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写硬笔书法的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硬笔书法是一切书法的基础,如果硬笔书法写的不好,奉劝你最好不要再练软笔书法,因为一切书法来源于书上的宋体字的结构演变而成各种书法。我从事书法专业研究四十多年了,对书法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在练习硬笔书法时会遇到以下几点难题。

  一是急于求成。往往初学硬笔书法的人士,看到别人的硬笔书法好看,自己就临帖别人的字练。结果了半年不见成效。于是就心急如焚,没有耐心的练下去了。

  二是对硬笔书法一知半解。在练习时不是认真研究一下帖子上字的结构、笔画、特点等,就贸然下笔练习,结果效果不好。

  三是字的结构掌握不好。表现在看一笔写一笔,使字体没有完整的结构感。

  四是字的大小不一,心中无数盲目乱写。

  五是写字太死搬硬套,没有自己性格特点的字体。

  综合上述是我认为在练习硬笔书法时难题。只要你用心攻破了这几点难题,再用心练上三、四年。准能写出美丽、流利、醒目、耐看的硬笔书法,努力吧!

  其实不管是硬笔书法还是软笔书法,书写难点有三:一曰笔画,二曰结构,三曰章法。因为硬笔不同于软笔的结构性能,最难的是笔画粗细的变化。

  如果你有软笔书法功底,写起硬笔书法应该是轻松加愉快的事情,结构不成问题,章法不成问题。唯一难点就是笔画,因为很难写出粗细变化。

  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畏惧这一点。甚至有一些书法高手使用1.0中性笔加垫板就能写出毛笔楷书的效果,功力真是不同凡响。据我观察,这些人一般练过古碑帖,特别是练习欧体《九成宫》的比较多,还有的夹杂着赵体笔意。比如当代中性笔书法高手赵贺新就能把笔画的粗细变化写得炉火纯青,我也试着练过很多天,仍然难以望其项背。

  下边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赵贺新的几篇作品,是不是有欧体笔意,古趣盎然呢?

  但是,学习硬笔书法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硬笔就是硬笔,不能等同于毛笔。如果你要写出笔画的粗细,必然会影响到书写速度。写出笔画粗细变化,一般可以作为艺术化欣赏,其实用性稍差一点。所以,我建议写硬笔书法要强化结构,淡化笔画,而章法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写硬笔书法的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根据我自身的一些经历和学习心得,我觉得在硬笔书法的过程中最难的有四点:一是学习目的的确立,二是笔画的丰富性,三是结构的合理构造,四是章法布局的动态美。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难点,从硬笔本身的特征出发,探讨一下针对这三个难点的解决办法。第一个难点:学习硬笔书法的目的是什么?

  现代很多人学习硬笔书法,学来学去并没有多大进步,究其原因则是目的不明确,导致频繁更换字帖,像这样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方式怎样能学好呢?

  王羲之在《笔书论十二章》中说:

  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学习书法,不可忙乱,一定要先确立好目的,确立目的会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解决学习的烦恼。 从现在的环境而言,学习硬笔书法要比毛笔书法简单得多,这不仅是由于工具的简化,还因为硬笔的学习目的可分为两种:

  随着毛笔因其本身固有的限制而退出了实用的书写舞台,硬笔书法从而登上大雅之堂,不懂毛笔书法的人如今可以说是十有八九,但是不会写硬笔字的却是寥寥无几(暂且不论好坏,以说明硬笔的普及性)。 因此,浅层次的硬笔书法学习则停留在日常运用提高书写水平上面,本着这个目的,那么完全可以学习今人编著的硬笔字帖,而且硬笔书法的学习也是由浅入深的,从笔画,偏旁,间架结构,章法几个方面入手,层层递进。应该说不出几个月就可以解决日常书写的问题。 只要有了楷书的基础,就可以过渡到行楷,行书的练习,满足日常书写足矣!

  在师法古人这个书法学习原则上,唐太宗就曾经强调过:“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次,取法乎次,仅得其下”了。

  从层层递减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书法应该是学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的,书法的学习如果是闭门造车的话,那么则事倍功半了。

  前面我们提到,如果硬笔书法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满足日常书写需要,不出二三月自然能看到改变,但如果在硬笔书法上要取法乎上,写出硬笔书法的恢宏气象的话,那可以说是一件终身的事情。

  从硬笔书法发展的这几十年中,出现了很多硬笔书法的大家,他们的硬笔书法之所以在众多硬笔书法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就是因为他们取法乎上,在传统毛笔书法中吸取营养为自己所用,而他们的硬笔书法则不单单是硬笔字,而是硬笔书法的艺术,真正写出了硬笔书法的恢宏气象,让硬笔书法登上了大雅之堂。 对于硬笔书法对毛笔书法的继承,我认为应该仔细观察,严格落笔,大胆创新。

  要真正做到如苏轼所说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从这一点来说,硬笔书法应该直接从古人经典的小楷作品入手,学到高古的笔法,灵活的结构,巧妙的章法布局。 在这里我推荐有志于让自己的硬笔书法走向更为高妙境界的学习者直接用硬笔临摹晋唐书法家的小楷,例如王羲之的《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钟繇的《宣示表》,钟绍京的《灵飞经》,赵孟頫的《灵飞经》,姜夔的《保姆贴》以及唐人的写经小楷,对于硬笔书法的学习都是绝佳的范本。

  为什么我说硬笔书法学习的目的是一个难点呢?因为初学硬笔书法的人对于这两个概念分不清楚,导致行为的盲目性,以至于花费了时间而没有结果,所以,硬笔书法学习的第一个难点是明确学习目的的问题,目的一旦确定,硬笔书法的学习之路就畅通多了!

  宋书家米元章说:

  米芾在这里说字的笔画既要瘦硬挺拔,又要丰润多姿。

  对于硬笔书法来说,由于工具本身的局限性,一般书写很难表现出笔画轻重粗细,而且我们一般书写硬笔字也没有刻意注意到笔画的粗细分明和丰富流畅了,因此写出来的硬笔字笔画表现为粗细一致,而失去了古人小楷的清瘦和丰腴的对比。

  本着硬笔字取法乎上的原则,那么为了表现硬笔字的粗细变化,抑扬顿挫来,我们应该在古人小楷的笔法上深入研究。

  古人在小楷的笔法上注入了诸多法则,例如笔画的轻重对比,粗细分明的笔画的流畅不僵涩等等,都是硬笔需要学习和表现的内容。

  在临习古人的小楷作品时,可把手中的硬笔想象成毛笔,用毛笔起,行,收的方法来写硬笔字,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硬笔字的粗细也能在力度轻重的调节下,在转折处的顿挫中表现出来,从而解决硬笔书法笔画线条单一的难点。

  因硬笔书写工具本身的特点,硬笔字连毛笔字都很小,所以说硬笔字写出来就像是毛笔的小楷,而硬笔字其中的一个难点就是结构的合理构造以显其昂扬的姿态。

  清代包世臣说:

  意思就是说,笔法的准则会因字体的大小而改变,具体而言,大字不是小字的放大,小字也绝不是大字的缩小,这里面涉及到字体大小,笔法不一的问题。

  硬笔书法自然是小字,要表现出硬笔字结构的宽绰有余,落落大方对于不少人来说是难点。

  苏东坡说:“大字难于结构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姜夔《保姆贴》小楷结构宽绰有余】

  硬笔字无疑是苏东坡口中的小字,那么“宽绰有余,落落大方”这个难点怎么解决呢?

  首先,我们看一看欧阳询的楷书,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欧阳询的楷书中,笔画较少的字他一般把笔画适当加粗,而笔画较多的字则是把笔画变细,单个字是如此,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一个字的结构当中,则形成笔画粗细对比明显,结构宽绰而有余了。

  在写硬笔字的时候,创作一幅作品,一般在带有方格的作品纸上书写,当然还有无行无列的纸张,要让整个作品看起来清秀爽健,落落大方,我觉得在结构上要特别注重两点。

  (1)横竖笔等距

  在一个字当中,横与横之间,竖与竖之间,如果没有点类笔画,那么这些横与横之间,竖和竖之间原则上应该等距,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王”字中间没有点类笔画,三横就应该等距,而“玉”字因为有了点,等三横就不应该等距了,掌握了这个原则就不至于显得臃肿而没有空间均匀分布的美了。

  (2)布白均匀,左右平衡

  一个字,不管是单字还是合体字,正确的书写会让字看起来布白均匀,左右平衡。这是汉字重要的结构一个特征,因为汉字第一是用眼睛看的,其次才是用心灵感受的。视觉平衡是一个字成功与否的关键。

  举一个简单地例子,比如说“田”字,“日”字,“其”字,这些字都是笔画在均匀地分布整个字的空间,如果“田”字的竖笔不在正当中,那么整个字就给不了人一种视觉平衡的感觉,整个字也就失败了。

  硬笔字因其字形整体偏小,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出现笔画与笔画之间不紧凑,空白部分太多或者笔画粘连形成一团乱麻,要解决这个难点,就得从我们前面提到的几个方面入手。

  古人写字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所以有“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全篇之主。”

  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有一大段关于章法布局的论述:

  根据董其昌的论述,我们知道,自古以来章法就是书法中颇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我们书写硬笔作品的时候,也要处理好字中布白,字与字之间的布白,行与行之间的布白,使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连带,这样的硬笔字自然能够进入神气完足的境界,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

  章法布局大致有三:一是有行有列,二是有行无列,三是无行无列。

  古人在楷书的章法布局上都因其注重点画的顾盼,结构的灵巧而显其布局的动态美感。在行草书方面更是如此,例如董其昌列举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便是最好的证明。

  硬笔书法因其有一个“硬”字,所以往往写出来的笔画生硬而无神,但是通过以上分析,融入古人的经验,硬笔书法照样能写出它的动态美感。

  以上我们从硬笔书法学习中目的,笔画的丰富性,结构的合理安排,章法布局的顾盼神飞四个方面分析了硬笔书法学习的难点,希望对大家的硬笔书法学习有帮助,事实上,只要理解了以上几点,硬笔书法学习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就是的回答,感谢关注,欢迎留言!

  最难的是点画的用笔,特别是硬笔书法而不是写字,要表现出具有毛笔书法点画特征的硬笔书法的点画意趣,而能够表达这些意趣的第一要素就是硬笔书法的用笔技法。因为字形大小,点画的用笔自然微妙精微。咫尺千里,又是缩龙成寸,虽然细微,但又必须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零件都不能缺。

  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上图中的点画用笔技法就可以发现,一点一画的起笔收笔行笔过程都交待的非常清楚。甚至横竖的折肩的用笔技法同样如此。

  我们看一下荆霄鹏写的这个字的点画造型与用笔,放大以后可以清晰看出,非常接近毛笔书法的一些特点。用笔的起转承合之节奏非常清晰。我们看王羲之《兰亭序》中“况”字的那个挑点的写法。

  用笔书法能够如此精微表达毛笔书法的意趣,作为硬笔书法来说,非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造诣而不可,还有如近几年出现的赵贺新的硬笔楷书,同样如此非常刻意注重硬笔书法的毛笔书法点画意趣。无疑这是最吃功夫的做法自然其难度系数要大许多。因为这还需要我们同时掌握毛笔和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写好硬笔书法,首先结构要合理。书法最难练的就是字的结构,就像一个人的五官一样,结构合理,字就美观好看;其次笔画要到位。任何一个字的都要“量体裁衣”,特别是楷书,千万不要随心所欲。

  最难的就是如何把硬笔字写出硬笔书写工具的特点,飘逸,潇洒!灵动!走出非要模仿毛笔,写出毛笔书法效果的怪圈!

  写硬笔书法的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硬笔书法由于其硬质笔头的特性比较容易体现汉字的形体结构美,但不太容易表现笔画的变化以及笔致的要求。也就是说硬笔书法在学习中最难的有两点:其一,为笔画的变化;其二,为书写风格的体现。

  图片:陆维中硬笔

  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书写工具的不同,也正因为这样,在点画的变化书写上,毛笔书法由于其笔头为兽毛所制,具备“软”的特性,故毛笔书法有“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说法,其笔画依照每一个书写者用笔技巧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效果来,硬笔书法则不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变化,特别是笔画的粗细与质感方面更是收到局限。

  图片:张灏硬笔

  按照西方的美学,现代人有将书法理解为线条的艺术,也就是说书法的美其一在于线条变化和质感所带来的,而这些变化正是硬笔的薄弱之处,其主要原因正如上面所说的受制于其笔头的材质所带来的“硬”的特性。

  这点是先天所致,因此在硬笔书法的学习中应该更进一步发挥其优点,在形体结构方面下功夫,将此表现个淋漓尽致出来。

  图片:李春勇硬笔

  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由于书写工具的不同,硬笔书法更容易体现汉字的形体结构美,对于笔画的变化和风致的要求是其在练习中的两大难点,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其优点补齐不足。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写硬笔书法的过程,觉得最难的是“横画”和“捺画”的表现:横画难在线条的质感;捺画难在捺脚出尖。习作中别个字的横画、捺画偶有满意的,也实属难得!我将继续乐此不疲!

  我认为最难的地方就是临帖而最终脱帖后能将古人所传达的笔法,墨法,章法,字的结体牢记在心并且灵活的运用出来。为啥人们说取法乎上,取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呢。这就是告诉我们,取法的高度决定了你将来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好好临帖,好好对比总结才是学字的最正确的方法。写硬笔这块龙哥学字自学了上10年了。对硬笔还是比较的研究的。

  最难的是没有非常好的字帖可临。

  临庞中华的,说你过时。

  临田英章的,说你俗。

  临卢中南的,说你不融合。

  临赵贺新的,说你写的太慢。

  临了一圈你发现自己哪都差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转过身去去学软笔,从打开写到小楷。换成还是啥啥都不是。

  硬笔,还是是实用为主吧,把字写得人人都认得再说,不用先上升到书法。庞中华在大山的石头上练字的时候也是想先写规整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不谈书法,谈书写。如何写规整,写快速,应用中不用解释,这个字我是写的那啥。也就没问题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满足普通书写规范,写大家都认得的字。

  

写硬笔书法的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写硬笔书法的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写硬笔书法的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写硬笔书法的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写硬笔书法的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