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三国后期,司马昭灭蜀时,“一计害三贤”指的哪三贤?

  “一计害三贤”,指的应该是姜维、钟会、邓艾三人。在魏国灭蜀以及之后的钟会叛乱中,三人几乎同时被杀害。

  姜维是蜀国后期的第一大将,曾多次北伐,取得过很多战绩。他以一人之力,凭借数万兵力,对抗强大的魏国而不落下风,自然称的上贤人。魏国那边对他的评价也是很高的。

 

  邓艾,也可以算是魏国后期的第一名将。在西北战场,邓艾曾与姜维多次交锋,不分胜负。邓艾曾经主张在淮南、淮北屯田,为最终灭吴国打下了后勤基础。邓艾还在平定文钦、毌丘俭、诸葛诞的叛乱中,立有大功。邓艾最著名的战绩就是灭掉了蜀国。当时钟会十多万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无法前进,已经准备退兵了。邓艾走阴平道进入蜀国腹地,击杀诸葛瞻,逼降刘禅,为灭蜀立下第一大功。

 

  钟会是太傅钟繇的少子。钟会为人聪慧机敏,有郭嘉、程昱之才。他先后担任过司马师、司马昭的心腹谋士。钟会参与过平定文钦、毌丘俭、诸葛诞的叛乱,并为司马昭夺权立下大功。后来钟会又率领十多万大军,统领邓艾等名将兵分数路讨伐蜀国。

 

  邓艾灭蜀后,钟会试图谋反、自立。邓艾因为自己灭蜀功劳最大,做事专断、飞扬跋扈,引起了朝廷的猜忌。钟会趁机诬蔑邓艾谋反,邓艾因此被抓捕。姜维得到了钟会的信任,两人试图一起挥师北上,灭掉魏国、一统天下。但是钟会没有得到魏国将士的支持,监军卫瓘等率军杀死了钟会、姜维。卫瓘同时也将邓艾杀死。

  司马昭伐蜀的历史背景

  傀儡皇帝曹髦不甘被他控制,想要率兵诛杀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的部下杀死。司马家族经过两代三人的努力,终于把持了朝政,他也因平叛有功被加封为晋公,原本慢慢积累战功就能够像曹操一样封王,甚至可以学曹丕,逼迫皇帝禅位。可是此事之后,司马昭大失民心,如果强行上位,则名不正且言不顺,所以司马昭选择了以退为进,辞掉了晋公这一封号。

  退容易,再进则很难,他需要等待机会,建立功勋。所以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

  二士争功

  邓艾奇袭成都,后主投降了。但后主降了不算,姜维大军还在剑阁与钟会相持,后主令姜维降。姜维不降邓艾,却降钟会。这条计策并非什么妙计,但邓艾、钟会两人都没看出来。以邓、钟之才能,和姜维在伯仲之间,无法说谁就比谁高明。姜维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要离间邓艾和钟会,从中取事。

  邓艾和钟会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心眼。邓艾和钟会兵分两路收川,又都是当世名将,却酿成二士争功的局面。收川的过程中就已经摩擦不断了,现在一下子蜀国投降了,邓艾和钟会还不更加争个不可开交?邓艾觉得自己偷渡阴平,奇袭得手,蜀国是他拿下的。钟会觉得自己拿下汉中,并在剑阁牵制了姜维的全部兵力,才使邓艾顺利进入成都。

  二士争功还是小事,更要命的是皆有反意。蜀国“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面对刘禅移交给他的这个富庶之国,更兼成都是不战而降,邓艾能不打自己的小算盘吗?可以说此时的邓艾已经接掌了蜀国的权力。“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隆中对就这样说过,邓艾当然很清楚了。洛阳小儿,谣说邓艾欲反,不用说肯定是姜维和钟会造的谣,司马昭当然疑忌了,加封钟会来牵制邓艾。被主子猜疑,加上钟会的妒忌,邓艾成为阶下囚是很自然的事。 钟会和姜维那么投契,完全是因为姜维说中了钟会的心思。钟会就是想造反,比邓艾还露骨。除掉邓艾之后,蜀国变成钟会所有,谁都挡不住争霸天下的诱惑。姜维就是明白邓艾和钟会这种心情,才会使出诈降的计策,先除邓艾,再图钟会。钟会对姜维很信任,“不受维印,仍令照旧领兵。”不过要怂恿钟会反,先要让钟会手下诸将同意。可惜他们不愿意反,道理很简单,蜀国刚刚平定,人心思归,都想回家和妻儿团聚,谁还有心思再打仗,更不要说造反。结果诸将先反了钟会,姜维又心脏病发作,双双被杀。

  司马昭笑到最后

  钟会出身颖川士族钟氏,为太傅钟繇的老来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幼弟。钟会之兄钟毓在钟会出发之前就警告司马昭,钟会年轻气盛,会有反意。所以司马昭虽倚重钟会,却也不是完全放心,他在大军出发之前,又选取了监军卫灌和护军对出征之人进行监视,最终在钟会反叛之时及时阻止了祸乱的发生。由此可见,司马昭不愧是能够笑到最后的人物。

  这就是姜维“一计害三贤”典故的具体过程,觉得小兔兔说得有道理的,请关注爱分享的小兔兔并给小兔兔点赞,更多的分享请持续关注小兔兔

  感谢邀请一计害三贤”的背景+谁设的计?

  蜀汉后期,姜维绝对是中流砥柱。作为诸葛亮的唯一传人,他的计谋和武力绝对不可小觑。然而,只可惜跟错了主子,碰到不给力的后主刘禅。魏国名将邓艾奇袭成都之后,命令姜维投降,姜维没办法,冷静分析了当时的情势,想出一计诈降钟会,却害死了自己。

  一计害三贤”指的哪三贤?

  所谓“姜维一计害三贤”,指的是姜维用反间计和诈降来离间邓艾和钟会,最终三人都无一幸存的故事。其中三贤指的是:邓艾,钟会和姜维

  一计害三贤过程

  姜维降魏之后,成了钟会的手下,当时接受刘禅降书的只有邓艾,而带兵进攻蜀国的是钟会和邓艾两个人,这让钟会十分不快。姜维抓住了这一个机会,与钟会商议如何设计除掉邓艾。

  于是钟会收买了监军,而监军则向上禀报说邓艾要谋反,于是司马昭下令罢免邓艾,押解回京。邓艾觉得莫名其妙,正月十五,钟会抵达成都,而邓艾父子却被关进牢车,踏上了回洛阳的路。这一计的成功,更让姜维成为了钟会的心腹。

  随后姜维便开始了他的第二步棋,策反钟会。

  在姜维的劝说下,钟会决定彻底倒戈,重立刘禅为皇帝,扶起蜀国的大旗,对抗魏国。而此时姜维也深感复国有望,写了一封密书给刘禅: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可惜,消息还是被泄露。司马昭立刻派遣了1万步骑进入蜀内,这更加拖延了钟会倒戈的计划。于是姜维和钟会只好走一步险棋,关押了所有魏军将领,并伪造了一封太后遗诏,上书废黜司马昭。姜维认为钟会应当当机立断杀掉所有魏军将领,可钟会念曾在共事一主的旧情上迟疑了一步,被关押的魏军将领深怕步邓艾的结局,立刻连同还未被关押的魏军残部,加上各营官兵为营救自己的主将也一起响应,正月十八日中午,胡渊率领魏军残部与钟会在成都的蜀国宫城内激战,钟会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姜维眼见钟会被杀,知道复国再无望,挥剑自刎,时年63岁!

  我来回答。

  公元262年,司马昭制定了先灭蜀再灭吴的战略。他派镇西将军钟会前往汉中整军备战。公元263年,魏军分三路伐蜀。

  征西将军邓艾率军三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汉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

  

 

  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三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后路。

  钟会率主力十万余人,欲趁虚入汉中,后直取成都。

 

  初期,由于蜀军防备松懈,钟会直下汉中。姜维闻之,率军退回剑阁,抵御钟会军队。魏军粮草不继,几欲退兵。

  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经阴平南出剑阁。钟会也派部将田章等跟进。邓艾率军逢山开路,修栈搭桥,多次陷入绝境,越过七百里无人区,出其不意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攻克绵竹,斩蜀将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

  邓艾乘胜前进,逼近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并派人到姜维军中,命令姜维投降,姜维接到命令,向钟会投降。

  

 

  姜维

  
接下来,一计害三贤的姜维反间计登场了。

  邓艾在巨大的胜利面前,他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故事,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常夸耀自己的功绩。野心家钟会修改邓艾给司马昭的通信,把邓艾的上表改成傲慢无比,并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于是命令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押往京都。

  这时,钟会手下有魏蜀军队二十万人。密谋反叛。司马昭早对钟会有疑心。亲率十万大军进驻长安。钟会恐慌,遂扣押魏军所有将领,逼众将领跟着他造反。姜维怂恿钟会杀掉所有被扣将领,意欲杀掉钟会,恢复蜀汉。

  钟会迟疑而消息泄露,各部官兵为营救本部将领杀入蜀宫,被扣押的将领也冲出来,与钟会的部队激战,混战中,钟会和姜维被杀。

  监军卫瓘稳定了局势,因参与诬陷邓艾,遂派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西,邓艾余子也被杀,邓艾妻和孙子被发配到西域。

  最后说一下卫瓘是大书法家。

  “一计害三贤”中的“三贤”指的是姜维、钟会和邓艾,此“一计”就是出自姜维。

当时钟会和邓艾同属曹魏,领命分两路共取蜀国,姜维承孔明遗志,扶后主抵御来敌,三人皆是当世名将。钟会攻下汉中后,准备取道剑阁进入蜀国都城成都,但自古剑阁蜀道难于上青天,姜维利用此天险使得钟会久攻不下,形成僵持之势。邓艾出奇谋,效仿刘邦暗度陈仓,冒险偷渡悬崖峭壁、林深山高而又防守薄弱的阴平,所部魏军犹如天降,奇袭成都得手,蜀汉灭亡。

后主刘禅诏令还在剑阁与钟会相持的姜维投降,姜维身负扶蜀救汉遗志,苦心奋斗多年,自是不肯投降,于是只得诈降。但姜维降的是钟会,未降邓艾。在魏国钟会与邓艾才能难分伯仲,两人也是互相看不过眼、早有芥蒂,此次一同取川,邓艾奇袭破蜀,被堵在剑阁的钟会担心功劳被邓艾独得,心中更是忌惮,邓艾也因姜维投降钟会一事,担心钟会抢功。姜维看出这一点,抓住机会言语挑拨,激起钟会除掉邓艾的杀心。钟会命人在洛阳造谣,说邓艾想背叛曹魏,独占蜀中称王,司马昭忌惮,下令让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绑了,期间卫瓘与钟会、姜维还羞辱、鞭笞邓艾父子。

邓艾下狱后,姜维开始策反钟会,大意是说司马昭仅仅因为谣传就处置了破蜀头功邓艾,你钟会将来能好到哪去,现在你是唯一的大将军,蜀军魏军加起来20多万,利用蜀中天府之地对抗魏国不是轻而易举?结果钟会被说动,决定彻底倒戈,对抗魏国。可惜人心不齐,属下将士不肯反,结果消息泄露,司马昭派兵进入蜀中,联合不肯反叛的魏军杀了钟会,姜维被围,见蜀国复辟无望,当即挥剑自刎。

姜维和钟会死后,由监军卫瓘稳定成都局势,此时邓艾父子被押解回洛阳,卫瓘担心邓艾父子平反后会报复自己,就派人中途杀了邓艾父子。 自此,姜维、钟会、邓艾三位当世贤才就此殒灭。

  今天回头来看,姜维最后一计是反间计,并非十分高深莫测的计策,但钟会、邓艾争功心切、利令智昏,给了姜维可乘之机。而姜维此计不顾生死,想凭一己之力挽回蜀汉败局,但奈何输给了人心,最终杀生成仁。若三人能摒弃前嫌,效仿刘关张桃园结义,可谓当时最强军师联盟,三国历史就将改写了。

  感谢邀请,这里是 趣谈秘闻野史,欢迎关注

  所谓的姜维一计害三贤,发生在公元263年,在此之前姜维为削弱魏国,完成诸葛亮心愿,九伐中原,但国力更弱的蜀国也深受其害,为了解决蜀国大患,魏国兵分三路侵入蜀汉。

  三路夹蜀

  西路:征西将军邓艾领兵3万多,从陇西、金城进攻姜维屯田的沓中;

  中路:雍州刺史诸葛绪领兵3万多,由天水过祁山切阴平,企图断姜维退路;

  东路:镇西将军钟会则率领10余万主力,从长安出发,直逼汉中。

  此次灭蜀之战,魏国出动了18万大军,来势汹汹,而蜀汉总兵力才10万,实力悬殊。作为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姜维本是魏将,后来归顺蜀汉,从诸葛亮学到了不少治国领兵之法,一生致力于诸葛亮的遗志,所以姜维的智谋和排兵布阵不可小觑。

  
 

  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三国志

  开战后,姜维突破了邓艾的封锁线,晃过雍州刺史诸葛绪,成功与廖化、张翼、董厥等援军会合,但东路阳安关失守,守将傅佥殉国,蒋舒投降,钟会的魏军得以长驱直入攻破汉中多个据点,逼近剑阁,姜维只得率众拒守剑阁关,抵抗钟会。

  魏灭蜀之战示意图

  
 

  姜维把关,钟会被堵死在剑阁关外,始终无法突破,汉中最重要的汉城、乐城依然在坚决抵抗,加上钟会十万大军深入,粮草供给不及,起了撤军之心。一旦钟会撤退,姜维完全有希望反击,与汉城、乐城守军里应外合,夹击魏军,实现“敛兵聚谷”战术。实际上,姜维差点粉碎了此次魏国的灭蜀计划。

  但西路却拖了后腿,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地区斩杀诸葛瞻父子,逼降了后主刘禅。

  实际上,早在魏国进攻蜀汉之前,姜维就已经让后主加强阴平、阳安的防守,但姜维和后主宠臣黄皓交恶,关键时刻后主被宦官黄皓迷惑没听姜维的建议: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三国志

  
 

  姜维诈降一计害三贤

  成都降魏,蜀汉灭亡,但姜维依然没有放弃恢复蜀汉基业的决心。早在魏将夏侯霸被逼降蜀时就曾对姜维说过,魏国有两个新人非常有才,日后必成为蜀国的祸患,这二人就是钟会和邓艾。他深知钟会和邓艾二人有隙,钟会也有野心,要绝地逢生,必须利用二人,于是心生一计,这也是他平生最后的绝唱。

  第一步,诈降钟会。归降钟会后,姜维找准时机,挑拨钟会和邓艾的关系,怂恿钟会诬陷邓艾造反。于是司马昭下令罢免邓艾,押解回京。邓艾觉得莫名其妙,正月十五,钟会抵达成都,而邓艾父子却被关进牢车,踏上了回洛阳的路。这一计的成功,更让姜维成为了钟会的心腹。

  第二步,策反钟会。姜维又鼓动钟会以强硬手段逼迫众将造反,在姜维的劝说下,钟会决定彻底倒戈,重立刘禅为皇帝,扶起蜀国的大旗,对抗魏国。而此时姜维也深感复国有望,写了一封密书给刘禅: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但事情败露,司马昭得知后派遣了1万步骑入蜀,这更加拖延了钟会倒戈的计划。于是姜维和钟会只好兵行险着,关押了所有魏军将领,并伪造了一封太后遗诏,上书废黜司马昭。姜维认为钟会应当当机立断杀掉所有魏军将领,可钟会念曾在共事一主的旧情上迟疑了一步,被关押的魏军将领深怕步邓艾的结局,立刻连同还未被关押的魏军残部,加上各营官兵为营救自己的主将也一起响应。

  正月十八日中午,胡渊率领魏军残部与钟会在成都的蜀国宫城内激战,钟会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姜维眼见钟会被杀,知道复国再无望,挥剑自刎,时年63岁!

  因为此事件直接导致邓艾、钟会和姜维自身身死,所以被称为——一计害三贤。

  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姜维的假降之计,实际上并没有瞒过司马昭,所谓的姜维一计害三贤,其实是司马昭借刀杀人。一计害三贤最终获利者是司马昭,这一切其实都在司马昭的掌控之中。姜维实际上只是被司马昭利用除去钟会、邓艾的棋子而已。

  
 

  司马昭借刀杀人

  其一,司马昭不会看不出钟会更有造反的实力。

  钟会攻汉中之时,手握10余万兵马,之后又吞并诸葛绪的3万大军,再加上姜维数万大军投降,兵马近二十万。

  反观邓艾,入蜀只有3万兵马,即使加上投降的蜀军,兵力也不会超过10万。

  然而当钟会诬陷邓艾造反之时,司马昭居然不怀疑实力更强的钟会,而去怀疑带甲数万的邓艾,这并不符合逻辑。

  其二,钟会扣押诸葛绪之时,其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钟会(225年-264年),字士季,颍川郡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人。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太傅钟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自幼才华横溢,精通玄学,魏国官居要职,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加上魏国内部平定诸葛诞叛乱,钟会屡出奇谋,时人比为张良,这些都引起了司马昭的忌惮。

  而在这次灭蜀战役中,姜维降钟会而不降已经占领成都的邓艾,这其中的目的性可以说明白人都看得懂,加上钟会吞并诸葛绪的兵马,两处那么明显的破绽,老谋深算的司马昭会看不出来?

  可见,司马昭对钟会要造反心知肚明,但是他必须要借刀杀人,除掉钟会和邓艾。

  其实司马昭也早留一手,他让贾充率兵占据斜谷,亲率10万大军到长安坐镇,很明显,司马昭调兵遣将的目的,并不是针对邓艾,而是针对兵马实力更强的钟会。

  
 

  派遣贾充率兵占据斜谷,目的在于堵死钟会,因为有剑阁在,钟会入蜀后司马昭拿下剑阁,钟会就不能进取汉中。没了汉中屏障,钟会即使占据蜀地,也无法有大作为。而亲率10万大军进驻长安,是为了防止一旦钟会真的成功占据益州并且夺取汉中以后对关中的威胁。可见姜维一计害三贤,其实是司马昭借刀杀人,一石三鸟的结果,司马昭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三国后期,司马昭灭蜀时,“一计害三贤”指的哪三贤?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