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故事网

如何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观点?

  问题:如何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观点?

  前言

  项羽的这一段故事出自《史记》: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史记项羽本记》

  项羽完全有时间和机会渡江,但是项羽竟然拒绝了他的好意,认为自己无脸回到江东: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史记项羽本记》

  古人的咏史诗,常常会见到同一个历史故事却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

  咏项羽的诗歌中,杜牧和李清照也是最有特点的两首诗。另有胡曾、孟迟、王安石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李清照化用了胡曾的立意

  唐朝胡曾的《乌江》曾经写到: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胡曾说项羽不是没有机会逃走,而是因为有羞耻之心,所以不肯渡江。

  这种观点,被李清照所认可,化用成了一首五言绝句。《夏日绝句 》: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什么项羽不肯过江东呢?李清照解释说: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这也就是胡曾诗中的”耻向”东吴再起兵的意思。但是李清照的感情更加激烈,所以用了十个字来赞扬项羽: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在胡曾和李清照的诗中,项羽是一个高傲的人,宁肯玉碎不肯瓦全。

  李清照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其南渡逃亡的时期,徽钦二帝被胁迫北上,赵构刚刚继位。金兵听闻以后再次南下,追的赵构上天入海。李清照的丈夫此时也因病而亡,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带着十几车古籍文物宝器,追随赵构的足迹东奔西跑。

  李清照写下这首夏日绝句借古讽今,有国难思良将的感慨。

  二、杜牧认为项羽太脆弱

  项羽羞于见江东父老而选择自刎乌江,成了胡曾和李清照赞誉项羽的原因。

  但是杜牧不以为然,他认为项羽这个人太脆弱,受不了失败的打击 :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胜败乃兵家常事,成大事者就应该 包羞忍耻、能屈能伸。假如你过江也许还能够东山再起呢?

  当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刘邦被追得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你项羽怎么就不能学学刘邦呢?

  项羽是因为脸皮太薄吗?王安石可不这样认为。

  三、王安石认为 项羽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可是当年和项羽叔侄起兵的三千江东子弟还剩下几个呢?

  而江东最重量级的代表人物下场都很悲惨,谋士范增与项羽决裂后死了,楚人拥戴的后楚怀王熊心竟然被项羽杀了。

  而项羽本人并不是江东人, 《史记项羽本纪》开篇说:”项籍者,下相人也。“下相是今天的江苏宿迁, 项羽当年跟随叔叔项梁才来到江东(吴中)。

  王安石说 :就算项羽回到了江东,江东子弟还愿意和他一起卷土重来吗?不是项羽”耻向东吴再起兵“,估计项羽还担心江东子弟绑了自己献给刘邦吧?因此王安石说: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结束语

  项羽的处境,李清照和杜牧未必不知,只不过诗人作诗,总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表达而已。王安石未必是翻案,只是说了句实话,揭破了皇帝的新衣。
 

  比杜牧略微年长的诗人孟迟其实早就说过:

  中分岂是无遗策,百战空劳不逝骓。大业固非人事及,乌江亭长又何知。《乌江》

  孟迟认为项羽早就把这利害关系看透了,乌江亭长所说的项羽又何尝不知呢?唐人作诗比较委婉,王安石不管这些,把孟迟的观点一下子捅破了。

  你项羽回到江东,也不一定有好果子吃。自杀,的确是最好的结果了。

  @老街味道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垓下之战,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等率六十万大军,对阵项羽十万军队。几经厮杀,楚军陷入重围。项羽把盏悲吟: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令可奈何,虞兮虞令奈若何!

  虞姬在旁听诗,得知项王之意,亦吟诗道: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吟罢,虞姬拔剑自刎。

  项羽率800骑突围而去。来到乌江只剩26人,后有追兵。最后,项羽拒绝了乌江亭长的建议,而自刎。

  杜牧于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咏史诗: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比较直白,也可以说浅显易懂。看表面是杜牧认为,项羽如果能够忍辱负重,渡过乌江,也许能够依托江东父老,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对于杜牧的看法,唐–孟迟在《乌江》诗中提出异议。

  《乌江》

  中分岂是无遗策,百战空劳不逝骓。

  大业固非人事及,乌江亭长又何知。

  其后,宋朝的王安石在《乌江亭》诗中也表达了:项羽大势已去,即便渡过乌江,回到江东,也不可能卷土重来了。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那么,杜牧为何认为项羽应该忍辱负重,渡江再图霸业?他是否真的看不清大势?不是的。这是借史咏今。劝解人们要有胸怀度量,项羽就是刚愎自用,妇人之仁而失去霸业,兵败垓下。杜牧为什么会有这种忍忍的见解?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他从小家道中落,尽管26岁中了进士,但一直给人当幕僚,四处奔波,寄人篱下。游走于烟花柳巷,青楼酒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正是能忍,其后,他得以重返京城,受到重用。由此可见,诗是作者人生和内心深处的反映。也就是所谓:诗言志。他亲笔题写的一首诗《诗赠张好好》现保存在故宫博物院。

  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既为国家当权者,又为丈夫感到耻辱,在 与丈夫赵明诚 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挥笔题写了五言绝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该诗是李清照诗词中最为阳刚,壮怀激烈的一首诗,也为人们所称颂。她其他的诗词多是悠闲,凄婉,缠绵悱恻的作品。因此,她被誉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她为什么过乌江会写出如此大作?因为,南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她希望人活着就要轰轰烈烈,建功立业,做人中豪杰。死也要不辱此生,浩气长存,做鬼中英雄。成如

  屈原《国殇》: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李清照鞭笞南宋的统治者苟且偷生,既无人杰,也无鬼雄。她感慨地说,人们仍然在思念项羽,为他不肯羞愧渡江而难过。李清照借古讽今:南宋的官吏富豪都渡江南下了,置北方人民于异族的铁蹄蹂躏之下!使人民南下迁徙逃命。正是李清照与丈夫奔逃到乌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才写出了,不朽的《夏日绝句》。据说,其夫因此诗羞愧难当,抑郁而死。

  谢谢邀请。怎么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的观点呢?
 

  首先我们来杜牧的《题乌江亭》的观点。题乌江亭(唐代: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胜败乃兵家常事,懂得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才是真男儿。因此认为: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江东有才的子弟很多,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

  杜牧的《题乌江亭》对项羽的观点: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不懂得忍辱负重,因一次兵败就自刎,不是真男儿。

  接着我们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的观点。夏日绝句(宋代: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开篇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展示了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李清照接着追思项羽这位楚霸枭雄,赞颂项羽的精神和气节,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对项羽的观点: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气节。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更主要通过对项羽的赞颂,隐喻表达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最后,我们多读一首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看看他对项羽的观点。叠题乌江亭(宋代: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的这首诗,从政治家的冷静分析入手,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进行理性判断,显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这首诗议论精警,独具只眼。

  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对项羽的观点: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謝邀。简述。

  艺术形象的塑造,源于生活的深层体验;更源于对人性地不同演绎——

  而作品的产生,除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外;更多附加笔者的浓重的自我色彩——

  此即风格差异。

  杜为文人;李为烈女。一目了然。

  项羽,大丈夫也——

  只是少了背后的手段……

  项羽之死

  项羽一世之雄,然德不足力有余,终有东城之禍。项羽功罪,自有历家断定。其死凄侧,骚人为之咏怀。

  杜牧惜其死,题诗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交才俊,卷土从来未可期。”羽力拔山兮之势,七十余战,未尝败北。盖姓刚强,不忍屈一时,求成於乱世。垓下决雌雄,羽失人心为甚,其败故然。杜主羽借

  江东一隅,卷土从来,此议不敢苟同。失天时地利人和,焉可图复?羽凛然不屈,反其道行之,可谓壮哉!

  李易安悲其壮,吟诗直抒胸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羽叱咤风云五载,有复秦之功,鸿门不杀高祖,有人君之度。奈世事叵测,垓下一役,霸业竞成旧梦。八千子弟今何在?惟有乌江空自流。李不以成败论人,评羽自刎拒渡,人杰之举。窃谓穷途末路亦英雄。呜呼!羽死,绝唱千古;李诗,千古绝唱。岂不类哉!

  杜李同咏项羽,立论分明。余爱李诗,尝读,浮想联翩,情不能禁。大丈夫当效项羽:生作人杰,死为鬼雄。

  这两首诗反映出男人和女人在思维模式上的鸿沟,就犹如一条“乌江”,项羽都过不去。

  除了你上面提到这两首诗,其实还有一首诗可以放在一起讨论,那就是王安石的《乌江亭》。

  

 

  我先把这三首诗粘贴上来,免得像以前一样,说了半天,却忘记把原作引用出来了。

  按时间顺序的话,杜牧的《题乌江亭》显然最早: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其次应该是北宋王安石的《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最晚: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首先,王安石的《乌江亭》显然是在与杜牧的《题乌江亭》进行隔空对话,李清照却是自成一体

  杜牧

  从杜牧《题乌江亭》内容来看,他显然是认为项羽不回江东是错误的,如果项羽回了江东休养生息,借助江东的青年才俊,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

  王安石

  然而,王安石的观点却与杜牧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项羽的败局已定,即使回到江东,也不可能再找到愿意跟随他的人马,更别说卷土重来了。

  王安石的诗在杜牧之后,诗共四句,句句与杜牧的对应,且观点处处与之相左,明显是在与杜牧进行隔空喊话,驳斥他的论调。

  李清照

  李清照却没有对项羽过江东与不过江东究竟会如何影响今后局势做评论,她是单纯地欣赏项羽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认为他是个铮铮铁骨的汉子。

  

 

  其次,看看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

  杜牧

  众所周知,杜牧成名较早,20来岁便已有名气,但官运坎坷,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八九岁,接近不惑之年,之前也是经历了官场上的大起大落。

  此时,他已被贬到黄州任刺史三年,磨砺了性子,深谙“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的道理。

  因此,就在他调任池州刺史的路途中,经过乌江亭,念及项羽,又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于是写了这首《题乌江亭》,一是感叹项羽,也是鼓励自己——不要太快对自己失去信心,只要活着就一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王安石

  而反观王安石,他也是年少成名,写《乌江亭》时是33岁左右,此前他的人生事业一帆风顺,朝廷多次要越级提拔他,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对于此时的他来说,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没有转化的余地,也就是所谓的“不成功便成仁”,没有什么再来一次的机会。

  因此,在他舒州通判任期满后,调任回京路途上,经过乌江亭,念及项羽,又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于是写了这首《乌江亭》,显然是对杜牧之前题的诗表示不屑,认为失败者就是失败者,不可能再重新来过了。

  

 

  李清照

  早年的李清照与她丈夫赵明诚自由恋爱,琴瑟和鸣,造就了一段佳话。但金朝的入侵,北宋灭亡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被迫南下。

  在江宁,赵明诚镇守江宁城期间,下属造反,惊慌失措的赵明诚利用绳子从城墙上逃跑了。叛乱被平定后,赵明诚被朝廷革了职。李清照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

  夫妻俩并没有大吵大闹,但价值观的巨大差异使他们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夫妻间的气氛有些莫名的尴尬。当他俩经过乌江边“西楚霸王”项羽自尽的地方,李清照随口吟出了这首豪气万丈的诗《夏日绝句》。

  赵明诚听了这首诗,心中不知是羞愧还是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曾经令人羡慕的甜蜜婚姻,就此草草收场。

  可见,李清照写《夏日绝句》是针对自己丈夫懦弱行为而有感而发的,她是向丈夫表明自己赞赏的是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节气,而鄙视那种懦弱退缩的行径。

  

 

  再次,男人和女人的思想真的隔着一条“乌江”,项羽都没办法过去

  不管怎么说,虽然王安石和杜牧对于项羽是否该过江东的事情有分歧。但他们也都是经过对项羽当时所面临的局势做了详细分析和判断,做出了各自的思想见解。

  虽然,他们的这种见解都是基于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之上,但至少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而李清照却不是基于对项羽所处环境形式的分析去看待问题,她是从感性的角度,对项羽的气节和风度进行了赞赏,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认同。

  因此,男人和女人看待问题的角度真的完全不一样,简直就是隔着一条“乌江”,项羽都过不去。

  谢邀。

  如何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观点?

  后人有感作诗,一般都是借历史典故,抒发自身胸中块垒。所以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事情。因为身份不同,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诗言志,诗抒情。言的是诗人的志,抒的是诗人的情。历史上的典故和角色都只是在赋比兴中起一个“兴”的作用而已。

  曾经有朋友问过,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为什么不叫作《项羽颂》呢?明明是在歌颂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志气啊。

  因为李清照写诗的目的并非仅仅限于歌颂项羽,而是通过项羽的宁死不辱的气节来批判当朝为政者只懂得逃跑和投降的态度,抒发的是自己对家国破败、流离失所的仓皇悲痛以及对当权者的失望。

  诗人对古人和旧事的观察角度都是从自身需要切入,这才是“有我”的作品。为什么我们今天很多朋友的诗词看上去美轮美奂,对景色的描写到达极致,对事物的歌颂也意味满满,可就是不出挑呢?因为我们跟随着大众的视角,自然流俗。当然如果大众的视角是合乎创作者心意的,那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文艺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角度要新颖。

  如何让自己的诗作不同凡响?找准合适自己但是不流俗的角度,抒发自己的感情,论证自己所选角度的正确,让读者跟随自己——我以前也说过,其实所有文体,归根究底都是议论文——最终的目的都是得到读者的认同和称赞。

  那么,项羽自刎乌江,不肯回江东这个事情在后人的文艺创作中有且仅有两个选择:赞扬或者贬低。而李清照和杜牧都是根据所处的时代、个人的经历加上内心的感受选择了正反两个角度去说这个事情,在诗词创作中对项羽这个人的看法走在完全相反的两条路上。

  而这两条思路各有拥趸。喜欢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的尤其多。为什么?气势上高人一等,并且让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色彩发挥到极致。有悲剧色彩,就有戏剧冲突,就有让所有人迷恋的英雄情结推波助澜,让人以为自己都会在那种情况下做出那样悲壮的决定,从而让人以为自己都是大英雄。

  这是情感上的讨好,所以,喜欢这种思路的人非常多。诗歌、词牌、戏曲、小说、电影从这里衍生的内容不计其数。

  为什么?因为好看。

  而杜牧选的这条思路,是逻辑性的、生活化的、反英雄的。和他持相同观点的也不乏大诗人,大文豪,但是在生活、政治、治文方面都是持客观态度、理性色彩的文人。

  这种过于理性的思辨本来就不适合大众娱乐。而有些形象一旦被大众接受且固定下来,就有着不容人改变的暴力,所谓不同的看法一定有问题的思维并非今天才有,而是咱们这个人情社会的优良传统。

  我们具体看下两首诗。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有过详细赏析,也为大众所熟悉,就不再啰嗦复述。易安居士通过对项羽的抬无非就是表达对国乱中各种卑劣行为官员的鄙视,甚至有可能也有对老公赵明诚“缒城夜逃”的怒其不争。反过来这首诗将项羽乌江自刎的典故剥离自身的失败,只赞颂了他在失败的情况下决不投降和以身赴死的慷慨,让他成为了一个纯粹的英雄人物。

  其实咱们都知道嘛,“不可沽名学霸王”,伟人的教导才是现实的、正确的、实用而有远见的。项羽能称霸王,实际上和“英雄”的定义还是有些距离的。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刘邵《人物志·英雄篇》

  而杜牧的《题乌江亭》正是说明这一点: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的这首诗也很简单,了了四句,也没什么难懂之处,纯粹就是表达了自己和李清照完全相反的态度。项羽若是忍下一时之辱,回到江东,重新集结江东子弟,未必不可以卷土重来。项羽从江东发迹也不过就是带了八千子弟兵。我们不要看先秦的各种记载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士兵的大战,其实除了后勤力量,每次中原鏖战的精锐力量数字都有夸大。

  这很正常,日本的小村械斗还称之为“国战”呢。

  具体就不讨论了,至少在这首诗里面,杜牧认为项羽如果能屈能伸,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用不着自刎乌江,这也正是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区别。

  刘邦是真英雄,却总是被丑化成无赖。项羽是个自负的武力超群大将,却因为悲剧色彩被万世称颂。历史成就强者,而老百姓向来就同情弱者。

  很显然,项羽比刘邦弱在哪里?头脑和脸皮。

  言归正传。为什么杜牧会有这种看法呢?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啊,杜牧是中晚唐人,而李清照是北宋、南宋人。也就是说或杜牧的看法是在先的。

  为什么要说明这一点呢?这是防杠精的。因为有些人一看我说杜牧的看法和李清照相反,就会抓住年代这一点来抬杠。在唐朝,肯定也有对项羽大加赞颂的人在。

  杜牧出身优渥,学问很高,曾经作注《孙子兵法》,是个军事才子,扬州地方锻炼十年,“十年一觉扬州梦”给他的政治履历镀了金,但同时也消磨了他的意志。当他返京时,经过甘露寺之变后,政治形势已经非常差,一心报国的有志青年小杜对形式逐渐认清,自请外放。为了收入和安定,自动放弃了政治上的进步,这是当时很多官员共同的选择。

  所以杜牧是一个真正能反映中唐政治历史脉络和诗歌流变特征的诗人。

  他被称为“小杜”,和杜甫的差距就在那股忧国忧民的愤青思想境界上。

  而《题乌江亭》就创作于外放池州刺史,路过乌江亭之时。他放弃了自己曾经的政治理想,为了生活选择了地方官职,这在文人高傲的心中,未必不是一种耻辱。但人是要生活的,所以他看项羽的角度,自然就包括了他自身的人生态度。

  说得不好听一点,杜牧要项羽忍辱负重,无非是对自己放弃理想,选择更好的生活待遇的一种解释,或者说是一种开脱。至于“卷土重来未可知”?基本上是不行的。杜牧这首诗悲叹的是项羽吗?

  他悲伤的是自己。悲伤的是那个曾经年轻、精通兵法的自己。

  关于诗歌中项羽的态度问题,后来宋诗第一人王安石也曾经写过。作为政治人物,王安石则更加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江东再起绝无可能,他的自杀就是他的完全失败所造成,与英雄义气之类的没什么关系。《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但是这种现实是老百姓不喜欢的。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还是虞姬自刎,霸王自刎,乌骓自杀这种充满了戏剧色彩、悲剧色彩的故事。

  反正自杀又轮不到自己。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于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件事也是一样,李清照和杜牧对于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大相迥异。在这里我就简单分析一下两位诗人的观点。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虽为一女子,但其豪情壮志不输世间的很多须眉男儿,这在这首诗中可见一斑。

  李清照在这首诗中前两句对项羽进行了歌颂,认为他生是人中豪杰,死后也是鬼中英雄。这对项羽是一种极大的称赞,就像杜子美所言“诸葛大名垂宇宙”一样,在他们心中,项羽也好、诸葛亮也罢,都是英雄式的人物,不论他们最终的胜负,都是让人敬佩的。

  而后两句则是对项羽的惋惜之情。当初项羽被困乌江,本可乘船逃走,江东还有子弟兵可以让他东山再起,但男儿的尊严让他放弃逃跑。当初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抗秦,现在无一人生还。他不忍心回见江东父老,选择背水一战。这一战,让他送了性命,但是他无悔。

  李清照对于项羽是一种敬佩和惋惜的态度,因为敬佩,不管他的结果如何,都是值得她去歌颂的。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似乎对项羽的态度一直不太友好,当初一篇《阿房宫赋》,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让项羽背了几千年的黑锅,不知道的人以为阿房宫真的是项羽烧的。

  这首诗杜牧对项羽也是进行了一个大批判。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丈夫能屈能伸,一个真正的男儿应该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像韩信一样,忍得了胯下之辱。项羽不应该因为兵败就去寻短见,要知道江东人杰地灵,如果项羽懂得进退,将来鹿死谁手还不知道 。

  杜牧对于项羽是一种怒其不争的态度,在他看来,项羽是不值得效仿和崇拜的。

 

  两个人对项羽的态度一褒一贬,都是他们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没有真正的对与错。

  
 

  角度不同,《题乌江亭》是杜牧集对项羽的批评、惋惜、于一身——项羽没有男儿的雄阔心胸,没有刘邦那样的百折不挠的气度,更没有败而不馁、重整旗鼓重新来过的勇气。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用对项羽的肯定,“借古讽今”来讽刺苟且偷生偷安一隅的南明当政者。借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来抒发自己的悲愤。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最具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悲剧集中表现在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件上。对他的这一结局,人们历来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两首诗,大致可以代表两种不同的观点。

  

 

  异曲同工之妙

  从杜牧的《题乌江亭》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项羽自刎乌江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他看来,胜败是兵家常事,大丈夫“包羞忍耻”,能屈能伸,才算得上是个“男儿”。如果项羽当初包羞忍耻回到江东、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凭借“多才俊”的江东子弟,重整旗鼓,他日率江东子弟再次“渡江而西”,与刘邦逐鹿中原,那么,他最后的结局不一定就是失败。然而叱咤风云的一代英雄却为“颜”面子所累而自刎乌江,岂不可悲,作者的惋惜之情,批评之意溢于言表。

  

 

  而李清照的看法却与杜牧截然不同,她首先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充满豪情的诗句,来赞美项羽刚猛无畏,襟怀坦荡的一生以及他死时的慷慨悲壮。莫将成败论英雄,李清照对项羽,不是纯粹用成与败作简单的定论,而更注重项羽对推翻秦王朝的不可磨灭的功绩,更推崇他刚强不屈,决不苟且偷生的性格。

  

 

  杜牧《题乌江亭》浅析

  唐武宗会昌年间,大诗人杜牧游历乌江,经过项羽自刎之处,凭吊古迹,有感而发,写了一首题为《题乌江亭》的七绝,其诗曰: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人首先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难以逆料,暗示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对待的问题。接着强调男子汉大丈夫面对失败应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在作了以上铺垫之后,诗人作出大胆而新奇的推想:江东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倘若项羽当年能够正视现实而渡江东归、重振旗鼓,以“卷土重来”的话,最终鹿死谁手或未易量。

  

 

  然而可惜的是,“号为霸王”的项羽,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曾“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而一旦遭到失败,竟万念俱灰,一死了之,怎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男儿”呢?他直到临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的错误才是导致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却错误地认为“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而自甘绝灭,岂不悲哉?!

  

 

  人们历来普遍认为,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表现了他的气节。杜牧这首诗却不落窠臼,独树一帜,批评项羽没有“包羞忍耻”的“男儿”气概,既很有见地而又言之凿凿。诗人在评论项羽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十分可取的。

  李清照《夏日绝句》浅析

  南宋初期,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同一史实写了一首题为《夏日绝句》的诗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她的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这首五绝却大气磅礴,是洗净脂粉气的慷慨之音。与杜牧不同,李清照在诗中给予了项羽很高的评价,肯定他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英豪气概是令人感动的。

  李清照写作此诗赞颂项羽,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她个人的苦难经历密切相关的。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汴京失陷,徽宗、钦宗被掳。宋高宗赵构率领臣僚仓皇南逃,几经辗转,定都临安,构筑了南宋小朝廷,把淮河以北大片国土拱手让金。动乱之中,李清照夫妇也逃往江南,她们留在故宅的珍贵金石书画大都毁于兵燹。更可悲的是,丈夫赵明诚不久便撒手人寰。

  

 

  李清照从此孤苦无依,颠沛流离,尝尽人间艰辛。国恨家仇,使她对腐败无能的统治者满怀怨愤。她写作此诗,就是为了通过赞颂不肯忍辱偷生的项羽,对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统治者进行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鞭挞。从字面上看,这首诗似乎只是在对千年以前的英雄发感慨,但对时事沉痛悲愤的谴责之情却溢于言表,是一首典型的借古讽今、发抒悲愤的咏史诗。

  

 

  《题乌江亭》与《夏日绝句》俱明白如话而另有所寄,虽角度不同而各得其宜。两诗都意蕴深邃,议论精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咏史诗中的双璧。

  

 

  杜牧的《题乌江亭》绝句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很有名,也写出了不同立场、不同背景的个人触悟。

  为了便于区分两首诗的差异,我们不妨先把它们辑录下来,以利判别: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很明显,杜牧和李清照两个人的立意不同,表述也有差异,分别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

  在杜牧眼里,项羽这位西楚霸王就是一位走投无路的失败者,有智无谋,志大才疏,最明显的短处或缺陋,是不能处穷,不善处短,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看不到重新振作的前景,更不会收拾心情重新再战,典型的匹夫之勇,刚愎自用,却好勇而無謀,缺乏东山再起的勇气和智慧。

  他的横颈一抹,只能说他不像是个做大事、创大业的大丈夫,连最起码的包羞忍耻都做不到,枉为令敌人闻风丧胆、肝胆俱裂的楚霸王。

  杜牧眼里的男子汉,当然是“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真英雄,真好汉,而不是如项羽这般动辄心灰意冷、无颜江东父老的末路英雄。

  诗人这里也是对项羽的哀怨与喟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决然不会成就一番天地伟业。

  

 

  而李清照写的这首诗,却从另一个角度去勾画了项羽这位失意的英雄最后的悲壮与无奈,也赞颂了楚霸王刚烈不屈的人格和宁折不弯的秉性,是对其人格的一种崇尚和赞美。

  这就不得不说李清照写这首诗背后的原因——

  当时,金兵悍然南犯,大举挥师中原,掳走了徽钦二帝,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畏敌如虎。

  最可气的,是她的丈夫赵明诚,作为建康知府,却不思抗敌血战,在暴乱发生时,不去平叛,反而弃城而逃,这让李清照倍感失望,也对这个男人彻底死心。

  她的心里,多么希望能有振臂一呼应者景从的壮士,面对屠刀和强敌,敢于直面带血的锋刃,她又多么希望自己的丈夫就是那样的英杰呀。

  可惜,赵明诚落荒而逃,李清照心如死灰,彼时彼刻,她的心里该是多么敬仰项羽那样的慷慨一抹啊?

  可惜这都是无奈以后的感慨,赵明诚却跑得无影无踪,故而李清照才写下了如此决绝的《夏日绝句》。

  也就是说,两个人的角度和立场都存在不可调和的巨大差异,当然写出来的诗歌就会立意迥异,这也是诗人所处的位置和他们的眼界、襟怀所决定的。

  

 

  图片来自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睡前故事_儿童故事_睡前小故事_童话故事-乐乐故事网 > 如何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观点?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