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在我国古代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是怎么处理的?古代抢劫

  我几乎可以这样断言:在大陆引进香港电视剧之前,我们还不知人质是一种什么概念!

  第一次看到劫持人质令对方不敢擅自下手,是电视剧《霍元甲》,那是霍元甲师徒三人劫持了警察里的一个副队长,令企图想置他们于死地的龙海生一伙投鼠忌器。

  但这次劫持人质并没有给大伙带来什么特殊的印象,真正令人难忘的是电视剧《上海滩》。

  那应该是第三集吧,片中一名杀手劫持了上海大亨冯敬尧的女儿冯程程。

  面对劫持杀手的要挟,大亨冯敬尧低三下四的就跟孙子一样,观众着实过足了一把劫持人质的瘾。

  再看以后的香港故事片,十有八九的都有劫持人质事件,在以后我们大陆的电影和电视剧也跟着有了。

  其实,在我们内陆以前的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中,从未拍过劫持人质和反劫持人质的镜头。

  现在可好,劫持人质事件再也不局限于至亲至今的人,而是大多是无辜的人,比如学校、医院、飞机场等等。

  鉴于这种情况,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警力和财力。

  那么在古代有没有劫持人质事件呢?当然也有!

  情况大只有两种:第一种是土匪绑架富人的孩子勒索钱财,俗称绑票!

  这种情况大多都能和平解决,只要是富人拿出土匪要求的赎金,土匪倒也说话算数,钱到放人。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像电影上表现的那样,武装解救人质,而土匪一般也说话算数不杀害人质。

  其次是另外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很有点类似于香港故事片中的要求达到一种目的,而非为了钱财。

  下面我举三个比较有名的劫持人质事件,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和处理的!

  第一个是在楚汉战争时期,当时的刘邦和项羽以鸿沟为界分别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

  但是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在项羽手里,他急于取胜便押出了刘太公和吕雉,以此为由要挟刘邦投降。

  刘邦即使在混蛋,他也担心父亲的生命,用他的话说,叫我如何做为人子。

  但是张良和陈平很快就帮刘邦稳住了阵脚,于是刘邦便对项羽说:我和你既结拜为兄弟,我父即是你父,你若杀害太公请分我一杯羹!

  第二个是在官渡之战以后,曹操乘势进军河北。

  当时有袁绍一部将毗痛投降曹操,率部引军攻城,袁军的守城将领是审配。

  他押出辛毗的一家老小走上城头,见辛毗不为所动,遂命军士就于城上将辛毗的全家老少八十余口全部杀死。

  第三个是吴三桂和李自成的一片石之战。

  在一片石战斗打响之前,吴三桂也曾有意归顺大顺政权,但此时李自成很可能是不以此为然。

  吴三桂深知父亲落在李自成的手里不会有好的结果,但他不为所动。

  最后的结果是,李自成杀死了吴三桂的父亲和全加老少三十八口,而吴三桂也对李自成部一路穷追猛打,最终将大顺军队打败。

  通过上面三个事例来看,在古代一旦遇上人质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的。

  第一根本就来不及解救。

  第二是不为所动,任其劫持人质的一方杀害人质,再然后报仇雪恨。

  第三是一般被劫持人质的一方很少按劫持人质的一方的意愿行事。

  因为这些人都并不傻,如果杀害了人质,那么还有留得青山在的机会,如果投降了不但不能解救自己的亲人,还要把自己搭上,连报仇的机会也没有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曹爽篡权以后,司马懿也发动了政变。

  当时曹爽的心腹范桓的建议是让曹爽奉天子移驾许昌,然后以大将军印号令天下讨伐司马懿。

  但曹爽担心城里的家人已被司马懿扣为人质被其杀害,遂纳还大将军印于司马懿,希望做个富翁颐养天年。

  但司马懿在骗取了曹爽的信任之后,捏造借口把曹爽全家押赴市曹将他全家斩首。

  如果曹爽听信了范桓的建议,第一司马懿不敢杀害曹爽全家,第二就算是杀了曹爽全家,那么他还有报仇的机会。

  而司马懿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

  但结果是曹爽猪脑子,连自己都打进去了,而且还失去了报仇的机会。

  结合古代的绑架人质事件,相比于现今的社会,刘邦、辛毗和吴三桂的做法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我真的不想说遇到这种场合对人质不闻不问,因为那样做会被骂死的。

  但是反过来说,你越要顾虑人质的安危问题,劫持者的气焰越要嚣张。

  再反过来说,你对人质的熟视无睹,劫持者就会感到失去了劫持人质的意义。

  他们劫持人质,第一不是为了报仇,第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你越要对人质表现得淡漠,他下定杀害人质的决心越小。

  因为他明白,如果放了人质他也许还有一条生路。

  如果他杀害了人质,那他将必死无疑。

  也许有丧心病狂身背数条人命的人,变得疯狂和人质一块同归于尽。

  警察会因此而背负若干年的骂名。

  但以后劫持人质的事件会变得越来越少,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人质在他们手中已经意义不大,那么他们还劫持人质干么?

  古往今来,劫持人质一事屡禁不止。无论是为谋求钱财,还是为掣肘对方,劫持人质都是代价最小的方式。由于劫持人质者多是亡命之徒,古代又没有狙击枪可以暗中狙击,所以人质的解救极为困难。那么,对于劫持人质事件,古人是如何处理的呢?

  妥协是最能保障人质安全的方式,但是由于代价太大,采取的人较少。徐庶作为刘备谋士,备受看重。当时刘备与曹操对战,徐庶屡次献计击退曹操军队。曹操的谋士程昱进言,说自己之才不及徐庶十分之一,并献计让曹操掳获其母以威胁徐庶。曹操爱才心切,依计而行。徐庶与其母相依为命,乃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他为保其母性命,最终归顺曹操。可惜的是,徐母心有大义,斥责徐庶后便自杀身亡,徐庶也自此不献一计。古人对孝道极为看重,而徐庶本人又重孝道,若非如此,恐怕曹操也难以如愿。

  劫匪虽然多亡命之徒,却并非不可沟通,派能言善辩者前去谈判也不失为妙计。曹操与吕布对战时,夏侯惇为曹军主帅。吕布认为夏侯惇地位举足轻重,劫持他可以让曹军投鼠忌器。他派人假意向夏侯惇投降,趁其不备将他劫持。一时之间,军心大乱。韩浩乃是夏侯惇手下部将,他先安抚好阵营兵将,然后带兵入内与劫匪谈判。韩浩表示,不能因为一将的缘故就放弃讨伐贼人,然后就下令杀死劫匪。劫匪都为其气势所迫,吓得跪地求饶,不过最终劫匪还是被杀。韩浩此举固然有置夏侯惇性命于不顾的嫌疑,但这也是一种谈判策略,以此来击溃劫匪的心理防线,以达到救人的目的。

  不顾人质,将劫匪直接杀死,这是古代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桥玄乃是汉朝名臣,位高权重。他的儿子在外出游玩时,不慎被绑匪劫持。绑匪将其带到桥府阁楼上,让桥玄重金赎回。司隶校尉阳球虽然已经率人包围了桥府,却因为顾及人质,不敢轻举妄动。桥玄却直言,不要为儿子性命而纵容国家罪犯。正因为桥玄的态度,劫匪最终被杀,其儿子也死于混战。桥玄向汉灵帝谢罪,并请求颁发律法,劫持人质者,一律格杀。也正因为这种严苛的律法,汉代很少发生劫持案件。

  对人质不管不问也是对劫持人质事件的一种处理方式。楚汉之争时,楚军反攻彭城,汉军大败。仓皇之下,刘邦逃亡,其一家老小则被舍弃。刘邦父亲和妻子吕雉都被项羽擒获。项羽将刘邦父亲放置砧板上,逼迫刘邦投降。刘邦却不以为意,说自己与项羽已经结拜,刘太公也是项羽之父,若是煮了,应分给自己一杯羹。刘邦此言气得项羽大怒,最终在项伯劝谏下饶刘太公一命。后来楚军不利时,也是项羽将刘太公和吕雉主动送回,换取了鸿沟作为楚汉分界线。

  虽然对劫持人质一事的处理方法是多样的,但是最常见的还是不顾人质性命,直接杀死劫匪。在古代无法狙击劫匪的情况下,这种方式虽然残酷,却让亡命之徒不敢轻易劫持人质,极大减少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我来回答

  古代劫持人质事件从性质上说分为两种,一是政敌间以劫持对方人质为要挟,企图逼迫政敌就范。二是以勒索钱财为目的,通过劫持人质,收钱赎人。俗称“绑架”或“绑票”。

  那么,古人对这类事件怎么处理呢?

  先看第一个例子。

  春秋时期,齐、鲁在柯地会盟,齐桓公和鲁庄公在坛上结盟以后,曹沫手持着匕首挟持齐桓公,要齐桓公答应归还齐国以前侵略的鲁国的土地,若不答应就杀了齐桓公。齐桓公只好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国土。会盟结束后,齐桓公很生气,想违背约定。管仲说:\"不能这样做。如果为了贪图小利来使自己痛快,就会在诸侯间失去信义,最终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给他们。\"于是齐桓公就把所侵占的鲁国土地归还鲁国。

  ???? 这是一起典型的政治劫持事件。管仲的处理方法是还地取信。

  再看一个例子。

  楚汉相争时候,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和老婆抓了,捎信给刘邦:“你如果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爹煮了。”这无意是一起逼迫刘邦就范的绑架事件。刘邦却回话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在政治斗争面前,不顾及人质的死活。这是刘邦的处理办法。

  总之,政治斗争中的劫持事件,如何处理是灵活多样的,只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就行。

  ??? 再看一个例子。

  西汉名臣赵广汉任颍川太守时,城内富豪苏回被两歹徒劫持,赵广汉带兵包围了苏回的家,派人去跟劫匪谈判,说如果把苏回放了,束手就擒,我可给监狱打个招呼,少受点苦,若你俩遇到大赦,或许还能有命。二劫匪听说过赵广汉的厉害,当即打开门出来,跪地叩头求饶。当然,绑架罪是必死。到了冬天处决二人时候,赵广汉居然还惦记着这事儿,预先给他们买了棺木和收殓下葬的用品。俩劫匪都说:“死无所恨。”

  这说明,在汉朝,对勒索钱财的劫持罪,不分情节、原由,劫持者皆处以死刑。

  到了唐朝,《唐律疏义》规定,相关人等不得“避质不(捕)格”。唐律还规定,:“诸有所规避,而执持人为质者,皆斩。”

  明清时期,开始区分劫持罪的性质和情节,根据犯罪轻重制定了不同的处罚

  ?

  1、古代搭救人质缓慢,有时人质被救,孩子都生下来了……

  现代有反恐小组,谈判专家,狙击手,来迎救人质;对应中国古代,也有奇兵、心理战、弓弩手;但我们要知道,没有热兵器营救速度不比今天,可能非常慢。有多慢呢?举个成吉思汗的例子吧。

  1180年,18岁的孛尔贴与成吉思汗成婚,但同被敌人抢走;成吉思汗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找到机会,集合骑兵把妻子迎救回来。这个时间有多久呢,据历史记载有9个月!

  要知道,8月怀胎,孛尔贴居然比这多了一个月!而且更气的是,人质、老婆孛尔贴归家途中,真的在途中生了个男孩,“算是”成吉思汗的大儿子。

  古代没有亲子鉴定,成吉思汗虽然大度,但也极度怀疑这孩子到底谁的,所以给自己第一男孩起名叫“术赤”,翻译为“来客”;这也意味着,“来客”的男孩丧失了继承权。(生孩子的问题上,所有正常男人都讲究亲力亲为,讨厌不劳而获……)

  (部落最高首领的妻子都被绑票,迎救无可奈何▲)

  成吉思汗和老婆的关系非常好,此后又生了很多儿女;但是,此次劫持问题始终是他心中的一道坎。一次绑票和缓慢的迎救,居然影响了中国历史!这可是冷兵器晚期,迎救还这么不给力……

  不难想象,再往前的中古、远古,人质大多数更加悲惨!这就不难理解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烹了喝汤”。话说楚汉争霸时,汉高祖刘邦的老爹被抓,他自知没有好办法迎救,于是对项羽说了这样一句话:“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我们曾相约为兄弟,所以我爸也是你爸,硬要烹了他老人家,也分我一杯羹吧)

  【涛说史辛苦原创,喜欢的话点个赞哦】

  2、那更核心的问题来了,古代反恐手段有限,古人总体态度的是什么?

  迎救艰难,人类都讨厌、害怕绑票行为;但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中国古代应对绑票的总体态度是——诛杀,即高压反恐,硬处理反恐,绝不向绑票低头!

  继续说刘邦的例子。他“烹了喝汤”,实际代表的是汉人对绑票的强硬态度,这种态度,贯穿了强汉、盛唐!宋朝、明清对于劫匪的定刑,也多是斩刑!要不说,我们的祖先,还是非常彪悍的!

  (刘邦 ▲)

  再举一个西汉的例子。昭帝年间,郡中富人苏回任郎官,两个匪徒劫持了他。京兆尹(首都市长)赵广汉包围劫匪,为迎救人质,许诺道:“如果你们释放人质,束手就擒,就会被皇上赦免”。两劫匪相信了首都市长的心理战和承诺,投降让人质安然无恙。可是到了冬天,两劫匪还是被朝廷杀了!威名赫赫的赵广利不能违抗中央,只能以个人名义厚葬了两名劫匪。

  【涛说史辛苦原创,喜欢的话点个赞哦】

  3、再进一步,如果非要面对人质问题怎么办呢?

  要说人质问题最严重的时代,春秋战国可能第一。那时天下大乱,诸侯之间谁也不相信谁,这时主动交换人质、送出人质成了互信手段。据《史记》、《战国策》、《左传》等记载,春秋战国著名的互换人质事件超过50次,人员涉及太子、公子、大夫、官员、女性等等。

  (《左传》春秋时候人质扣押次数 据《两周人质问题研究》▲)

  即是说,在人类历史上,有时人质不是被劫持的,是自己方送出去的……(国外也存在类似现象)!

  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人质问题,还是采取了忍痛割爱的态度。为了更重要的国家利益,只能舍弃次要的利益。这时候,地位相对低的公子、王子、大夫就成了人质的牺牲品。

  连中国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也不能例外。他的父亲秦庄襄王,本名异人,因为在秦国20多个王子中不受待见,被主动送去赵国当人质。后来嬴政只能在赵国出生,受尽屈辱磨难,在吕不韦帮助下返回秦国;其身份,也被部分人怀疑,是吕不韦之子。

  (秦始皇与吕不韦)

  结语:总之,古代没有现代反恐手段丰富;人质的死亡率比今天高,下场也相对悲惨。

  劫持人质事件在古往今来都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因为稍加处理不当,人质便会就此殒命。与现代不同,古代没有先进的武器设备如狙击枪、催泪弹之类,也没有专业的谈判专家和成熟的谈判流程。那么古代面对这类事件应该怎么处理呢?

  总体来讲就是:简单暴力,不与犯人妥协,不管人质安全直接解决犯人。

  如在东汉时期,宰相乔玄年仅十岁的儿子被匪徒绑架,匪徒的条件很简单,拿钱财来换取他儿子的性命,否则撕票。这与现代的绑架事件如出一辙,如果放在现在,人质的家人肯定以孩子的性命为重,答应匪徒的要求。但是,乔玄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直言道:“匪徒毫无人性,我怎可因我儿子的性命而纵容匪徒呢?”言外之意就是必须严惩匪徒,倘若妥协,必定助长了匪徒的气焰,日后的绑架事件必将成风。

  于是乎,乔玄直接下令,派官员去缉拿匪徒,匪徒自知逃生无望,愤怒之余直接杀死了乔玄的儿子。乔玄悲痛之余,但还是坚持这种做法,并上书皇帝,恳求立法:凡劫持人质者,一律格杀勿论。不得用钱财赎回人质。

  这种处理劫持人质事件的做法在汉朝基本得以认可,如东汉末年的曹操,在用此方式解决了夏侯惇被持事件之后,便立即下令立法:今后若有劫持人质者,官员无需顾及人质安危,即刻敦促官兵严厉缉拿。

  而到了唐朝之后,对于劫持人质事件的处理态度可谓更加严厉,并且有了明确的法律条例。

  比如在唐法《唐律疏义》中规定:“诸有所规避,而执持人为质者,皆斩。部司及邻伍知见,避质不格者,徒二年(质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者,听身避不格)。”

  也就是说,除了面对劫持者不妥协不顾及人质安危直接斩杀劫持者之外,对于负责缉拿的官员也做出了规定:即如若有官员因顾及人质安危而犹豫退缩者,当受“徒二年”之罪。只有在所劫持的人质是办案官员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至亲的情况下,官员才不需要亲自参与缉拿。

  总而言之,古人对于劫持人质的案件,其态度十分坚明:不得妥协,一律皆斩。当然,如果我们以当下的思维去看,的确过于残忍,当时在古代不具备救助人质的先进设备和理念情况下,这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一方面可以当场捉拿惩治罪犯,不必在之后进行缉拿而加大办案难度,另一方面也对那些妄图绑架人质索要钱财的匪徒起到了震慑作用,直接断送了他们凭借劫持而达到自身目的的念头。

  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对于人质劫持事件,我将列举两个古代的两个人质劫持事件。来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人质劫持事件的。

  第一场 被劫持人:夏侯惇 劫持人:吕布的小马仔

  您确实没有看错,被劫持人就是曹操的猛将夏侯惇。这里说点题外话。其实真正夏侯惇并不善于军事,但他善于内政,善于笼络人才。

  公元194年,曹操派夏侯带兵前往鄄城去收拾吕布。吕布兵败,就突然产生了一个深思熟虑的想法。叫几个杀手小弟去绑架夏侯惇。这几个小弟也确实给力,当真潜入曹军帐中把夏侯惇给邦了。但是这几个杀手也很有职业精神,告诉曹军的人,你们只要给钱我们就把夏侯惇给放了(不知道吕布当时心里感受如何)。当时是夏侯惇有个下属叫韩浩。夏侯惇对这个韩浩有知遇之恩。韩浩知道后急忙率兵前往劫持现场。

  几个杀手本来以为韩浩是来拿赎金换人的。谁知韩浩到现场后说“要钱不给!你们虽然有夏侯惇将军作为人质,但我所谓我照样干死你们。”几个杀手听完后一脸懵B。韩浩趁机命令军队开始进攻。杀手们当即就缴械投降。夏侯惇最终得以脱困。时候曹操知晓此事后非但没有责怪韩浩,而且对韩浩此举大加赞赏。令全军效仿。

  第二场 被劫持人: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劫持人:楚霸王项羽。

  事情发生在楚汉之争结束的前一年(公元前203年),经过4年的惨烈战争,刘邦已经基本完成了屌丝逆袭。当时安排小弟彭越,在楚霸王的后方大搞游击战。彭越也很给力,高兴了就劫个军粮,不高兴了也劫个军粮。楚霸王很是恼火,但又无计可施。所以就将抓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然后把刘邦的父亲放在菜板上。

  项羽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意思就是说,你赶紧把彭越撤走,咱俩停战。要不我就把你爹给炖了。

  此时刘邦一点都不生气,嬉皮笑脸的对项羽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意思是说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真想炖着吃,记得给我留碗汤喝。

  事情结局大家应该都知道了。项羽是正人君子,最后并没有杀刘太公。但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就算换个人绑架刘太公且明知刘太公必死,刘邦一样不会救的。

  劫持人质事件在古往今来都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因为稍加处理不当,人质便会就此殒命。与现代不同,古代没有先进的武器设备如狙击枪、催泪弹之类,也没有专业的谈判专家和成熟的谈判流程。那么古代面对这类事件应该怎么处理呢?

  总体来讲就是:简单暴力,不与犯人妥协,不管人质安全直接解决犯人。

  如在东汉时期,宰相乔玄年仅十岁的儿子被匪徒绑架,匪徒的条件很简单,拿钱财来换取他儿子的性命,否则撕票。这与现代的绑架事件如出一辙,如果放在现在,人质的家人肯定以孩子的性命为重,答应匪徒的要求。但是,乔玄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直言道:“匪徒毫无人性,我怎可因我儿子的性命而纵容匪徒呢?”言外之意就是必须严惩匪徒,倘若妥协,必定助长了匪徒的气焰,日后的绑架事件必将成风。

  于是乎,乔玄直接下令,派官员去缉拿匪徒,匪徒自知逃生无望,愤怒之余直接杀死了乔玄的儿子。乔玄悲痛之余,但还是坚持这种做法,并上书皇帝,恳求立法:凡劫持人质者,一律格杀勿论。不得用钱财赎回人质。

  这种处理劫持人质事件的做法在汉朝基本得以认可,如东汉末年的曹操,在用此方式解决了夏侯惇被持事件之后,便立即下令立法:今后若有劫持人质者,官员无需顾及人质安危,即刻敦促官兵严厉缉拿。

  而到了唐朝之后,对于劫持人质事件的处理态度可谓更加严厉,并且有了明确的法律条例。

  比如在唐法《唐律疏义》中规定:“诸有所规避,而执持人为质者,皆斩。部司及邻伍知见,避质不格者,徒二年(质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者,听身避不格)。”

  也就是说,除了面对劫持者不妥协不顾及人质安危直接斩杀劫持者之外,对于负责缉拿的官员也做出了规定:即如若有官员因顾及人质安危而犹豫退缩者,当受“徒二年”之罪。只有在所劫持的人质是办案官员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至亲的情况下,官员才不需要亲自参与缉拿。

  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但是很有效,只是可怜了人质!

  绑架,在中国古代大体有两种说法:

  在甲骨文中,质是形声字,从贝,斦( zhì)声,“斦”有两个意思,一是砧板,二是两斤。而质从贝,肯定与钱(财富)有关。把钱放在砧板上交给绑匪,或者绑匪要两斤钱(铜钱?银子?金子?)。所以质本义是抵押。

  持质,以……作人质。春秋战国时候,各诸侯国交换储君作人质,乃成为外交、政治的常态。《左传》中的名篇《周郑交质》,就是讲郑庄公与周平王交换人质的事儿。

  劫质,直接使用暴力绑架。

  简单来说,持质与劫质相比,前者表面上显得要温和一些。

  从字面上理解,劫,明显要暴力和血腥一些。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的是“挟”,与这里讲的“持”差不多。

  董卓被诛杀后,其校尉李傕、郭汜领军攻占长安,“(李)傕质天子於营,烧宫殿城门,略官寺,尽收乘舆服御物置其家。”

  李傕把汉献帝抓为人质,应该还不会折磨皇帝;而郭汜把百官抓为人质,《三国志》用的是“劫质”,估计这些公卿们得吃点苦头了。

  但是,持质的后果在某些时候比劫质还惨绝人寰。

  在古代,不管是将军还是军士,其家眷就是皇帝手里的人质,一旦叛变投敌,皇帝就要撕票,其家眷的命运可想而知。

  汉将李陵兵败浚稽山,被匈奴俘获而投降,被夷三族,就是汉武帝撕票。

  像这类朝廷撕票行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那么,接下来,分享几个一般性绑架案例。

  楚汉相持,项羽把刘邦的老爹和老婆抓了,做了一张高腿案板,把汉王父亲刘太公搁在上面,喊话汉王刘邦:“你如果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爹煮了。”

  这是典型的绑架。

  你猜刘邦怎么说?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或许刘邦太了解项羽,以激将法阻止项羽煮他爹。

  但反过来想,要是项羽真把他爹和老婆(吕后)杀了呢?

  我猜测,不管项羽怎么做,刘邦都不会投降。

  要知道,刘邦逃命的时候,从来没有顾及过妻儿老小。《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夏侯婴》都记载有逃命中,为了减轻马车的负载,而好几次把儿子孝惠帝、女儿鲁元公主踢下马车的事儿。

  试想,刘邦对于其他的绑架者会怎么处理?他绝对不会顾及人质的死活。

  桥玄乃汉末高官,位列三公,副国级。

  他的小儿子刚刚10岁,独自出门玩耍,被三歹徒持杖绑架。

  入舍登楼,要求桥玄拿钱来换。

  桥玄一口拒绝了。不一会儿,主管京师安全的官员司隶校尉阳球、河南尹、洛阳县令忙不迭赶来,带兵包围了乔府。

  人质可是桥玄的小儿子,掌上明珠。阳球等人担心劫匪撕票,杀掉乔玄的儿子,没有贸然下令攻击。

  你猜桥玄怎么做的?

  (桥)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后汉书》)

  可怜的10岁娃娃。

  不仅如此,桥玄还请求皇帝向天下下诏:“凡是有劫持人质的,一律格杀,不得拿财宝赎回人质,让罪犯有利可图。”

  这个事儿记载于《汉书》卷七十六。

  京兆尹,简单地讲,就是当时管理朝廷所在地的地方长官。

  京,表示极大;兆,表示极多。尽管职权和俸禄相当于郡守,但京兆尹参与朝议,类似于今天首都北京市一把手(市委书记),几乎都是中央委员,所以政治地位要高于其他同级别的郡守。

  富人苏回被两歹徒劫持,赵广汉带兵包围了苏回的家,派人去跟劫匪谈判,说苏回苏大人可是担任皇帝警卫的大臣,你二人把苏大人放了,束手就擒,我可给监狱打个招呼,少受点苦,若你俩命大能多活几天,走狗屎运的话,遇到大赦,或许就不会死了。

  赵广汉可是京城百姓交口称赞、不畏权贵的好官,连皇后的娘家人的违法行为一样动真格,死在他手中的有背景的人很多,也因此开罪了不少朝中大臣。

  他们联合诬告,汉宣帝下令将赵广汉收监,判腰斩。

  可是京城的百姓和正直的官员不干了,几万人到皇宫门口请愿,“吏民守阙号泣者数万人”,声称要代替赵广汉死。

  二劫匪听说过赵广汉的名气,当即打开门出来,跪地叩头求饶。

  按常理,赵广汉把他俩抓了,派人送到监狱,给主事的打个招呼即可。

  你猜赵广汉怎么着?

  赵广汉居然给俩劫匪下跪,感谢他们没有质。

  接着,他亲自送二劫匪去了监狱,令差役悉心照顾,给以酒肉。

  当然,绑架是大罪,必死。

  到了冬天处决二人时候,赵广汉居然还惦记着这事儿,预先给他们买了棺木和收殓下葬的用品。俩劫匪都说:“死无所恨。”

  要知道,赵广汉可是朝廷类似于今天委员一般的高官哦,工作能做到这份儿上,恐怕历史上还真没有几个。

  另一方面也说明,汉朝对绑架行为的态度:无论何种情况,何种情节,一律处决。

  《三国志·夏侯惇传》说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绑架事件:吕布策划了一起绑架曹军主帅夏侯惇的军事行动,他派部将(估计是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向夏侯惇(dūn)假装投降,指令他们绑架夏侯惇。

  这几个人果然得手,在夏侯惇的营帐里成功绑架了他。

  主帅被绑架,对军心的影响可想而知。

  陈寿用了五个字来描述:“惇军中震恐。”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夏侯惇手下一个叫韩浩的部将率军堵住主帅的营门,召集军中大小官员和各营将军,叫他们管好自己的队伍,不要自乱阵脚。然后带兵闯进夏侯惇的营帐内,与绑架者对话。

  “(韩浩)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

  接着他流泪对主帅夏侯惇说,国法如此,请将军不要怪我。

  说罢,就下令击杀绑架者。

  韩浩的原话是:“当奈国法何!”“国法”,应当是指汉王朝的法律。

  我的理解是,朝廷法律规定,遇到绑架,不击杀绑架者,也是违法(渎职)行为。

  这些绑架者为韩浩的气势所震慑,吓得跪在地上叩头求饶。 “浩数责,皆斩之。”

  这个韩浩还真有个性,杀就杀呗,他居然还在杀之前把这些绑匪教育一番。

  当然主帅夏侯惇得救了。但这事儿还没有了结,曹操听说这件事后,把韩浩召去,对他说:“卿此可为万世法。”曹操下令,以后凡是有绑架者,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要顾虑人质的安危,只管击杀之。

  随便提一句,夏侯惇可不是《三国演义》里那位吞自己眼珠的莽夫,而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儒将,有勇有谋,曹操死后,曹丕称帝,他升职为大将军,总掌魏国兵马。

  其实,不仅仅是汉朝,在古代的中国历朝历代,对于一般性绑架(劫质)的处理,历朝历代基本都是一个调子:只要是干这种事,不分情节、原由,劫持者皆处以斩刑。

  也就是说,不管是用人质换取赎金,还是以人质为掩护而对付抓捕,也不问情节恶劣与否。

  比如《唐律疏义》:“诸有所规避,而执持人为质者,皆斩。”

  举一个例子:

  桥玄处置幼子被绑架事件桥玄乃汉末高官,位列三公,副国级。

  他的小儿子刚刚10岁,独自出门玩耍,被三歹徒持杖绑架。入舍登楼,要求桥玄拿钱来换。桥玄一口拒绝了。不一会儿,主管京师安全的官员司隶校尉阳球、河南尹、洛阳县令忙不迭赶来,带兵包围了乔府。人质可是桥玄的小儿子,掌上明珠。阳球等人担心劫匪撕票,杀掉乔玄的儿子,没有贸然下令攻击。

  你猜桥玄怎么做的?

  (桥)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后汉书》)

  可怜的10岁娃娃。

  不仅如此,桥玄还请求皇帝向天下下诏:“凡是有劫持人质的,一律格杀,不得拿财宝赎回人质,让罪犯有利可图。”

  不同的情景,结果也不同。曹刿对齐王、蔺相如对秦王,这是当事人有危险,可以暂时达到目的。曹操遇到兖州之乱时,叛军劫持夏侯惇,屁用没有!明朝时,也先有明英宗这个大肉票,照样也没用!这是你已经把肉票控制在自己手里,一个军政集团自然不会因为一个重要人物的生死而自废武功的。

  

在我国古代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是怎么处理的?

  

在我国古代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是怎么处理的?

  

在我国古代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是怎么处理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在我国古代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是怎么处理的?古代抢劫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