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庄子为什么那么卖力地反讽儒家?这和他的身份有关系吗?

  历史上关于庄子的记载并不多,《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有简单的记载,从中我们大概能看出庄子的性格和人生态度,也知道了庄子也是一位隐士。所以说,要说庄子当时的身份,那大概就是一位隐士高人吧。当然,后世庄子的身份那可就厉害了,几乎是稳坐道家的第二把交椅,对后世道学影响极为深远。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司马迁《史记》

  现存的研究庄子的书主要就是《庄子》,其实这本书本身并非庄子所著,就是内七篇也可能是假于后人之手。但是《庄子》中确实有不少假借孔子及其弟子的语气的故事,比如说斋戒、坐忘、敬业与乐业等等,故事当然都是杜撰的。但是因为一道一儒,自古以来都被后人认为这是两个各持己见、谁也无法说服谁的学派,这就是产生一种偏见。至于是什么偏见呢?

  那就是,作为庄子,我是不拘于世俗的洒脱之人,自然看不上孔子那一套克己复礼、繁文缛节,所以我——庄子借用儒家人、物、事来讲道理,自然就蕴含反讽的意思。就是不借用,平时所言所论,也是和儒家那一派背道而驰,大有不相容于世的气势。这绝对是一种偏见,且被许多后世人认同的偏见,不然也不会有人说“庄子卖力反讽儒家”这种话。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并没有觉得庄子是在反讽儒家,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正如,你喜欢吃胡萝卜,而我却敬而远之,这并不是说我反对胡萝卜,或者说胡萝卜不对,我更犯不着举个大旗号召众人要打到胡萝卜。更甚至于,我认可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如果有人问我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蔬菜,我的推荐名单里也会提到它,因为我觉得它也不错啊,虽然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食用。所以,很多事情不能简单的说,我的和你不一样,那你就是错的,或者我就是错的,正如庄子不赞同儒家的许多观点和看法,庄子本人也有许多观点正和儒家背道而驰,但这些不能说是庄子和儒家是多么根深蒂固的矛盾,非要压过对方不可。

  我一直觉得,我们会以“派系”去区分各家的思想和观点,甚至于相互攻击,试图说服对方,这件事情可能很多时候是我们一厢情愿,尤其是后世的学生,他们赞同了某一方面后,会将这种不同更加尖锐化,有点趋向于“非黑即白”。说到这里,不由得想到之前看过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魔是佛是由心而来,魔童也可以有一颗普度众生的心呢,神仙也不见得不会为一己私欲为祸世间。所以我入了孔子的门第,就不能研读道家经典吗?还说我本墨家游侠,就不能向往庄子洒脱自由?

  学问、智慧,应该是没有学派之分的,大家只是在用自己比较赞同的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就如“条条大道通罗马”,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大家都是朝着一个目的地而去,最终都会到达终点。

  六合之外,天地并生,万物合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
 

  按照庄子的品性来讲,他应该不会去做出反讽儒家这件事,如果真的有,那也并非是出于本意,更类似于一种客观的阐述罢了。只是这种客观陈述,在外人和后人看来,那就是一种辩白,是争执,这件事本身就存在了很多可能性。还是前面的那个例子,你喜欢吃胡萝卜,而我不喜欢,当有人问“胡萝卜好吃吗?”,你说好吃,我说不好吃,很显然这里的答案是没有对错的,也不存在谁反对谁的问题。

  这就是庄子的意思,庄子觉得颜回这个人不错,比孔子还要优秀,这不能说庄子在反对孔子,他只是借此在描述一件事,至于颜回是不是比孔子还有博学多识这就看从哪一方面来说了。毕竟我们不是真正的了解孔子和颜回,但是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可比我们普通人看的通透多了。

  庄子也许是不赞同儒家的,思想上也很多与之背道而驰,所以他的许多话与孔子门下学问就会有相左之处,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许多人却会拿着庄子的话来作为庄子反讽儒家的证据,说实话,这件事情本身就很不庄子。

  对庄子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庄子一直是出世哲学,他本身追求的就是超脱凡世,又何必将自己局限于学派的纷争之间呢?庄子会拿孔子说事,会说出反对主流学问的话来,也正是证明了在庄子心目中无所谓孔孟,更无所谓主流权威了,因为在他这里,一切都是道的表现形式,都只是最普遍的芸芸众生,没有对错是非的。
 

  不遣事非,以与世俗处。——庄子

  所以,庄子反讽儒家?这件事,还是仔细研究研究吧,庄子做一些事说一些话的背后动机,可能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复杂,真的只是有感而发,客观陈述。

  如果说卖力,最卖力的表演应该是儒家对世俗权力的奉迎,而不是庄子的反对。反对不是反讽,反讽是自我否定,而且否定得还挺狗血。

  庄子推崇“无已”的境界,抛开生死、道德、偏见、仇恨、势利、祸福、是非,达到无待。即不受任何外部事件的影响,实现真正的逍遥,认为真正的幸福不需要功名、尊贵、地位、声名这些外部条件,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就可以得到。而功名、尊贵、地位、声名等恰恰是儒家追逐的。

  《庄子》表面上说逍遥,本质上是消极。世俗的荣华富贵不是不想得,而是对比了儒家的素质和能力后,发现在争取功名利禄的舞台上,自己根本就不是对手,然后把自己边缘化,在旁边冷着眼,说不屑与那些溜须拍马的势利小人为伍,他们即使爬了上去也获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幸福是主观的,是一种内心体验,只有返回内心世界才能寻找到幸福。

  《庄子》的身份是在野派,永远也没有能力上位,永远被主流社会疏离,又认为自己掌握了高级智慧,有点象顽固型愤青,什么都不对,什么都反对,谁上台都不满,谁的台都拆,是专业的拆台控。

  《庄子》似乎只会拆,没见过建设过什么。所以以《庄子》的身份,无论儒家、道家、法家、什么家,都会反对的。对儒家火力大一点,无非是因为儒家目标大、野心大而已。

  和身份无关,与思想有关。

  儒家致力于做官给统治者服务用,老子庄子讲的是修心养性,不做鹰犬,闲☁野鹤,也不在乎家族利益

  蜩与学鸠就不要去揣测大鹏了

  和身份无关,合思想有关。

  1.道家是天地人一体的大道系统,儒家是关于人的社会治理系统,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說儒家是道家的分支。

  2.老子和庄子都是以俯视的姿态看孔子和儒家,认为老子知人而不知天。孔子三次问学于老子,老子说孔子讨论的学问【其人与骨皆已朽矣】,认为他没有入真正的大道,关注的是细枝末节。

  3.庄子也是宇宙思维,偶尔低头看看人间的事情,觉得身边尽是翱翔蓬蒿之间蜩与学鳩。

  庄子只是漆园一小吏,身份不是关键,而是他的思想立场与儒家完全相反。儒家倡导人在世间一定要有所成就,而庄子倡导的是无用之用,比如一棵好材料的树会被砍去建房屋,而一棵木质特别次的树却能一直生长。儒家强调事在人为,而庄子则说自然而然。比如一只鸟你给予它精美的笼子和人间美食,也许它会死去,对它最好的养护是把它放归山林。儒家讲君臣父子强调小我,而庄子认为物我一致强调大我。如此等等,可见庄子与儒家立场完全相背。所谓圣人出,大盗兴。这就是庄子哲学的观点。

  从战国始到老子出关,到王禅要培养两个学生苏秦张仪“一人执黑白博弈”?

  到秦一天下,,,

  华夏,发生了怎么样的文化正邪激烈交锋????

  后到西汉道儒论辩丶到黄巾军,,,直到宋朝,道家彻底败阵直到元湮灭(被统治者邪编改装后的新道教在元很盛。。。这也是金庸先生笔下嘲讽道教的原因。。所以我常说这一二百年真正的国学大师唯金庸一人。)

  我们无法从史料找到春秋战国文化交锋的直接记录,,,,,,司马迁受刑原因我认为是疑案。。。。

  但全方位读过群段时间的文献小说诗歌诸史的人,静下心来,可以感觉些事。。。。

  中国人,深受儒影响,崇拜经典崇拜圣人崇拜名人,让这些东西彻底夺走独立思想。近年有人在反思道文化,于是立马翻出民国名文人鲁班“中国的根基道教”,他也是一知半解,元朝统治者恐惧道家智慧丶忌惮道家执着的民生情怀,将道家消灭,邪编宗教经书丶摒弃道家数理丶广设复杂烧脑的道教礼制丶广建为统治者服务的道教场所,让道家彻底沦陷为不伦不类的道士群,,,

  与身份无关而是与思想认识有关。一个想出世,一个想入世。

  所以就发生冲突了。

  庄不反儒,反假儒。这个一直灌穿到现在。没错

  儒家在古代有着很多的不平等思想!大多都是奉承贵族思想!而平民是低贱群体!这是违背道家的万物一基思想的!只有后来的儒家发展才有出现平民翻身的思想!其实儒家思想虽然是孔子为先!但行的是孟子的思想!虽然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一脉!但孟子的思想比孔子要人性化很多!也现实很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庄子为什么那么卖力地反讽儒家?这和他的身份有关系吗?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