备新败于曹操,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而刘备得诸葛亮反不如出如何能比的上“相桓公,霸诸侯,相弱燕,下齐国七十余城”的管仲乐毅?三个逻辑紧密、环环相扣、暗藏杀机的问题攻击诸葛亮。

  但是诸葛亮用医理为比喻,列举了博望烧屯,白河用水的事实,不仅吹捧了一下刘备的大仁大义,还不忘嘲讽了一下东吴投降派“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说得张昭无一言回答。

  不过历史上的这位暴脾气老头,即不会就此认输,也不会说出如此百无一用的虚言。张昭是徐州彭城人,少年好学,博览群书,受到王朗、陈琳等人的称赞。徐州刺史陶谦便推举他为茂才,结果被他果断拒绝了,陶谦以为他轻视自己就把他抓了起来,因为好友赵昱的帮助才被放出。但就算这样,在陶谦死后,张昭还是为他写了祭文《徐州刺史陶谦哀辞》。

  天下大乱的时候,张昭举家南渡来到江东,被孙策任命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政事全部委托于他。《三国志·张昭传》记载孙策曾将张昭比为管仲:

  “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所以张昭对于孙权来说就如诸葛亮对于刘禅,是相父一样的地位。在孙策刚死的时候,孙权悲伤不已以致无法正常处理事务,张昭便对他说:

  “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现在哪有时间给你哀嚎,怎么能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感情?便直接将他扶到马上,陈兵出行。后来长大了的孙权迷恋上了骑马射虎,张昭直接“变色而前”:

  “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於原野,校勇於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逼的孙权连连谢罪,只能做射虎车,躲在其中射箭,但张昭依然是谏争不止。

  黄初二年的时候,曹操派邢贞出使东吴,拜孙权为吴王。入宫门时,邢贞以自己是上国天使得身份不按礼节下车,张昭看见直接怼道:

  “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

  “不下车我就捅死你!”威胁之意满满,吓得邢贞赶紧下车。

  又有一次在武昌钓台,孙权喝醉酒撒起了酒疯,让人把水洒在群臣的身上,张昭直接一言不发的出门坐回车上。孙权派人将他叫回来,奇怪的问道:“大家玩得这么开心,你怎么生气了?”张昭怼到:

  “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

  直接将孙权比作了纣王。所以这样的直臣自然不讨孙权的喜欢,到后来要设置丞相的时候,群臣都以为会是张昭,结果孙权偏偏用孙邵为相,后来孙邵死了,大家又推举张昭,可孙权却以顾雍为相。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不久后张昭告老退位,专心在家为《左转》和《论语》做注。

  嘉禾元年(232年)十月,辽东公孙渊反叛曹操向孙权称臣,孙权便派遣张弥、许晏出使辽东拜公孙渊为燕王。结果这是遭到了张昭的强烈反对,

  “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於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

  两人反复争吵,最后孙权生气了,按着刀怒道:

  “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

  吴国的官员入宫拜见我,出宫就去拜见你,我已经尊敬你到极点了,你还在别人面前不给我面子!张昭看了孙权良久才说:“我知道说的都没用,但之所以还要这么愚忠,是因为太后临终把我叫到面前,顾名的遗言现在还在耳边。”说完便涕泣横流,而孙权也把刀扔到地上,两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可这面哭完,转身孙权就派张弥、许晏出使辽东了,气的张昭直接称兵不上朝了。这下孙权新仇旧恨涌上心头,直接派人用土把张昭的门给封了,然而张昭也是硬气,自己也在里面用土把门封了。

  不久之后,果然入张昭所料,公孙渊反复无常又把张弥、许晏杀了,孙权于是向张昭服软但又不道歉,因此张昭还是称病不出。实在没办法孙权亲自到张昭门前见他,可张昭大门紧闭就不出来。

  也许是想到了晋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孙权竟然把张昭家的门一把火给点了,这下张昭把门关的更紧了。生怕事情闹得太大,孙权只好叫人把火灭了,又站了很久,张昭的几个儿子才把张昭扶了出来。

  估计是这次又气又吓,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张昭在文学上极有成就,曾为《左传》和《论语》注解,可惜已经佚失。但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说自己和张昭、张纮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另外张昭擅长隶书,在唐代张怀瓘的《书估》中被列为第三等。

  可见历史上的张昭和演义中的形象是大相径庭的,而紧接张昭之后的则是虞翻,虞仲翔。他先问诸葛亮如何看待曹操的百万之众,当诸葛亮说“不足惧”的时候,马上抓住机会讽刺道:“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诸葛亮却答道:“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败下阵来。

  孔明的这个回答其实有揭了虞翻的黑历史,虞翻本是会稽馀姚人,在王朗担任会稽太守的时候被任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恰逢虞翻为父守孝,他连孝服都来不及脱,前往求见王朗。直到王朗府门前才把孝服脱下,入府劝谏王朗应该躲避王朗。

  其实这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用到这里就显得是虞翻胆小惧敌,旧病复发了。可实际上,王朗战败后,虞翻一直跟随左右保护他,而历史上的虞翻也和张昭一样是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基本上记载的张昭那几次进谏孙权,虞翻都在现场,是张昭最铁杆的支持者。

  不过虞翻即没有张昭的名望和资历,嘴巴又更臭,所以得罪了很多人。再加上孙权也非常讨厌他,《三国志·虞翻传》记载有一个故事,孙权称吴王时大宴饮群臣,宴会最后孙权起身亲自给大家劝酒,到了虞翻的时候,他故意装作喝醉了趴在桌上,结果等孙权越过他去敬别人的时候,虞翻又坐了起来。这下把孙权气的够呛,拔出剑就要砍了他,在座的没有一个敢帮他说话,只有大司农刘基抱着孙权苦苦相劝才把虞翻救下。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虞翻这人平时有多讨人厌,所以《三国志·虞翻传》写道: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一直到了吕蒙袭取荆州之前,因为患病回到建业,而虞翻又精通医术,才被重新召了回来,一直跟随在吕蒙的身边。但是就算这样,虞翻还是改不了那张臭嘴。

  《三国志·虞翻传》记载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东吴袭取荆州后,得到了投降关羽的于禁,孙权便将他放了出来。一日两人骑马并行,虞翻看到后嘲笑于禁:

  “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说着举起鞭子就要打,幸得孙权喝止。然后众人在船上喝酒,于禁听到乐曲声不免悲从中起哭了出来,虞翻又嘲讽道:

  “汝欲以伪求免邪?”

  三番两次下来,弄得孙权是很不高兴。

  第二件是糜芳投降后,依然拜为将军,一天他乘船外出遇到虞翻,当时因为船上人比较多,驾船的就喊道:“避将军船!”结果虞翻大骂道: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又一次虞翻坐车外出,经过糜芳的营门,因为门关着不能通行,又骂道: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虞翻的毒舌在东吴可谓是无人能及,而且他有时候喝了酒还喜欢乱说话,最终因此而吃了大亏。有一次孙权和张昭在讨论世界上有没有神仙,虞翻估计喝了点酒,指着两人说:“你们都是要死的人,却谈论什么神仙,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神仙啊!”

  孙权本来就已经忍了他很久,这次终于抓到机会就直接把他远远的流放到了交州。所以《三国演义》里的虞翻在舌战群儒时恐怕还没有发挥全部功力,真实的他估计比这还要毒舌。

  不过虞翻虽然毒舌,但是大抵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是这样的,虞翻被流放后就安心的著书讲学,门下学生常有数百人。他曾为《道德经》、《论语》、《国语》、《孝经》作注,而他最擅长的则是《周易》,《三国志·虞翻传》记载他曾准确算出关羽的死期被孙权比作东方朔,其注解的《周易参同契》、《周易》,是现在《周易》研究的重要参考参考,并自成一派,发展出虞氏易学。

  还要提及的是,虞翻其实还是一个武将,其擅长长矛,可日行三百里,在随孙策讨伐山越的时候曾轻松的步行跟上骑马的孙策。

  虞翻之后,又一人喊道:“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这人便是步骘,步子山。苏秦、张仪是历史上著名的说客,但是苏秦为燕昭王说齐引得六国伐齐,张仪为秦惠王游说六国,以“横”破“纵”,都是鼓动如簧之舌,将被游说的人害的很惨。

  不过诸葛亮没有掉入陷阱,没有直接回答“游说东吴”这个话题,而是从苏秦、张仪是真英雄出发,再引回到了“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

  步骘失败!

  虽然诸葛亮指责步骘等人没有资格嘲笑苏秦张仪,可实际上步骘有勇有谋,相比两人也是不遑多让的英雄。东汉末年,交州地区动荡混乱,难以管理,先后两任太守朱符、张津不是被杀就是逃跑。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太守,次年到任后,苍梧太守吴巨暗怀异心不听从调遣。步骘先是假意安抚,将其诱骗而来斩杀。一时步骘威声大震,交趾太守士燮率众归附。之后他逐渐扫平割据当地的张津故将夷廖、钱博等地,使混乱多年的交州逐渐恢复秩序。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以步骘为骠骑将军,遥领冀州牧,同时都督西陵,代替陆逊镇守吴蜀边境。之后步骘镇守西陵十余年,威名甚至传播到了曹魏,得到其边境将士的敬仰。

  赤乌九年(246年),步骘代替成为陆逊成为丞相,可惜于次年去世。

  见自己一方不断吃亏,东吴方面又从天道角度,指出汉朝气数已尽,曹操是天命所归,此人正是薛综,薛敬文。结果被诸葛亮一句“无君无父”骂的是体无完肤。

  可这段对于薛综来说真的是天大的冤枉啊!薛综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之后,因封地在薛,后人都以薛为姓。东汉末年,为避战乱,薛综随家人迁徙交州,直到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交趾太守士燮归附孙权,薛综才被征召为五官中郎将。也就是说赤壁之战时期,薛综还远在千里之外的交州呢,真是无妄之灾啊。

  历史上薛综才思极其敏捷,嘉禾元年(232年)正月,孙权让薛综不用传统套话写一篇祭祖赞辞,薛综接旨后仓促之间便草拟好文辞,并且文字灿烂,孙权又让薛综添加头尾使赞词完整,薛综又马上完成,众人看完觉得文辞新颖不由啧啧称赞。

  还有一次,蜀汉张奉出使吴国,在孙权面前拆阚泽的姓名以嘲弄他,阚泽不能回答。薛综利用起身斟酒的机会,对张奉说:

  “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

  张奉说你怎么不再拆拆吴字?薛综马上接口道:

  “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

  赤乌五年(242年),孙权赐给薛综象征崇高身份的紫绶囊,以名儒居太子师傅之位。

  就着曹操的话题,又一人说道:“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诸葛亮一看笑道:“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

  这人就是陆绩,陆公纪,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吴国丞相陆逊的叔叔。在他六岁的时候,随父亲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款待他们。结果陆绩偷偷在怀里藏了两个,出门是不小心掉了出来,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还要藏桔子吗?”六岁的陆绩答道:

  “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二十四孝中“怀橘遗亲”便是出自这个典故。

  陆绩成年后学问深厚,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但不喜做官,他与庞统交好,《三国志·庞统传》中庞统曾经评价陆绩:

  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他曾为《易经》、《太玄经》作注,又作有《浑天图》,可惜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二岁。《三国志·陆绩传》记载其临终前曾经感叹:

  “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

  指的正是公元279年,司马炎下诏伐吴,次年吴国灭亡,天下一统归晋。

  见到陆绩六岁时的事情都被抖了出来,严畯坐不住了,“孔明你那些都是强词夺理,你有什么作品吗?”籍此诸葛亮又引出了腐儒的话题,用伊尹、姜子牙、张良、陈平也没治什么经典,把严畯说的哑口无言。

  别看这里诸葛亮用腐儒比喻严畯,其实历史上诸葛亮是很喜欢他的,《三国志·严畯传》记载:

  权为吴王,及称尊号,畯尝为卫尉,使至蜀,蜀相诸葛亮深善之。

  而且严畯虽然是一个书呆子,却非常有自知之明,在鲁肃死后,孙权最初是想以严畯代替鲁肃镇守陆口。但是严畯不断推辞说:

  “朴素书生,不闲军事,非才而据,咎悔必至。”

  严畯一生专心学问,精通《诗》、《书》、《三礼》、《说文解字》,著有《孝经传》《潮水论》,可以说是中国或者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潮水的著作,可惜已经失传。

  最后当东吴所有的人都败下阵来,真正的大人物出场了,虽然在三国故事中并不出名,但他在当时却是真正的大儒,这人便是程秉,程德枢。以他的身份说出:“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在当时就像在物理学界被爱因斯坦否认了一样,结果却引出了舌战群儒中最精彩的君子小人之儒的区分。

  历史上程秉曾经追随过经学大师郑玄研究经学,后又于交州躲避战乱时,和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探讨过经学大义,博通五经。后来孙权准备厚礼,聘请他为太子孙登的老师,担任太子太傅。

  黄武四年(225年),在孙登迎取周瑜之女的婚礼上,程秉为主持,对孙登说道:

  婚姻人伦之始,王教之基,是以圣王重之,所以率先众庶,风化天下,故诗美关雎,以为称首。原太子尊礼教於闺房,存周南之所咏,则道化隆於上,颂声作於下矣。

  程秉一生著有《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共计三万余言,是名副其实的大学者。

  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演义和现实的不同,被诸葛亮驳倒的七人在历史记载中有着完全不一样,甚至是彻底颠覆的形象。对了,一般作品中陆绩的形象是猥琐的,尤其是在84版《三国演义》中,这是为了突出艺术效果。但是《三国志·陆绩》传却记载“绩容貌雄壮”,是个大帅哥。

  因而我们要将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和现实所区分开来,透过表象看清其所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舌战群儒之所以精彩,并不是看诸葛亮如何一个个驳倒江东群儒,而是罗贯中通过诸葛亮之口所阐述的“君子之儒”与“小人之儒”的区别。

  演义

  诸葛亮出使东吴,群英会上舌战群儒。真正的有才者:如张昭,顾雍等很少发言,他们知道诸葛亮才华非比寻常,弄得不巧脸面扫地。真正发言起劲的都是二三等谋士他们也持有私利之争,一旦斗倒诸葛可以一举成名,所以抢着辨论:有的二三句话被亮问得无言可答,更甚者只有一句话,被诸葛斗倒,诸葛对他说:‘’你无资格立于庙堂,回去再读三年书再来‘’这个人不知深浅地讨没趣。最后东是名士张昭与诸葛谈及战降的利害关系。张昭主降思想并没有全部解决,张昭说了一句:国家大事需进一步商量探讨。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东吴文人的出场顺序依次是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那么他们的真实水平如何呢?
 

  首先我们来啊看张昭,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东汉末年张昭来到江东,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掌管东吴的文武政事。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张昭每次上朝进见,辞气壮厉,脸上透出一股正义,曾因直言违逆了旨意,宦官不让他进见。后来蜀国使者来,称扬蜀的美德,而吴国群臣没人能屈服他,孙权叹息道:“假使张公在坐,蜀使不屈服也会丧气,哪能再自夸呢?”次日,派遣中使慰问,借以请见张昭。张昭坐定,抬起头来说道:“我想要竭尽臣节,来报答他们的厚恩,但是我的思虑浅薄,违逆了盛旨,我料想(定会)深深地沉沦,长久地被弃置一旁,没想到又蒙引见,得以侍奉在帐下。但是臣愚钝之心所以事奉国家的心志,在于忠诚益国,竭尽生命而已。如果要我窃取荣华,苟合取容,这是臣做不到的。”孙权向他辞让道歉。 张昭可以算是东吴文臣第一人,孙权的左膀右臂,地位非常高。司马光评价他:昭容貌矜严,有威风,吴主以下,举邦惮之。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他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投奔孙策,自此仕于东吴。他既可日行三百 ,善使长矛 。经学也颇有造诣,尤其精通《易》学,又兼通医术,可谓文武全才。孙权曾称赞他“可与东方朔为比矣”。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虞翻对于易经的研究可以算的上东吴第一人,是江东易学集大成者。陈寿: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

步骘是吴国重要将领,最大的功绩是平定交州叛乱,建安十五年,转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率军接管往交州,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次年,以平定交州功,加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后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又都督西陵。赤乌九年,代陆逊为丞相。陈寿:宽弘得众,喜怒不形於声色,步骘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步骘不仅仅是东吴的重要军事将领,同时文采也颇有传世,著作有《表言塞江》、《上疏请备蜀》、《上疏论典校》、《上疏奖劝太子登》等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薛综是当时名儒,著有诗赋难论数万言,集为《私载》,并著有《五宗图述》、《二京解》孙权赐给薛综紫绶囊,薛综陈辞谦让说紫色不是他所能佩戴的,孙权说:“太子年少,涉道日浅,君当博之以文,约之以礼,茅土之封,非君而谁?”当时薛综以名儒居师傅之位,仍然兼让选举,甚为优。三国志评价他:张纮文理意正,为世令器,孙策待之亚於张昭,诚有以也。严、程、阚生,一时儒林也。至畯辞荣济旧,不亦长者乎!薛综学识规纳,为吴良臣。及莹纂蹈,允有先风,然於暴酷之朝,屡登显列,君子殆诸。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县人,东汉末年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虽在军中,不废著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孙权掌管国事,征召陆绩为奏曹掾。他因说话直率而被人忌惮,故外任为郁林太守,加授为偏将军,授予兵员二千。陆绩既有腿足毛病,又志在研究经典,故带兵行阵并不是他的志向。虽说有军事在身,但著述并不中断,他制作《浑天图》,注释《周易》和《太玄》,都流传于世。他预知到自己的死期,于是给自己作好了挽辞:“汉朝志士,吴郡陆绩,幼爱《诗》、《书》,长习《礼》、《易》,受命南征,染病遭厄,寿命不长,痛与世隔!”又说:“自现在开始,计六十年后,车同轨、书同文,遗憾我不得见。”他三十二岁就去世。陆绩长子陆宏,任会稽南部都尉;次子陆睿又,任长水校尉。
《三国志》记载,严峻彭城人,从小就喜欢儒学,对儒家的经典费昂了解,在天下大乱之时避乱江东,和诸葛瑾、步骘等人关系很好,是东吴文臣中的佼佼者。鲁肃病逝,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他对公卿们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鲁肃遗腹子鲁淑长大后,历任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假节、夏口督,他治军严整,有才干,由其子鲁睦承袭爵位并统领兵马。当时东吴上下都以为继任都督非吕蒙莫属,可是孙权却下令,由从事中郎将严峻代替陆逊,担任都督,率兵一万镇守陆口。可见严峻不仅仅是文臣而且对于军事指挥能力也是颇有所长。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这一个情节,东吴派出的人士都是国内有名的文武兼备的人才,这一场辩论通过用吴国的名臣,将诸葛亮才华横溢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以东吴的名士更能衬托出诸葛亮的论辩能力。诸葛亮面对的那些人士无论文治武功都和他不相上下。

  我是僵师,同你一起分析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说的是诸葛亮为了联盟孙权共抗曹操而出使东吴,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的故事。这一次参与的东吴谋士共有二十余人,在三国中有记载有10个人,分别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张温、骆统,下面我们逐个分析一下。

  1.张昭

  张昭最先出场,一上来就说\我张昭乃是江东的小人物,早就听说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新近听说刘备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因而欲想席卷荆襄。如今荆襄却一下归属了曹操,不知你们是何用意啊?\张昭这个人孔明还是知道一些的,他是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得了孙权?于是从容答道:\在我看来,我主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备谦卑仁义,不忍去夺同宗兄弟的基业,因此将荆州推让掉了。刘琮是个小孩子,听任佞言,私自投降,致使曹操很猖獗。如今我主屯兵江夏,是另有良图,这可不是等闲之辈所能理解的。\ 张昭道:\如果是这样,先生可就自相矛盾了。 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统天下;乐毅扶持微弱的燕国,拿下齐国七十多个城池。 这两个人,可都是济世之才啊!然而刘备在未得先生之时,尚能够纵横天下,割据城地;如今得了先生,可为何曹兵一来,你们就丢盔卸甲,望风而窜,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如此辜负了刘表遗愿,令天下百姓大失所望。那刘豫州自从有了先生,为何反倒不如当初了呢?管仲、乐毅难道就是这样的吗?\这话很明显就是赤裸裸的讽刺诸葛亮了,但是孔明听完,也没有生气,只是无声地笑了笑,然后举了很多的例子,巧妙的把自己洗白,看到张昭被噎的说不出话来,又来了一句:“那些夸夸其谈、善于巧辩之徒,靠虚荣之气压人;尽管能够坐着议论、站着高谈,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应付各种形势变化,却什么都不行了。 --这才真正是叫天下耻笑的呀!\张昭听得出来,孔明这是在骂他,可也无可奈何。

  2.虞翻

  张昭败阵之后,虞翻高声问道:\如今曹公屯兵百万,列将千名,虎视眈眈要踏平、吞食江夏,先生认为该怎么办呢?\ 孔明道:\曹操虽有百万之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有何惧哉。\ 虞翻一听冷笑道:\你们在当阳被打败,无计可施,现在来向别人求救,还说不怕, 这可真是大言不惭啊!\ 孔明道:\我主只靠几千仁义之师,怎么能抵抗百万残暴之众的呢?退守夏口,只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而如今,你们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天险,有的人竟不顾天下人的耻笑,想要主公孙权屈膝投降曹贼。从这一点来看,刘备是真的不怕曹操的。\这一番话,说的虞翻哑口无言。

  3.步骘

  就在这时,座间又一人问曰:\你是想效仿先秦时期的张仪、苏秦,游说东吴吗?\孔明看了一下,原来是步骘。张仪是先秦时期有名的辩士,不会打仗,靠的就是耍嘴皮子。这话很明显是在说孔明是一个只会做口舌之争的人。一听这话,孔明在心中对张仪、苏秦默哀了一下,然后说道:“步子山你就只看到张仪、苏秦耍嘴皮子的功夫吗,难道你没有看到他二人不畏强权不怕死精神。他二人都是人中豪杰。现如今,你听到曹操打来了,天天嚷嚷着投降,也好意思笑话张仪、苏秦,难道不知世上还有羞耻二字吗?”步骘被说的无言以对,默然不语。

  4.薛综

  就在这时,薛综不自量力的跳出来问诸葛亮:“你认为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孔明毫不犹豫的说道:“曹操不过是一个窃国贼而已。”薛综嘲笑道:“你这话说的不合适,汉朝传世到今天,气数已尽,现曹操拥有天下的三分之二,人心都向着他,而刘备看不清楚时局,还想跟曹操斗,这不是以卵击石吗?注定要大败的。”孔明一听怒了,厉声说道:“你怎么能说这种没有君臣父子、没有高低伦理的话呢。人生在天地间,就要以忠孝作为立身之本,而你作为汉臣,食君禄,却怀着不臣之心。薛公说天下气数归向曹操,真的是无父无君,没有纲常的人,我不想再跟你说话了,你也不要再多言了。”这一番话说的薛综满面羞愧,不敢接话。
 

  5.陆绩

  薛综败阵之后,陆绩于座上问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怎么说也是相国曹参之后,刘备虽然自己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可也没有证据啊,他不过是一个编草席卖草鞋的俗夫而已,有什么资格和曹操对抗呢?”这话一出,孔明就更不乐意了,你辱我也就算了,现在还要侮辱我的主公,孔明笑着说道:“依你所说,曹操是汉朝相国的后人,那就更是汉臣,应该为汉室的江山社稷着想,而他却拥兵自重,手握王权,肆意横行,欺君妄上,不仅目无君主,而且蔑视祖宗,不仅是汉室的乱臣,而且是曹氏的贼子。而刘备乃是堂堂正正的汉室之胄,当今皇帝依据世宗祖谱赐与他官爵,你凭什么说无可查考呢?况且高祖就是从区区亭长开始建业起身的,织席卖鞋又有什么可耻的呢?我看你真是小孩子的见解,怎么能和高士一起理论呢!\陆绩败下阵来,无言以对。

  6.严畯

  前方已有五人败阵,但依然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物出场,严畯就是其中之一。严畯在席上说道:“我听孔明之言,都是一些强词夺理的话,就不必再说了,我只想问,你有什么经典的论词吗?”孔明说道:“寻章摘句,那都是迂腐之人,不懂变通的人干的事情,怎么能够依靠这些让国家兴盛呢。古时候躬耕的莘伊尹,垂钓于渭水的姜子牙,还有张良、邓禹等名士高人都没有什么经典论著。难道你只会学那些酸腐的书生,在笔墨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吗?”这话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啊,说的严畯垂头丧气,很受打击,无言以对。

  7.程德枢

  就在孔明训完严畯之后,程德枢嘲笑诸葛亮只会说大话,其实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要被天下文人学者耻笑。孔明听后也不生气,只是说道:“文人学者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君子都是忠君爱国,坚守正义,努力为国家、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将美名传于后世;而小人只会钻研雕虫小技,用心于文墨,虽笔下有千言万语,但胸中却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计策,就像杨雄一样,虽然以文章著称于世,却屈身与强盗之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跳楼自杀。像这样的人,即使每天吟诗上万言,可又有什么用呢?”听到这话,程德枢也无言可对。

  东吴谋士20余人,线人之中,通过他们自己说的话,以及诸葛孔明对他们对他们的反驳之词,我们不难看出,有真才实学也就只有张昭一人耳,其他人要么是纸上谈兵,要么是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更有甚者,竟然公然嘲笑古人中的高人名士,真的是上不了什么台面的。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不当之处,欢迎大家留言指正和讨论,谢谢。

  古隆中在邹湾汉襄阳城北50里,与所有史书里关于亮家描述的方向和距离都不符合,充分证明古隆中是明清以来襄阳说们造的假“故居”。刘表死后咋能下令把襄阳城迁到自己族坟地里呢?都是后人在编瞎线考古成果显

  东汉襄阳在邹湾

  司马懿章被发现

  孔明寓居早不见。

  现襄阳城是阴宅,

  刘表族坟城中埋,

  对照错址找孔明,

  亮家不在古隆中。

  


 

  在“舌战群儒”中,最先向诸葛亮发难的,是江东名士张昭。张昭开门见山地对诸葛亮嘲讽了一波,感叹刘备得诸葛亮后反不如以前。诸葛亮先是辩驳一番,接着却说出了“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的话语,张昭默然无语。

  第二个开口争辩之人是虞翻,他对诸葛亮以败军身份求人的态度感到不满,并对诸葛亮的“窘迫境地”嘲弄了一番。诸葛亮答曰“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话里话外充满着对虞翻的不屑与轻视。

  第三人是步骘,他对诸葛亮自比苏秦张仪而感到可笑,认为诸葛亮大言不惭。诸葛亮对曰“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气的步骘满脸通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第四人是薛综,薛综以曹操兵多将广顺天而行为由,想借此反驳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大怒,厉声回怼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公既为汉臣……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被一顿臭骂,羞愧难当。

  第五人是陆绩,陆绩以曹操为曹参之后为其洗白,企图推翻诸葛亮论断,诸葛亮只回了他一句“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在此之后,严峻、程德枢、张温、骆统等人,也都被诸葛亮以“区区书生”、“小人之儒”、“皓首穷经”等字眼一一呵斥,无一再敢与诸葛亮辩论。

  从以上描写中,我们就能发现一件事,众多儒士都以“天命”、“出身”、“功绩”为论点辩论,而诸葛亮的回敬之语看似有力,却无不夹杂着诸如“夸辩之徒”、“屈膝降贼”、“无君无父”等人身攻击字眼。

  诸葛亮绝对是一个君子,他的德性之高,在三国时代,实在难以找到与之比肩之人。这场舌战群儒,诸葛亮的素质为何变得如此之低?其实这便是诸葛亮走的捷径。在面对众多辩士时,势单力薄的诸葛亮必须表现得极为强硬,才能克敌制胜,若是与众人“坐而论道”,诸葛亮恐怕即使不被累死,也会被身边这群“嗡嗡叫的苍蝇”烦死

  由此看来,曹操贬诸葛亮是“山野村夫”并非妄言,毕竟诸葛亮在“舌战群儒”中的表现,就是地地道道的“山野村骂”,骂的江东众臣脸红语塞,也骂出了赤壁火烧曹兵百万的最终胜利!

  
 

  东吴人杰地灵,并且孙氏久历三代,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而能从众多文臣当中选择出来,在大堂之上与诸葛亮舌战,自然是当时一流名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诸葛亮舌战群儒碰到的几位文人真实水平是怎样的?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